医学 . 医药卫生教材(41)

☉ 《中药材鉴定学(供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用)》
李成义 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1-1
创新版教材在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鉴定学》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的整体教学要求与本学科的关系,在体例和内容上作了较大的改动,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将药材分为重点药材(152种)、非重点药材(116种)、附药(46种)3类,共314种。 本教材在体例上,概述中减少了实例,增加了教师授课的空间,将内容编排进行了调整。全书共分四章,增加了中药质量标准的制定、中药资源的保护、中药材鉴定新方法简介等。重点药材记述了来源、植物形态、产地、采收加工、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化学成分、理化鉴别、质量评价、功效、附注。另外,重点药材增加了药材质量评价内容,将性状特征与显微特征分项描述...查看详细

☉ 《中药成分分析(供中草药栽培与坚定专业用)/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
郭玫 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1-1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的新世纪创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与目标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科教兴国战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认真贯彻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教材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精品战略,强化质量意识,抓好创新,注重配套,力争编写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适应21世纪中药现代化人才培养需要的高质量教材。编写原则和基本要求是:①更新观念,立足改革。要反映教学改革的成果,适应多样化教学需要,正确把握新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方向。教材内容和编写体例要体现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协调发展创造条件。②树立质量意识、特色意识...查看详细
☉ 《中药调剂与养护学(供中药类专业用)》
杨梓懿 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5-11-1...查看详细

☉ 《中药方剂学》
刘德军 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4-1
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中药方剂的基础知识,介绍了中药与方剂的起源和发展、中药的产地、采集与炮制、中药的性能、中药的配伍与用药禁忌、方剂与治法、方剂的组成与变化、中药与方剂的用法等内容;中篇为常用中药,介绍了371种常用中药,其中需重点掌握中药137种,熟悉中药118种,了解中药116种;下篇为常用方剂,介绍了164首代表方剂,其中需重点掌握方剂40首,熟悉方剂60首,了解方剂64首。在编写体例上,重点掌握中药除介绍其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量用法、使用注意外,还简述了其性能特点;对应了解的中药和方剂,则列表进行介绍。 上篇 中药方剂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 中药与方剂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采集与炮制 第三章 中药的性能 第四章 中药的配伍与用药禁忌 第五章 方剂与治法 第六章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第七章 中药与方剂的用法 中篇 常用中药 第一章 解表药 第二章 清热药 第三章 泻下药 第四章 祛风湿药 第五章 化湿药 第六章 利水渗湿药 第七章 湿里药 第八章 理气药 第九章 消食药 第十章 驱虫药 第十一章 止血药 第十二章 活血化淤药 第十三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十四章 安神药 第十五章 平肝熄风药 第十六章 开窍药 第十七章 补虚药 第十八章 固涩药 第十九章 涌吐、杀虫、解毒类中药 下篇 常用方剂 第一章 解表剂 第二章 和解剂 第三章 清热剂 第四章 泻下剂 第五章 祛湿剂 第六章 温里剂 第七章 理气剂 第八章 消食剂 第九章 驱虫剂 第十章 理血剂 第十一章 治燥剂 第十二章 祛痰剂 第十三章 安神剂 第十四章 治风剂 第十五章 开窍剂 第十六章 补虚剂 第十七章 固涩剂 第十八章 涌吐剂 索引...查看详细
☉ 《中药方剂学基础(供药学药剂学中药学制药工程制剂工程医药市场营销等专业使用)/21世纪》
 科学出版社 2004-9-1...查看详细
☉ 《中药分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规划教材》
王强,罗集鹏 主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5-11-1
《中药分析》系全国普通医药院校药学类规划教材之一。全书共分为中药分析方注中药与天然药物分析、中药制剂分析三部分,二十二章。该书作为中药学专业课,除研究中药的质量外,还为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和服务。 该书适用于各级医药院校授课,也可供相关人员作为参考。 第一篇 中药分析方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中药的一般质量控制方法 第三章 光谱分析法的应用 第四章 色谱分析法的应用 第五章 气相色谱法的应用 第六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 第七章 其他分析方法的应用 第八章 体内中药分析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第二篇 虽药与天然药物分析 第九章 生物碱分析 第十章 皂苷分析 第十一章 黄酮分析 第十二章 醌类分析 第十三章 香豆素分析 第十四章 挥发油分析 第十五章 其他类化学成分分析 第十六章 动物药分析 第十七章 矿物药分析 第三篇 中药制剂分析 第十八章 中药制剂质量分析与稳定性考察 第十九章 固体中药制剂分析 第二十章 液体中药制剂分析 第二十一章 其他类型中药制剂分析 第二十二章 中药及其制剂质量标准的制订...查看详细
☉ 《中药化学》
杜方麓 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6-1
