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医药卫生教材(43)

☉ 《中医妇科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9-6-1...查看详细

☉ 《中医妇科学 规划教材 (供中医类专业用)》
马宝璋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999-10-1...查看详细
☉ 《中医妇科学(高等中医助学助考丛书)》
王阿丽,郭志强 主编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0-8-1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助考部分,定名为自学辅导;下编为助考部分,定名为自测助考。这是丛书总人体例。自学辅导部分是编者在充分熟悉、全面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采用提要式的编写方法,按章节先后分析归纳教材内容。该部分内容提纲挈领,一目了然,且重点讲透,难点讲清,便于读者准确、系统消化和全面掌握教材内容。自测助考部分是以习题形式来覆盖教材内容,按章节顺序进行编写。为了使知识融会贯通,尚附有若干份全书的综合模拟试卷。这部分从难、中、易三个层次上来全面反映教材内容,以便于读者能自检自测出对教材内容掌握的深度和广度。 本书根据《中医妇科学》六版教材编写,分助学和助考两部分...查看详细

☉ 《中医妇科学(供中医类\中西医结合等专业用)》
马宝璋 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8-1
本书是在《中医妇科学》五版教材基础上,酌情参考六版教材,改革和更新了中医妇科学的教学理论内容,进一步完善了中医妇科学的理论体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对每个妇科疾病的病机与证候分析全部落实在冲任损伤的理论上,使冲任理论贯穿于妇科“生理—病理—疾病”的整个论理过程,强化了中医妇科学理论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并在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方面达到了全新水平。供中医类、中西医结合等专业用。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①根据文、史、医的相关资料,系统整理了中医妇科学发展简史,以引发学习者对本学科发展方向的思考。②根据医学文献,建立了中医学女性生殖脏器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用价值。③根据经典理论发掘整理和发展了中医妇科学的冲任(督带)学说...查看详细
☉ 《中医妇科学(供中医中西医结合类专业用)/21世纪高职高专教材》
刘宏奇 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04-8-1
本书是“21世纪高职高专教材(供中医、中西医结合类专业用)”之一。系统介绍了中医妇科学发展简史,中医妇科学基础,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前阴病及妇科杂病的概念、诊断与鉴别诊断、病因病机、分型论治等内容。本书的编写突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坚持体现“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教学,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本书可供中医药院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医、中西医结合类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临床医师及自学中医者的学习参考书。 序 编写说明 1 中医妇科学发展简史 2 中医妇科学基础 2.1 女性解剖 2.2 女性生理 2.3 妇科病因病机概要 2.4 妇科疾病诊断概要 2.5 妇科疾病治法概要 2.6 女性卫生保健 3 月经病 3.1 月经先期 3.2 月经后期 3.3 月经先后无定期 3.4 月经过多 3.5 月经过少 3.6 经期延长 3.7 经间期出血 3.8 崩漏 3.9 闭经 3.10 痛经 3.11 经行乳房胀痛 3.12 经行泄泻 3.13 经行浮肿 3.14 经行吐衄 3.15 经行头痛 3.16 绝经前后诸证 3.17 老年经断复来 4 带下病 4.1 病因病机 4.2 诊断与鉴别诊断 4.3 辨证论治 5 妊娠病 5.1 妊娠恶阻 5.2 妊娠腹痛 5.3 异位妊娠 5.4 胎漏 5.5 胎动不安 5.6 堕胎、小产 5.7 滑胎 5.8 胎死不下 5.9 胎萎不长 5.10 妊娠肿胀 5.11 妊娠心烦 5.12 妊娠眩晕 5.13 妊娠?证 5.14 胎水肿满 5.15 妊娠小便淋痛 5.16 妊娠小便不通 5.17 妊娠瘙痒 5.18 妊娠黄疸 6 产后病 6.1 产后血晕 6.2 产后血崩 6.3 产后痉证 6.4 产后腹痛 6.5 产后发热 6.6 恶露不绝 6.7 产后身痛 6.8 产后小便不通 6.9 产后自汗、盗汗 6.10 缺乳 6.11 乳汁自出 7 前阴病 7.1 阴痒 7.2 阴疮 7.3 阴肿 7.4 阴燥 8 妇科杂病 8.1 不孕症 8.2 阴挺 8.3 症瘕 8.4 妇人腹痛 8.5 交接出血 方剂索引...查看详细
☉ 《中医妇科学(供中医专业用)》
  1900-1-1...查看详细
☉ 《中医妇科学(供中医专业用)》
  1900-1-1...查看详细
☉ 《中医妇科学(供中医专业用)》
  1900-1-1...查看详细

☉ 《中医妇科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同步辅导系列丛书》
 科学出版社 2004-7-1...查看详细
☉ 《中医妇科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
