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中西医结合(9)

☉ 《中西医临床外科学(精)——现代中西医诊疗丛书》
韦绪怀 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6-10-1
为了探索中西医结合在外科领域中的新路子,总结经验,推广成果,促进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所迅速发展,我们编写了这部国内第一部独具特色的外科诊疗专著。本书坚持中西医结合,博采众长,融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的学科理论、诊疗经验为一体,冶古今诸种疗法、诊治提示为一炉。既荟萃了不同学术体系名老外科专家的临床经验,又充分展示了当代中西医外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进展。全书100余万字,详述了254个外科疾病的诊治,每病以西医病名为纲,西药、中药、中西医结合内容依次分述,三方通融,相互结合,优势互补,对每一外科病诊疗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较好地体现了特色鲜明、体例新颖、重在临床、突出实用等特点...查看详细

☉ 《中西医临床消化病学》
彭勃 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7-10-1
本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在总论中,系统介绍了中、西医对消化系统解剖与生理的认识,阐述了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方法、辨证和治疗方法,以便对中、西医诊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基础有较全面的认识;同时,也反映了中西医结合研究的进展与成就;还介绍了消化系统病症的预防、护理与养生调摄的理论和方法。 各论按食管病、胃病、肠病、肝病、胆病、胰腺病分为6部分53种常见病。在每一疾病中分别介绍西医的诊断要点、诊断标准、鉴别诊断、诊断提示、治疗方法和治疗提示;介绍中医对该病的辨证纲目、治疗方法;阐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与方案以及诊治经验,以体现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在诊疗方面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本书注重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查看详细
☉ 《中西医临床心理学指南》
孔炳耀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6-1
躯体疾病加上心理异常是当代临床疾病的特色,因此,“心身疾病”会越来越多,要求医者、病者对此都应形成共识,增强临床治疗的顺应性,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减少治疗用药量和治疗周期。为此,我们都需要增加一些中西医学心理学知识,以适应临床需要。本书正是从这一观点出发而编写。至于何以《指南》为名,并不是说我们在临床心理学研究方面有多高的水平,而仅是抱着与同道们相互学习的目的,集合并分门别类了古代中医学家对情志病的一些论述,介绍了一些临床心理学方面的有关知识、基本概念和常见的心理生理疾病。 第一章 中医临床心理学的理论认识 第一节 情志与养生 第二节 情志病定义 第三节 情志病因病机 第四节 情志病表现 第五节 情志病辨证 第六节 情志病证治 第七节 禀赋体质 第二章 中医情志病证 第一节 肝病 第二节 阳明病 第三节 癫狂病 第四节 杂病(证) 第五节 妇人病 第六节 产后病 第七节 百合病 第八节 惊恐(七情)病 第九节 眼目病 第十节 不寐 第十一节 健忘 第十二节 房室病证 第三章 中医案例 第一节 癫狂 第二节 哭笑无常 第三节 七情病证 第四节 不寐 第五节 杂证 第六节 妇人病证 第七节 血证 第八节 诈病 第九节 房室病证 第十节 郁证 第十一节 妄想 第十二节 二便病证 第十三节 百合病 第四章 心理学一般概念 第一节 健康心理学 第二节 心理卫生 第三节 心理生理医学 第四节 心理卫生评估 第五节 心理学评价 第六节 医学心理学 第七节 临床心理学的定义 第八节 神经心理学 第九节 变态心理学 第十节 心身疾病 第十一节 病人一般的心理活动特点 第十二节 心身疾病中介机制的研究 第十三节 医学心理学的分支 第十四节 古老而又现代的中医心理学…… 第五章 临床心理学基础 第六章 心理学流派 第七章 心理学疗法 第八章 变态心理学 第九章 常见心理疾病及治疗 第十章 性心理疾病 第十一章 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 第十二章 中、老年心理障碍...查看详细

☉ 《中西医临床性病学(现代中西医诊疗丛书)》
欧阳恒,王明忠 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8-1-1