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特点,本教材内容不强调系统性,重点集中在植物酚类和生物碱类,萜类重点介绍概念和一般性质,内容由浅入深。重点强调掌握提取分离技术和一般化学反应原理,实验室和生产实际相结合。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不求多,但求精。基本技能要熟练,养成严谨的求学和科学研究作风。附录的实验指导尽量收集各种类型的成分,以便各学校根据情况取舍。“实验操作”部分有上角标的买验其上标圈码序号与本实验的“基本操作注意点”序号相同。另外本书附有试剂配制、溶剂性质及药品中溶剂允许的溶剂残留量供参考,以适应实际工作需要。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绪论 一、中药化学定义及内容 二、研究有效成分的意义 三、发展概况 第二节 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的一般方法 一、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及溶解性简介 二、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 三、提取液的过滤 四、提取液的浓缩 五、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与精制 第三节 色谱法 一、吸附色谱法 二、分配色谱法 三、离子交换色谱 四、大孔树脂色谱 五、凝胶色谱 六、几种经典色谱法简介及操作过程 七、色谱的改进和色谱仪 第四节 中药化学成分鉴定和结构研究 一、中药化学成分鉴定的一般程序 二、光谱法简介 第二章 糖和苷 第一节 糖 一、单糖 二、低聚糖 三、多糖 四、糖的性质与检识 五、糖的提取分离 第二节 苷 一、苷的结构类型 二、苷的一般性质 三、苷的提取与分离 第三章 植物酚类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植物酚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一、黄酮类 二、蒽醌类 三、香豆素类 四、木脂素类 五、鞣质 第三节 植物酚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一、性状 二、溶解性 三、酸性 四、碱性 第四节 植物酚类化合物的检识 一、颜色反应 二、荧光检识 三、色谱检识 四、紫外光谱检识 第五节 植物酚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一、植物酚类化合物的提取 二、提取物的精制 三、植物酚类化合物的分离 第六节 植物酚类化合物实例 一、槐米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二、大黄中的蒽醌类化合物 三、秦皮中的香豆素类化合物 第四章 萜类和三萜皂苷类化合物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萜的结构类型与实例 一、单萜…… 第五章 挥发油 第六章 甾体类化合物 第七章 生物碱 第八章 其他成分 第九章 有效成分研究 附录一 实验指导 附录二 中药化学成分检出试剂配制法 附录三 常用溶剂性质表 附录四 药品中常见的残留溶剂及限度...查看详细
☉ 《中药化学 供中药士专业用》
陈友梅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2-1...查看详细

☉ 《中药化学 (供中药专业用)》
肖崇厚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0-4-1...查看详细
☉ 《中药化学(供中药等专业用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
李端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6-1
根据卫生部教材办公室《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编写要求》、七院校教材编写委员会《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材编写基本原则》,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内容编写围绕培养中药学岗位需求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体现“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三特定”(特定的对象、特定的要求、特定的限制)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获取信息及终身学习的能力,以适应新时期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全书共分为十二章,重点突出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鉴定的方法与技术,以及中药中各主要类型化合物的化学结构、性质、提取分离、检识方法和结构测定等内容...查看详细
☉ 《中药化学/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协编教材》
 学苑出版社 2005-3-26...查看详细
☉ 《中药化学——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大专教材》
丁林生,孟正木 主编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1-1
本书由中药化学成分、中药化学结构鉴定波谱知识和中药化学实验三部分组成。着重介绍中药重要化学成分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上编分十章,第一章叙述本学科的任务、内容、目的、成分简介和一般研究方法;从第二章起按苷类、黄酮类、生物碱类、萜类、皂苷类等化学成分分章进行叙述。中编分四章,依次对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和质谱的基本原理、重要参数和中药各类成分的波谱特性及其在中药化学中的应用进行介绍。下编介绍了十一个化学实验。书末的附录可供薄层色谱、抽取他离时参考。 上编 中药化学成分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药化学的任务和研究内容及目的 一、中药化学的含义 二、中药化学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第二节 中药化学的发展概况 第三节 中药各类化学成分简介 一、苷类 二、生物碱类 三、萜类 四、挥发油 五、糖类 六、氨基酸、蛋白质和酶 七、有机酸 八、鞣质 九、树脂类 十、油脂与蜡 十一、色素类 第四节 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一、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 二、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 第二章 苷类 第一节 苷类概况 一、苷类的含义 二、苷类结构中的糖 三、苷类结构中的苷元 四、苷类结构中的苷元 第二节 苷的结构的分类 一、氧苷 二、硫苷 三、氮苷 四、碳苷 第三节 苷的理化性质 一、性状 二、旋光性 三、溶解性 四、苷键的裂解 五、酸碱性 六、检识 第四节 苷的提取 第三章 黄酮类化合物 第一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一、黄酮和黄酮醇类 二、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类 三、异黄酮和二氢异黄酮类 四、查耳酮和二氢查耳酮类 五、花色素和黄烷醇类 六、其他类 第二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一、性状 二、旋光性 三、溶解性 四、酸碱性 五、检识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一、提取 二、分离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 第一节 醌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 一、苯醌类 二、萘醌类 三、菲醌类 四、蒽醌类 第二节 醌 类化合物理化性质和检识 一、性状 二、升华性及挥发性 三、溶解性 四、酸碱性 五、检识…… 中编 中蕴含化学结构鉴定波谱知识 下编 中药化学实验 附录 教学日历 媒体评论...查看详细
☉ 《中药化学——全国普通医药中专教材》
张秀琴 主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9-8-1