马宝璋 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4-9-1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是高等中医药院校成立七年制以来第一版规划教材,是依据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改革的意见》精神,在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宏观指导下,由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主办,全国设有七年制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为主联合编写。第一批规划教材计18种,均为七年制各专业(各培养方向)必修的主干课程。包括:《中医古汉语基础》《中医哲学基础》《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医家学说及学术思想史》《临床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针灸学》《内经学》《伤寒论》《温病学》《金匮要略》《中医养生康复学》...查看详细
☉ 《中医妇科学分册 中医学多选题题库 增订本》
高金亮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10-1
总论 各论 第一章 月经病 第二章 带下病 第三章 妊娠病 第四章 临产病 第五章 产后病 第六章 杂病 第七章 前阴病 附录...查看详细
☉ 《中医妇科学分册 中医学问答题库 增订本》
高金亮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10-1
总论 各论 第八章 月经病 第九章 带下病 第十章 妊娠病 第十一章 临产病 第十二章 产后病 第十三章 妇科杂病 第十四章 前阴病 等……...查看详细
☉ 《中医妇科学教学病案精选》
王立国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9-1
一、月经病 1 月经先期 2 月经后期 二、带下病 1 白带 2 赤带 三、妊娠病 1 恶阻 2 胞阻 四、产后病 1 产后血晕 2 产后腹痛 五、其他妇科疾病 1 不孕 2 癥瘕 参考文献...查看详细
☉ 《中医妇科学习题集——供中医学、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中医骨伤等专业用》
傅淑清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7-1
《中医妇科学习题集》是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的配套教材。由编写原教材的专家、教授按照原来分工进行编写。供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学生、各类成人教育学员、继续教育学员、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人员及其他学习中医药人员使用,也供中医药院校教师教学时参考使用。 编写本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强化,使之融会贯通,转变理论知识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既帮助学生应对在读期间的考试,也为学生毕业后应对提高学历层次、晋职、晋级等各种考试提供便利。 本习题的知识覆盖面宽,同时按照教学大纲“掌握、熟悉、了解”的不同要求,力争做到重点突出、层次合理、难易兼顾、搭配科学...查看详细
☉ 《中医妇科学习题集——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
张玉珍 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4-1-1
《中医妇科学习题集》,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的配套教学用书。由编写上述教材的全国13所高等中医药院校具有丰富教学、临床经验的专家共同编写。习题范围按照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教学大纲要求的范围,与教材内容一致。供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生、成人教育学员、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人员及其他学习中医药人员使用,亦可供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 本习题集力求科学、规范、覆盖面广、实用性强、便于学习,所以编写时要求: 1.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首先列出每章、节的学习目的与要求,使学生在学习中清楚各章节的主要知识点...查看详细
☉ 《中医妇科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供中医药类专业用)》
张玉珍 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9-1
全书分总论、各论和附论。总论系统介绍了中医妇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其中学术发展史部分以《中医医学通史》为鉴,划分十个历史时期,介绍了中医妇科学萌芽、奠基、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基础知识补充了关于女性生理的新理论、新成果;明确界定了胞宫、子宫的含义;补充了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相关理论、朋经周期调节机理及带下生理与调节的新认识;过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妇科病因病机学说,使之渐趋完善;补充了经、带、胎、产的辨证要点和辨病与辨证的关系。对治法也作了较大的改革,根据临床实际分为内治法、外治法和妇科急症治疗三大类,内治法突出一个“调”字,以调补脏腑、调理气血、调治冲任督带、调养胞宫、调控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查看详细

☉ 《中医妇科学应考必读》
