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药学 . 中药(15)

☉ 《中药科学鉴定方法与技术丛书——常用中药物理常数鉴定》
张贵君 等主编 化学工来出版社 2005-2-1
"在中药品质的现代评价方法中,中药的物理常数鉴定法就是其重要内容之一。本书共分为十章,重点阐述了中药物理常数鉴定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介绍了这些方法在常用中药品质鉴定中的应用,包括相对密度鉴定法、硬度鉴定法、熔点鉴定法、凝点鉴定法、馏程鉴定法、折光鉴定法、热分析鉴定法、X射线衍射分析鉴定法、其他鉴定法等,列举了217种中药的鉴定实例。本书记载的内容,充分反映了现代中药品质评价方法的最新成果和发展方向。 本书可作为中医类和医药类专业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专门教材,也可作为执业中药师的培训教材,亦是医药行业的各层次人员提高专业素质的参考书。 第一章 概论1 第二章 相对密度鉴定法4 第一节 基本方法4 一、液态中药的相对密度测定4 二、固态中药的相对密度测定6 第二节 常用中药的相对密度10 1丁香罗勒油(Oleum Ocimi Gratissimi) 10 2八角茴香油(Oleum Anisi Stellati) 10 3肉桂油(Oleum Cinnamomi) 10 4牡荆油(Oleum Viticis Negundo) 10 5松节油(Oleum Terebinthinae) 11 6桉油(Oleum Eucalypti) 11 7蓖麻油(Oleum Ricini) 11 8蜂蜜(Mel) 11 9满山红油(Oleum Rhododendri Daurici) 12 10薄荷油(Oleum Menthae Dementholatum) 12 11琥珀(Succinum) 12 12龙涎香(Ambra Grisea) 12 13水银(Hydragyrum) 13 14朱砂(Cinnabaris) 13 15雄黄(Realgar) 13 16自然铜(Pyritum) 14 17赭石(Haematitum) 14 18炉甘石(Calamina) 14 19寒水石(Calcitum, Gypsum Rubrum) 14 20滑石(Talcum) 15 21石膏(Gypsum Fibrosum) 15 22胆矾(Chalanthitum) 15 23硫黄(Sulfur) 15 24茶油(Oleum Camelliae) 16 25麻油(Oleun Sesami) 16 26生脉饮(Shengmai Yin) 16 27柴胡口服液(Chaihu Koufuye) 16 28儿康宁糖浆(Erkangning Tangjiang) 17 29藿香正气口服液(Huoxiang Zhengqi Koufuye) 17 30益母草膏(Yimucao Gao) 17 31烧伤灵酊(Shaoshangling Ding) 18 第三章 硬度鉴定法19 第一节 基本方法19 一、测定矿物硬度的方法19 二、影响矿物硬度的因素20 第二节 常用中药的硬度22 1滑石(Talcum) 22 2浮海石(Pumex) 22 3金精石(Vermiculitum) 23 4赤石脂(Halloysitum Rubrum) 23 5硫黄(Sulfur) 23 6青礞石(Lapis Chloriti) 24 7信石(Arsenicum Sublimatum) 24 8石膏(Gypsum Fibrosum) 25 9芒硝(Natrii Sulfas) 25 10硇砂(Salmiacum) 25 11雄黄(Realgar) 26 12朱砂(Cinnabaris) 26 13硼砂(Borax) 26 14琥珀(Succinum) 27 15云母石(Muscoritum) 27 16胆矾(Chalcanthitum) 27 17花蕊石(Ophicalcitum) 27 18寒水石(Calcitum, Gypsum Rubrum) 28 19白矾(Alumen) 28 20紫石英(Fluoritum) 28 21禹粮石(Limonitum) 29 22炉甘石(Calamina) 29 23阳起石(Actinolitum) 29 24赭石(Haematitum) 30 25磁石(Magnetitum) 30 26自然铜(Pyritum) 30 27轻粉(Calomelas) 31 第四章 熔点鉴定法32 第一节 基本方法32 一、易粉碎固体供试品的测定32 二、不易粉碎固体供试品的测定34 三、凡士林或其他类似物质的测定35 第二节 常用中药的熔点36 1虫白蜡(Cera Chinensis) 36 2冰片(合成龙脑) (Borneolum Syntheticum) 36 3环维黄杨星D (Cyclovirobuxinum D) 37 4岩白菜素(Bergeninum) 37 5薄荷脑(Mentholum) 37 6蜂蜡(Cera Flava) 38 7熊胆(Fel Ursi) 38 8香果脂(Oleum Linderae) 39 第五章 凝点鉴定法40 第一节 基本方法40 一、仪器装置40 二、测定法40 三、注意事项41 第二节 常用中药的凝点41 1八角茴香油(Oleum Anisi Stellati) 41 2桉油(Oleum Eucalypti) 42 第六章 馏程鉴定法43 第一节 基本方法43 一、仪器装置43 二、测定法44 三、注意事项44 第二节 常用中药的馏程44 松节油(Oleum Terebinthinae) 44 第七章 折光鉴定法45 第一节 基本方法45 一、测定方法46 二、折光鉴定法的应用47 三、注意事项47 第二节 常用中药的折射率48 1丁香罗勒油(Oleum Ocimi Gratissimi) 48 2八角茴香油(Oleum Anisi Stellati) 48 3肉桂油(Oleum Cinnamomi) 48 4牡荆油(Oleum Viticis Negundo) 48 5松节油(Oleum Terebinthinae) 49 6茶油(Oleum Camelliae) 49 7桉油(Oleum Eucalypti) 49 8麻油(Oleum Sesami) 49 9蓖麻油(Oleum Ricini) 50 10满山红油(Oleum Rhododendri Daurici) 50 11薄荷油(Oleum Menthae Dementholatum) 50 12朱砂(Cinnabaris) 50 13赭石(Haematitum) 51 14信石(Arsenicum Sublimatum) 51 15石膏(Gypsum Fibrosum) 51 16芒硝(Natrii Sulfas) 52 第八章 热分析鉴定法53 第一节 基本方法53 一、热分析基本原理和特点53 二、有关热分析的标准试验方法61 第二节 热分析在药物晶型研究中的应用65 一、晶型与晶型转变65 二、药物晶型及其转变的DTA表证66 第三节 剂型设计和工艺设计中的热分析方法66 一、药物纯度和固体制剂的含量测定66 二、对剂型设计和工艺设计的应用68 三、药物组方的DTA特征68 四、DTA曲线解析69 五、热分析法在中药检验分析中的应用69 第四节 常用中药的热分析71 1女贞子(Fructus Ligustri Lucid) 71 2金丝桃叶(Folium Hyperici) 72 3黄柏(Cortex Phellodendri) 74 4山药(Rhizoma Dioscoreae) 76 5商陆(Radix Phytolaccae) 79 6红曲(Ultivarietas Oryzae Sativae et Monasci) 82 7榧子(Semen Torreyae) 84 8人参(Radix Ginseng) 85 9珊瑚(Os Corallii) 87 10鱼脑石(Sagitta Pseudosciaenae) 87 11白降丹(Crystallus Hydrargyrum Bichlortum) 88 12轻粉(Calomelas) 88 13禹余粮(Limonitum) 88 14蛇含石(Limonitum) 89 15绿矾(Melanteritum) 89 16赭石(Haematitum) 90 17铅丹(Minium) 92 18铅粉(Cerussa) 93 19密陀僧(Lithargyrum) 93 20自然铜(Pyritum) 93 21胆矾(Chaleanthitum) 94 22扁青(Azuritum) 95 23曾青(Azuritum) 96 24白石脂(Halloysitum Album) 96 25伏龙肝(Terra Flavausta) 97 26赤石脂(Halloysitum Rubrum) 98 27黄石脂(Halloysitum Flarum) 99 28礜石(Arsenopyritum) 99 29信石(Arsenicum Sublimatum) 99 30白石英(Quartz Album) 100 31玛瑙(Achates) 101 32浮石(Fumex) 