全书共分总论和各论两篇。第一篇总论设五章,以基础理论和预防医学、实验医学为主体,采取了专题的形式,阐述当今国内外性病流行病学与防治对策,诊断标准及治疗规范,突出中医西医、中西结合对性病防冶的新动态、新进展。第二篇各论部分共四章69节,以国内法定性病、其他性传播疾病、性病并发症及后遗症、与生殖器有关的皮肤科科疾病诊断与冶疗为主。检索常用的中西医内外用药等。 第一篇 性病学总论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中西医临床性病学范围及其基本内容 第二节 当前国内外性病流行状况 第三节 性病监测 第四节 国内外性病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 第五节 现代医学防治性病的对策及其新进展 第六节 中医性病学研究及其发展前景 第七节 中西医结合性病治疗学研究动态及发展规律 第八节 中西医临床性病科医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第九节 性病专科基本条件 第二章 性病流行病学及其分类 第一节 性病流行病学 第二节 性病分类 第三章 性病诊断学及中医性病辨证学 第一节 男女生殖器官的解剖及生理特点 第二节 性传播疾病的检查方法 第三节 性传播疾病的实验室诊断 第四节 中医性病学辨证 第四章 性病治疗学 第一节 常用内服药物 第二节 常用外用药物及制剂 第三节 常用外治疗法 第五章...查看详细
☉ 《中西医临床血液病学(精)/现代中西医诊疗丛书》
刘锋,麻柔 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8-1-1
中医部分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既有辨证论治,又有专方验方的应用,及其他临床行之有效的方药、方法。中西医结合部分重点介绍疾病在治疗上的中西医方法协同作用,有机结合应用,既体现了当代中西医结合诊治的成果,又具有很好的学术及实用价值。 本套丛书共计20种,包括《中西医临床肿瘤学》、《中西医临床疼痛学》、《中西医临床骨 伤科学》、《中西医临床皮肤病学》、《中西医临床儿科学》、《中西医临床妇科学》、《中西医临床外科学》、《中西医临床肛肠病学》、《中西医临床呼吸病学》、《中西医临床消化病学》、《中西医临床心血管病学》、《中西医临床肾病学》、《中西医临床血液病学》、《中西医临床神经病学》、《中西医临床急症学》、《中西医临床老年病学》、《中西医临床眼科学》、《中西医临床耳鼻咽喉科学》、《中西医临床精神病学》、《中西医临床性病学》...查看详细
☉ 《中西医临床诊疗技术》
汪悦,金桂花 主编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1-1
本书重点突出实践教学环节,集中介绍了中西临床常用诊疗技术精华,对提高医学生及临床医生的动手能力有较大 帮助。本书可作为高等中西医院学生的实际教材,也可供临床医生、全科医生、护理人员及社区医疗人员等学习参考。 本书分为两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西医临床常用诊疗技术及查体的基本技能与技术。本书对系统地阅学生的中西医临床诊疗技术有较大的帮助。 第一章 西医临床常用诊疗技术 第一节 心肺复苏术 第二节 心电图诊断技术 第三节 心电监护术 第四节 气管切开术 第五节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 第六节 胸腔闭式引流术 第七节 体位引流术 第八节 纤维胃镜检查术 第九节 三腔管的临床应用 第十节 腹部超声检查术 第十一节 心脏超声探测术 第十二节 导尿术 第十三节 血细胞计数 第十四节 白细胞分类计数 第十五节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第十六节 血细胞形态 第十七节 血气分析 第十八节 血液透析 第十九节 心包穿刺术 第二十节 胸腔穿刺术 第二十一节 腹腔穿刺术 第二十二节 肝脏活体组织穿刺术 第二十三节 腰椎穿刺术 第二十四节 骨髓穿刺术 第二十五节 股静脉穿刺术 第二十六节 一般状态及头颈部检查 第二十七节 胸、肺部检查 第二十八节 心脏检查 第二十九节 腹部、四肢检查 第三十节 神经系统检查 第三十一节 无菌技术 第三十二节 洗手法 第三十三节 注射法 第三十四节 清创缝合法 第三十五节 氧气吸入疗法 第三十六节 吸痰术 第二章 中医临床常用诊疗技术 第一节 全身望诊 第二节 局部望诊 第三节 望排出物 第四节 望小儿指纹(食指络脉) 第五节 舌诊 第六节 闻诊 第七节 问诊 第八节 切诊…… 附录 临床检查参考值 媒体评论...查看详细
☉ 《中西医临床注射疗法 精》
周幸来,周举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11-1
本书由上、下两篇及附录三部分组成。上篇为总论,详细介绍了注射疗法常用的药物,各种注射疗法的治疗原理及操作规范,意外事故的防范及处理,穴位注射疗法常用的穴位等内容。附录包括主要致敏药物皮试液的配制方法、阳性结果判断、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等内容。...查看详细
☉ 《中西医皮肤美容技术》
宋业强 主编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5-5-1
20世纪80年代,医学领域崛起了一个新兴学科——美容医学。经过近20年的实践,美容医学发展迅速,相继有了自己的分支学科:美容外科学、美容皮肤科学、美容牙科学和美容中医学等。与此同时,许多美容技术如激光、冷冻、文饰、针灸和按摩等日益显示出重要的美容作用。这些技术既来源于西医医疗技术,也来源于中医医疗技术,现在这些技术有的从属于美容医学的分支学科如美容外科、美容皮肤科、美容中医科等科室,有的则独立应用于皮肤护理室、激光美容室等。本书旨在将这些零散的、操作性强的、涉及到皮肤美容科学的中西医医疗美容技术有机统一起来,形成一个中西医皮肤美容医疗技术群。 本书融会了美容西医学、美容药物学、美容皮肤科学、美容中医学、中药学等多学科知识...查看详细