陈荣,杨少华 主编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1998-10-1
全书总论部分,按基本概念、要点解答、基础训练三部分编排;各论部分按基本概念、病因病机、病证鉴别、辨治要点、证治表解及基础训练六部分编排;书后附有各章基础训练答案及测试试卷。各论各章概论内容及基础训练,均出现于本章第一节之中。为便于考生复习,各章病因病机及证治表解均采用表格式,使之一目了然。在注重本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本书注重以标准化测试为主的基础训练。考虑到中医妇科病种较为繁杂,突出基础训练将大大有助于掌握和巩固学科知识,从而能够在各类应试中获得较好的成绩。 本书简明扼要,内容覆盖面广,又突出了重点、难点,充分反映了本学科国内最新考试动态,适合于各类标准化考试,尤其是高等教育中医药专业自学考试、在职人员晋职考试及各类中医药院校复习测试...查看详细
☉ 《中医妇科学应试练习——新编中医学学习指南》
黄贤樟 等主编 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3-9-1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专业临床学科中的一门主干课程。为了帮助讯者更好地学习(中医妇科学),本书以练习题的形式,展现了全国中医药院校。《中医妇科学》教材和中国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的难点和知识点,寓学于练,加深了读者对《中医妇科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本书以全国中医院校《中医妇科学》和全国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的内容为依据进行编写。根据《中医妇科学》教学大纲要求了解、熟悉和掌握的学习内容,结合不同难易度和不同能力层次编写题目,设有选择题、填空题、改错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病案分析8种题型及详尽参考答案,一个症证一套练习,十分适合读者自学自测...查看详细
☉ 《中医妇科学应试习题集》
  1900-1-1...查看详细
☉ 《中医各家学说 (供中医专业用)》
任应秋 主编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0-9-1
本套教材有医古文、中国医学史、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外科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讲义、伤寒论讲义、金匮要略讲义、温病学、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伤科学、针炙学、经络学、腧穴学、刺炙学、针炙治疗学、针炙医籍选、各家针炙学说、推拿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等。 《中医各家学说》是中医专业中反映历代中医学成就,具体阐述医学家的学说及其经验的一门后期提高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了中医学科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与掌握中医历代著名医家的学术思想、学术成就和主要医学流派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查看详细
☉ 《中医各家学说(供中医中西医结合类专业用)/21世纪高职高专教材》
 科学出版社 2004-9-1...查看详细
☉ 《中医各家学说分册 中医学多选题题库增订本》
林慧光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10-1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伤寒学派 第三章 河间学派 第四章 易水学派 第五章 攻邪学派 第六章 丹溪学派 第七章 温补学派 第八章 温病学派 第九章 其他著名医家·孙思邈 附:模拟考试题(一) 模拟考试题(二) 模拟考试题(三) 模拟考试题(四) 模拟考试题(五)...查看详细
☉ 《中医各家学说分册 中医学问答题库 增订本》
严世芸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10-1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伤寒学派 第三章 河间学派 第四章 易水学派 第五章 攻邪学派 第六章 丹溪学派 第七章 温补学派 第八章 温病学派...查看详细
☉ 《中医各家学说习题集 (第二版)》
林慧光 主编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3-9-1
《全国中医院校各科课程习题集·中医各家学说习题集》是以现行全国高等院校《中医各家学说》教材为蓝本,按照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中医各家学说》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医家学术思想和治疗经验为重点,兼顾理论性、概念性、知识性三个方面,拟定各型试题,力求命题全面、精确,突出重点,难易结合,可供中医院校考试和各级中医晋升考试选题使用。 《中医各家学说习题集》第1版出版4年多来,受到广大读者(尤其是各类考生)的欢迎,重印数次。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根据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各家学说》,受《全国中医院校各科课程习题集》编委会的委托,我们组织全国有关的中医院校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教授对本书进行了修订...查看详细
☉ 《中医各家学说习题集——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
严世芸 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4-1-1