本书是全国医药中专规划教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书中重点介绍了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技术。在各论中,对生理活性较强的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性质、提取分离及检识方法作了详细地介绍,并讲授了中药化学成分预试验及各类成分的定性分析、鉴定方法以及中药制剂的生产、质控等知识。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书中介绍了12个经典实验。 本书也可作为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教材。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药化学的含义和研究内容 第二节 中药化学的发展概况 第三节 学习中药化学的目的意义 第四节 中药各类化学成分简介 第二章 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 第一节 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 一、溶剂提取法 二、其他提取方法 第二节 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与精制 一、系统溶剂分离法 二、两相溶剂萃取法 三、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简称SFE) 四、沉淀法 五、盐析法 六、结晶法 七、透析法 八、分馏法 第三节 色谱法 一、吸附色谱法 二、分配色谱法 三、聚酰胺色谱法 四、离子交换色谱法 五、大孔树脂法 六、凝胶色谱法 七、其他色谱法 第二篇 各论 第三章 生物碱 第一节 概述 一、生物碱的含义 二、生物碱的分布 第二节 生物碱的结构类型 一、杂环衍生物类 二、萜衍生物类 三、甾体衍生物类 四、有机胺类 第三节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及检识 一、物理性状 二、酸碱性 三、溶解性 四、检识 第四节 生物碱的提取和精制 一、提取 二、精制 第五节 生物碱的分离 一、初步分离 二、分离单体 第六节 实例 一、麻黄类生物碱——麻黄 二、小檗碱类生物碱——三棵针 三、颠茄类生物碱——颠茄 四、防己类生物碱——粉防己 五、苦参类生物碱——苦参 六、叶萩类生物碱——一叶萩 七、乌头类生物碱——乌头 第七节 生物碱含量测定原理 一、经典化学方法 二、光谱法 三、色谱法 第四章 甙类 第一节 甙的含义与组成甙的糖 一、含义 二、组成甙的糖 第二节 甙的结构与分类 第三节 甙的理化性质及检识 一、物理性状 二、溶解性 三、旋光性 四、水解性 五、检识…… 第五章 黄酮类化合物 第六章 蒽醌类化合物 第七章 香豆素和木脂素类化合物 第八章 强心甙及其他甾类化合物 第九章 皂甙 第十章 萜类与挥发油 第十一章 氨基酸、蛋白质和酶 第十二章 其他成分 第三篇 中药化学成分预试、鉴定与中药制剂 第十三章 中药化学成分的预试和鉴定 第十四章 中药化学成分与中药制剂 第四篇 实验 附录...查看详细
☉ 《中药化学习题集——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
匡海学 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4-7-1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化学》的配套习题集。 本习题集是根据中药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及中药化学教学大纲的规定,依据《中药化学》教材内容编写的,所涉及的习题基本覆盖教材全部知识点,并对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重点内容以变换题型和试题内容的方法予以强化。本书是中药专业本、专科学生学好中药化学课程的重要复习参考书,也可以参加各层次、各类型中药化学考试提供重要的应试指导。 本书题型包括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分析题和问答题。选择题中单选题包括A型、B型和C型题,多选题为X型题。简答题包含的题类型较多,有名词解释、写结构式、比较酸碱性、比较色谱行为、完成化学反应和化合物鉴别题...查看详细
☉ 《中药化学——易学助考口袋丛书》
王栋 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5-6-1
《中药化学》是中药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学生感觉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易学助考口袋丛书《中药化学》即针对本学科教学内容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易理解、难记忆、抓不住重点等实际问题的编写而成。 本书以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化学》为蓝本,以其教学大纲为依据,同时参考了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中药化学习题集》中的重点习题,较完整地反了《中药化学》课程的核心内容,是一本简明而用的学习参考书。 本书共分为十三章,每章依次有【教学大纲】、【重点提示】、【难点提示】三部分内容。【教学大纲】分别以“★”、“▲”、“●”符号表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不同的层次...查看详细
☉ 《中药加工、贮藏与养护(供中药类专业用)/新世纪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王世清 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6-1
本教材是根据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学的专业与课程设置编写的国家规划教材。全书分总论和各论,共十一章。第一至第八章为总论,主要介绍中药加工、贮藏与养护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第九至第十一章为各论,分别介绍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的加工、贮藏与养护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本书附录中收载了中药材贮藏安全水分表、28种毒性中药材名单、42种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药材名单、54种进口药材名单、中药商品贮藏条件与养护方法术语、植物油脂和提取物贮藏条件与养护方法表、中药材贮藏条件与养护方法表、中药饮片贮藏条件与养护方法表、中成药贮藏条件与养护方法表,便于读者在学习及工作中参考使用。 总论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含义、研究对象及范围 第二节 中药加工、贮藏与养护的意义与主要任务 一、中药加工、贮藏与养护的意义 二、中药加工、贮藏与养护的主要任务 第二章 中药加工、贮藏与养护的沿革 第一节 古代重要本草著作 第二节 现代中药加工、贮藏与养护的发展 第三章 中药的质量 第一节 中药的质量 一、中药质量的含义 二、中药的真伪与优劣 三、影响中药质量的主要因素 第二节 中药质量标准 一、中药质量标准的含义 二、标准的类型 三、中药质量标准的特点 四、中药质量标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第三节 中药材的品质、规格与等级 一、划分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的意义 二、划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的一般原则 三、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的制定 第四章 中药的加工 第一节 中药材的产地加工 一、产地加工的目的 二、产地加工要求 三、常用的产地加工方法 四、中药材的质量控制 第二节 中药饮片的加工 一、饮片加工的目的 二、饮片加工的方法 三、中药饮片的质量控制 第三节 中成药的加工 一、丸剂 二、散剂 三、颗粒剂(冲剂) 四、片剂 五、锭剂 六、煎膏剂 七、胶剂…… 第五章 中药的包装 第六章 中药仓库与仓库管理 第七章 中药的质变现象及影响 第八章 常用中药养护方法与技术 各论 第九章 中药材的加工、贮藏与养护 第十章 中药饮片的贮藏与养护 第十一章 中成药的贮藏与养护 附录 参考文献...查看详细

