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资料下载 在线书籍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中华系列 国外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书店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百拇书籍 > 中医综合 > 《轩岐救正论》
编号:59943
辨利痢脉病之殊
http://www.100md.com 《轩岐救正论》 上一页   下一页

     愚按仲景伤寒论∶有三阴自利证.有协热下利症.自利为阴寒宜温以辛热下利为传经.三阴热糜之.证宜从清解.自利脉微小缓弱.相合之脉也.下利则脉沉而有力或洪实和缓.乃邪热入里之症也.至所谓痢者.内经谓之肠 .金匮谓之滞下迥与伤寒病机不同也.此从湿热所致.为肠胃实积之病.多见于溽暑熏蒸之候.故治法从苦寒涤荡.攻积破瘀.既属阳病.则脉宜从阳诊.余每疗此病.多有洪大滑数.或沉实者.治却易愈.而脉见沉小迟弱.及浮大无力者.殊为乖候.大费心力.极意温补.始得渐瘥.奈何高阳生之脉诀.乃谓下痢微小却为生.脉大浮洪无瘥日.此非积热实病乎.既为积热实病.乃阳病也.阳病而得微小阴脉而投以苦寒果.可得全生乎.不通害理.莫此为甚.虽然痢固为积热实病矣.而胃气未伤.六脉有神.饮食如常.无别蒹证.七日经尽.厥疾自瘳.设若元气胃气两虚病气独炽.尤须察气施治.必先扶元为主.或少佐以清热之品.可期后效.甚有虚痢而脉病俱亏.

    此经所谓五虚者.是势属危困.令人束手敢.曰积热.为患尚须清涤乎.故立斋有云∶夫人以胃气为主.未有脾胃实而能患疟痢者.若专主发表攻里.降火导痰.是治其末而忘其本也.以上盖救正高阳生解脉之.误也.大都伤寒杂病.须觇元气虚实.至若错认病机.愈支离枉谬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