101 33长石(Anhydritum) 102 34龙骨(Os Draconis) 103 35龙齿(Dens Draconis) 104 36石膏(Gypsum Fibrosum) 105 37石蟹(Fossilia Brachyurae) 105 38石燕(Fossilia Spiriferis) 105 39玄精石(Selenitum Glanberitum) 106 40花蕊石(Ophicalcitum) 107 41钟乳石(Stalactitum) 109 42姜石(Jiangshi) 109 43寒水石(Caleitum, Calcitum Gypsum Rubrum) 110 44紫石英(Fluoritum) 110 45鹅管石(Os Balanophylliae Stalactium Tubuliforme) 111 46大青盐(Halitum) 112 47朴硝(Mirabiliti) 112 48光明盐(Halite) 112 49咸秋石(Sal Praeparatum) 113 50硼砂(Borax) 114 51云母石(Muscouitum) 115 52白矾(Alumen) 115 53硝石(Sal Nitri) 116 54无名异(Pyrolusitum) 117 55阳起石(Actinolitum) 118 56阴起石(Actinolitum Brevifibrum) 118 57青礞石(Lapis Chloriti) 118 58金精石(Vermiculitum) 119 59金礞石(Lapis Micae Aureus) 120 60炉甘石(Calamina) 121 61硇砂(Sal Ammoniaci) 122 62滑石(Talcum) 122 63琥珀(Succinum) 123 第九章 X射线衍射分析鉴定法126 第一节 概述126 一、连续X射线与特征X射线126 二、X射线分析法127 三、X射线衍射法分析原理128 第二节 常用中药X射线衍射分析131 1茜草(Radix Rubia Cardifolia) 131 2贝母(Bulbus Fritillariae) 133 3山药(Rhizoma Dioscoreae) 135 4肉桂(Cortex Cinnamomi) 136 5山柰(Fructus Kaempferia Galanga) 139 6雄黄(Realgar) 141 7珍珠(Margarita) 146 8牛黄(Caculus Bovis) 149 9人工牛黄(Caculus Bovis Artifacus) 152 10广地龙(Pheretima) 156 11熟地黄(Radix Rehmanniae Preparata) 158 12血竭(Sanguis Draconis) 163 13白芍(Radix Paeoniae Alba) 164 14花鹿茸(Cornus Cervi Pantotrichum) 167 15蛤蚧(Gecko) 169 16当归(Radix Angelicae Sinensis) 171 17川芎(Rhizoma Chuanxiong) 174 18石韦(Herba Pyrrosiae) 177 19滑石 (Talcum) 181 20牛黄解毒片(Niuhuang Jiedu Pian) 182 第十章 其他物理常数鉴定法188 第一节 概述188 第二节 膨胀度鉴定法188 1车前子(Semen Plantaginis) 189 2胖大海(Semen Sterculiae Lychnophorae) 190 3桃胶(Resina Persicae) 191 4哈蟆油(Oviductus Ranae) 191 5葶苈子(Semen Lepidii, Semen Descurainiae) 191 第三节 色度鉴定法192 一、测定方法一192 二、测定方法二193 白术(Rhizoma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e) 194 第四节 皂化值、碘值和酸值鉴定法194 一、皂化值的测定194 1蜂蜡(Cera Flava) 194 2大风子(Semen Hydnocarpi) 195 3虫白蜡(Cera Chinensis) 196 4苏合香(Styrax) 196 5茶油(Oleum Camelliae) 196 6柏子仁(Semen Platycladi) 196 7蓖麻油(Oleum Ricini) 197 8麻油(Oleum Sesami) 197 9香果脂(Oleum Linderae) 197 二、碘值的测定197 1虫白蜡(Cera Chinensis) 198 2茶油(Oleum Camelliae) 199 3蓖麻油(Oleum Ricini) 199 4麻油(Oleun Sesami) 199 5香果脂(Oleum Linderae) 199 三、酸值的测定199 1苍耳子(Fructus Xanthii) 200 2郁李仁(Semen Pruni) 201 3麻油(Oleun Sesami) 201 4柏子仁(Semen Platycladi) 201 5香果脂(Oleum Linderae) 202 6桃仁(Semen Persicae) 202 7虫白蜡(Cera Chinensis) 202 8苏合香(Styrax) 202 9茶油(Oleum Camelliae) 203 10蓖麻油(Oleum Ricini) 203 第五节 溶解度鉴定法203 一、溶解及溶解度203 二、气体和液体的溶解度205 三、固体的溶解度205 黄芩苷 (Baicalin) 207 第六节 黏度鉴定法208 一、黏度法测定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208 二、主要试剂、仪器装置210 三、操作方法211 四、注意事项211 五、数据处理212 蛤蚧 (Gecko) 212 第七节 体积比鉴定法213 天竺黄 (Concretio Silicea Bambusae) 213 第八节 旋光鉴定法213 一、基本方法213 二、注意事项214 1八角茴香油(Oleum Anisi Stellati) 214 2薄荷油(薄荷素油) (Oleum Menthae Oementholatum) 215 3薄荷脑 (Mentholum) 215 4岩白菜素(Bergeninum) 215 5熊胆(Fel Ursi) 215 第九节 pH值鉴定法216 一、仪器校正用的标准缓冲液216 二、注意事项217 1木瓜(Fructus Chaenomelis) 218 2生脉饮(Shengmai Yin) 218 3柴胡口服液(Chaihu Koufuye) 219 4儿康宁糖浆(Erkangning Tangjiang) 219 5注射用双黄连(冻干)[Zhusheyong Shuanghuanglian (Donggan) ]219 6清开灵注射液(Qingkailing Zhusheye) 219 7珍视明滴眼液(Zhenshiming Diyanye) 220 8胡蜂酒(Hufeng Jiu) 220 9甘草流浸膏(Gancao Liujingao) 220 10藿香正气口服液(Huoxiang Zhengqi Koufuye) 220 第十节 酸败度鉴定法221 一、油脂的提取221 二、酸败度的测定221 1郁李仁(Semen Pruni) 222 2柏子仁(Semen Platycladi) 223 参考文献224 媒体评论...查看详细

☉ 《中药理化鉴定》
徐祝封 等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7-6-1
传统的中药性状鉴别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中药市场发展的需要,用物理、化学方法对中药进行定性分析,科学可靠,是鉴别中药真伪和纯度的重要方法。本书总论部分概述了中药化学成分的种类、特性及理化鉴定常用方法。各论收载了369种常用中药的理化鉴别方法,并将各药材的易混品、掺伪品的内容以附注的方式列正文之后,便于对照鉴别。各药的鉴别方法包括试管法、纸层析法、薄层层析法等。各药项下介绍了其所含有效成分及主要成分,为鉴别方法提供依据。 本书收集资料广泛,方法切实可行,适于从事中药科研、教学、质检及生产、经营的工作者和中药专业学生使用。 第一篇 总 论 第一章 中药化学成分 一、生物碱类 二、甙类 三、挥发油类 四、有机酸类 五、氨基酸类 六、蛋白质类 七、鞣质类 八、树脂类 九、脂类 十、糖类 十一、植物色素类 十二、无机成 第二章 理化鉴定常用方法 一、化学定性分析法 二、化学定量分析法 三、微量升华法 四、荧光分析法 五、层析法 六、物理常数分析法 七、气相色谱法 八、比色分析法 九 分光光度法 第二篇 各论 第三章 根及根茎类中药 狗脊 绵马贯众 骨碎补 麻黄根 广防己 青木者 大黄 拳参 虎杖 何首乌 制何首乌 川牛膝 牛膝 商陆 银柴胡 太子参 威灵仙 川乌 制川乌 草乌 制草乌 附子 白头翁 白芍 赤芍 黄连 升麻 天葵子 两头尖 猫爪草 防已 北豆根 金果揽 乌药 延胡索 夏天无 板蓝根 常山 地榆 苦参(附:刺果甘草) 山豆根(附:管萼山豆根) 葛根 甘草 炙甘草 黄芪 红芪 两面针 远志 甘遂 京大戟 毛冬青 人参 红参 珠子参 竹节参 刺五加 三七 白芷 当归 独活 羌活 前胡 川芎 藁本 防风 柴胡 明党参 北沙参 龙胆 秦艽 白前 白薇 徐长卿 紫草 丹参 黄芩 华山参 玄参 地黄 熟地黄 胡黄连 南板蓝根 茜草 红大戟 续断 甘松 天花粉 土贝母 桔梗 党参 南沙参 川木香 木香 土木香 白术 苍术 紫菀 漏芦 香附 天南星 胆南星 半夏 法半夏 白附子 千年健 百部 川贝母 浙贝母 平贝母 伊贝母 黄精 玉竹 重楼 土茯苓 麦冬…… 第四章 茎木类中药 第五章 皮类中药 第六章 叶类中药 第七章 花类中药 第八章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第九章 全草类中药 第十章 藻、菌类中药 第十一章 树脂类中药 第十二章 其它类中药 第十三章 动物类中药 第十四章 矿物类中药 附 常用试剂配制方法药材名笔画索引 媒体评论...查看详细
