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医疗器械(1)
☉ 《(GB/T 16556-2007)自给开路式压缩空气呼吸器》本社 编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9-1
本标准代替GB 16556—19966自给式空气呼吸器》。 本标准修改采用欧洲标准化委员会的prEN 137:20026自给开路式压缩空气呼吸器规范》,主要差别如下: ——增加了对应急用空气呼吸器的分类,并与消防用空气呼吸器并列,合并为消防和应急用空气呼吸器; ——增加了按额定贮气量对空气呼吸器的分类; ——取消了对负压空气呼吸器的技术要求; ——增加了消防和应急用空气呼吸器额定工作压力和额定使用时间的最低要求; ——附录A中增加了对用作输出接头时,空气呼吸器的额定贮气量的最低要求; ——取消了浸水性能的要求和试验方法; ——取消了对消防和应急空气呼吸器耐火焰吞噬性能的要求和试验方法; ——取消了附录B环境空气旁路装置的要求; ——取消了附录C对带有符合EN 148—3螺纹接头的空气呼吸器的静态和动态压力要求...查看详细
☉ 《CT设备原理、结构与质量保证/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科学出版社 1900-1-1...查看详细
☉ 《Humphrey视野检测分析原则(第3版)》
袁援生 主译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7-1
视敏度(视力)和视野是视功能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视野可衡量黄斑区以外的视功能。早在公元前5世纪,Hippocrates在一例偏盲病例中首先提出了视野和视野缺损的概念。而直到19世纪中期,Albrecht,von Graefe才将视野检查引入眼科临床,第一个报告了青光眼旁中心视野缺损和周边视野收缩,提出青光眼视野缺损可发生在视力下降以前,并利用偏盲的形态进行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等。从19世纪中叶开始,眼科学者相继发明和发展了各种视野计,从简易视野屏到弧形视野计,Bjerrum视野屏,再到投射式半球形Goldmann视野计,视野检查有了长足的发展;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计算机自动视野计的问世、开发与应用...查看详细
☉ 《MRI应用技术》
1900-1-1...查看详细
☉ 《YY/T0606.3-2007 组织工程医疗产品 第3部分:通用分类》
本社 编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9-1
YY/T 0606《组织工程医疗产品》分为: ——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术语学; ——第3部分:通用分类; ——第4部分:皮肤替代品(物)的术语和分类; ——第5部分:基质及支架的性能和测试; ——第6部分:工型胶原蛋白; ——第7部分:壳聚糖; ——第8部分:海藻酸钠; ——第9部分:透明质酸钠; ——第10部分:修复或再生关节软骨的植入物体内评价; ——第12部分:细胞、组织、器官的加工处理指南; ——第13部分:产品保存; ——第16部分:活细胞或组织的海藻酸盐凝胶固定或微囊化指南...查看详细
☉ 《YY0042-2007 高频喷射呼吸机》
2007-10-21
本标准代替YY 0042-1991《高频喷射呼吸机》。 本标准与YY 0042-1991的主要差异如下; ——增加第3章术语和定义; ——修改4.2.3“喷气量”为“潮气量”; ——4.2.4增加小儿和婴儿档的每分钟通气量的上限值的参数要求; ——修改4.2.5“氧浓度范围21%~90%”为“最高氧浓度至少能够达到85%” ——修改4.2.6表2中频率“20次/min”为“60次min”; ——增加4.3.1气道持续气道正压(CPAP)、4.3.2呼气未正压(PEEP)和4.3.5报警静音的功能要求; ——取消4.4.1空氧混合针座和4.4.2喷针的外形尺寸图; ——修改4.6的正常工作时噪声“不大于62dB”为“不大于65dB”; ——修改4.7年系统承受压力为“不小于额定输入压力的1.5倍”; ——取消输出气导管、减压阀、寿命试验要求条款...查看详细
☉ 《YY0065-2007-眼科仪器 裂隙灯显微镜》
2007-10-21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 10939:1998《眼科仪器--裂隙灯显微镜》。 本标准与ISO 10939:1998的主要差异如下: 1.增加了显微镜分辨力的要求。 2.增加了对最小光斑尺寸的要求。 3.增加了对裂隙光斑照度和裂隙质量的要求。 4.增加了对机械运动的要求。 5.环境要求和试验方法采用GB/T 14710-1993的有关规定。 6.安全要求采用GB 9706.1-1995/IEC 601-1:1988的要求。 7.增加了检验规则、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及贮存的要求。 8.本标准未涉及光辐射危害的要求...查看详细
☉ 《YY0067-2007-微循环显微镜》
2007-10-21
YY 0067—2007《微循环显微镜》是在YY 0067-1992《微循环显微镜》基础上修订而成的。目前尚无相应的国际标准。 本次修订对YY 0067—1992做了如下主要修改: 取消了: ——物镜放大率允差; ——目镜放大率允差; ——目镜视场直径的相对误差; ——两系统亮度差。 增加了: ——1范围中增加了微循环显微镜的用途:用于体表微循环的观察。 ——3术语和定义中只含微循环显微镜的定义:用于观察体表微循环的显微镜。 ——4.1条改为“微循环显微镜分为两类,一类是过目镜进行观察的微循环显微镜(有或没有监视系统接口)...查看详细
☉ 《YY0599-2007-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治疗机》
2007-10-21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治疗机”目前尚无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本标准制定的基本参数和技术要求是参照了国内、外同类机型的参数和性能制定的。产品安全要求执行GB 9706.1-1995《医用电气设备 第一部分:安全通用要求》、GB 9706.20-2000《医用电气设备 第2部分:诊断和治疗激光设备安全专用要求》、GB 7247.1-2001《激光产品的安全第1部分:设备分类、要求和用户指南》的要求;环境试验执行GB/T 14710—1993《医用电气设备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 本标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医用光学和仪器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单位归口...查看详细
☉ 《YY0603-2007 心备管植入物及人工器官心脏手术硬壳贮血器/静脉贮备器系统(带或不带过滤器)和静脉贮血软袋》
