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拇书籍 > 中医儿科 > 《儿科学》
编号:17619
第二节 营养不良(Malnutrition)
http://www.100md.com 《儿科学》 上一页   下一页
     营养不良是由于热量和/或蛋白质不足而致的慢性营养缺乏症.多见于婴幼儿期.随着人民生活不断提高,营养不良发病率已显着下降。目前所见营养不良多为婴儿期喂养方法不当或疾病因素所造成而且程度多较轻。

    一、病因

    (一)喂养不当

    长期摄食不足,如母乳不足又未能及早添加辅食;人工喂养者,食物的质和量未能满足需要,如乳类稀释过度,或单纯用淀粉类食品喂哺;突然断奶,婴儿不能适应新的食品等。

    (二)饮食习惯不良

    饮食不定时、偏食、反刍习惯或神经呕吐等。

    (三)疾病因素

    疾病影响食欲,妨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并增加机体的消耗。易引起营养不良的常见疾病有:迁延性婴儿腹泻、慢性肠炎或痢疾、各种酶缺乏所致的吸收不良综合征、肠寄生虫病、结核病、麻疹、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尿路感染等,某些消化道先天畸形(如唇裂、腭裂、先天性肥大性幽门狭窄或贲门松弛等)和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均可致喂养困难:某些遗传性代谢障碍和免疫缺陷病也可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早产和双胎易引起营养不良,宫内感染,孕母疾病或营养低下,胎盘和脐带结构与功能异常均可导致胎儿营养不足和宫内生长阻滞,为婴儿营养不良的先决条件。

    重度营养不良大多由于多种因素所致。

    二、病理及病理生理

    轻度营养不良的病理改变仅为皮下脂肪减少、肌肉轻度萎缩,机体其它组织、器官的病理改变尚不明显。重度营养不良则常有肠壁变薄、粘膜皱襞消失,心肌纤维混浊肿胀,肝脏脂肪浸润,淋巴和胸腺显着萎缩,各脏器均见缩小,从面产生一系列理生理改变。

    由于糖元不足或消耗过多常致低血糖症。体内脂肪大量消耗,使血清胆固醇下降。蛋白摄入不足而消耗增加形成负氮平衡。细胞外液常呈低渗状态,血钾,血钙偏低,常并有锌及其它微量元素缺乏。消化液及酶分泌减少。活性减低,影响各种营养素消化吸收。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搏出量减少,血压偏低,脉搏细弱。肾浓缩能力减低,尿比重下降。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失常,运动和语言发育迟缓。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低下,易并发各种感染,结核菌素试验可呈阴性反应。

    三、临床表现与分度

    婴幼儿营养不良诊断标准

    程度体重下降%

    皮下脂肪与肌肉

    全身情况

    Ⅰ度 15-25

    Ⅱ度 26-40

    Ⅲ >40

    腹部皮下脂肪减少

    厚度0.8~0.4cm

    肌肉松驰

    腹部皮下脂肪近消失

    厚度<0.4cm

    皮肤弹性差

    肌肉明显松弛

    腹部皮下脂肪消失

    肌消瘦或萎缩

    面色正常或稍发白一般情况好

    面色苍白抑郁不安食欲下降

    精神萎靡反应低下烦躁不安晚期高度抑制,拒食

    四、实验室检查

    血糖和胆固醇水平下降,白蛋白、总蛋白量减低,转铁蛋白较白蛋白减低更敏感,甲状腺素结合前白蛋白,血浆铜兰蛋白均减低;碱性磷酸酶下降,血淀粉酶<50IU/L,血锌减低较多见。

    五、并发症

    (一)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鹅口疮、中耳炎、肺炎、肠炎、肾盂肾炎等。

    (二)多种维生素缺乏症 口角炎、齿龈出血、佝偻病、角膜干燥、软化或溃疡等。

    (三)锌缺乏症 生长发育迟缓,顽固性食欲缺乏,骨骼发育障碍,严重者呈侏儒状态。并有肝大、贫血、皮肤粗糙和色素沉着以及性发育障碍等。

    (四)自发性低血糖症 重症营养不良患儿,有时突出现出汗、心慌、脉搏减慢、呼吸暂停等自发性低血糖症,多在夜间发作,若不及时抢救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六、预防

    (一)加强营养指导,鼓励母乳喂养,母乳不足或无母乳者,应补以含优质蛋白的代乳品(牛、羊奶、豆浆、鱼肉等),防止单纯以淀粉类食品,炼乳或麦乳精喂养。较大儿童应注意食物成份的正确搭配,适当供应肉、蛋、豆制品,补充足够的蔬菜。

    (二)积极防治疾病 预防传染病,消除病灶,矫治先天畸形等。

    (三)重视体格锻炼 纠正不良卫生及饮食习惯,饮食定时,保证充足睡眠。

    七、治疗

    (一)祛除病因,积极防治原发病,适时矫治各种先天畸形,及晨改进喂养方法等。

    (二)饮食疗法 补充营养应在原有基础上逐渐增加食物的质、量和品种,操之过急反使小儿不能碉受,导致相反后果。

    1.热量 供应患儿的热量不仅要保证生长发育,而且还包括修复过程的需要,因此就在患儿原有热量基础上,于1-2周内逐渐增加到6.27~0.711MJ/Kg/d(150~200千卡/Kg/d日)(婴儿期),水分随热量相应增加。但高热量的摄入只能维持一个短时期,当体重增至接近正常时,应恢复该年龄正常生理所需热量。重症患儿由于对食物耐受性差,最初热量一般从0.167~0.251MJ/Kg/d(50~70千上卡/kg/日)基础热卡开始。

    2.食物品种:蛋白供应量应较正常为高,食欲和消化功能良好者,可于数日内加至2~4gKg/日,且应补充含必需氨基酸丰富的优质蛋白,蛋白应占总热量15%以上。植物油较动物油易于消化,应适当供应。并注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丰富的食品。在乳儿期仍以人乳喂养为宜,如无人乳可予脱脂乳,待消化功能恢复后再给鲜牛奶或奶粉等。原来以淀粉类食品为主食者,应根据消化机能逐步用乳类取代,并较早添加辅食。若患儿不能接受大量食品,可口服水解蛋白,10~20g/次,放入糖水果汁中服下,2~4次/日。

    对少数极严重患者,或胃肠对食物不耐受者,可短期给予静脉营养疗法,酌情选用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剂等疗。

    (三)支持、剌激疗法

    1.补充各种消化酶(胰酶、胃蛋白酶等)和多种维生素。

    2.酌情少量多次输血或血浆以及白蛋白制剂,每次25~50毫升,可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促进代谢机能的恢复,并提高机体抵抗力。

    3.食欲差者,短期应用苯丙酸诺龙,每次0.5~1mg/kg,每周1-2次,疗程2-3周,严重者静脉点滴葡萄糖,胰岛素,钾盐、ATP液,以增加热量贮存和利用。胰岛素2-3U/次,加入25%葡萄糖40~60毫升,静点,2次/日,注射前需口服10-20%葡萄糖50~100毫升,1-2周为一疗程。

    4.捏脊、扒拿针剌疗法 主穴有四缝、足三里、内关、三阴交和中脘、脾俞、大肠俞等。

    5.血锌过低者,可用1%硫酸锌0.5毫升/kg/d开始,逐增加至2毫升/kg/d,连用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