☉ 《中药疗效学概论》
龙致贤 主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1-5-1
该书从多学科多角度较全面论述了中药疗效学,提出了影响中药疗效的因素,如何保证和提高中药疗效的措施办法。本书资料丰富、论据充分、论点明确,是研究开发中药和中药工作者及中医临床大夫的“良师益友”,同时也可供中医药院校的师生阅读参考。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述 一、中药疗效学的基本含义 二、中药疗效学涉及的内容 三、中药疗效学的基本特点 四、中药疗效学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 中医药的发展与疗效 一、中医药的起源与发展 二、中药疗效研究的历史成就 三、中药疗效研究的现代进展 四、中药疗效研究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三节 影响中药疗效的因素 一、影响中药疗效的医学因素 二、影响中药疗效的药学因素 三、影响中药疗效的其他因素 第四节 中药疗效的判定 一、中药疗效的判定原则 二、中药疗效的判定标准 三、中药疗效的判定方法 第二章 中医药理论与疗效 第一节 概述 一、中医药理论的基本特色 二、中医药治疗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中医药基本理论 一、中医基本理论及特色 二、中药基本理论及应用特色 三、方剂基本理论及特色 第三节 中医药基本理论与疗效 一、辨证立法对疗效的影响 二、遣方用药对疗效的影响 第三章 中药药材与疗效 第一节 概述 一、药材与疗效的关系 二、地道药材与疗效 第二节 药材质量与疗效 一、混乱品种 二、伪劣药材 三、产地与采收委节 四、入药部位与粗加工 五、贮藏保管 第三节 野生养植引种药材与疗效 一、野生药材 二、养植药材 三、民地引种药材…… 第四章 中药炮制与疗效 第五章 中药制剂与疗效 第六章 中药调剂与疗效 第七章 中药配伍与疗效 第八章 中药新药天发与疗效 主要参考文献...查看详细

☉ 《中药临床新用》
崔应珉,王宪龄 主编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6-1
本书作者披阅大量文献资料,对常用中药临床新的用途和特殊功效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补充了传统中药功效记载之不足。适合广大中医药临床工作者,大、中专医学院校师生,各界中医药爱好者阅读和参考。 二画 人参 三画 三七 土茯苓 大黄 大蒜 山药 山楂 山豆根 山茱萸 川芎 川楝子 女贞子 马钱子 马勃 马齿苋 四画 王不留行 天门冬 天花粉 木瓜 木芙蓉叶 五加皮 五灵脂 五味子 五倍子 车前子…… 五画 六画 七画 八画 九画 十画 十一画 十二画 十三画 十四画 十五画 十六画 十七画 十八画 十九画 二十一画...查看详细
☉ 《中药临床新用》
王辉武 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1
本书共收载常用中草药300余味,主要介绍每味药的临床新用途、新用法、新剂型及临床疗效,也简要介绍了传统药性、功效主治、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对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和一些具有启发性的临床经验,亦作了简要综述。书末附有病(症)名索引,便于读者查阅。 本书具有内容新颖,简洁实用的特点。读者阅读本书后能对中药的新用途有全面的了解,有助于启迪临床处方遣药思路,提高治疗效果。 本书可广泛适用于呼级中医临床医师、中西医结合工作者、中药工作者、新药开发人员及自学中医者参考。 二画 丁香 人参 儿茶 三画 三七 三棱 土茯苓 土鳖虫 大枣 大黄 大戟 大蓟 大青叶 大蒜 大血藤 山楂 山药 山豆根(附:北豆根) 山茱萸 山慈姑 川芎 川楝子 女贞子(附女贞叶) 小蓟 马勃 马齿苋 马钱子 马鞭草 四画 天冬 天麻 天花粉 天南星 木瓜 木贼 木蝴蝶 木鳖子 五味子 五倍子 车前子(附:车前草) 太子参 王不留行 牛黄 牛膝 牛蒡子 升麻 乌药 乌头 乌梅 乌梢蛇 乌贼骨 丹参 巴豆 巴戟天 水蛭 五画 艾叶…… 六画 七画 八画 九画 十画 十一画 十二画 十三画 十四画以上 附:病(症)名索引...查看详细
☉ 《中药临床药理学》
翁维良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0-1
本书是由我国长期从事于中医临床和中药临床药理学研究,以及参与制定国家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的专家学者,在总结过去研究经验与成果基础上,结合现代要求编撰而成。全书反映了我国中药临床药理学的定义、现状、发展与任务。介绍了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中药新药的管理,GCP的相关规定,中药新药临床前资料的要求,中药新药临床试验方法,《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修订版的内容情况,新的疾病诊断标准与疗效判定标准,中药临床试验的评价,中药不良反应与中药药害反应,中药临床药物监测,临床统计方法,以及冠心病等疾病的临床试验实例,临床药理常用中成药(具体品种见正文相关章节下名录及内容),中药知识产权保护。书末附有“中国与国际协调会(ICH)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的比较”、“海峡两岸药品临床试验贵资料...查看详细
☉ 《中药临床应用》
周海平 主编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7-7-1
作者在广泛收集临床中草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临床实践经验,阐述了中药的传统药理、现代药理作用、常用的炮制方法、中药的配伍与不良反应等,重点介绍了临床常用中药17类207种单味药的常用炮制、常用配伍、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其组主简便、疗效确切,是学习、应用中药和方剂颇有价值的参考书,适于各级临床医师、基层医务人员和医药院校师生参考。 第1章 概论 第一节 中药的传统药理 一、四气五味 二、药物归经 第二节 中药的现代药理作用 一、药理作用 二、中草药的作用系统 第2章 中药炮制 第一节 炮制的意义 第二节 炮制的基本方法 第3章 中药的配伍与不良反应 第一节 中药配伍 第二节 不良反应 第4章 各论 第一节 解表药 一、辛温解表药 麻黄 桂枝 防风 生姜 荆芥 羌活 白芷 藁本 二、辛凉解表药 牛蒡子 薄荷 蝉蜕 桑叶 菊花 蔓荆子 葛根 柴胡 升麻 第二节 清热药 石膏 知母 芦根 马齿苋 天花粉 栀子 夏枯草 黄芩 黄连 黄柏 龙胆草 苦参 生地黄 连翘 玄参 牡丹皮 赤芍 紫草 金银花 蒲公英 大青叶 板蓝根 青黛 牛黄 重楼 鱼腥草 射干 山豆根 白头翁 秦皮 白花蛇舌草 青蒿 白薇 地骨皮 第三节 祛风湿药 独活 威灵仙 防己 秦艽 木瓜 络石藤 桑枝 桑寄生 乌梢蛇 第四节 芳香化湿药 苍术 厚朴 藿香 佩兰 砂仁 第五节 利水渗湿药 茯苓 金钱草 泽泻 猪苓 薏苡仁 车前子 滑石 通草 石韦 茵陈 地肤子 篇蓄 海金沙 灯心草 第六节 温里药 附子 干姜 肉桂 吴茱萸 细辛 荜茇 高良姜 小茴香 第七节 理气药 陈皮 青皮 枳实 枳壳 木香 香附 乌药 沉香 薤白 第八节 消食药 山楂 神曲 麦芽 莱菔子 鸡内金 第九节 止血药 大蓟 小蓟 地榆 白茅根 槐花 槐角 侧柏叶 仙鹤草 白及 三七 茜草 蒲黄 艾叶 第十节 活血化瘀药 川芎 乳香 没药 延胡索 郁金 姜黄 莪术 三棱 丹参 益母草 鸡血藤 桃仁 红花 五灵脂 穿山甲 土鳖虫 水蛭 王不留行 第十一节 化痰止咳平喘药 半夏 白芥子 桔梗 旋覆花 白前 前胡 瓜蒌 川贝母 杏仁 百部 紫菀 紫苏子 桑白皮 葶苈子 枇杷叶 白果 第十二节 安神药 朱砂 龙骨 琥珀 酸枣仁 柏子仁 远志 第十三节 平肝息风药 第十四节 开窍药 第十五节 补虚药 第十六节 泻下药 第十七节 收涩药 中医名索引...查看详细