本社 编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9-1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修改采用国际际准ISO15674:2001《心血管植入物及人工器官——心脏手术硬壳贮血器/静脉贮血器系统(带或不带过滤器)和静脉贮血软袋》。 本标准与ISO15674:2001的差异: ——本标准增加了引用文件GB/T2828.1。增加了环氧乙烷残留量的限度及试验方法。 ——本标准增加了附录A(规范性附录)检验规则。国际标准的“附录A(资料性附录)评价性能特征应考虑的因素”改为附录B。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医用体外循环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分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州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宁波菲拉尔医疗用品厂...查看详细
☉ 《YY0604-2007 心备管植入物及人工器官血气交换器(氧合器)》
2007-10-21
本标准对经专门设计能有效地交换气体、辅助或代替肺的正常呼吸功能的器件,保证其在安全性能及功能两个方面均经过充分试验,而且该体外循环器件的特性要恰当地显示在器件的标记上。 因此,本标准包含了用于评价体外循环血气交换器(氧合器)的各项步骤,叙述了测定气体转换、血细胞破坏及诸如热交换器这类器件性能所进行的型式试验的各项步骤,但未对这些特性的极限作出规定。迅速鉴别性能特征应有助于用户选择适合患者需要的氧合器。 本标准还包括对必须报告的内容的最低要求,使用户可对各种按标准设计的氧合器的性能特征加以比较。 本标准参考了其他国际标准,在其中可找到供测定各种医用器材共通特性所采取的方法...查看详细
☉ 《YY1048-2007 人工心肺机体外循环管道》
2007-10-21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人工心肺机体外循环管道是心血管手术中供体外循环作为血液通道及通道连接一次性使用的产品。本标准规定了人工心肺机体外循环管道的基本技术指标。 本标准部分内容是对YY 91048—1999《人工心肺机 硅橡胶泵管》的修订。 本标准与YY 91048—1999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本标准在物理性能方面,增加了泄漏、接头牢固性、微粒含量的要求;生物性能方面,根据GB/T 16886。1-2001《医用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部分:试验选择指南》的要求,取消了原标准中的异常毒性,增加了细胞毒性、致敏、皮内刺激、急性全身毒性等指标...查看详细
☉ 《玻璃输液瓶》
本社 编著 2009-4-1
本标准修改采用IS0 8536-1:2006《医用输液器具第1部分:玻璃输液瓶》(英文版)。 本标准根据IS0 8536—1重新起草。 本标准与IS0 8536-1:2006的差异为: ——删除了IS0 8536-1:2006的序言和引用标准; ——增加了目次与前言; ——增加了产品热稳定性的要求和试验方法; ——产品的瓶形仍按我国要求进行规定。 本标准代替GB 2639--1990{玻璃输液瓶》。 本标准与GB 2639--1990的差异: ——取消了产品等级要求; ——规格尺寸只给出公差要求...查看详细
☉ 《残疾人辅助器具 抓握杆》
本社 编 2009-5-1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提出。...查看详细
☉ 《常用医疗器械原理与维修》
李秀忠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11-1
本书为医疗器械专业维修书籍,是作者多年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针对常用的医疗仪器,如血压计、电动吸引器、医用离心机、超声雾化器、高频电刀、心电图机、X射线机、B型超声诊断装置、自动洗片机、CT机等分别介绍了设备类型、结构、原理、故障现象、分析与故障排除、维修方法、安装与高度及注意事项。注重从实用维修角度介绍,简单易懂,在每个章节中都选择了那些具有代表性的机型。 本书主要供各级医院、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人员、X射线放射专业技术人员、维修技师和院校相关专业师生们阅读和参考。...查看详细
☉ 《超声医生临床实用技术指南》
沈延政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7-1
作者根据多年的超声工作实践,发现电网污染是超声仪器受到损坏的主要原因,而且目前尚未受到足够重视,因此对其作了详细介绍,并提出对电网污染的防治措施。由于超声诊断必须依靠超声仪器进行判断,因此仪器的正确调试是重要的步骤。本文对灰阶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基本调试分别作一介绍,对一些错误的调试进行纠正,并指出可能给诊断造成的影响。对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常见疑难问题,根据我们的临床和带教经验介绍诊断的认识论和快捷方便的六字诊断口诀,以便能够对诊断与鉴别诊断学的巨著进行快速应用和消化。以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更好地为病员服务。同时对超声专业的一些新技术作一简述。由于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有些新技术还未成熟或有争议...查看详细
☉ 《传染性病原体防护装备 医用面罩抗合成血穿透性试验方法(固定体积、水平喷射)》
本社 编 2009-4-1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22609:2004《传染性病原体防护装备医用面罩抗合成血穿透性试验方法(固定体积、水平喷射)》。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删去国际标准的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查看详细
☉ 《单臂操作助行器具 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4部分:三脚或多脚手杖》
本社 编 2009-5-1
GB/T l9545《单臂操作助行器具要求和试验方法》目前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第1部分:肘拐杖; ——第2部分:腋杖; ——第4部分:三脚或多脚手杖。 本部分为GB/T l9545的第4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S0 11334—4:1999《单臂操作助行器具要求和试验方法第4部分:三脚或多脚手杖》(英文版)。其他部分将根据IS0标准发布情况陆续制定。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提出。...查看详细
☉ 《电动上肢假肢部件》
本社 编 2009-1-1
本标准代替GB/T 18027——2000《电动上肢假肢通用件》。 本标准与原GB/T 18027——2000相比,主要差异有: 本标准中,修订了性能指标,完善了试验方法,更方便和容易操作,所有的测试都是在有载荷的情况下进行,更符合实际。 a)将原标准名称《电动上肢假肢通用件》修订为《电动上肢假肢部件》; b)修订了性能指标,如:指端捏力29.4 N(3 kg×9.8)修订为30 N;指端自锁阻力58.8 N (6 kg×9.8)修订为60 N;腕关节自锁力矩0.98 N·m(0.1 kg·mX 9.8)修订为1 N·m;肘关节自锁力矩5.88 N·m(0.6 kg·m×9.8)修订为6 N·m; c)对主要技术性能测试方法进行了具体限定...查看详细