本套习题集与已出版的46门规划教材配套,所命习题范围与现行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教学大纲一致,与规划教材一致。习题覆盖规划教材的全部知识点,对必须熟悉、掌握的“三基”知识和重点内容以变换题型的方法予以强化。内容编排与相应教材的章、节一致,同时注意涵盖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题型。命题要求科学、严谨、规范,注意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临床与各院校现行考试题型一致,同时注意涵盖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题型。命题要求科学、严谨、规范,注意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临床课程更重视临床能力的培养,为方便学生全面测试学习效果,每章节后附有参考答案和答案分析。“答案分析”可使学生不仅“知其然”...查看详细
☉ 《中医古典理论精华(附光盘一张)——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基础学科分化教材》
陈晓 主编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4-9-1
《中医古典理论精华》系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之一,内容主要以《内经》原文中的精华部分为主线,并附翼《难经》部分原文构成。《内》《难》二经均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较为完整的经典著作,它集中反映了古代的医学成就,确立了中医理论体系,是中医古典理论的奠基之作。《难经》在《内经》的基础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发展创新,使中医古典理论更为丰满厚实。诚然中医古典理论代有发展,但《内》《难》的成就尚无人超越,故二书被奉为医学理论之宗,为学习中医者的必读书籍。全国各中医院校至今仍把《内经》作为必不可少的中医基础理论的提高课程,所用各版全国统编教材《内经选读》在解释经义、阐发医理等方面曾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查看详细
☉ 《中医古典临床精华——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基础学科分化教材》
张再良 主编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4-9-1
本书为中医基础学科系列分化教材之一,由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国内多家中医院校集体编写。本书打破传统教材构架,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合而为一,将其精华之处浓缩,并尽量现代语言加以表达,沟通三门课程的关联之处,以减少重复。本教材以简洁的架构勾勒出中医古典临床的精华内容,并在书后附上相关原著以便于学生查检对照。并增设十个专题以启迪学生思路,是培养中医现代化人才的良好教材。 最后,本教材的学习,只是作为对原文原著阅读的起步,作为进一步的研究,必然要接触原文,要加深对原文或原著的理解。为此,本教材最后附录了相关原著,以便学习时随时查检对照。为启迪思路,熟悉相关情况,附录部分还列十个专题...查看详细
☉ 《中医古汉语基础教参/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
施观芬 等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9-1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中医古汉语基础》由山东中医药大学邵冠勇主编,2005年1月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该教材的问世。填补了中医药七年制本硕连读教材的一个空白。 七年制规划教材《中医古汉语基础》,包括“文选”50篇、“阅读文选”60篇左右;“常用词”1000个;“通论”20章;单元练习10个。全书分十个单元,每单元包括:1.文选5篇;2.阅读文选5至10篇;3.常用词100个;4.通论2章;5.单元练习1个。 七年制规划教材《中医古汉语基础》由于是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所选新篇目多,通论内容丰富,参考资料缺乏,阅读难度相应增加...查看详细
☉ 《中医古汉语基础——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院七年制规划教材》
邵冠勇 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5-1-1
《中医古汉语基础》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七年制中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七年制本硕连读要求学生“具有必要而广泛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能顺利阅读中医古典医籍”的能力,“重视文理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和文理科学素质培养”。根据这些精神,量身裁衣,编写了《中医古汉语基础》这部教材。 本教材以古代为选为主,以古汉语通论、常用词、练习为辅。共选范文五十篇,分十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文选五篇,通论两个,常用词一百个、练习一个。 学习古汉语的方法就是多读,多积累古汉语的感性知识。建议精读多练,练就是实践,主要阅读古文原文。本教材全部使用繁体字,其意也在于为学生学习古汉语营造一个氛围...查看详细
☉ 《中医骨伤科发展史 (高等供骨伤专业用) 第二版》
胡兴山 等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10-1