☉ 《中药名考证与规范(上下卷)》
朱建平,王永炎,梁菊生 主编 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7-3-1
中医药名词的规范化是中医药学术交流和学术发展的需要,是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需要,它关系到全学科、全行业的发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这项工作显得尤为迫切。 为了适应中医药名词规范的需要,2000年8月成立了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挂靠中国中医研究院。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是经国务院授权,代表国家进行科技名词审定、公布和管理的权威性机枪。因而,经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所审定的中医药学名词术语将对中医药学科及行业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全国各科研、教学、生产、经营,以及新闻出版单位都要遵照使用。 001 丁公藤 002 丁香...查看详细

☉ 《中药炮制大全》
吕侠卿 主编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6-1
《中药炮制大全》共收载全国常用和较常用的中药828种。注明了药物首次收录的书籍,编排体例,以便于炮制加工人员阅读与操作运用。采用以药物最常用炮制方法分类,既以炒制、炙法、烫制、煅法、蒸煮与(火单)法、复制发酵法、煨法与制霜、提净水飞法、熬胶炼丹石法、净制、切制分为十一类,并在每类前,对炮制的定义、作用、辅料、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作了概括性的叙述,其他炮制方法在各具体药物中加以介绍,力求炮制方法详尽,炮制后药物功效用途变化叙述全面,为中药炮制人员和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本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收藏品种较全,二是炮制方法广博,三是内容较全,四是古今贯通,五是精粹汇集,六是切合实用...查看详细
☉ 《中药炮制工程学》
李光甫,任玉珍 主编  2007-7-1
为满足中药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实现中药饮片工艺规范化、质量标准化、检测现代化、包装规格化、生产规模化,中药炮制工程学应运而生。它是传统中药炮制理论与现代药学理论、传统生产工艺与现代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体系。 本书介绍了中药炮制工程学的基本概念、目标和任务;中药炮制的作用、炮制基本单元操作原理、中药炮制设备及各单元炮制工程;中药饮片的包装材料、包装技术、包装设计以及饮片的储藏与养护管理;中药炮制辅料的质量控制要求及中药饮片的质量控制方法;中药饮片厂的设计原则及设计的重要环节;中药饮片厂的环境保护、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工程概算;中药饮片厂GMP管理的实施和要求。书中还列举了大量的研究应用实例...查看详细
☉ 《中药炮制技术》
冯秀锟 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3-1
本教材是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以教育部颁布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为依据编写的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供中等职业学校中药专业面向中药营销、中药药剂和药材生产等专门化方向的学生使用,也可作为从事中药饮片和中药炮制加工的在职职工的培训参考材料,并可供中药科研、中医临床工作者参考。 《中国炮制技术》主要讲授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贯彻“必需为准、够用为度、实用为先”的中等职业教育教材编写原则,适应时代对中药人才的要求,在教材编写中,力求结合中医药特色,使教材内容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相结合,努力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特色...查看详细
☉ 《中药炮制技术 (全国医药职业教育药学类规划教材)》
蔡翠芳 主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8-6-1
本书是全国医药职业教育药学类规划教材之一,依照教育部〔2006〕16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特点,根据《中药炮制技术)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和课程特点编写而成。 全书共分3部分,即项目集1、2、3,分别介绍了炮制必备知识、中药饮片炮制、中药饮片质量检查与贮藏保管,其中中药饮片炮制内容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的三类分类法编写,详细介绍了35种中药炮制方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操作示范遴选162种中药,分别论述其来源、炮制方法、成品规格、炮制作用、贮藏以及知识拓展等内容;中药饮片质量检查与贮藏保管内容主要介绍中药饮片质量检测的基本技术和贮藏保管的基本方法...查看详细
☉ 《中药炮制技术实验 (全国医药职业教育药学类规划教材)》
谢明 主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8-6-1
本书是全国医药职业教育药学类规划教材之一,依照教育部[2006]16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特点,根据《中药炮制技术实验》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和课程特点编写而成。本书共分5章,即实验基础知识、基本实验技能、综合实验、分析实验、中药炮制实训。其中综合实验部分结合中药炮制理论,设计了中药炮制技能的规范操作和检验炮制品规格及质量的技术;分析实验是根据药物有效成分的性质选取不同炮制方法而进行含量测定;中药炮制实训以设备标准操作规程及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标准操作规程为主线,进行药物炮制。本书适合医药高职教育及专科、函授及自学高考等相同层次不同办学形式教学人员使用,也可作为医药行业人员培训和自学用书...查看详细
☉ 《中药炮制技术指南》
雷国莲,顿宝生 主编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3-6-1
本书分为上篇、下篇、附灵三部分。其中:上篇扼要介绍了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概况,中药炮制的作用与目的,中药加工炮制的常用方法,常用畏料及注意事项,现代中药炮制研究概况;下篇以药用部位分类,分别对每一味中药的炮制及有关项止作了必要的规定;附录收载了中药饮片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标准,中药炮制基本工具(设备),中药炮制品的贮藏保管方法(包括毒性中药管理办法)。炮制对中药理化性质的影响,炮制品显微及理化鉴别,中药传统前者方法和传统用药禁忌,卫生部毒性中药及中成药品种范围及用法用量表。 本书收载常用中药527种。 上篇 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中药炮制的作用与目的 中药加工炮制常用方法 中药加工炮制常用的辅料 中药加工炮制注意事项 中药炮制现代研究概况 下篇 植物药 根及根茎类 藤木类 皮类 叶类 花类 果实和种子类 全草类 树脂类 藻菌类 动物药 矿物药 其他药 附录 媒体评论...查看详细