☉ 《电动手术台(YY/T 1106-2008)》
本社 编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8-10-1
本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本标准代替YY 91106-1999《电动手术台》。 本标准与YY 91106-1999《电动手术台》主要差异如下: ——安全要求修改为按GB 9706.1-2007《医用电气设备 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执行; ——安全专用要求按YY 0570-2005《医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手术台安全专用要求》执行; ——环境试验要求修改为按GB/T 14710-1993《医用电气设备环境试验要求及试验方法》执行; ——删除了原标准中技术要求的非技术性内容4.7、4.12、4.13; ——更新了过时的引用标准...查看详细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的应用》
(英)戴特(Date,A.R.),格雷(Gray,A.L.) 主编,李金英 原子能出版社 1998-4-1
本书是等离子体分析技术研究和应用领域公开出版的第一本书(Applications of l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的中译本。 全书共分9章,第1章为全书的理论部分,介绍了ICP-MS系统诞生前的背景和最初的设计思路,ICP离子源、取样接口、离子透镜、质量分析器、离子检测器、数据采集与处理,以及仪器的工作特性、干扰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第2章至第9章均为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的详细介绍。内容依次为ICP-MS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在水资源分析中的应用,同位素比值测定,在稳定同位素示踪剂中的应用,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查看详细
☉ 《多导睡眠仪实用技术手册》
孙书臣,刘艳骄 主编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1-1
本手册简要介绍了多导睡眠仪的基本原理、安装、检查方法。同时对各项睡眠生理指标给以实例演示,便于初学者掌握和运用。并以正常睡眠分期和常见的睡眠疾病为例,分析了正常及疾病状态下多导睡眠图所呈现的特点。可为睡眠医学相关人员提供多导睡眠仪及多导睡眠图相关知识的初步培训。也可供睡眠医学相关科室如神经科、呼吸科、耳鼻咽喉科医师阅读参考。 第1章 多导睡眠仪技术 第一节 多导睡眠仪基础知识 一、多导睡眠仪监测系统 二、多导睡眠仪监测系统临床应用范围 第二节 多导睡眠仪组成及安装 一、多导睡眠仪联机示意图 二、数据采集部分硬件组成...查看详细
☉ 《耳聋与助听器选配》
2007-10-21
本书共12章,较详细地介绍了耳聋与助听器选配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包括耳部应用解剖和声学知识,耳聋检查与分类,耳聋及相关疾病,助听器的种类、电声特性、工作原理、主要技术指标和选配,耳模的声学特性及配置技术,聋童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等,并附有听力、语言残疾的检查方法和评定标准。内容新颖、图文并茂。适于耳鼻咽喉科医师、听力学专业技术人员、助听器营销人员、聋哑学校和听力语言康复中心教师阅读,亦可供耳聋患者及助听器选购者参考。 彭玉成,男,1957年10月生,江苏江都人。1983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军医系。学士学位。现任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耳鼻咽喉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查看详细
☉ 《妇科内镜学》
夏恩兰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3-1
妇科内镜学是一门融现代妇科手术和内镜诊治技术为一体的微创伤妇科诊治学科,也是当今妇科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妇科内镜技术的兴起与发展,使传统的妇科诊断与治疗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妇科学的面貌,为新世纪妇科学的发展带来了光明前景。 本书采用教材式的编写方式,力求全面、系统。全书共分48章,从基本的理论入手,逐步深入,涵盖了宫腔镜、腹腔镜和与妇科内镜手术相关的疾病等的全部内容,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病案详实,图片丰富,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妇科内镜学的系统性专著,本书既可作为妇科医生的案头参考书,又可作为医学院的本科生及研究生的专业教材。 夏恩兰...查看详细
☉ 《高压氧医学临床指引》
易治,翁其彪 等主编 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5-7-1
高压氧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医学学科,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对厌氧菌感染、一氧化碳中毒、减压病、气栓症等疾病,确有特殊疗效。在急性缺血缺氧性脑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慢性难愈性溃疡、断指(趾)再植术后血运不良、突发性耳聋等疾病的综合治疗中,有不可替代的治疗作用。随着国内高压氧医学的迅速发展,广东省已拥有500多台不同类型的高压氧舱,从事高压氧医学的人员达800多人,均居全国首位。 高压氧舱作为一种特殊的医疗设备,容易产生安全及医疗隐患,造成人员伤亡,对从业人员素质提要求高。目前广东省各医疗单位高压氧舱类型不同,其个别医院管理制度尚未健全,部分高压氧医务人员医疗安全意识不强...查看详细
☉ 《骨接合植入物 金属接骨板》
本社 编 2009-1-1
本标准按照YY 0341--2002《骨接合用非有源外科金属植入物通用技术条件》的基本要求,对YY 0017 2002《骨接合植入物金属接骨板》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中的孔、槽的尺寸参照采用了IS0 5836:1988《外科植入物金属接骨板 与不对称螺纹、球形下表面螺钉对应的孔》;IS0 9269:1988《外科植入物金属接骨板 与锥形下表面对应的孔和槽》。 本标准代替YY 0017--2002《骨接合植入物金属接骨板》。 本标准与YY 0017—2002的主要差异为: ——修改产品适用范围,该标准不再适用于颌面接骨板及脊柱固定板,相应型号及图例给予删除; ——删除部分淘汰产品的型号及图例; ——对符合YY/T 0342--2002标准范围规定的产品...查看详细