☉ 《中药鉴定技术》
刘来正 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5-1
本教材分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吸收了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鉴定学》、高职高专教材《药材商品鉴定技术》和中职教材《中药鉴定技术》等教材的优点,结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进行了大胆改革和创新。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将总论分为六章。各章概述突出了每一大类中药的共性特征和鉴定技术方法的特点;全书精绘附图174幅,多数参考了其他教材的附图,并根据药材实际情况进行了修改,还有少数新增附图,是根据药材标本绘制的;每章收载品种均为市场流通的常用品种。各章中药的排列顺序为:外形较规则者在前,不甚规则者在后;粗大者在前,细小者在后;尽量使性状相似,名称相似的品种靠近,以便比较鉴别...查看详细
☉ 《中药鉴定技术(附光盘一张)——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王满恩 等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4-1-1
上篇 中药鉴定基础知识 第一章 中药鉴定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中药的质量 第一节 中药质量的概念 第二节 保证和提高中药质量的意义 第三节 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 第四节 中药质量标准 第五节 我国中药质量管理 第三章 中药鉴定的任务 第一节 鉴别真伪 第二节 鉴别优劣 第四章 药材取样法 第五章 中药性状鉴定基础知识 第一节 性状鉴定的步骤 第二节 观察性状的顺序 第三节 性状描述 第四节 杂质的性状检查 第五节 性状鉴定的学习要求与学习方法 第六章 中药显微鉴定、理化鉴定基础知识 第一节 中药显微鉴定概说 第二节 粉末制片技术 第三节 中药理化鉴定简介 下篇 常用中药鉴定技术 第一章 根及根茎类中药 第一节 圆柱形类 黄芪 红芪 苦参 甘草 麻黄根 银柴胡 党参 板蓝根 牛膝 川牛膝 山豆根 北豆根 北沙参 南沙参 白芍 赤芍 地榆 木香 川木香 青木香 防已 广防已 续断 丹参 山药 巴戟天 芦根 白茅根 白前 胡黄连 仙茅 远志 常山 白头翁 桔梗 高良姜 石菖蒲 玉竹 知母 骨碎补 羌活 苍术 重楼 虎杖 藕节 第二节 圆锥与纺锤形类 第三节 类球形及块状类 第四节 马尾状及片状类 第五节 多种形状类 第二章 藤、木、树脂类中药 第三章 皮类中药 第四章 花叶类中药 第五章 果实种子类中药 第六章 草类中药 第七章 藻类、真菌类及其他植物类中药 第八章 动物类中药 第九章 矿物类中药 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媒体评论...查看详细
☉ 《中药鉴定学 供中医士专业》
孙火玉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9-1...查看详细
☉ 《中药鉴定学(供中药类专业用)》
李家实 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5-1
为了深化教学改革,本教材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编写原则》及教材审定会审定的《中药鉴定学》教学大纲及编写提纲编写。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招标组成了《中药鉴定学》教材编写委员会,聘任了主审。在此基础上编委会进行了编写的分工,编写工作完成后,编委会又进行了两次修改与定稿工作,最后由主审及中医药规划教材编审会依据《编写原则》进行了最后的审定。 新教材根据《编写原则》对前版教材进行了重新编写与修改。对原有教材的中药品种只作了少量改动,增补了近十年来国内外,中药研究的新成就。在总论部分的重新编写过程中,补充了适用于中药鉴定的现代分析检测手段,增加了中成药的检验内容...查看详细
☉ 《中药鉴定学(供中药专业用)》
任仁安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11-1...查看详细
☉ 《中药鉴定学--供中药类专业用》
李家实主编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996-5-1...查看详细
☉ 《中药鉴定学--供中药专业用》
任仁安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0-6-1...查看详细
☉ 《中药鉴定学——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规划教材》
石俊英 主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6-1-1
本教材是全国高等医药学类规划教材,由全国择优遴选的13所高等医药院校专家联合编写。全书分为5篇,共20章,包括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方法、植物药类、动物药类、矿物药类和中成药类。本教材增加了中药鉴定新方法,新技术、新概念、并吸收了《中国药典》2005年版的相关内容。 本教材共收载重点药材77种,熟悉药材77种,了解药材134种、财药6种,收载代表性中放药7种,教材中收载的理化鉴定方法,含量测定标准、检查项目指标等,均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标准进行,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通用性和指导性。 本书为中药学、药学专业的本科教材,亦可作为中医药工作者的参考书籍...查看详细
☉ 《中药鉴定学——全国普通医药中专教材》
杨汝峰 主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9-7-1
本书是全国普通医药中专教材建设委员会受国家教委委托组织编写的全国医药中专中药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材。 本书分上篇总论,共两章,阐述了中药鉴定的基本知识;下篇各论共十四章,收集常用中药材312种,阐述其来源、产地、采收加工、鉴别、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功效、附注等内容。特别增加药理作用部分,使学生掌握中药材的临床用药特点,应用技能,在附注内容中,阐明中药市场信息,出现的伪品,混用、滥用品种,使学生初步掌握鉴别伪劣药品的技能。 本书可作为医药中专教材,也适合医药系统从事中药经营、销售、鉴定工作的人员自学提高应用。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中药鉴定学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中药鉴定的意义和任务 第二节 历代本草简介 第三节 中药的资源及地道药材 第四节 中药的分类 第五节 中药的命名 第六节 中药的采收、加工炮制和储藏 第二章 中药的鉴定方法 第一节 植物类中药鉴别常采用的方法 一、来源(基源)鉴别 二、性状鉴别 三、显微鉴别 四、理化鉴别 第二节 动物类中药的鉴别 第三节 矿物类中药的鉴别 下篇 各论 第一章 根及根茎类中药的鉴别 第一节 概述 一、根类中药 二、根类中药显微观察注意点 三、根茎类(茎枝)中药 第二节 根及根茎类中药 狗脊 绵马贯众 防己 大黄 拳参 何首乌(附何首乌藤) 何首乌藤 牛膝(附川牛膝) 附川牛膝 商陆 银柴胡 太子参 威灵仙 川乌 草乌 附子 白头翁 白芍 赤芍 黄连 升麻…… 第二章 茎木类中药 第三章 皮类中药 第四章 叶类中药 第五章 全草类中药 第六章 花类中药 第七章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第八章 藻、菌、地衣类中药 第九章 动物类中药 第十章 矿物类中药 第十一章 渗出物或分泌物类中药 第十二章 其他类中药 第十三章 中成药的质量鉴定 第十四章 蜂蜜的质量鉴定 附录 参考文献...查看详细
