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资料下载 在线书籍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中华系列 国外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书店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百拇书籍 > 中医内科 > 《瘴疟指南》
编号:98718
受病之源
http://www.100md.com 《瘴疟指南》 上一页   下一页

     南方之地.寒暑不时.春夏淫雨则多寒.晨夕雾昏.地下湿蒸.故阴湿之气常盛.秋冬久晴则多热.草木不凋而放花.故阳燠之气恒泄.昼燠.夜寒.晴霁热.阴雨寒.人居其中.因寒湿之气盛.故下体重湿.生痰又多.痰因秋冬热故.热多上壅.肤多出汗.至腠理不密.阳外而阴内.阳浮而阴闭.于斯时也.若饮食失度.起居不时.及食生冷食炙 .则痰与食相并积于胃.而寒热之病作矣.或不避暑.奔走于日中.或避暑而坐卧当风.闭其汗孔.使汗不出.此病亦因之而作.或因其晨多雾而寒.饮酒以御之.少焉日出.而热.则酒与痰相并滞于膈上.此病亦因之而作.或晨寒而少衣.或夜冷而薄衾.则寒与痰相并.亦作寒热.或因晨寒多衣.行至日中未解.则暑与痰相并.亦作寒热.要之此病之本.本于天气热元阳恒泄.在人之阳气.自不降而内又多痰.再不能调摄.感于不正之气.宜其病有上热下寒之症.所谓无痰不成疟者是也.养生者能远房室.省劳役.毋食生冷.毋食炙 .毋醉早酒.毋饱晚饭.毋乘暑行走.毋当风坐卧.一日之中.顺其寒暑.而加减衣裳.则瘴虽毒.庶可免矣.

相关目录

... ...

诸疟瘴疟辨

作者:郑全望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自序

卷上 辨证

瘴疟形状

人身肖天地瘴疟类天时

受病之源

瘴疟伤寒辨

瘴疟内伤辨

伤寒瘴疟分南北辨

瘴疟五脏俱病

冷瘴

热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