☉ 《冠脉介入诊治技巧及器械选择(精装)》
2007-10-21
冠状动脉造影术应用已近半个世纪,近20多年来,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支架置人术为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迅速发展,成为冠心病血管重建的重要手段。冠状动脉介入诊断治疗技术已成为心血管病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推广。近年来,冠状动脉诊疗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亦日趋广泛。据统计,2001年我国行冠状动脉造影至少4万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6万例。但应看到,这项技术的开展在我国仍很不平衡,不少单位刚刚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不少医生和专业工作者需要学习、掌握有关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不少医生面临知识更新。《冠脉介入诊治技巧及器械选择》一书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由北京安贞医院吕树铮、陈韵岱等医师编纂完成的...查看详细
☉ 《河南省医疗机构——常用医用耗材分类编码》
李么丁,李红星 主编 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7-2-1
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医用耗材在临床医疗工作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医用耗材名称的不规范,给医院医用耗材管理、招标采购、卫生行政管理、查询统计、统一定价、财会走账等带来不便,临床使用医用耗材名称规范化工作迫在眉睫。 根据河南省各医疗机构临床医用耗材的使用需求,受河南省卫生厅委托,编者们对河南省部分医院临床使用的医用耗材,依据系统分类、规格、材质、质量层次等对常用医用耗材进行了编码,并编写了拼音简码。这为河南省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工作提供了较为完整的数据库,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医院使用医用耗材的规范化管理,方便了临床使用医用耗材的统一定价和查询统计,便于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用耗材价格的统一管理与监督...查看详细
☉ 《呼吸机操作手册》
卢根娣,王世英 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7-1
本书共分12节,内容包括呼吸机使用相关知识、血气分析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各型呼吸机操作流程和常用参数列表、呼吸机的消毒保养及管理、人工气道的护理和管理、机械通气的病情观察、使用呼吸机的适应证和并发症及其防治、常见疾病呼吸机治疗特点,以及呼吸机治疗中心的管理。本书配有全面的操作流程图,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本书不仅适用于各级医院接触呼吸机的医护人员,而且对其他专业初次接触呼吸机的工作人员也具有指导意义。 本书系统、全面地讲述了呼吸机操作过程中的理论知识和技能,重点讲述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各型呼吸机的操作流程、消毒和维护以及呼吸机的参数、气道管理等,讲解了使用呼吸机的适应证、并发症的防治及使用呼吸机时的病情观察等...查看详细
☉ 《呼吸机临床应用问答》
李庆华,肖建军 主编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10-1
本书共18章,系统解答了与呼吸机应用相关的机械通气的原理、临床应用、常用并发症处理、各种疾病呼吸机治疗的特点和呼吸机俄管理、保养、消毒等。书末附有常用呼吸机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操作步骤,心肺功能、血气分析正常参考值,呼吸机常用专业术语(英汉对照),肺功能及呼吸机英文缩略词等,便于读者在临床中查阅。本书内容系统全面,通俗易懂,实用性强,适合用于各级医院临床科室及ICU病房的医护人员、医学院师生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第1章 呼吸生理与病理生理 一、呼吸系统解剖与生理 二、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学与氧疗 第2章 机械通气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一、机械通气对生理的影响 二、机械通气对心血管及其他脏器功能的影响 第3章 呼吸机工作的原理、类型及特性 一、呼吸机工作的原理 二、呼吸机的分类 第4章 呼吸机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治疗时机的选择 一、呼吸机治疗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二、呼吸机治疗时机的选择 第5章 机械通气模式及应用 第6章 呼吸机与病人的连接方式 第7章 使用呼吸机的步骤及调节 第8章 机械通气与自主呼吸的协调 第9章 呼吸机治疗期间的检测及护理 一、呼吸机治疗期间的监测 二、呼吸机治疗期间的护理 第10章 呼吸机治疗的并发症及处理 第11章 呼吸机撤离及气管插管的拔除 第12章 呼吸机报警、常见故障的排除 第13章 呼吸机的管理、保养和消毒 一、呼吸机的采购及医院内呼吸机的管理 二、呼吸机的消毒及保养 第14章 常见疾病呼吸机治疗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二、急性肺水肿 三、中枢性呼吸衰竭 四、外科手术后并发呼吸功能不全 五、机械通气在心脏手术后的应用 六、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用 七、 吉兰——巴雷综合征 八、重症肌无力 第15章 呼吸机在儿科的应用 第16章 无创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 第17章 呼吸机在治疗SARA中的临床应用 第18章 与呼吸机治疗有关的临床技能操作 一、锁骨下静脉穿刺术 二、动脉穿刺术 三、静脉压测定 四、胸膜腔穿刺术 五、胸膜腔闭式引流术 六、环甲膜穿刺术 七、气管切插管 八、中心静脉压测定术 九、胃插管术 附录A 几种呼吸机的特性及操作步骤 附录B 心肺功能、血气分析正常参考值 附录C 呼吸机常用专业术语英汉对照 附录D 常用肺功能与呼吸机英语略语...查看详细
☉ 《呼吸机临床应用指南》
陈晓梅,王可富 主编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5-9-1