☉ 《中药炮制实用技术》
张朔生 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09-1-1
本书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丛书”之一。内容包括总论和各论两篇,共15章,总论部分系统介绍了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等内容。各论部分采用炮制工艺与辅料相结合的分类方法介绍了有代表性的近200种常用中药饮片的炮制方法、饮片性状、炮制作用、处方应付等内容,并结合当前实际,介绍了中药饮片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了提高中药饮片质量的对策。此外,还收录了中药炮制方面的有关重要法规。 本书的编写考虑到县级及县级以下医疗机构的特点,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和针对性,坚持体现“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内容...查看详细
☉ 《中药炮制学》
龚千锋 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1-1
本书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论述了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等内容;各论采用了炮制工艺与辅料相结合的分类方法,列举了有代表性的240余种中药的炮制历史沿革、炮制方法、成品性状、质量要求、炮制作用、炮制研究等内容。 总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述 一、中药炮制与中药炮制学 二、中药炮制学的基本任务 三、中药炮制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 一、中药炮制的起源 二、中药炮制的发展 第三节 有关中药炮制的法规 一、国家级药物炮制质量标准 二、省、部(局)级药物炮制质量标准 第二章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第三章 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 第四章 中药炮制的分类及辅料 第五章 炮制品的质量要求及贮藏保管 第六章 中药饮片工业的管理及饮片厂的设计 各论 第七章 净选加工 第八章 饮片切制 第九章 炒法 第十章 灸法 第十一章 煅法 第十二章 蒸煮法 第十三章 复制法 第十四章 发酵、发芽法 第十五章 制霜法 第十六章 其他制法 附录一 中药炮制的研究 附录二 本书引用资料 附录三 药名索引...查看详细

☉ 《中药炮制学》
龚千锋 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4-8-1
全书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此外,并附有实验和药名中文笔画索引。 总论论述了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等内容。各论采用了炮制工艺与辅料相结合的分类方法,列举了有代表性的240余种中药的炮制历史沿革、炮制方法、成品性状、质量要求、炮制作用、炮制研究等内容。在原教材基本上删减了部分药物。在部分药物项下增加了“质量要求”项在“炮制作用”中增加了药物的性味归经及功能主治,在“炮制研究”项下充实了近几十年在炮制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果和新进展。实验部分增减了一些内容,以利于实验课程的合理安排。书中参考书名大部分用缩写表示,全书名可见书末,“本书引用资料”。 本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之一...查看详细
☉ 《中药炮制学》
  1900-1-1...查看详细
☉ 《中药炮制学》
 科学出版社 1900-1-1...查看详细
☉ 《中药炮制学》
  1900-1-1...查看详细
☉ 《中药炮制学》
  1900-1-1...查看详细
☉ 《中药炮制学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规划教材)》
杨中林 主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8-6-1
本书系统介绍了中药炮制的起源、发展、分类、目的,以及炮制对药物的影响、炮制常用辅料、炮制品的保管等内容。并按炒法、炙法、煅法、蒸煮(火单)法、复制法、发酵发芽法、制霜法、其他制法介绍了263种中药的饮片名称、来源与加工、饮片炮制、饮片性状、炮制作用、炮制研究、炮制辨析等内容。适合于广大医药院校师生使用。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述 一、中药炮制与中药炮制学 二、中药炮制的特点 三、中药炮制学的任务 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 一、中药炮制的起源 二、中药炮制的发展 第三节 中药炮制的分类 一、雷公炮炙十七法 二、三品分类法 三、药物来源及部位分类法 四、三类分类法 五、工艺与辅料相结合分类法 第四节 中药炮制的相关法规 第五节 中药炮制的研究 一、研究的原则 二、研究的内容 三、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中药炮制的目的 第一节 中药炮制传统制药原则和制药作用 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目的 一、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位 二、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三、转变药性...查看详细
☉ 《中药炮制学(中药类专业用)》
丁安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12-1
中药炮制学是中药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该课程是最能突出体现中药学特色及其精髓的主干课程之一。 本书为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本书的总论部分系统介绍了中药炮制学的基础理论,其中包括传统理论和现代研究理论。各论部分则分类介绍了各种炮制方法和炮制工艺,并结合当前的生产实际,介绍了中药饮片的工业生产和管理。 本书是一部系统介绍中药炮制学理论和应用知识的教科书。内容包括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共16章,总论部分系统介绍了中药炮制学的基础理论,其中包括传统理论和现代研究理论;各论部分则分类介绍了各种炮制方法和炮制工艺,并结合当前的生产实际,介绍了中药饮片的工业生产和管理...查看详细
☉ 《中药炮制学/21世纪高职高专教材》
 科学出版社 1900-1-1...查看详细
☉ 《中药炮制学/供中药等专业用》
刘波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6-1
《中药炮制学》是中药学的专业课之一,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根据卫生部教材办公室《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编写要求》、七院校教材编写委员会《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材编写基本原则》,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本教材的编写始终贯彻“宽基础、重实践”的原则,在体例和内容上,力求结合中医药特色,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使教材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实用性相结合,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全书分总论、各论两部分。总论分四章讲述了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各论采用了炮制工艺与辅料相结合的分类方法...查看详细