本系列教材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北京针灸骨伤学院 、福建中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学院等十七所高等中医药院校专家、教授集体编写,供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骨伤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使用。 中医骨伤科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保障人民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随着中医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医骨伤科已由单一的学科发展为一个独立的专业,除了五年制的本科生外,不少院校还招收了骨伤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根据国家教委1987年颁发的骨伤专业及培养目标与要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司组织全国已成立骨伤专业的院校,组成了教材编写委员会、审定委员会及各分科教材编委会...查看详细

☉ 《中医骨伤科基础习题集(供中医骨伤等专业用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配套教材)》
李玄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0-1
本习题集的试题类弄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客观性试题,总题量60%~70%包括选择题(A1、A2、B、X型题)、名词解释、填空题,三者的比例设定分别约为45%、15%和10%。第二类是主观性试题。占总题量30%~40%,包括简答题和论述题,各占15%~20%。一般每课次(2学时)的内容出题20题左右。试题章次后面均附有参考答案,便于学生进行达标自测、自评、自我反馈矫正,亦可作为教师评分的标准。习题集后拟有一套模拟试卷,可作为综合考试的组卷参考。本习题集编写时注意从不同角度运用有同题型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理解和了解程度,可作为在校医学生学习中医骨伤科基础知识的指导用书、教师的辅导用书及中医药人员参加国家助理国家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参考书...查看详细
☉ 《中医骨伤科学》
施杞 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5-2-1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运用中医学理论和诊治方法研究骨、关节及周围组织损伤与疾病的课程。本教材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召开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与制定的教学大纲,并结合七年制教学的特点和实际需要进行编写。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在系统学习中医学各门基础课程的基础上,了解与掌握中医骨伤科的基本理论和常见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法,从而为从事中医或骨伤科临床与科学研究工作打下较扎实的基础。全书系统地论述了有关中医骨伤科学的基本内容,共十三章,分总论与各论两大部分:总论介绍中医骨伤科学发展简史、损伤的分类与病因病机、损伤辨证、临床检查、治疗方法、创伤急救、骨伤科实验、骨伤生物力学基础;各论包括骨折、脱位、筋伤、内伤及骨病...查看详细
☉ 《中医骨伤科学》
周忠民 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6-1
本系列教材是根据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改革的意见》的精神,为适应我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编写的。是“新世纪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之一。 本教材适应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需要,以高职高专的教学特点为出发点,更新陈旧概念,增加新的研究结论,力求通俗易懂,实用性更强。内容精练,图文并茂,重点介绍了中医治疗有效的骨伤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教材建议学时为90学时。全书共分八章,附有常用方剂。 第一章 中医骨伤科学发展简史 一、中医骨伤科学的起源(远古~公元前2l世纪) 二、中医骨伤科学基础理论的形成(公元前476~公元220年) 三、中医骨伤科学诊疗技术的进步(公元220~960年) 四、中医骨伤科学的发展(公元960~1368年) 五、中医骨伤科学的兴盛与危机(公元1368~1949年) 六、中医骨伤科学的新生(1949~) 第二章 分类法与病因病机 第一节 分类法 一、损伤的分类 二、骨病的分类 第二节 病因 一、外因 二、内因 第三节 病机 一、皮肉筋骨病机 二、气血病机 三、津液病机 四、脏腑病机 五、经络病机 第三章 辨证诊断 第一节 四诊 一、望诊 二、闻诊 三、问诊 四、切诊 第二节 筋骨、关节 检查 一、检查方法和次序 二、测量方法 三、肌力检查 四、临床检查法 第三节 影像学检查 一、X线检查 二、CT检查 三、磁共振 四、放射性核素 第四章 治疗方法 第一节 手法治疗 一、手法的作用、种类、原则和要求 二、正骨手法 三、常用理筋手法 第二节 固定方法 一、外固定 二、内固定 第三节 练功疗法 一、练功疗法的分类 二、练功疗法的作用 三、练功原则、要求及注意事项. 四、全身各部位练功法 第四节 药物治疗 一、内治法 二、外治法 第五节 其他治疗方法 一、针灸疗法 二、局部药物注射 三、小针刀疗法 四、物理治疗 第五章 骨折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二、病因病机…… 第六章 脱位 第七章 筋伤 第八章 骨病 附录 常用方剂...查看详细