近年来,呼吸机的发展突飞猛进。实践证明,呼吸机的合理使用,不仅为重危重病人提供了一种不可缺的生命支持治疗手段,而且进一步促进了危重病急救医学事业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微电脑和微型传感器技术在呼吸机中的应用,展示了更多的生理监测指标,随着对呼吸生理的认识逐步深入,尤其是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新的理论和新的通气策略不断涌现,因此向临床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正确掌握和操作呼吸机是每一个危重病医学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为了能够帮助广大医务工作者快速了解和掌握呼吸机的性能、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提高呼吸机应用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作者特此编写了本书。本书包括呼吸生理、呼吸衰竭、呼吸机治疗、通气参数、人机关系、波形分析等内容...查看详细
☉ 《机械通气及临床应用》
蔡映云 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8-1
本书由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的专家、教授共同编写而成,内容包括机械通气的基础知识、机械通气概述、机械通气的相关问题和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等四大部分,并从几个侧面展示了机械通气的进展。实用性强,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生的呼吸机应用水平。 本书可作为内科、外科、急症科、儿科和麻醉科医生、研究生的临床参考书,尤适用于各科重症监护病房医生、护士和治疗师学习参考。本书也可供医疗器械管理、维护和销售人员参考。 第一章 呼吸气体的物理性质 第二章 呼吸系统的应用解剖 第三章 呼吸生理 第四章 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 第五章 血液气体、酸碱和电解质平衡 第六章 呼吸衰竭 第七章 机械通气的发展 第八章 机械通气的目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第九章 呼吸机的分类和结构 第十章 机械通气与患者的连拉 第十一章 机械通气的模式及其选择 第十二章 机械通气参数的设置和调节 第十三章 机械通气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第十四章 机械通气的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第十五章 机械通气的报警及其处理 第十六章 机械通气并发症及常见问题 第十七章 非常规机械通气 第十八章 机械通气的撤离和气管导管制的拔除 第十九章 呼吸机的清洁、消毒、维护和检测 第二十章 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 第二十一章 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 第二十二章 机械通气患者心理和行为相关问题 第二十三章 呼吸监护病房的管理 第二十四章 氧疗 第二十五章 气道湿化、温化和雾化 第二十六章 吸入-氧化氮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第二十七章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第二十八章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及其防治 第二十九章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第三十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机械通气治疗 第三十一章 重症哮喘的机械通气治疗 第三十二章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械通气治疗 第三十三章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机械通气治疗 第三十四章 神经-肌肉疾患的机构通气治疗 第三十五章 机械通气在外科手术后的应用 第三十六章 机械通气在胸心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第三十七章 职业性肺病的机械通气治疗 第三十八章 患儿的机构通气治疗 第三十九章 家庭机构通气治疗 附录 机械通气相关词汇...查看详细
☉ 《机械通气临床实践》
俞森洋 编著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9-1
书中编者系统、全面、深入地阐述了机械通气的相关知识。《机械通气临床实践》具有以下特点:1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全书分8篇共94章,重点讲述机械通气的方法和技术、机械通气患者的监护、机械通气在不同疾病和临床情况的应用。如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机械通气参数的设置和调整,各种通气模式,无创性正压通气,机械通气在ARDS、AECOPD、危重型哮喘、外科手术后、多发性创伤,以及在新生儿和儿童、老年人中的应用等。凡临床上较少应用的,如负压通气、液体通气、气管内吹气、体外或肺外气体交换技术等,即简明扼要,做一般性介绍。2.密切结合临床,注重实践应用。3.知识新颖,紧跟现代进展。对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查看详细
☉ 《基本检验技术及仪器学》
邹雄,吕建新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2-1
本书是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是为医学检验系本科生所编写的系列教材之一。 检验诊断医学就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检测机体中物质的变化,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通晓实验技术、熟练操纵仪器,是从事实验室工作人员必备的基本功。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由有实践经验的资深检验医学工作者编写的有关仪器和技术的教材。全书共19章,既包括对实验室常用的基本仪器的阐述,也详细论述了电子显微镜,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细胞培养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流式细胞仪,免疫化学技术,生物电泳技术,自动生化仪等已在临床广泛使用的新技术。本书采用大量模拟图、线条图、实物照片,图文并茂,突出重点,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查看详细
☉ 《基础医学实验仪器使用基本操作方法》
柴纪严 主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9-9-1