☉ 《中药鉴定学实验——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实验教材》
石俊英 主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6-3-1
本教材是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规划教材《中药鉴定学》的配套教材。共收载35个实验,其中基本实验22个,选择性实验13个,附录部分收载了中药鉴定实验关键技术和组织粉末图,包括实验用理化鉴定试剂,生物鉴定试剂,药材鉴定通则,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荧光光谱法、毛细管电泳法等实验通则,并附有重点中药材组织特征图和粉末特征图。 本教材是中药学、药学、制药等相关专业本科的实验课教材,并可作为研究生和中医药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基本实验 实验一 中药显微鉴定技术(一) 实验二 中药显微鉴定技术(二) 实验三 中药品质常规检测技术 实验四 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一) 实验五 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二) 实验六 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三) 实验七 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四) 实验八 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五) 实验九 茎木类中药鉴定(一) 实验十 茎木类中药鉴定(二) 实验十一 皮类中药鉴定(一) 实验十二 皮类中药鉴定(二) 实验十三 叶类中药鉴定 实验十四 花类中药鉴定 实验十五 果实类中药鉴定 实验十六 种子类中药鉴定 实验十七 全草类中药(一) 实验十八 全草类中药(二) 实验十九 藻、菌、地衣类中药 实验二十 动物类中药鉴定 实验二十一 矿物类中药鉴定 实验二十二 中成药显微鉴定 选择实验 实验二十三 中药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定 实验二十四 中药薄层色谱扫描法鉴定 实验二十五 中药荧光光谱法鉴定 实验二十六 中药紫外光谱法鉴定 实验二十七 中药红外光谱法鉴定 实验二十八 中药气相色谱法鉴定 实验二十九 中药蛋白电泳法鉴定 实验三十 鹿茸的特异PCR鉴定 实验三十一 中药的农药残留量检测 实验三十二 中药的重金属检查 实验三十三 中药的砷盐检查 实验三十四 未知粉末中药的显微鉴定 实验三十五 中药鉴定综合实验设计 附录 一、显微鉴定试剂的配制 二、理化鉴定试剂的配制及试纸 三、生物鉴定试剂的配制 四、药材鉴定通则 五、薄层色谱法通则 六、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 七、气相色谱法通则 八、毛细管电泳法通则 九、重点中药材组织特征图 十、重点中药材粉末图...查看详细
☉ 《中药鉴定学实验——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实验教材》
袁丹 主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6-8-1
本书是由沈阳药科大学组织编写的实验双语系列教材。本书分为三篇:第一篇为基础实验篇,包括中药显微实验技术和不同类别中药的基原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第二篇为现代实验技术篇,包括紫外、红外光谱技术、HPLC色谱技术、电泳技术和聚合酶链合反应(PCR)分子生物技术等在中药鉴定学中的应用;第三篇为综合性实验篇,收载未知中药粉末的显微和理化鉴别方法及中药材质量标准的制订等2个实验。 本书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同时有英文对照内容,可作为高等医药院校中药学、药学和制药学等相关专业本科的实验课教材。 第一篇 基础实验篇 实验一 显微制片与显微镜的使用 实验二 显微测量与显微绘图 实验三 中药粉末的偏光特征 实验四 根及根茎类中药的鉴别(一)——贯众...查看详细
☉ 《中药鉴定学实验指导(供中药类专业用)》
王永珍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999-6-1...查看详细
☉ 《中药拉丁语(供中药类专业用)/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
刘春生 等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5-3-1
公元前6世纪末期,由选举产生的王被推翻,罗马进入共和时代,国家由选举产生的两名执政官管理。在共和时代,罗马版图进一步扩大,公元前4世纪至3世纪罗马的版图扩大到地中海沿岸,先后征服了意大利、迦太基、希腊,后来又制服了亚洲的小亚细亚,控制了意大利半岛、西班牙半岛、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半岛,确立了在地中海的霸权,随后又占领了高卢、埃及,但当恺撒遇刺身亡后,罗马共和国陷入内战之中,最终,恺撒的养子屋大维取得胜利,屋大维建立了元首制,从此罗马进入帝国时代。 罗马帝国地跨东西,幅员辽阔,据史学家估计,人口曾经达到五千万至八千万,到西班牙出生的图拉真就任元首后,罗马帝国的版图达到最大...查看详细
☉ 《中药炮制技术》
蔡翠芳 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6-1
本教材根据全国中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的精神和《中药炮制技术》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而成,可供各类医药高职院校中药类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作为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中药制药企业、中药经营企业相关岗位的岗前培训教材或自学参考书。 本教材分总论、各论和实验三部分。总论阐述了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各论采用辅料与工艺相结合的分类方法,介绍了净选加工、饮片切制和165种有代表性中药的来源、炮制方法、成品规格、炮制作用、贮藏等内容;实验部分包括手工操作和机械操作两项内容,手工操作部分按照操作程序介绍各种炮制技术及代表药物的炮制方法,机械操作部分以设备为主线,介绍设备操作规程、设备清洁消毒、维护保养等基本技能...查看详细

☉ 《中药炮制学(供药学药剂学中药学制药工程制剂工程医药市场营销等专业使用)/21世纪高职》
邵芸 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04-8-1