☉ 《中西医融合观》
李同宪,李月彩 著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12-1
《中西医融合观》首先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了由于人类放纵欲望而引发许多不良行为,这些不良行为潜移默化地改造了人类器官的结构与功能,从而引发疾病,因此作者提出节制欲望可以预防疾病、保持健康,乃至规范人类行为、改造人类自己。 上篇形上医学 第一章 节制欲望,改造人类自己 一、欲望与疾病 (一)代谢综合征 (二)精神综合征 (三)性综合征 (四)其他 (五)节制欲望,预防疾病 二、放纵欲望导致腐败及生态危机 (一)放纵欲望导致腐败” (二)放纵欲望引发过度消费与资源浪费...查看详细
☉ 《中西医性疾病治疗大全》
  1900-1-1...查看详细
☉ 《中西医学比较》
冯泽永 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01-8-1
本书共分十五章,从中西医学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认知方法、基础理论、临床特点、心理学、伦理学、养生学、管理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中西医学、中西药学的比较。本书不仅列举了许多生动、形象、具有说服力的例子,还客观地评价、分析了中西医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是拓宽思路、启迪思维、激发创新的参考书。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西医学比较概述 一、中西医学比较的历史 二、中西医学的可比性 三、中西医学比较的内容 第二节 中西医学比较的意义 一、促进医学发展 二、促进经济发展 三、帮助人们学习和掌握医学...查看详细
☉ 《中西医学差异与交融》
祝世讷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11-1...查看详细
☉ 《中西医学汇通指南》
 科学出版社 1900-1-1...查看详细
☉ 《中西医学与太极原理》
马平 等 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0-3-1
本书运用科学假说方法并结合《易经》原理,探讨了中医与西医、易学与医学、医学与现代科学的相互关系。阐明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性。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把中医与西医从临床实践为主的结合上升为理论上的进一步的结合,在深刻理解中医与西医的内在联系方面提出了很多有别于前人的新思路、新观点、新方法。 本书分为总论、各论、图论三个部分,它们是有机联系的。总论中从总的方面阐明了易与医相通的原理及具有普遍意义的有关问题。各论部分从许多具体方面阐明了易医相 通和中西医之间的具体内在联系性。图论部分主要把总论与各论的有关问题以阴阳太极图的原理方式把其相关的内容表示出来,使读者一目了然。 本书可作为在医、西医、在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科研人员的参考书...查看详细
☉ 《中西医诊治肝脏病精要——二十一世纪常见病防治丛书》
崔永昌 编著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1-2-1
肝脏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因此,对肝脏病的治疗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和众多的患者所关注。 本书系作者多年临床实践集攒的成果。除系统论述肝脏的解剖、生理、病理及检查诊断外,重点介绍了中、西医对肝脏病的治疗原则及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脏病的现状和广阔前景。 崔永昌,1952年出生,河北省霸州市人,现任河北省霸州市肝脏研究所所长,霸州市政协委员、中国科联医学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曾著有《金匮要略新解》、《伤寒论新解》、《人体生态平衡学》。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肝脏的解剖、生理及其功能 第一节 肝脏的解剖学 第二节 肝脏的生理学 第三节 肝脏的功能 第三章 中医对肝脏生理功能的认识 第四章 肝脏的病理学概念 第一节 肝细胞的病理变化 第二节 肝炎病理学分类 第三节 肝汁淤滞 第四节 肝脏循环障碍 第五节 肝脏组织的再生、增生与修复 第五章 中医对肝脏病理的认识 第六章 现代医学对肝脏病的检查诊断 第一节 视、触、叩、听、嗅的基本体格检查方法 第二节 肝脏的肿大 第三节 肝脏病超声扫描 第四节 肝脏病的CT扫描和磁共振影像 第五节 肝脏病常用的化验检查 第七章 中医对肝脏病的检查诊断 第一节 问、望、闻、切的诊断内容 第二节 中医八纳辨证 第三节 肝与胆证治 第八章 西医对肝脏病的治疗 第一节 西医对肝脏病治疗的认识 第二节 西医对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第三节 病毒性肝炎的并发症 第九章 中医对肝脏病的治疗 第一节 肝阴虚证治 第二节 肝阳虚证治 第三节 肝炎证治 第四节 中医对原发性肝癌证治 第五节 中医治疗肝病诸法源流 第六节 中医对肝脏病治疗方法的归纳 第七节 中医治疗肝病常用方剂的研究概况 第十章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脏病概况 第十一章 中医名家治疗肝脏病综述 主要参考文献 媒体评论...查看详细