本书根据实验教学学科分布情况,以机能学、形态学、生物技术课程所涉及的仪器设备为主线,精选了各学科常用型号的仪器设备,分别进行编排,系统地介绍仪器的历史沿革、发展和代表性仪器的原理和应用领域以及仪器所关联的相应学科内容。在具体仪器论述中根据每个仪器按基本概况、基本结构组成、操作规程、注意事项、维护和保养等内容进行编写。对本科生不常用的大型仪器设备作为附录部分供学生参考阅读。通过《基础医学实验仪器使用基本操作方法》课程的学习和系统训练,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掌握各种常规医学仪器的规范使用及应用范围、为专业实验课的正常进行奠定坚实的仪器操作基础。本教材内容包括上、中、下三篇,上篇为机能学实验常用的仪器设备...查看详细
☉ 《急救医学装备工程导论》
周丹 主编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4-1
本书是国内急救医学装备领域的第一部专著,共分为14章,分别为急救医学装备工程概述、机械通气技术与质量管理、监护技术与质量管理、心脏除颤技术与质量管理、麻醉技术与质量管理、高频手术器技术与质量管理、血液净化技术与质量管理、输液泵注射泵技术与质量管理、体外循环技术与质量管理、主动脉球囊反搏仪技术与质量管理、心脏起搏器技术与质量管理、心电图机技术与质量管理、自体血液回收技术与质量管理和其他急救设备。同时,收录了与急救医学装备相关的术语。本书在参考大量国内外急救医学装备资料,并结合我国急救医学装备现状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急救医学装备的基本概念、特点、范围及其在现代医院中的地位、作用,并对目前医院主要的急救医学装备进行了系统阐述...查看详细
☉ 《集尿袋 第1部分:术语》
本社 编 2009-5-1
GB/T 17257《集尿袋》分为二个部分: ——第1部分:术语 ——第2部分:要求和检验方法 本部分为GB/T 17257的第1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8669—1:1988《集尿袋第1部分:术语》(英文版)。 本部分代替GB/T 17257.1 1998《集尿袋第1部分:术语》 本部分与GB/T 17257.1 1998相比变化如下: ——删除了GB/T 17257.1—1998中的2.23; ——补充了第1章范围; ——修订了2.1、2.3、2.4、2.7、2.8。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提出...查看详细
☉ 《集尿袋 第2部分:要求和检验方法》
本社 编 2009-6-1
GB/T 17257《集尿袋》分为二部分。 ——第1部分:术语 ——第2部分:要求和检验方法 本部分为GB/T 17257的第2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8669—2:1996《集尿袋第2部分:要求和检验方法》(英文版)。 本部分代替GB/T 17257.2 1998、GB/T 17257.3 1998、GB/T 17257.4 1998。 本部分与GB/T 17257.2~17257.4—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GB/T 17257.2—1998、GB/T 17257.3 1998、GB/T 17257.4 1998合并为GB/T 17257的本部分...查看详细
☉ 《假肢和矫形器 肢体缺失 第4部分:截肢原因的描述》
本社 编 2009-5-1
GB/T15721《假肢和矫形器肢体缺失》由以下6部分组成: ——第1部分:先天性肢体缺失状况的描述方法 ——第2部分:下肢截肢残肢的描述方法 ——第3部分:上肢截肢残肢的描述方法 ——第4部分:截肢原因的描述 ——第5部分:截肢者的临床症状描述 ——第6部分:患者对假肢要求情况的描述 本部分为GB/T15721的第4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8548-4:1998《假肢和矫形器肢体缺失第4部分:截肢原因的描述》(英文版)。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残疾人康复和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48)归口...查看详细
☉ 《假肢和矫形器 肢体缺失 第5部分:截肢者的临床症状描述》
本社 编 2009-5-1
GB/T15721《假肢和矫形器肢体缺失》由以下6部分组成: ——第1部分:先天性肢体缺失状况的描述方法 ——第2部分:下肢截肢残肢的描述方法 ——第3部分:上肢截肢残肢的描述方法 ——第4部分:截肢原因的描述 ——第5部分:截肢者的临床症状描述 ——第6部分:患者对假肢要求情况的描述 本部分为GB/T15721的第5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8548—5:2003《假肢和矫形器肢体缺失第5部分:截肢者的临床症状描述》(英文版)。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残疾人康复和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48)归口...查看详细
☉ 《假肢配置服务》
本社 编 2009-1-1
本标准的第6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H为规范性附录,附录E、附录F和附录G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残疾人康复和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48)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精博现代假肢矫形器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精博假肢矫形器有限公司、浙江省假肢科研康复中心、北京市假肢矫形技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凤领、刘俊玲、曹学军、蔡大伟、孟宏伟、赵立伟、姚娟、陶静、屈建国、孙刚、吴国士。 前言 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总则 5 制度建设 6 假肢配置一般要求 7 假肢交付 8 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9 随访 附录A(规范性附录)假肢配置病历首页 附录B(规范性附录)假肢配置检查表 附录C(规范性附录)假肢配置尺寸测量记录 附录D(规范性附录)假肢配置处方 附录E(资料性附录)假肢配置协议 附录F(资料性附录)假肢配置保修卡 附录G(资料性附录)假肢配置产品说明书 附录H(规范性附录)假肢配置随访记录表...查看详细
☉ 《假肢学和矫形器学术语 第1部分:体外肢体假肢和体外矫形器的基本术语》
本社 编 2009-5-1
GB/T 14191《假肢学和矫形器学术语》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体外肢体假肢和体外矫形器的基本术语; 第2部分:与体外肢体假肢和此类假肢使用者有关的术语; ——第3部分:与体外矫形器有关的术语。 本部分为GB/T 14191的第1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8549-1:1989《假肢学和矫形器学术语第1部分:体外肢体假肢和体外矫形器的基本术语》(英文版)。 本部分代替GB/T 14191-1993。 本部分与GB/T 14191-1993相比,主要变化内容如下: ——本部分相当于GB/T 14191-1993的第2章“基本术语”; ——删除了GB/T 14191—1993的2.2“临床方法”...查看详细
