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拇书籍 > 中医经论 > 《黄帝内经太素》
编号:26992
津液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灵枢》卷六第三十六《五癃津液别篇》,又见《甲乙经》卷一第十三。

    黄帝问岐伯曰: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悲哀气并,则为泣;中热胃缓,则为唾;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余知其然也,不知其所由生,愿闻其说。

    输,逆致也。水谷入于口,逆于肠胃之中,化为津液,凡有五别,则五脏津液。凡所言液者,通名为津,经称津者,不名为液,故液有五也。此略举五液,请解其义也。

    平按:《甲乙》无“余知其然也,愿闻其说”九字,《灵枢》“说”作“道”。注“逆致”、“逆别”,别本“逆”均作“送”。

    岐伯答曰:水谷皆入于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五味走于五脏四海,肝、心二脏主血,故酸苦二味走于血海。脾主水谷之气,故甘味走于水谷海。肺主于气,故辛走于膻中气海。肾主脑髓,故咸走髓海也。

    平按:《甲乙》“各注”作“分注”。

    津液各走其道。

    目为泣道,腠理为汗道,廉泉为涕道,鼻为涕道,口为唾道也。

    故上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津;

    上焦出气,出胃上口,名曰卫气,温暖肌肉,润泽皮肤于腠理,故称为津也。

    平按:“上焦”《灵枢》作“三焦”。《甲乙》“肤”下有“者”字。《灵枢》“为”下有“其”字。

    其留而不行者,为液;

    水谷精汁,注骨属节中,留而不去,谓之为液。

    平按:《灵枢》“留”作“流”。

    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

    因热而腠理开而出者,谓之为汗。

    寒留于分肉之间,沫聚则为痛;

    寒留分肉之间,津液聚沫,迫裂分肉,所以为痛。

    平按:《灵枢》、《甲乙》“沫聚”作“聚沫”。

    天寒则腠理闭,气涩不行,水下溜于膀胱,则为溺与气。

    此解溺气多之所由也。

    平按:《灵枢》“涩”作“湿”;“下溜”作“下留”,《甲乙》作“下流”。

    五脏六腑,心为之主,耳为之听,目为之候,肺为之相,肝为之将,脾为之卫,肾为之主水。[平按:“水”《灵枢》、《甲乙》作“外”。]故五脏六腑之津液,尽上渗于目,心悲气并则心系急,急则肺叶举,举则液上溢。夫心系举,肺不能常举,乍上乍下,故呿而泣出矣。

    呿,音去。身中五官所管津液并渗于目,为泣。呿者,泣出之时,引气张口也。

    平按:“肺叶举,举”《灵枢》作“肺举,肺举”。“夫心系举,肺”,“举”字《灵枢》作“与”,《甲乙》作“急”。《灵枢》“呿”作“咳”,《甲乙》同。“泣出”《甲乙》作“涎出”。

    中热则胃中消谷,消谷则虫上下作,肠胃充郭故缓,缓则气逆,故唾出。

    虫者,三虫也。郭者,胸臆也。谷消之时,则虫动上下,肠胃宽,充郭中,故肠胃缓而气上,所以唾也。

    平按:“故缓”《灵枢》、《甲乙》作“故胃缓”。

    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平按:“阴”《灵枢》、《甲乙》作“阴股”。]阴阳不和使,则液溢而下流于阴,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骨脊痛而胻痠。

    补益脑髓者,谷之津液和合为膏,渗入头骨空中,补益于脑;渗入诸骨空中,补益于髓;下流阴中,补益于精。若阴阳过度,不得以理和使,则精液溢下于阴,以其分减髓液过多,故虚而腰痛及脚胻痠也。

    平按:《灵枢》、《甲乙》“使,则”作“则使”。

    阴阳气道不通,四海闭塞,三焦不泻,津液不化,水谷并于肠胃之中,别于回肠,留于下焦,不得渗膀胱,则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胀,脏腑阴阳不得和通,则四海闭而不流,三焦壅而不泻,其气不得化为津液,水谷并于肠胃不消,别于回肠而留下焦,不得入于膀胱,胀于下焦,溢入于身,故为水胀也。

    平按:“并于”《灵枢》作“并行”。

    此津液五别之顺逆。

    此上五别,是为津液顺逆之义。

    平按:“顺逆”《灵枢》作“逆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