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拇书籍 > 中医妇科 > 《妇产科学》
编号:18475
第三节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
http://www.100md.com 《妇产科学》 上一页   下一页
     一、卵泡发育

    卵巢分皮质和髓质两部分。皮质内散布着30~70万个始基卵泡,是胎儿时卵原细胞经细胞分裂后形成的。人的一生中仅有400~500个卵泡发育成熟,其余的发育到一定程度后退化消失。每一个始基卵泡中含有一卵母细胞,周围有一层梭形或扁平细胞围绕。临近青春发育期,始基卵泡开始发育,其周围的梭形细胞层增生繁殖变成方形、复层。因细胞浆内含颗粒,故称颗粒细胞。颗粒细胞分裂繁殖很快,在细胞群中形成空隙,称卵泡腔。内含液体,称卵泡液,液中含雌激素。随着卵泡液的增多,空隙扩大,颗粒细胞被挤至卵泡的四周,形成卵泡液,液中含雌激素。随着卵泡液的增多,空隙扩大,颗粒细胞被挤至卵泡的四周,形成颗粒层。此时,卵细胞也在增大,被多层颗粒细胞围绕,突入卵泡腔内,称“卵丘”。环绕卵泡周围的间质细胞形成卵泡膜,分为内外两层,内层血管较丰富。内膜细胞和颗粒细胞有分泌性激素的功能。在正常成年妇女的卵巢中,每月有若干个始基卵泡发育,但其只有一个(亦可能有2个)卵泡发育成熟,直径可达20mm左右,其余的发育到某一阶段时闭锁、萎缩。

    二、排卵

    卵泡在发育过程中逐渐向卵巢表面移行,成熟时呈泡状突出于卵巢表面。在卵泡内液体的压力和液体内蛋白分解酶及某些激素等的作用下,卵泡膜最后破裂,卵细胞随卵泡液排入腹腔,即“排卵”。排卵时初级卵母细胞完成其第一次成熟分裂(减数分裂),排出第一个极体,成为次级卵母细胞。随后又迅速开始第二次成熟分裂,但仅停留在成熟分裂中期,如在输卵管遇精子侵入时,才最后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排出第二个极体,成为卵细胞。排卵一般发生在月经周期的第13~16天,但多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的第14天左右。排卵一般无特殊不适,少数人可感到排卵侧下腹酸胀或坠痛。卵子可由两侧卵巢轮流排出,也可由一侧卵巢连续排出。

    三、黄体的形成和退化

    排卵后,卵泡皱缩,破口被纤维蛋白封闭,空腔内充满凝血块,为早期黄体(血体)。随后结缔组织及毛细血管伸入黄体中心血块,此时颗粒细胞增生长大,胞浆中出现黄色颗粒,称黄体细胞,主要分泌孕激素(孕酮或黄体酮);卵泡膜细胞主要分泌雌激素。排卵后如受精,则黄体将继续发育并将维持其功能达3~4个月之久,称妊娠黄体。如未受精,黄体开始退化,4~6天后来月经。已退化的黄体渐为结缔组织所代替,成为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