☉ 《假肢与矫形器技术》
肖晓鸿 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6-1
本教材系统介绍了假肢与矫形器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观点、临床常用设备和技术以及临床应用,同时注意汲取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结合近年来假肢与矫形器技术的研究进展和我国康复医学职业院校的教学实际,强调“三最一统一”原则,选取“最基本、最重要、最实用”的内容编入教材,突出“理论与实践统一”。为适应假肢与矫形器技术的普及与提高,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分别介绍了假肢与矫形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产品质量监测、产品处方及使用注意事项,详述了假肢与矫形器装配适应证和禁忌证。全书附有大量图示,是学习假肢与矫形器技术的良师益友,也是实际工作中难得一见的研究假肢与矫形器技术的工具书和参考书。 肖晓鸿,湖北孝感市人...查看详细
☉ 《简明心电图教程》
王志坚,支江平 编著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1-1
本书由长期工作在医疗、教学第一线的专家在心电图培训班讲义的基础上精心整理而成,共分五章。前四章系统阐述了正常心电图、异常心电图、心律失常、常用心电图检查及药物试验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五章为心电图实例分析,精选了49例常见异常心电图,分析其图像特征和诊断。全书内容丰富,阐述简明,图文并茂,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便于学习、记忆和临床应用。适于医学院校学生、基层医师和临床心电图工作者阅读参考,亦可作为心电图培训班的教材。 第一章 正常心电图 第一节 心电图基本知识 第二节 心电产生的原理 第三节 心电向量的概念 第四节 心电向量环的形成 第五节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第六节 心电图操作前注意事项 第七节 心电图导联及心电轴 一、心电图导联 二、导联轴 三、心电向量与心电图的关系 四、心电图描记注意事项 第八节 心电图测量方法 一、窦性激动在心脏内正常传导 二、心电图波形及波段命名 三、心电图记录纸的组成 四、心率的测量 五、心电图波段的测量 六、心电轴的测量方法及意义 七、有关心电位的问题 第九节 心电图各波段正常范围及其变化意义 一、各波的意义 二、心电图波形正常变异 三、心电图阅读分析及临床应用 四、影响正常心电图波形的生理因素 五、影响正常心电图的技术因素 六、正常心电图分析 第二章 异常心电图 第一节 心房与心室肥大 一、心房肥大 二、心室肥大 第二节 心肌梗死 一、心肌梗死的基本图形 二、心肌梗死的图形演变及其分期 三、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 四、心肌梗死心电图分析 第三章 心律失常 第一节 心律失常概述 第二节 窦性心律失常 一、窦性心律 二、窦性心动过速 三、窦性心动过缓 四、窦性心律不齐 五、窦性静止 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第三节 期前收缩 一、室性期前收缩 二、房性期前收缩 三、交界性期前收缩 四、期前收缩的临床意义 第四节 异位性心动过速 一、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二、特殊类型的室上性心动过速 三、室性心动过速 四、特殊类型的室性心动过速 第五节 扑动与颤动 一、心房扑动 二、心房颤动 三、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 第六节 房室传导阻滞 一、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二、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三、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四、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 第七节 心室内传导阻滞 一、右束支传导阻滞 二、左束支传导阻滞 三、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四、左后分支传导阻滞 五、双束支及三束支传导阻滞 第八节 预激和预激综合征 一、典型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 二、变异型预激综合征 第九节 逸搏和逸搏心律 一、逸搏 二、逸搏心律 第十节 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影响 一、电解质紊乱 二、药物影响 第四章 常用心电图检查及药物试验 第一节 常用心电图检查 一、动态心电图 二、食管导联心电图 三、房室(希氏)束电图 四、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第二节 心电图药物试验 一、心得安(普萘洛尔)试验 二、阿托品试验 三、固有心率测定(IRH) 四、异丙肾上腺素试验 五、三磷腺苷(ATP)试验 六、潘生丁(双嘧达莫)试验 第五章 心电图实例分析 附录A 自RR间期推算心率表 附录B 正常PR间期的最高限度表 附录C 标准肢体导联电轴表 附录D QT间期的正常值及最高值 附录E 不同心率时QT间期的正常值...查看详细
☉ 《矫形器学概要》
靳尔刚 主编 中国社会文献出版社 2007-1-1
这本《矫形器学概要》尽管不是很成熟,但毕竟是本行业人才培养发展史上“零”的突破。以此为“突破口”,协会将继续组织编印涉及行业建设的系列丛书,以适应“大众”的普及与提高,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先迈出这一步,书编写得不尽完善没关系,可在实践中不断加以补充修改,不断提高完善。借此,要感谢完成本书第一篇的作者刘志泉研究员及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和本篇第四章第八节的作者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的常玉明主任,第二篇的作者廖琪高级工程师,以及为此书作出贡献的同仁与同事们。 第一篇 矫形器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矫形器概述 第一节 矫形器的用途及发展 一、矫形器的基本功能 二、矫形器的一般用途 三、现代矫形器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矫形器分类及其命名 一、矫形器的分类 二、矫形器的统一命名 第三节 矫形器制作装配的基本要求 一、对矫形器设计制作的基本要求 二、装配矫形器的临床工作程序 第四节 用于矫形器的材料 一、金属 二、皮革 三、橡胶 四、塑料 五、纺织纤维品 附录1 民政部部颁标准所规定假肢矫形器标准部件编号 第二章 矫形器的临床适应症 第一节 上肢矫形器的临床适应症 一、手指矫形器 二、腕手矫形器 三、肘关节 矫形器 四、肩关节 矫形器 五、骨折用上肢矫形器 六、其他重度麻痹用的特殊上肢矫形器 第二节 下肢矫形器的临床适应症 一、足部矫形器(FO) 二、踝矫形器(A0) 三、踝足(AFO)矫形器 四、膝矫形器 五、膝踝足矫形器(KAFO) 六、髋矫形器(HO) 七、髋膝踝足矫形器(HKAFO) 第三节 脊柱矫形器的临床适应症 一、颈部疾患 二、腰痛症 三、脊柱侧凸症 四、截瘫 五、脊柱手术前后 六、脊柱其他疾患 第四节 静脉曲张的弹力带压迫疗法 一、弹力带(袜套)压迫疗法的基本原则 二、弹力带的使用 三、弹力袜的使用 第三章 矫形器的应用 第一节 上肢矫形器的应用…… 第四章 人体运动解剖学基础知识 第五章 矫形哭生物力学知识 第二篇 足部护具 第三篇 各种矫形器的适应症及作用...查看详细
