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血
【治验】
一徽商年十八.从远归.当晚忽晕倒.遍体俱冷.医一作火治.一作痰治.俱不效.余诊之.脉虚而芤.动则眩晕.不能起坐.忽吐出紫血.予曰.此瘀血症也.下出为顺.用人参二钱.肉桂一钱.泽兰二钱.丹皮当归广皮各一钱.一剂而血下行.三剂而身渐暖.数剂乃痊.
一男子发热.面白无神.脉得微涩欲绝.大便黑.时头眩.余曰此瘀血症而脉如此.何敢攻之.连进地黄汤四剂觉安甚.又加桂四剂.所去瘀血不计.但口干舌燥.加五味子四剂.又下瘀血.腹中安舒.而脉与舌犹故.痰中见血.以门冬贝母生地丹皮等渐愈.盖此症兼内伤元气.赖温补而效.肺经未免受克.故以保肺收攻.
和血导瘀汤
泽兰(一钱五分) 牡丹皮(一钱) 当归尾(一钱) 陈皮(一钱) 钩藤钩(一钱)怀生地(一钱) 桃仁(七粒研) 紫浓朴(七分姜制) 炙甘草(三分) 红花(五分)
加生姜一片.水煎.甚者加苏木.虚者去桃仁红花.
干姜汤 治去血而呕逆肢冷.
炮姜(一钱) 茯苓(一钱) 炙甘草(三分) 当归(一钱) 泽兰(一钱)广陈皮(一钱) 半夏(一钱) 钩藤(一钱五分)
大枣二枚.水煎.
犀角地黄汤
犀角(一钱) 生地黄(四钱) 牡丹皮(一钱) 芍药(一钱)
水煎.
抵当汤
水蛭 虻虫 桃仁(各十枚) 大黄(八钱)
水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