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资料下载 在线书籍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中华系列 国外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书店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百拇书籍 > 中医医论 > 《医学衷中参西录》
编号:21425
2.小便白浊

     天津李××,年二十六岁,得小便白浊证。

    病因 于季秋乘大车还家,中途遇雨,衣服尽湿,夜宿店中,又披衣至庭中小便,为寒风所袭,遂得白浊之证。

    证候 尿道中恒发刺痒,每小便完时有类精髓流出数滴。今已三阅月,屡次服药无效,颇觉身体衰弱,精神短少,其脉左部弦硬,右部微浮重按无力。

    诊断 《内经》谓肾主蛰藏,肝主疏泄,又谓风气通于肝,又谓肝行肾之气。此证因风寒内袭入肝,肝得风助,其疏泄之力愈大,故当小便时,肝为肾行气过于疏泄,遂致肾脏失其蛰藏之用,尿出而精亦随之出矣。其左脉弦硬者,肝脉挟风之象,其右脉浮而无力者,因病久而气血虚弱也。其尿道恒发刺痒者,尤显为风袭之明征也。此宜散其肝风,固其肾气,而更辅以培补气血之品。

    处方 生箭 (五钱) 净萸肉(五钱) 生怀山药(五钱) 生龙骨(五钱捣碎)生牡蛎(五钱捣碎) 生杭芍(四钱) 桂枝尖(三钱) 生怀地黄(三钱) 甘草(钱半)

    共煎汤一大盅,温服。

    方解 方中以黄 为主者,因《神农本草经》原谓黄 主大风,是以风之入脏者,黄 能逐之外出,且其性善补气,气盛自无滑脱之病也。桂枝亦逐风要药,因其性善平肝,故尤善逐肝家之风,与黄 相助为理则逐风之力愈大也。用萸肉、龙骨、牡蛎者,以其皆为收敛之品,又皆善收敛正气而不敛邪气,能助肾脏之蛰藏而无碍肝风之消散,药物解中论之详矣。用山药者,以其能固摄下焦气化,与萸肉同为肾气丸中要品,自能保合肾气不使虚泻也。用芍药、地黄者,欲以调剂黄 、桂枝之热,而芍药又善平肝,地黄又善补肾,古方肾气丸以干地黄为主药,即今之生地黄也。用甘草者,取其能缓肝之急,即能缓其过于疏泄之力也。

    效果 将药连服三剂,病即全愈,因即原方去桂枝以熟地易生地,俾再服数剂以善其后。

相关目录

... ...

3.黄胆(二)

医案·(十)痢疾门

1.痢疾转肠溃疡

2.痢疾(一)

4.噤口痢

医案·(十一)大小便病门

1.泄泻兼发灼

2.小便白浊

3.小便因寒闭塞

1.心虚不寐

2.不寐兼惊悸

医案·(十三)痫痉癫狂门

1.痫风兼脑充血

3.慢脾风(一)

3.痢疾(二)

医案·(十二)不寐病门

2.受风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