☉ 《中医骨伤科学(供中医中西医结合类专业用)/21世纪高职高专教材》
 科学出版社 2004-9-1...查看详细
☉ 《中医骨伤科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同步辅导系列丛书》
 科学出版社 2004-7-1...查看详细
☉ 《中医骨伤科学基础(供中医类专业用)》
  2001-4-1...查看详细
☉ 《中医骨伤科学基础(供中医类专业用)》
赵玫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999-9-1...查看详细
☉ 《中医骨伤科应试模拟习题集》
李义凯 主编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2-6-1
本书共提供20套模拟题,所覆盖的内容包括中医骨伤科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相关专业基础知识(主要是解剖学和影像学等学科)等,题型包括有多选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病案分析等。其中多选题是使用最新形式的客观多选题,共3类,7种题型,包括有A1-2、B1-2、X、AX和A4等形式。每套模拟题有选择题60题、名词解释5题、简答题5题和病案分析2题。这些各型多选题是近年来国家人事部和卫生部在职称晋升考试中普遍采用的考试题型。 多选题简介 模拟试卷一 模拟试卷二 模拟试卷三 模拟试卷四 模拟试卷五 模拟试卷六 模拟试卷七 模拟试卷八 模拟试卷九 模拟试卷十 模拟试卷十一 模拟试卷十二 模拟试卷十三 模拟试卷十四 模拟试卷十五 模拟试卷十六 模拟试卷十七 模拟试卷十八 模拟试卷十九 模拟试卷二十 媒体评论...查看详细
☉ 《中医骨伤学 (供中医骨伤专业用)》
张安桢主编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997-6-1
本书共八章,第一至第四章着重介绍常见骨折的诊疗,第五至第八章郑着重介绍常见关节脱位的诊疗,包括整复方法、固定方法、药物治疗、练功疗法及其他疗法等。...查看详细
☉ 《中医汉语 听力课本(上) (2盘)磁带》
  1900-1-1...查看详细
☉ 《中医护理(供中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用)/卫生职业学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教学用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3-5...查看详细
☉ 《中医护理技术(供护理学等专业用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
刘秀英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6-1
《中医护理技术》是中医护理学的基础课,是阐述中医护理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的一门学科。学习并掌握好中医护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将为学好中医护理专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根据卫生部教材办公室《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编写要求》、七院校教材编写委员会《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材编写基本原则》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本教材编写的基本思路是:本着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以职业技能教育为根本,力争满足3个需要(学科需要、教学需要、社会需要),力求体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同时,坚持“三基五性”的原则,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度,强化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为学生学好中医护理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查看详细
☉ 《中医护理学》
杨巧菊 主编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7-1
本教材是根据教育部“关于护理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中医护理教学和临床实际工作情况编写的,可供护理专业高职、高专教学使用。 中医护理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它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研究探讨中医护理理论和技术为主的一门学科。根据护理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要求,在编写本教材时着重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突出中医。阐明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理论,探求中医理论指导下的护理方法。②突出护理学特色。在中医理论体系指导下,引入了现代护理学“护理程序”的概念,以整体护理为理念,以辨证施护、护理措施为核心,突出了护理学特点。③具有先进性。教学内容适应时代需要...查看详细
☉ 《中医护理学》
袁秀英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8-1
