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资料下载 在线书籍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中华系列 国外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书店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百拇书籍 > 中医经论 > 《经络全书》
编号:35322
阴阳篇第二
http://www.100md.com 《经络全书》 上一页   下一页

     《灵枢》曰,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寿夭刚柔篇》)。《素问》曰∶阳受风气,阴受湿气,故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故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此所谓更逆更从也,然此特言其大概耳。若足太阴脉下行,则不与诸阴同矣)。(《太阴阳明论篇》)

    李东垣曰∶凡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者,阳病有余,乃气病而血不病也。夜则增剧,昼则安静者,阴病有余,乃血病而气不病也。凡热病昼则发热,夜则安静者,阳气自旺于阳分也。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者,阳气下陷入阴中也,名曰热入血室。昼夜皆发热烦躁者,重阳无阴也,当亟泻其阳,峻补其阴。凡寒病,夜则恶寒,昼则安静者,阴血自旺于阴分也。夜则安静,昼则恶寒者,阴气上溢于阳中也。昼夜皆恶寒者,重阴无阳也。当亟泻其阴,峻补其阳。昼则恶寒,夜则烦躁,饮食不入,名曰阴阳交错者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