本书是21世纪高职高专教材之一,全书共分15章,重点论述了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中药炮制的分类及辅料,炮制品的质量要求及贮藏保管,净选加工,饮片切制,炒法,炙法,煅法,蒸煮法,复制法,发酵、发芽法,制霜法及其他制法等内容。编写注重实际运用,构思新颖,内容丰富。本书可供全国高职高专药学、药剂学、中药学、制药工程、制剂工程、医药市场营销等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供药业从业人员及中医药爱好者自学参考。 第1章 绪论 第1节 概述 第2节 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 第3节 有关中药炮制的法规 第2章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第1节 炮制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特点 第2节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第3节 传统的制药原则 第4节 炮制对药性的影响 第3章 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 第1节 中药炮制的目的 第2节 炮制对药物化学成分的影响 第4章 中药炮制的分类及辅料 第1节 炮制的分类方法 第2节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 第5章 炮制品的质量要求及贮藏保管 第1节 炮制品的质量要求 第2节 中药炮制品的贮藏保管 第6章 净选加工 第1节 净选加工的目的 第2节 清除杂质 第3节 分离和清除非药用部位 第4节 其他加工 第7章 饮片切制 第1节 切制前的水处理 第2节 饮片类型及切制方法 第3节 饮片的干燥 第4节 不良因素对饮片质量的影响 第8章 炒法 第1节 清炒法 第2节 加辅料炒法 第9章 炙法 第1节 酒炙法 第2节 醋炙法 第3节 盐炙法 第4节 姜炙法 第5节 蜜炙法 第6节 油炙法 第10章 煅法 第1节 明煅法 第2节 煅淬法 第3节 扣锅煅法 第11章 蒸煮法 第1节 蒸法 第2节 煮法 第3节 法 第12章 复制法 第13章 发酵、发芽法 第1节 发酵法 第2节 发芽法 第14章 制霜法 第1节 去油制霜法 第2节 渗析制霜法 第3节 升华制霜法 第4节 煎煮制霜法 第15章 其他制法 第1节 烘焙法 第2节 煨法 第3节 提净法 第4节 水飞法 第5节 干馏法 第6节 特殊制法...查看详细
☉ 《中药炮制学(供中药专业用)》
徐楚江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0-12-1...查看详细
☉ 《中药炮制学(规划教材)(供中药类专业用)》
  1900-1-1...查看详细
☉ 《中药炮制学习题集》
龚千锋 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8-1
为了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科教兴国战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符合新世纪中医药事业发展要求的创新人才,在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组织编写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药类)、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一版)”出版后,我们组织原教材编委会编写了一上述规划教材配套的教学用书——习题集,目的是使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以习题形式进行复习、巩固、强化,也为学生自我测试学习效果、参加考试提供便利。 本套习题集与已出版的46门规划教材配套,所命习题范围与现行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教学大纲一致,与规划教材一致。习题覆盖规划教材的全部知识点...查看详细
☉ 《中药炮制学习题集》
刘波 主编 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4-9-1
本习题集是以教育部审定通过的《中药炮制学教学大纲》和国家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为命题依据,以高等中医类规划教材《中药炮制学》及全国高职高专及中等职业学校《中药炮制学》为命题范围,编辑而成。 编写本习题集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教师全面系统地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态度目标的要求;同时,为各校建立题库,实施考教分离奠定基础。 习题集的内容基本覆盖了《中药炮制技术》和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中药炮制学》的内容,重点突出,答案与教材相吻合。采用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规范化题型...查看详细
☉ 《中药炮制学——新世纪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大专系列教材》
郭建民 等编著 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3-5-1
本书是根据《新世纪中西医结合大专系列教材》的实施方案,为培养面向基层和农村的中西医结合医学生而编写的。以供不同模式、类型大专层次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使用。 本书分总论、各论两部分。总论介绍中药炮制的有关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等内容。各论采取了炮制工艺与辅料相结合的分类方法,较系统地列举有代表性的210余种中药的来源、处方用名、产地加工、历史沿革、炮制方法、成品性状、炮制作用、临床应用、现代研究等内容。根据高等中西医结合专科的培养目标,以突出实践教学的内容为特色,以新型、实用为目的,旨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故在实践性较强章节中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工具使用上,叙述较为详细...查看详细
☉ 《中药炮制学——易学助考口袋丛书.第三辑》
丁安伟 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5-6-1
中药炮制学的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该学科在继承中药传统炮制技术和理论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探讨炮制机理,改进炮制工艺,制订中药饮片质量标准,以保斑点临床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中药炮制学》是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为了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新世纪教材《中药炮制学》的主要内容加深理解、便于掌握和记忆而编写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注意标题醒目、重点突出、文字精炼。编写体例的章、节与教材同步。内容与教材保持基体一致。 本书每章以“★、▲、●”符号标示教学大纲中不同层次的内容、【重点提示】则是对书中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及不易理解的难点、疑点进行分析讲解...查看详细
☉ 《中药炮制学——中等专业学校教材》
唐廷猷 主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7-12-1
本书分总论、各论和附录三部分。总论讲述中药炮制的概念、炮制对药材化学成分的影响、炮制法分类、炮制辅料、炮制机具、质量要求与贮藏保管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各论讲述了217种药材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饮片、炮制方法、成品性状、炮制作用、贮藏养护等内容。附录有实验指导及教材收载217种药物常用的505种饮片。 总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概念 第二节 中药炮制在中药行业中的地位 第三节 中药炮制的发展历史 第四节 中药炮制的现代研究 一、文献整理及经验总结 二、归纳炮制理论和制订炮制规范 三、炮制原理研究 四、炮制品规格质量标准研究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中药炮制的目的意义及对药物的影响 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中医学理论基础 一、药物偏性的利与弊 二、药物偏性的可改造性 三、中医学理论在纠偏中的具体应用 四、生熟概念的提出与理论归纳 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目的意义 一、除去泥沙杂质和非药用部位...查看详细