本教材是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卫生部规划教材,由卫生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供五年一贯制护理专业学生学习使用。各学校可根据教学大纲对本课程的不同要求安排选用。 本教材按照卫生部教材办公室制定的教学计划和大纲编写的。内容包括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中医护理的常用技术以及临床常见疾病的中医护理等,旨在通过全面的学习,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知识、中医护理的基本内容和常技术,使学生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能够运用中医护理理论和基本技能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中医护理。教材力求突出实用性、实践性和技能性。本着适度、必需、够用的原则,重视理论知识系统、全面的学习与了解,同时,突出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医护理内容的学习与训练...查看详细
☉ 《中医护理学——高等医学院校护理专业辅导教材》
张玫,韩丽沙 主编 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2-6-1
中医护理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为维护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卓越的贡献。近年来,中医护理学已形成一门独立学科,运用中医学理论对病人实施辨证施护,并汲取现代护理学的新理论、新技术,采取现代化的护理管理方法,结合新的医学模式,对病人进行生理一心理一社会,全面的、多元化的护理,使中医护理学更加丰富和完善。 本书是为西医护理专业的学生和在职护理人员,学习中医护理学使用的系统教材。书中概要介绍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中药和方剂知识、常用传统护理技术、辨证施护基础理论、一般护理和常见病证辨证护理。通过学习本教材可以掌握中医护理学的理论和临床护理知识,使从事西医护理工作的同行们能增加较系统的中医护理理论和技能...查看详细
☉ 《中医护理学——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材》
孙秋华 主编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8-1
本书针对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及特点,力求体现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注重培养学生掌握中医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提高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教材共分6部分,即绪论、中医护理基础理论、中医一般护理、常用中医护理技术、辩证施护(使用时可根据学时数的情况安排教学内容)和附录。其教学的总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在辨证观和整体观的指导下,运用中医护理理论和常用的中医护理技术,结合现代护理学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技术,为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全面的、中西医结合的护理,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医护理学概述 第二节 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 第三节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二、辨证施护 三、独特的护理技术与方法 第四节 中医辨证施护与现代整体护理的关系 第二章 中医护理基础理论 第一节 阴阳五行学说 一、阴阳学说 二、五行学说 第二节 脏腑、经络、气血津液 一、脏腑 二、经络 三、气、血、津液及其相互关系 第三节 病因病机 一、病因 二、病机 第四节 四诊与辨证 一、四诊 二、辨证 第三章 中医一般护理 第一节 病情观察 一、病情观察的目的与要求 二、病情观察的方法 三、病情观察的内容 第二节 预防护理 一、未病先防 二、既病防变 第三节 生活起居护理 一、起居有常 二、环境适宜 三、劳逸适度 第四节 情志护理 一、情志与健康的关系 二、情志护理的目的 三、情志护理的原则 四、情志护理的方法 五、预防七情致病的方法 第五节 饮食调护 一、饮食调护的重要性 二、饮食调护的基本要求 三、食物的性味与功效 第六节 用药护理 一、中药的性能与用法 二、方剂的组成与剂型 三、中药汤剂煎煮法 四、服药方法与护理 五、中药中毒与不良反应的护理 六、常用中药介绍…… 第四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 第五章 辨证施护 附录 方剂索引 媒体评论...查看详细
☉ 《中医护理学基础》
唐永忠 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6-1
本书是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护理学基本知识、中医常用疗法及护理操作技术合为一体的综合基础课,是护理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之一。 本教材的具体内容经有关专家的反复论证、认真推敲,最后确定按绪论、阴阳五行学说、藏象、气血津液、经络、病因发病病机、防治与护理原则、中医护理基本内容、辨证施护、中医常用疗法及护理操作技术、中医护理文件书写规范等章节顺序编写。编写中,在突出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前提下,全书内容叙述简明、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体现出中医护理基础的特点。同时,在中医常用疗法及护理操作技术中,引用了现代护理学“护理程序”的理念,旨在探索现代护理与中医护理两者的有机结合,以适应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需要...查看详细
☉ 《中医护理学学习指导——高等医学院校护理专业辅导教材》