☉ 《中西医诊治心脑病》
祁崇孝 等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9-1
第一章 中医心脑病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初步认识阶段 二、丰富与发展阶段 三、体系形成阶段 第二章 心脑病常用辨证方法 第一节 八纲辨证 第二节 脏腑辨证 第三节 病因辨证 第四节 气血津液辨证 第三章 心脑病证的治疗法 第一节 治疗原则 第二节 常用治疗方法 第四章 中医对心脑病的现代研究 第一节 理论研究 第二节 实验研究 第三节 针灸治疗研究 第五章 传统中医论治心脑病 第一节 胸痹 第二节 心痛 第三节 不寐 第四节 怔忡 第五节 健忘 第六节 多梦 第七节 烦躁 第八节 惊恐 第九节 惊悸 第十节 郁证 第十一节 头痛 第十二节 厥证 第十三节 眩晕 第十四节 耳鸣 第十五节 耳聋 第十六节 瘫痪 第十七节 瘘症 第六章 常见心脑病的综合治疗 第一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第二节 心律失常 第三节 心肌炎 第四节 充血性心力衰竭 第五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第六节 原发性高血压 第七节 急性脑血管病 第八节 偏头痛 第九节 美尼尔病 第十节 癔病 第十一节 痴呆综合征 第十二节 癫痫 第十三节 神经衰弱综合征 第十四节 震颤麻痹 附篇 当代著名中医论治心脑病经验 媒体评论...查看详细

☉ 《中西医肿瘤诊疗大全(精)》
郑玉玲 等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6-10-1
本书分《总论》、《各论》两大部分。《总论》叙述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对肿瘤治疗的方法及临床研究进展概况;《各论》介绍了31种癌症的诊断与治疗,其内容由[诊断要点]、[分期标准]、[治疗]、[预防与护理]四部分组成,个别章节还设有[鉴别诊断]等,重点是[治疗]部分。 本书《总论》与《各论》各成体例。《总论》以综述形式为主;《各论》每章的叙述形成大体一致,但由于内容多寡不一,或在大项目内包含有小项目,故个别章节的体例自成一格,总以说明问题为愿。 本书《各论》每章的治疗部分,分别介绍了西医治疗、中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及重症与并发症的治疗。 西医治疗包括外科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查看详细
☉ 《中医辨证西医辨病与用方》
王付 编著 学苑出版社 2009-7-1
本书重点讲述如何运用中医辨证结合西医辨病,使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在整体框架中形成比较合理的、完整的、相对统一的认识,使中西医各具优势与特色的理论体系在运用中医方药治病过程中形成全新的应用模式。 本书共设肺系疾病辨治用方、脾胃疾病辨治用方、肝胆疾病辨治用方、心脑血管疾病辨治用方、肾膀胱疾病辨治用方、大肠疾病辨治用方、头面疾病辨治用方、牙龈疾病辨治用方、咽喉疾病辨治用方等20章。每章节设辨治用方分别是中医辨证、西医辨病、中医治疗、西医治疗、治疗方药、服用方法、方证分析、辨治用方、类方比较、以及方歌等。全书构思独特,结构新颖,突出特色,重视实用,启发灵感,开拓思路,是中医、西医临床工作者以及在校师生理想的参考用书...查看详细
☉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常见错误及对策(第二版)》
胡冬裴 主编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6-6-1
本书分绪论、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藏象、经络、病因学、发病学、病机学、养生与治则共9章。全书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以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为根据,叙述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应掌握的各章内容的重点与难点;第二部分是精选以往考试中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分析命题立意、考试中常见错误及其原因、答题应该掌握的要点,并列出正确答案。本书内容简明扼要,条理清楚,针对性及实用性均较强,是较好的教学及学习辅助书,对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及教师,均有较好参考价值。 