☉ 《中药伤科学 (供中医专业用)》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999-11-1...查看详细
☉ 《中药生物技术——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规划教材》
余伯阳 主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5-12-1
中药生物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复合型学科,是生物技术与中药研究生产密切结合的产物。全书共分六篇二十二章,系统全面介绍了基因工程、发酵技术、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生物转化技术、酶工程技术、抗体技术等在中药研究的应用。所引资料翔实,紧扣教学大纲,便于教学,适合高等医药院校中药及药学专业本科生学习,也是该领域研究人员的重要参考用书。本书配套实验指导教材将于2006年推出。 绪论 第一篇 基因工程抚摩与中药研究 第一章 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 第二章 基因工程原理 第三章 植物基因工程 第四章 DNA分子标记在中药鉴别中的应用 第五章 基因芯片技术与中药研究 第二篇 发酵技术及其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第六章 发酵技术概论 第七章 发酵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 第八章 药用植物的内生菌及其研究进展 第三篇 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及其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第九章 植物细胞工程概述 第十章 药用植物细胞培养及次生代谢产物生产 第十一章 药用植物原生质体的制备及细胞融合技术 第十二章 植物微繁殖与脱毒技术 第十三章 药用植物单倍体与多倍体诱导及利用 第四篇 生物转化技术及其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第十四章 生物转化技术概论 第十五章 微生物转化及其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第十六章 植物细胞、组织生物转化及其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第五篇 酶工程技术及其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第十七章 酶工程基础 第十八章 酶与细胞的固定化 第十九章 酶分子的改造 第二十章 非水介质中的酶促反应 第六篇 抗体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十一章 免疫学的生物基础 第二十二章 抗体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查看详细
☉ 《中药学》
陶忠增 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5-1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对中医药的需求也不断增长,社会需要更多的实用技术型中医药人才。因此,适应社会需求的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在全国蓬勃开展,并呈不断扩大之势,专业的划分也越来越细。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真正适应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的系列教材。因此,全国各开展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的院校对组织编写中医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的呼声愈来愈强烈。规划教材是推动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和保证教 学质量的基础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新世纪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正是在上述背景下,依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积极推进课程和教材改革...查看详细
☉ 《中药学》
王茂盛 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04-8-1
本书是21世纪高职高专教材(供中医、中西医结合类专业用)之一,全书共分28章,系统介绍了中药的起源和发展、产地和采集、炮制、性能、配伍、用药禁忌、用量与用法以及354种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病证等内容。本书的编写突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坚持体现“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教学,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本书可供中医药院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医、中西医结合类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临床医师及自学中医者的学习参考书。 总序 编写说明 总论 1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2 中药的产地和采集 3 中药的烟制和制剂 4 中药的性能 5 中药的配伍 6 用药禁忌 7 用量与用法 各论 8 解表药 9 祛风湿药 10 清热药 11 温里药 12 芳香化湿药 13 利水渗湿药 14 泻下药 15 消食药 16 理气药 17 化痰止咳平喘药 18 止血药 19 活血祛瘀药 20 安神药 21 平肝息风药 21 息风止痉药 22 开窍药 23 补虚药 24 收涩药 25 驱虫药 26 涌吐药 27 解毒杀虫燥湿止痒药 28 拔毒去腐生肌药 附录 药物功效及主治分类补充内容...查看详细
☉ 《中药学 (供中医药类专业用)》
雷载权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1-1-1...查看详细
☉ 《中药学(供中医学类专业用)》
雷载权 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6-1
中药学是阐述、研究中药的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 本教材包括前言、编写说明、、总论、各论、附录六部分。 总论较系统地介绍了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其中着重阐述各个历史时期学术发展特点及主要本草著作;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介绍产地、采集与药效的关系,以及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如何发展道地药材生产和适时采集中药的一般知识;中药炮制,介绍中药炮制的目的和方法;中药的性能,是总论的重点,主要阐明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中药药性理论的概念及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中药配伍,阐明中药配伍的目的、原则和“七情”的含义;用药禁忌...查看详细