☉ 《中药炮制学实验与指导》
  1900-1-1...查看详细
☉ 《中药炮制学实验指导(供中药类专业用)新世纪(第二版)》
龚千锋 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8-1-1
中药炮制实验课是中药炮制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根据中药炮制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实验内容包括传统实验和现代实验两部分。通过实验教学,一方面使学生继承和发扬这项传统的制药技术,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使学生掌握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炮制的方法。以便加深对课堂上所学到的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好地掌握中药炮制学这门专业知识。为探讨中药炮制机理,促进中药炮制工艺规范化、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化,提高中药药效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药炮制学实验指导》分实验部分和附录部分两方面内容,实验部分收录有代表性的23个实验,每个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材料(实验工具、设备或实验器材、药品)、实验方法、注意事项、思考题等内容...查看详细
☉ 《中药炮制学习题集/供中药等专业用》
刘波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1-1
本书是以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中药炮制学》为命题范围,同时参考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炮制学》、国家执业中药师及各类职称考试的相关内容和要求编撰而成。供五年制、三年制大专或三年制中专中药等专业使用,亦可作为函授考试、自学考试和执业中药师考试的参考用书。 编写本习题集的目的,一是辅助教师全面系统地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掌握 和理解,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中药炮制技术应用能力;二是帮助学生熟悉考试技巧,适应执业中药师及各类职称考试。 本习题集在编写过程中,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查看详细
☉ 《中药炮制学——中医药学高级丛书》
叶定江,张世臣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5-1
本书为《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之一。全书分总论、各论两部分。总论论述了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及其科学研究。各论按药用部位分类,列举了330余种中药的古代炮制方法,现代炮制方法、饮片性状、炮制目的、临床应用、炮制研究资料,有关文献摘录等。该书力求全面、系统地总结历代炮制理论、炮制方法,临床应用、科研成果,充分反映了当前中药炮制的水平和发展前景。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实用性强,具有一定的深度、广度和高度。为中药炮制的教学、科研提供了一本可靠的参考资料。 本书可供高等医药院校中药专业教学人员、本科高年级学生、研究生参考使用,也可供高级临床医师和科研人员参考。 上篇 总论 第1章 中药炮制的历史演变 第2章 炮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第3章 中药炮制的意义 第4章 中药炮制的分类及辅料 第5章 中药炮制的基本方法及其特点 第6章 饮片的质量要求与贮藏特点 第7章 中药饮片厂的设计与环境保护 第8章 中药炮制研究 下篇 各论 第9章 矿物药 第10章 根与根茎类药 第11章 茎木类药 第12章 皮类药 第13章 叶类药 第14章 花类药 第15章 全草类药 第16章 果实种子类药 第17章 树脂类药 第18章 动物类药 第19章 菌藻类药 第20章 其他类药 附录 本书引用古医籍缩写表 药名索引...查看详细
☉ 《中药炮制与药剂实验》
付超美 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08-9-1
本书为《国家级中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药学实践教学创新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中药炮制与药剂实验的理论技能篇,介绍了中药炮制与药剂实验的实验概况、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等;下篇为实验方法篇,介绍了中药炮制实验、中药药剂实验及综合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等三大部分,在每个实验中详细介绍了实验目的、实验概述、实验材料、实验内容、注意事项及思考题等,并加入了有助于学生理解工艺过程的实验操作流程图,同时将实践性强的中药炮制与药剂实验结合起来统一在综合性实验中。重视理论,突出实践能力。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及大中专、职业学校中药学、药学、工学(制药工程等)、农学(药用植物保护等)、管理学(医药营销等)及其相关学科专业本科、专科学生使用...查看详细

☉ 《中药配伍应用》
梁晨,周桂芳 编著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1-1
《中药配伍应用》于1979年再版后,20余年来,在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方便,体现了它在中药学中的“填空补缺的作用”。 为便于读者查阅,此版又增写了常用药10味、附药4味,编写了配伍50则,同时,还将《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2、3味的药物组方大部分选入,以供读者探究古人立法、选药之妙。 本版共编入常用中药362味、附药30味,计392味,配伍1436由,还收录了药物配伍的“十八反”、“十九畏”及妊娠禁忌药、药物“七情”常见疾病的主要药,增加了部分常用中药药理研究资料,便于读者参考。 梁晨,1963年大学本科毕业,中医专业...查看详细
☉ 《中药配伍应用》
杨思澍,冯建春 主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11-1
本书是研究中药配伍应用的专著。为了突出临床实用价值,全书收载了常用中药和历代本草中的传统药物以外,还选收了相当一部分民间习用的草药,共488种。重点介绍了配伍应用和配方选例两项内容。共收药对2737条,药队6926条,单味药物应用1037条,方剂2238首。对数百味常用中药的配伍应用作了详细介绍,特别是结合历代医家组方遣药的巧妙构思,通过实例来加以说明,对提高临床疗效将是有裨益的。 供中医教学、科研和广大中医临床、西学中人员参考。也是农村医生和中医爱好者的重要参考书。 一 解表药 二 清热药 三 抗疟药 四 化痰、止咳、平喘药 五 芳香化湿药 六 消食药 七 行气药 八 泻下药 九 驱虫药 十 开窍药 十一 温里药 十二 平肝药 十三 安神药 十四 利水渗湿药 十五 祛风湿药 十六 止血药 十七 活血祛瘀药 十八 抗肿瘤药 十九 麻醉、止痛药 二十 补益药 二十一 收涩药 二十二 外用药...查看详细
☉ 《中药配伍应用心得》