第一章 绪论 一、重点 二、难点 三、考试中常见错误及其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四)简答题(名词解释) (五)论述题 第二章 阴阳五行 一、重点 二、难点 三、考试中常见错误及其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四)简答题(名词解释) (五)论述题 第三章 气血津液 一、重点 二、难点 三、考试中常见错误及其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四)简答题(名词解释) (五)论述题 第四章 脏腑(藏象) 一、重点 二、难点 三、考试中常见错误及其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四)简答题(名词解释) (五)论述题 第五章 经络 一、重点 二、难点 三、考试中常见错误及其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四)简答题(名词解释) (五)论述题 第六章 病因学 一、重点 二、难点 三、考试中常见错误及其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四)简答题(名词解释) (五)论述题 第七章 发病学 一、重点 二、难点 三、考试中常见错误及其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四)简答题(名词解释) (五)论述题 第八章 病机学 一、重点 二、难点 三、考试中常见错误及其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四)简答题(名词解释) (五)论述题 第九章 养生与治则 一、重点 二、难点 三、考试中常见错误及其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四)简答题(名词解释) (五)论述题...查看详细
☉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与质量管理释义》
邓成珊 主编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10-1
中医病历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它对中医学术水平的提高,临床宝贵的继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书力求深入浅出,全面细致地回答大家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和质量管理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并注意广度和深度的结合,使这更加适用。 本书是第一本内容丰富、切于实际的指导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及质量管理的著作,是专为《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编写的参考书。适用于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医院各级临床医师、病历管理人员学习参考。 病历书写篇 一、总论 1.你知道中医病历的发展过程吗? 2.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的特点是什么? 3.中医病历的作用是什么? 4.《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修订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5.《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调整较大的内容有哪些? 6.中医病历书写人员的资格是怎样界定的? 7.中医病历书写关于时限的要求有哪些? 8.中医术语使用应依照哪些标准? 9.关于病历的审阅与修改有哪些规定? 10.中医病历书写有哪些规定? 11.中医病历书写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12.中医病历如何与国际接轨? 二、各论 (一)住院病历书写 (二)门、急诊病历书写 (三)专科病历书写 病历质控与管理篇 一、病历质量控制 1.影响病历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2.全程化中医病历质量控制的三阶段是什么? 3.病历基础质量包括哪些? 4.怎样搞好病历环节质量? 5.终末质量控制的目的和方法有哪些? 6.住院病历首页常见问题和正确填写方法 7.三级医师查房与病历质量的关系 8.住院医师怎样做好查房工作? 9.对主治医师查房的要求有哪些? 10.怎样体现主任医师查房的权威性? 11.怎样运用“中医住院病案质量评价标准”? 12.怎样使用“门、急诊病案质量检查标准”? 13.病历书写与《执业医师法》 14.从病历书写谈医疗缺陷的防范 15.表格病历质量的管理 16.病历失真原因分析 二、病历管理 附篇...查看详细
☉ 《中医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
刘落宪 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7-1
