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资料下载 在线书籍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中华系列 国外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书店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百拇书籍 > 中医医论 > 《医学衷中参西录》
编号:21420
1.痢疾转肠溃疡

     沧县杨××,年三十五岁,于季秋因下痢成肠溃疡证。

    病因 因业商赔累歇业,心中懊 ,暗生内热,其肝胆之热,下迫致成痢疾。痢久不愈,又转为肠溃疡。

    证候 其初下痢时,后重腹疼,一昼夜十七八次,所下者赤痢多带鲜血,间有白痢。延医治疗阅两月,病益加剧。所下者渐变为血水,杂以脂膜,其色腐败,其气腥臭,每腹中一觉疼即须入厕,一昼夜二十余次,身体羸弱,口中发干,心中怔忡,其脉左右皆弦细,其左部则弦而兼硬,一分钟九十二至。

    诊断 此乃因痢久不愈,肠中脂膜腐败,由腐败而至于溃烂,是以纯下血水杂以脂膜,即西人所谓肠溃疡也。其脉象弦细者,气血两亏也。其左脉细而硬者,肝肾之阴亏甚也。其口干心中怔忡者,皆下血过多之所致也。此宜培养其气血而以解毒化瘀生新之药佐之。

    处方 龙眼肉(一两) 生怀山药(一两) 熟地黄(一两) 金银花(四钱)甘草(三钱) 广三七(三钱轧细)

    药共六味,将前五味煎汤,送服三七末一半,至煎渣再服时,仍送服其余一半。

    方解 龙眼肉为补益脾胃之药,而又善生心血以愈怔忡,更善治肠风下血,治此证当为主药。

    山药亦善补脾胃,而又能上益肺气下固肾气,其所含多量之蛋白质,尤善滋阴养血,凡气血两虚者,洵为当用之药。熟地黄不但补肾阴也,冯楚瞻谓能大补肾中元气,要亦气血双补之品也。此三味并用,久亏之气血自能渐复,气血壮旺自能长肌肉排腐烂。又佐以金银花甘草以解毒,三七以化瘀生新,庶能挽回此垂危之证也。

    复诊 将药煎服三剂,病大见愈,一昼夜大便三四次,间见好粪,心中已不怔忡,脉象犹弦而左部不若从前之硬。因所服之药有效,遂即原方略为加减,又服数剂,其大便仍一日数次,血粪相杂,因思此证下痢甚久,或有阿米巴毒菌伏藏于内,拟方中加消除此毒菌之药治之。

    处方 龙眼肉(一两) 生怀山药(一两) 熟地黄(一两) 甘草(三钱)生硫黄(八分研细) 鸦胆子(成实者六十粒去皮)

    药共六味,将前四味煎汤一大盅,送服鸦胆子硫黄末各一半,至煎渣再服时,仍送服其余一半。

    方解 方中用鸦胆子、硫黄者,因鸦胆子为治血痢要药,并善治二便下血;硫黄为除阿米巴痢之毒菌要药,二药并用,则凉热相济,性归和平奏效当速也。

    三诊 将药煎服两剂,其大便仍血粪相杂一日数行。因思鸦胆子与硫黄并用虽能消除痢中毒菌,然鸦胆子化瘀之力甚大,硫黄又为润大便之药(本草谓其能使大便润、小便长,西人以硫黄为轻下药),二药虽能消除痢中毒菌,究难使此病完全除根,拟去此二药,于方中加保护脂膜固涩大便之品。

    处方 龙眼肉(一两) 生怀山药(一两) 大熟地黄(一两) 赤石脂(一两捣细)甘草(三钱) 广三七(三钱轧细)

    药共六味,将前五味煎汤一大盅,送服三七细末一半,至煎渣再服时,仍送服其余一半。

    效果 将药连服五剂,下血之证全愈,口中已不发干,犹日下溏粪两三次,然便时腹中分毫不疼矣。俾用生怀山药轧细末,每用两许煮作茶汤,调以白糖令适口,当点心服之,其大便久自能固。

相关目录

... ...

1.受风水肿

2.阴虚水肿

3.风水有痰

医案·(九)黄胆门

2.黄胆(一)

3.黄胆(二)

医案·(十)痢疾门

1.痢疾转肠溃疡

2.痢疾(一)

4.噤口痢

医案·(十一)大小便病门

1.泄泻兼发灼

2.小便白浊

3.小便因寒闭塞

1.黄胆兼外感

3.痢疾(二)

医案·(十二)不寐病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