☉ 《结肠镜单人操作与技巧》
陈星 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1-1
本书详细叙述了结肠镜单人操作的术前准备、操作方法、辅助操作方法、操作要点、退镜技术及穿孔的预防,并对疑难病例的操作要点也进行了阐述。本书图文并茂,可操作性强,可以作为相关医师掌握结肠镜单人操作技术的参考书和培训教材。 1.为什么要学结肠镜的单人操作 1.1 目前国内的结肠镜检查状况 1.2 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的优点 1.3 结肠镜操作者水平的划分 1.4 结肠镜操作难易程度的划分 2.结肠镜检查前准备 2.1 检查前的谈话和签字 2.2 检查前的清洁肠道准备 2.3 结肠镜检查的术前用药 2.4 结肠镜的选择 3.单人操作法的必备知识 3.1 下消化道各部位的特点 3.2 肠道内数字的重要性 4.单人操作法 4.1 单人操作法的标准姿势 4.2 单人操作法的基本原则 4.3 单人操作法的常规实际操作 5.单人操作法的辅助方法 5.1 空气量的选择 5.2 腹部压迫法 5.3 单人操作法与体位改变 5.4 吸气屏气法 6.结肠各部位的实际操作要点 6.1 直肠 6.2 乙状结肠 6.3 脾曲 6.4 横结肠 6.5 肝曲 6.6 回盲部和回肠末端 7.如何预防穿孔的发生 7.1 术前严格询问病史 7.2 严格遵循单人操作法的原则 7.3 建立严格的替换操作制度 7.4 尽可能避免使用镇静剂进行操作 8.疑难病例操作中的注意点 8.1 有过腹部手术的病人 8.2 结肠过长的病人 8.3 高龄病人 9.单人操作法的退镜技术 9.1 退镜观察综述 9.2 退镜观察时的要点 9.3 各部位的检查方法 9.4 发现病灶后的检查方法 10.结肠镜的放大观察 10.1 变焦结肠镜的基本知识 10.2 变焦结肠镜下的观察方法 10.3 腺管开口分型与病理的关系 10.4 变焦结肠镜在临床上的应用及意义 附录 结肠肿瘤的内镜下分型 1.1 早期大肠癌的内镜下分型 1.2 进展期大肠癌的内镜下分型 参考文献 结束语...查看详细
☉ 《口腔词汇 第2部分:口腔材料》
本社 编 2009-3-1
GB/T 9937《口腔词汇》分为5部分: ——第1部分:基本和临床术语; ——第2部分:口腔材料; ——第3部分:口腔器械; ——第4部分:口腔设备; ——第5部分:与测试有关的术语。 本部分为GB/T 9937的第2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1942—2:1989《口腔词汇第2部分:口腔材料》及ISO11942—2:1989/修改单1:1992、ISO1942—2:1989/修改单2:1992。 本部分依据ISO11942—2:1989和修改单重新起草。 a)词汇2.122~2.145为修改单1的内容...查看详细
☉ 《口腔词汇 第3部分:口腔器械》
本社 编 2009-3-1
GB/T 9937《口腔词汇》分为5部分: ——第1部分:基本和临床术语; ——第2部分:口腔材料; ——第3部分:口腔器械; ——第4部分:口腔设备; ——第5部分:与测试有关的术语。 本部分为GB/T 9937的第3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1942—3:1989《口腔词汇第3部分:器械术语》及ISO1942—3:1989/修改单1: 1992、ISO 1942—3:1989/修改单2:1992。 本部分依据ISO 1942—3:1989和修改单重新起草如下: a)词汇3.280~3.289为修改单1的内容...查看详细
☉ 《口腔词汇 第5部分:与测试有关的术语》
本社 编 2009-3-1
GB/T 9937《口腔词汇》分为5部分: ——第1部分:基本和临床术语; ——第2部分:口腔材料; ——第3部分:口腔器械; ——第4部分:口腔设备; ——第5部分:与测试有关的术语。 本部分为GB/T 9937的第5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1942—5:1989《口腔词汇第5部分:与测试有关的术语》。 本部分与第1部分重复的术语,以第1部分为准。 原国际标准中以斜体字印刷的,在本标准中改为以黑体字印刷。 本部分代替GB/T 9937—1988《齿科材料、器械、设备测试和操作中的名词术语》...查看详细
☉ 《口腔正畸矫治器制作技术》
赵春洋 主编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9-1
本丛书内容全面、布局合理,每一点构思,每一篇编排,都是作者匠心的妙用,旨在通过文字和图片使读者能直观形象地了解操作的细步骤和技术要点,了解各种相关材料,器械的形貌。学习过程不再是凭空想象、枯燥乏味,相反,读者可以在直观的氛围下获得知识和实用技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亦能了解相关领域最新的进展和研究热点。 虽然许多先进的诊断治疗仪器设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也已走向专科化。但临床医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仍是各科医生临床培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全书立足于临床工作中常见的各科病房床边和门诊进行的基本操作技术,对重要的操作技术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查看详细
☉ 《临床常用检验仪器——原理.结构.维护》
2007-10-21
本教材着重于对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各类典型的检验仪器作一系统,全面的介绍。在内容选择上,淘汰陈旧的仪器设备,以常用的,大型的,智能化的新型检验仪器为主,并突出介绍仪器的原理、结构、性能和应用。全书共十章,其中衫五章主要介绍有关临床生化检验方面技术和典型仪器,有光电比色计,分光光度计,电解质分析仪、血气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第六章主要介绍离分析技术应用的典型仪器——电泳仪。第七、八章主要介绍有关免疫学检验方面的应用技术和典型仪器。第九、十章着重介绍有关临床血液学检验方面,应用技术和最新仪器。编写过程中力求文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体现专业特色。每章后附有一定的思考题,供读者学习后自测...查看详细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