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法
时疫下法有六∶结邪在胸上,贝母下之,贝母本非下药,用至两许即解;结邪在胸及心下,小陷胸下之;结邪在胸胁连心下,大柴胡汤下之;结邪在脐上,小承气汤下之;结邪在当脐及脐下,调胃承气汤下之;痞满燥实,三焦俱结,大承气汤下之。此外又有本质素虚,或老人,久病,或屡汗、屡下后,下证虽具而不任峻攻者,则麻仁丸、蜜煎导法、猪胆导法为妙。
下法之轻、重、缓、急,总以见证为主,详列于后。
急下证∶舌干,舌卷,舌短,舌生芒刺,舌黑,齿燥,鼻如烟煤,胸腹满痛,狂,昏沉,发热汗多,身冷,呃逆。
当下证∶舌黄,谵语,善忘,多言,协热利,头胀痛,烦,躁。
缓下证∶舌淡黄苔,微渴,大便闭,小便黄赤,潮热,齿燥。
以上诸证,缓下者不下,则必渐重而为当下证。当下者缓下,则必加重而为急下证。急下者失下,则虽下之多不通,而致结热自下逆上,胀满直至心下,又逆上通过膈膜,有至胸满如石,咽喉锯响,目直视反白,或睛盲、瞳散,耳聋,九窍不通,虽有神丹,莫之能救矣。外更有蓄血、蓄水诸下法,前已散见诸条,兹再详列,以便翻阅。
蓄水证∶小便不利,大便微利。
蓄血证∶小便自利,大便黑。他若蓄水,蓄血在胸胁,不当下者,此不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