何秀川 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6-1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进行组合应用叫配伍,中医治疗疾病,多是运用中药配伍成方而应用于临床。配伍的目的,是使药物更好地发挥疗产,防止药物或药物之间的不良反应,并对较复杂的病情予以更全面的治疗。因此,配伍是中医药学中的精髓,是中医方剂学中的关键。 作者多年来注意收集名家、名方的配伍,并通过临床验证,进行总结,同时也在临床上不断探索、寻求好的、有效的药物配伍。现将多年的临床体会整理成册,计120余例中药配伍,每种配伍从功能、应用、配伍分析、病案举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力求能把每种配伍说得详细明了,便于读者参考,或为临床一助。 何秀川(1939- )沧州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中医专家...查看详细
☉ 《中药品质研究 ——理论、方法与实践》
万德光 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12-1
本书着眼于中药品质是临床疗效的保证,通过古今中药品质的认识分析,系统提出了“中药品质的遗传主导论”、“中药品质的环境饰变论”、“中药品质的生物多样性维持论”、“中药品质的传承与发展论”、“中药品质的性效决定论”、“中药品质的多元调控论”、“中药商品物流保质论”、“中药辨伪论”和“中药资源的全球共享论”等九个理论性的论点。论点新颖,论述系统、全面,涵盖了理论观点、研究方法和实践与实例。为中药品质评价标准和保证体系的建立,特别是为丰富和发展中药理论,振兴中医药事业,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具有重要的价值。 《中药品质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践》是我国当代研究中药品质理论的专著...查看详细
☉ 《中药品种理论与应用》
谢宗万 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1
本书由总论、各论、附录三个部分组成。总论含中药品种理论纲要、中药品种理论、中药品种本草考证的思路与方法等;各论收载中药复杂品种226类,按药用部位分类论述。附录主要收载国内知名专家教授对“中药品种理论”的评论文章和意见。因此,本书既是理论、方法与应用的三结合,又为运用本草学、植物分类学和生药学三种手段研究中药复杂品种问题的结晶,是我国第一部突出品种理论和具有“中药品种学”性质和内涵的专著。 中药理论是中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品种理论与应用》是以作者首创的中药品种理论(31论)为核心指导思想,在全面调查、品种鉴定的基础上,运用本草考证方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为准绳...查看详细
☉ 《中药品种品质与化学成分实验》
  1900-1-1...查看详细
☉ 《中药品种品质与药效》
万德光 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12-1
中药的品种、品质与药效,是中药领域里三个密切相关的方面,本书着眼于三者的相关性,从中药的品种探究其品质,从品种、品质探究其药效,力求体现中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中药学术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结合。 本书总论系统论述了中药的品种概念、药名与品种、古代本草论品种、中药品种理论、中药材品质评价、影响中药材品质的因素及中药药效方面的相关问题,有助于读者了解和掌握中药品种、品质和药效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和掌握它们的历史渊源、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展望。 为中药的加快发展和现代化提供研究思路。 本书各论选择常用的重要中药108种展开评述。遵循探讨中药品种、品质与药效相关性的思路...查看详细
☉ 《中药浅说》
 福建科技出版社 2008-12-23...查看详细
☉ 《中药切用》
田植培 编著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0-1-1
本书收载的中药800余种,按其功效分为24类。每味药除述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现代药理外,着重阐述了该药在中医临床上的配伍应用特点。本书可供中医药工作者参考,亦可供中医药爱好者阅读。 一位八十岁老中医花了大半生时间完成这部著作。 作为专业参考书,它切合临床实用。 它还是一部中药知识的普及读物,在寻求回归自然的热潮中,在农村、在都市,一定会有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上篇 中药基础知识 下篇 药物应用 一 辛温解表药物 二 辛凉角表药物 三 泻下药物 四 清热药物 五 芳香化湿药物 六 利水渗湿药物 七 祛风湿药物 八 温里药物 九 开窍药物 十 安神养心药物 十一 平肝熄风药物 十二 理气药物 十三 活血药物 十四 止血药物 十五 补气药物 十六 补血药物 十七 补阴药物 十八 补阳药物 十九 消食药物 二十 化痰、止咳、平喘、药物 二十一 收敛药物 二十二 驱虫药物 二十三 其他药物 附:具有杀害虫作用的中药 附:药名首字笔画索引 媒体评论...查看详细
☉ 中药亲试记 《医学衷中参西录》第四期
张锡纯 著,刘观涛 点校 学苑出版社 2007-3-1
相对于传统的点校出版,本书有三大创新特点: 第一个特点:将卷佚浩繁、广博厚重的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全书,进行分门别类,按册出版,方便读者携带和阅读。 第二个特点:对张锡纯原著中前后章节错乱的地方予以“重新编辑”。 第三个特点:运用现代编辑手段,让医著“层次分明,眉清目秀”。 本书为《张锡纯医学全书》之一。 本书为《医学衷中参西录》的药物篇。此书因专讲中西药物,所以又名《药物讲义》。本书中所讲到的中药,都是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药品,盖凡书中所记载的中西药,都经作者本人尝试,确认其能力性质,并附注讲解。本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也可作为医学工作者的参考...查看详细
☉ 《中药趣话》
王焕华 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4-1-1
药话,或者称作中药文化,既是祖国医学遗产,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本书主要围绕着“六话”内容:一为古今珍闻趣话,包括中药典故,奇闻轶事,药膳名点;二为民间传说神话,多为有趣的民间故事;三为文人吟咏诗话,吟咏中药的诗词谚语楹联;四为中药变迁史话,言及中药趣名雅号,栽种简史,产地考证;五为名医用药佳话,多属历代名老中医的心得绝招;六为老药妙用新话,介绍近代医家运用传统中药的新方法新用途。 王焕华,别名王水,江苏省南京市人,中国农工民主党南京市第八、九、十届市委委员。 1970年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从事中西医诊疗工作三十多年...查看详细
☉ 《中药入门歌诀》
程宝书,刘晓鸿 主编  2008-1-1
本书根据现代中医临床应用的需要,精选临床常用中药,每味药物均按歌括、性味归经、功效、临床应用、用量用法、代表方剂进行简要介绍,易记易背,便于掌握,是中医药初学者及爱好者的优秀参考书。 一、祛风解表药 麻黄 桂枝(柳桂) 紫苏(苏叶) 生姜 香蕾(香茹) 细辛 荆芥(四棱杆蒿) 防风(屏风) 羌活(羌青) 白芷(苻蓠) 藁本 苍耳子 辛夷(木笔花) 薄荷 牛蒡子(大力子、鼠粘子) 蝉蜕(蝉衣、蝉退) 桑叶(霜桑叶) 菊花(白菊花、黄菊花) 蔓荆子 葛根 柴胡 升麻 浮萍 二、清热解毒 三、泻下药 四、祛风湿药 五、化湿花 六、利水渗湿药 七、祛寒药 八、理气药 九、消食导滞药 十、驱虫药 十一、止血药 十二、活血化瘀药 十三、化痰止咳平喘药 十四、安神药 十五、平肝熄风药 十六、芳香开窍药 十七、补益药 十八、收敛固涩药 十九、外用药 药名索引一(以汉字笔画为序) 药名索引二(以汉语拼音为序)...查看详细
☉ 《中药色谱指纹图谱技术与应用》
王苏静,常世卿 主编 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8-9-1