本教材编写过程中,不仅为力求将各单元操作的基本理论介绍清楚,而且力求处理好各类单元操作的基本理论与各相关单元操作间综合应用的关系,处理好理论与实际生产应用及设备的关系。 本教材以基础理论为重心,各单元相对独立;以中制造工艺为主线,准确反映中药制造工艺的逻辑性,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水平。使读者加深对制药工程理论的理解,让读者了解清楚药品制造工艺路线及各相关环节。 全书共12章,分别介绍了流体流动,液体搅拌,输送机械,粉碎、筛分与混合,固液萃取,过滤与沉降,传热与蒸发,蒸馏,干燥,成型设备与包装设备,工艺设计和中药制剂工艺工程化概论。 本教材可供高等医学院中药类各专业本科教学使用...查看详细
☉ 《中医中西医结合..现代医学新进展》
詹文涛,郭永章,程小〓主编 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7-1
本书为《中医中西医结合继续医学教育系列教材》中的一个分册,全书从医学诊断学,危重症医学治疗,药物研究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近年来新进展及新方法对临床医师进一步深化了临床知识有积极的作用。...查看详细
☉ 《肿瘤中西医综合治疗》
陈世伟 等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7-1
本书试图对肿瘤的基本病机介绍其治疗,力求充分体现“治病求本”这一中医学治疗学特色,并在此思想指导下进行肿瘤治疗新思维及新方法的探索和推广。 本书是一部通篇贯彻恶性肿瘤中西医综合治疗思路,全面介绍恶性肿瘤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及方法,首次提出“肿瘤跃迁诱导分化疗法”之说的肿瘤专著。全书共分三篇十五章。 第一篇全面阐述了中西医关于肿瘤的基本理论和各种治疗方法,介绍了癌痛的治疗和肿瘤常见并发症的处理,以及肿瘤病人的护理调养与康复。 第二篇具体介绍了40余种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综合治疗。本书贵在于每一肿瘤病“治疗”条目下,较其他同类书增添了“基本治疗方案”一项,便于读者结合每一肿瘤病和患者的具体病情...查看详细
☉ 《周围血管疾病中西医诊疗学》
陈柏楠 等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9-9-1
周围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疾病,发病原因复杂,治疗困难,极易复发,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高科技手段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对周围血管疾病的研究有了较为深入的发展,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就。近40年来,我国对周围血管疾病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临床治疗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特别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所取得的成绩令世人瞩目,处于领先水平。但是,由于周围血管疾病学是一门较年轻的学科,我国对这类疾病的系统研究起步较晚,许多临床工作者对周围血管疾病认识不足,缺乏系统了解,特别是基层工作者难以获得全面系统的文献资料,进而影响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工作的开展。《周围血管疾病中西医诊疗学》系统阐述了周围循环系统的解剖、生理和病理变化...查看详细
☉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结合治疗》
司徒仪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4-1
子宫内膜异位症堪称现代病“难治之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疼痛、不孕以及其难以愈复与存在复发倾向的特点,给不少中青妇女带来病苦。 本书是从中西医两个角度系统论述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专著。全书共分为8章,内容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概论、国内外流行病学资料、病因与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中西医治疗、预后与转归,生存质量与疗效评价、子宫腺肌病等。 其中,中西医治疗介绍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则、思路和方法、中西医治疗、手术后复发和围手术期的处理以及急腹症的处理。中医治疗分别按辨证论治、其他疗法、特殊调护、经验与体会、现代研究、名医专家论坛、中医古文献选读给予详细介绍。 本书基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特点...查看详细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