张玫,韩丽沙 主编 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2-6-1
本书是护理专升本《中医护理学》的配套辅导教材。《中医护理学》是中医护理学基础理论与临床护理实践的一门综合知识课程,为了使学习中医护理的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掌握中医护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常见病症的辨证护理,特编写本书。 本书每章节辅导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重点难点内容,概括、归纳了每节的重点,并对难点进行了解析。第二部分为测试题,共有5种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和论述题。一套测试题中可能有5种题型均出现,也可能只出现其中的几种题型。第三部分是测试题的参考答案。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中医护理学的概念(1) 第二节 中医护理学简史(1) 第三节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1) 第二章 中医基础理论概述(3) 第一节 阴阳五行(3) 第二节 藏象(7) 第三节 致病因素(18) 第四节 发病机理(20) 第五节 病情观察(22) 第三章 中药与方剂知识概述(33) 第一节 中药的性能与用法(33) 第二节 方剂的组成与剂型(34) 第三节 中药的应用及护理(35) 第四节 常用中药(35) 第五节 常用方剂(38) 第四章 针灸与推拿(44) 第一节 经络 (44) 第二节 腧穴(44) 第三节 针刺法(46) 第四节 炙法(50) 第五节 推拿(50) 第五章 常用传统护理技术(53) 第一节 热熨法(53) 第二节 中药离子导入法(54) 第三节 发泡法(55) 第四节 刮痧法(56) 第五节 拔罐法(56) 第六节 腾洗法(57) 第七节 坐浴法(57) 第八节 溻渍法(58) 第九节 放血法(58) 第十节 割治法(59) 第十一节 气功法(59) 第六章 辩证施护理基础理论(65) 第一节 辩证与施护要点(65) 第二节 辩证施护的程序(68) 第三节 辩证施护的原则(69) 第七章 一般护理(74) 第一节 生活起居护理(74) 第二节 情志护理(74) 第三节 饮食护理(75) 第八章 常见病证的辩证护理(80) 第一节 内科病证(80) 第二节 外科病证(101) 第三节 妇产病证(110) 第四节 儿产病证(114) 模拟试卷(一)(123) 模拟试卷(二)(129) 媒体评论...查看详细
☉ 《中医基本常识学习指导及试题》
柴瑞霁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2-1
本书是四年制中等护理专业规划教材《中医基本常识》的配套教材,我们根据卫生部教材办的通知精神,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本课程实际,在编写中力求做到重点突出,内容全面,难易适度,切合实用,为学生提供一种学习和掌握该课程的辅导读物和检测依据。 本书各章均由学习指导、试题、参考答案三部分组成。学习指导部分包括重点提示、疑难注释、方法指津三项内容。重点提示是将该章的教学目标及重点予以点出,使学生进一步回忆巩固该章所学要点;疑难注释是将教材中因篇幅限制,未能详细阐明的疑难问题,或与教材中内容相关而未介绍的知识给予解释,以便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方法指律则是为学生提供一些学习该章的具体有效方法...查看详细
☉ 《中医基本常识与针灸学(第3版)》
周萍 主编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1-1
卫生部于1994年3月颁发了中等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和助产专业《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要求编写相应的教材,供全国中等卫生学校三年制护理、助产专业使用。这是为了培养实用型人才,以适应改革开放后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对中等卫生技术人才的需要。在原中等卫生学校教材《中医学基本常识及针灸学》第一版、第二版的基础上,我们广泛听取了教师:校友和用书单位的意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编写成新教材《中医基本常识与针灸学》一书。 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病因、诊法与辨证、预防与治则、方药基础知识、常见病证、中医护理9章,对中医学基础理论及诊疗、护理知识作了简要而系统的介绍;下篇分腧穴、毫针法、灸法、针灸治疗4章...查看详细
☉ 《中医基础理论》
王农银 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4-1
本教材为适应21世纪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需要,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共同组织编写,供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用。 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学各分支学科的理论基础,是学习中医药学必修的基础课程。 本教材编写过程中,立足教学大纲,遵循以市场为导向,岗位需要为前提,综合职业能力为基础,突出职业教育特点,突出专科特点的原则,吸取了近年中医药教学和教材改革的经验、成果,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充实和优化,并力求体现中医药学特色,达到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要求。 本教材内容包括绪论、阴阳五行、藏象、精气血津液、经络、体质、病因、发病原理、病机、养生防治康复原则等...查看详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