☉ 《中药学(修订版供专科中医学专业用)/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李钟文 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4-1-1
《中药学》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编写的全国专科中医学专业系列教材之一。供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三年制专科中医学专业用。 全书分总论、各论两大部分,书末附有历代本草著作简介、引用方剂索引、中文药名索引。 总论部分,简要介绍了中药学的发展概况,重点论述了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产地、采收、炮制、性能、应用等内容。 各论部分,共收载常用药制431种(包括附药58种)所载药物品种的名称与来源,一般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历代本草所载者为准,对不同来源或同一来源不同药用部分,而疗效相似的药物,则作为附药加以简述。有些药材来源不一,包括同属植物或其他习惯作该药材使用的药物...查看详细
☉ 《中药学分册--中医学问答题库》
颜正华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4-1...查看详细
☉ 《中药学考试参考书》
《中药学考试参考书》编写组 编,黄允成,张植信 责任编辑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6-8-1
1995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制定了《全国成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复习考试大纲》,广大考生在使用该大纲进行复习备考时,由于缺少统一的教材而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为了解这个问题,我们组织编写和审查大纲的教授、专家,遵照大纲的要求编写了这套《全国成人高等学校职业教育专业课入学统一考试参考丛书》,此书的特点是综合性、系统性、专业性较强,同时注意到了实用性和针对性,可以帮助考生提高知识能力水平。 考生复习备考的范围和程度以各科的《全国成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复习考试大纲》为准。 总论 第一部分 中药起源与中药学的发展 第二部分 中药的采集与炮制 第三部分 中药的性能 第四部分 中药的应用 各论 第一部分 解表药 第二部分 清热药 第三部分 泻下药 第四部分 祛风湿药 第五部分 芳香化湿红 第六部分 利水渗湿药 第七部分 温里药 第八部分 行气药 第九部分 消食药 第十部分 驱虫药 第十一部分 止血药 第十二部分 活血祛瘀药 第十三部分 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十四部分 安神药 第十五部分 平肝熄风药 第十六部分 开窍药 第十七部分 补虚药 第十八部分 收涩药 附录 媒体评论...查看详细
☉ 《中药学同步辅导与习题精编》
姚映芷,赵波 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9-1
本书由南京中医药大学为主的专家、教授组织编写,为中医核心课程经典教材辅导丛书之一。本书以中医药教学大纲为准绳,根据目前通用的中药学教材内容,按“学习要求”、“内容精要”、“习题精编”和“参考答案”四部分,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和工作经验心得,精心编撰;以表格、要点的简捷表达方式,概括了教材的基本知识点,并通过大量精选考试常用的习题加以巩固,使读者明确中药学的学习目标,掌握核心的知识点,提高诊察、辨证能力和学习成绩。本书既适于中医院校学生、研究生学习辅导应试,也适于在职中医师为参加执业医师专业资格考试复习参考。 总论 绪论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 第四章 药性理论 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 第六章 中药的用药禁忌 第七章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各论 第八章 解表药 第九章 清热药 第十章 泻下药 第十一章 祛风湿药 第十二章 化湿药 第十三章 利水渗湿药 第十四章 温里药 第十五章 理气药 第十六章 消食药 第十七章 驱虫药 第十八章 止血药 第十九章 活血化瘀药 第二十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二十一章 安神药 第二十二章 平肝息风药 第二十三章 开窍药 第二十四章 补虚药 第二十五章 收涩药 第二十六章 涌吐药(略) 第二十七章 攻毒杀虫止痒药 第二十八章 拔毒化腐生肌药 中药学模拟试卷 卷一 卷二 卷三...查看详细
☉ 《中药学习题集》
高学敏 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4-5-2
《中药学习题集》是与“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配套的教学用书。习题范围与教材的教学大纲、教材内容一致。《中药学习题集》的编写顺序与教材的章、节顺序一致,以方便学生同步练习、也便于教材配套复习。读者对象主要是高等中医医院校本科生、七年制长学制学生以及中医药成人教育学生、专科生、中医执行业医师资格考试人员及其他学习中医药的人员。本书编写的目的是使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以习题形式进行复立习、巩固、强化,也为学生考提供便利。 《中药学习题集》覆盖了教材的全部知识点,并对必须掌握、熟悉、了解的基本知识、基本内容以变换题型的方法,予以强化...查看详细
☉ 《中药学习题集》
  1900-1-1...查看详细
☉ 《中药学——新世纪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大专系列教材》
杨卫平,王贵英 编著 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2-10-1
本教材包括编写说明、、总论、各论和附录共五个部分。 总论部分系统地介绍传统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共分为五章。 各论部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收勒的药物为主,结合2001年全国执业中医师考试大纲,共收集常用中药519味,依据主要功效分为二十一章。 附录部分包括中药名笔画索引,常用中成药功用简介、《中药学》教学大纲和中药原植物及药材彩图四个部分。 本教材提供给中西医结合的大专学生使用,亦可提供给中药各专业的大专学生使用。对其他从事中医药教学、医疗、科研的工作者,有一定参考价值。 总论 绪言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和采集 第三章 中药的炮掉 第四章 中药的性能 第五章 中药的应用 各论 第六章 解表药 第七章 清热药 第八章 泻下药 第九章 祛风湿药 第十章 化湿药 第十一章 利水渗湿药 第十二章 温里药 第十三章 理气药 第十四章 消食药 第十五章 驱虫药 第十六章 止血药 第十七章 活血化瘀药 第十八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十九章 安神药 第二十章 平肝息风药 第二十一章 开窍药 第二十二章 补虚药 第二十三章 收涩药 第二十四章 涌吐药 第二十五章 抗肿瘤药 第二十六章 解毒杀虫化腐生肌药 参考文献 媒体评论...查看详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