本书作者为多年从事药物开发的研究人员,结合《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暂行)》,作者系统介绍了色谱指纹图谱研究的具体方法,并结合自身体会,提出了许多建议,供广大科研工作者参考。主要内容包括:中药色谱指纹图谱技术;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的方法学;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的建立等。 第一章 中药色谱指纹图谱技术 第一节 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的起源 第二节 中药色谱指纹图谱建立的意义与原则 第三节 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的局限性 一、指纹图谱与药理作用的相关性 二、指纹图谱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三、指纹图谱与实验条件的一致性...查看详细
☉ 《中药商品学》
张贵君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8-1
本书分上、中、下3篇和附录,总计14章。上篇为总论,分为6章,概述了中药商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基本任务、命名及分类、发展史、经营与管理、质量标准与质量控制、包装与贮藏、商品的贸易等基本理论等内容。...查看详细
☉ 《中药生物技术》
贾景明 主编  2008-7-1
中药生物技术是以中药学、药学和生物科学为理论基础,以生物工程和生化工程为技术手段,并与中药和中药资源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而构成的一门复合型学科。本书主要介绍了中药细胞工程和技术原理与方法,中药有效成分的代谢调控,发酵培养、生物转化与次生代谢产物的产生,中药有效成分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道地药材的基因鉴定,中药品质改良与种质资源保藏,中药生物技术产品的质量控制等内容,系统性和操作性强。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中药学、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食品和药学等专业教材,也可作为从事该领域研究的科研人员和读者的参考书。 第一章 总论 一、在基因工程方面的应用...查看详细
☉ 《中药师(士)专业基础与实务考试指南》
关昕璐,宋辉 主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8-3-1
本书根据最新版中药学专业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编写,共分为9篇。包括了中医学基础、中药学、中药制剂、中药炮制、中药鉴定、中药调剂、中成药、药事法规与管理、职业道德与知识产权保护等内容,每一部分对考试大纲中要求的知识点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全书重点突出,详略得当,针对性强,适合广大参加中药师(士)职称考试的考生及药品流通领域从业人员阅读参考。 第一篇 中医学基础 第二篇 中药学 第一部分 专业基础 第二部分 专业实务 第三篇 中药制剂学 第四篇 中药炮制学 第一部分 专业基础 第二部分 专业实务 第五篇 中药鉴定学 第一部分 专业基础 第二部分 专业实务 第六篇 中药调剂学 第一部分 专业基础 第二部分 专业实务 第七篇 中成药 第八篇 药事法规与管理 第九篇 职业道德与知识产权保护 书摘插图 第一篇 中医学基础 一、整体观念 整体...查看详细
☉ 《中药师实用手册》
李钟文 等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6-1
《中药师实用手册》的编写,是在总结我国几十年高等中药学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系统整理、提炼各学科的理论精华和实践经验,进一步吸收现代科研成果和实用的先进技术,并结合编者多年的教学、科研实践编写而成的。 《中药师实用手册》本着继承与发扬相结合,保持了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完整性,突出了中医药理论体系的独特性,同时也本着面向未来的精神,站在中药学发展的前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药的发展趋势。编写的内容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突出了以适用技术为主。在系统吸收中药专业各学科精华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扩充深化,充分体现了当代中药学发展的广度、深度和高度。 本书为一部大型的综合性参考书籍...查看详细
☉ 《中药师手册》
  2002-11-1...查看详细
☉ 《中药实习实训》
王世宇 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08-9-1
本书是《国家级中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药学实践教学创新系列教材》之一。根据目前中药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及“医药结合、系统中药、实践创新”的中药学教学理念,构建出了中药实习实训教学体系,完善了实习实训内容。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介绍中药学专业实习实训概况、实习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习实训的管理等内容;下篇主要介绍具体的实习实训项目,包括中药资源实习、中药鉴定实习、药品生产实习、药品营销实习、医院实习、综合创新实训和毕业专题实习等内容。各使用单位可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和实习条件选择项目和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及大中专、职业学校中药学、药学、工学(制药工程等)、农学(药用植物保护等)、管理学(医药营销等)及其相关学科专业本、专科学生及教师的教材使用...查看详细
☉ 《中药数字化色谱指纹谱》
洪筱坤,王智华 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5-1
中药数字化色谱指纹谱技术是针对中药药材及中成药的鉴定和质量控制的新方法、新技术。它针对中药这一复杂对象,运用色谱技术,得到色谱图和一系列实验数据,再通过一定的公式建立参数,将复杂的色谱图转变成直观的数字,从而进行中药的质控和质检。本书介绍了数字化色谱指纹谱技术的原理、建立方法、公式与参数,并以柴胡、麝香、大黄、檀香、淫羊藿、半夏和地榆等中药为例,来说明指纹谱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成功应用,为其进一步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另外以麝香保心丸中麝香、桂皮、冰片、苏合香、蟾酥等药味的鉴定为例说明了色谱指纹谱技术在中成药质控方面的可信性与可行性,在双黄连制剂的研究中也得到了类似证明。 本书可供中药科研人员及药品质检部门工作者参考...查看详细
☉ 《中药饲料添加剂的开发与应用》
胡元亮 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8-1
随着我国加入WTO、兽药GMP的实施和人民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关注,中药饲料添加剂再度显示出诱人的前景。针对国内中药饲料添加剂产品品种、质量相对落后的现状,国内知名院校和权威机构组织编著本书。 全书主要内容分为四章。第一、二章重在“开发”,以中药饲料添加剂的研制和报批为主线,介绍了国家管理的有关规定、新中药饲料添加剂的研究方法、最新报批程序和申报资料项目要求。内容系统、翔实,旨在为产业管理人员提供产品研发依据,使其了解和掌握报批方法和流程,并提供大量规范表格,方便研发人员前期准备。 第三、四章重在“应用”,收载了中药饲料添加剂的常用中药和方剂,不但介绍方药的来源、组成、功效和用途...查看详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