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中医学 . 方剂学(2)

☉ 《儿科临床效验方》
陈代斌 编著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1-8-1
本书药方选自1980-1998年8月以来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医药期刊上所公布的药方,共计1200余首,其中90年代以来药方占本书总方数的70%以上。所选药方均经原作者临床验证,其中绝大部分都有一定数量的病例分析资料。 本书所选药方,力求突出以实用为主。在使用上做到简便易行。并尽量选择以临床常用中药、草药和比较易得的食物入药为主。 本书每一药方均按处方、用法、疗效、资料来源四项编写。 本书所选药方,原文绝大多数都有病案举例,有的还列出诊断标准、疗效判断、病例分析和方解。为了节省篇幅,在选编时一概从略。读者在选用时,如有必要,可查阅原文。 本书各方所治病证...查看详细

☉ 《儿科名方 巧记熟练妙用中医名方丛书》
乔模 等编著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1-1
本书主要介绍中医教材中的传统名方,这些名方均属中医生必须掌握的方剂。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①巧记:利用歌诀及趣味记忆的方法背诵方剂;②熟练:采用名家手迹,使读者既能欣赏、临摹、收藏又能发扬中医特色,规范处方书写格式;③妙用:活学活用中医名方,启迪用药思路。 本书的特点在于:①提供了简明、快速记忆中医方剂的方法。书中除载有朗朗上口的方剂歌诀外,还编选了诙谐幽默的趣味记忆口诀,以帮助读者加深记忆。②书中除了简明扼要地阐述了中医典籍中有关方剂的多种疾病的方法及经验,以帮助读者开启辩证论治的思路,提高疗效。 三仁汤 小青龙汤 小承气汤 小柴胡汤 五苓散 六味地黄汤 乌梅丸 加减复脉汤 补中益气汤 沙参麦冬汤 附子理中汤 苓桂术甘汤 知柏地黄汤 泻白散 参苓白术散 定喘汤 保和丸 香砂六君子汤 枳实导滞丸 柴胡疏肝汤 真武汤 射干麻黄汤 银翘散 理中丸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麻杏石甘汤 麻黄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 清暑益气汤 痛泻要方 紫金锭 葛根苓连汤 藿香正气散 桂枝汤 桑菊饮 养阴清肺汤 肥儿丸 凉膈散 一捻金 人参五味子汤 七味白术汤……...查看详细
☉ 《耳鼻咽喉科疾病效方300首》
李奇,许赟 主编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4-5-1
本书是一部全面总结运用中医药治疗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有效方法的临参考书,包括耳科疾病、鼻科疾病、咽喉科疾病的效方共300首。本书反映了我国近10年来运用中医药治疗耳鼻咽喉科疾病的最新成果,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可供耳鼻咽喉科临床、教学和科研的同仁及广大耳鼻咽喉科疾病患者参考。 第一章 耳科疾病方 一、耳郭假性囊肿方 二、外耳湿疹方 三、外耳道炎方 四、外耳道疖方 五、分泌性中耳炎方 六、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方 七、周围性面瘫方 八、梅尼埃病方 九、突发性耳聋方 第二章 鼻科疾病方 一、鼻前庭炎方 二、酒渣鼻方 三、慢性鼻炎方 四、萎缩性鼻炎方 五、变应性鼻炎方 六、鼻窦炎方 七、鼻出血方 第三章 咽喉科疾病方 一、急性咽炎方 二、慢性单纯性咽炎方 三、慢性肥厚性咽炎方 四、萎缩性咽炎方 五、急性扁桃体炎方 六、慢性扁桃体炎方 七、扁桃体周围脓肿方 八、急性会厌炎方 九、急性喉炎方 十、慢性喉炎方 十一、声带小结方 十二、声带息肉方 十三、咽异感症方 十四、鼻咽癌方 后记...查看详细

☉ 《二十世纪中医药最佳处方:儿科卷》
本书编委会 编 学苑出版社 2003-1-1
本书为《20世纪中医药最佳处方·儿科卷》,分为新生儿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五官科疾病、寄生虫传染病及其他儿科疾病,汇集了中医儿科的常见病、疑难病等病症的中医儿科临床治疗成果。 本书是广大临床医师、医疗工作者、医学院校学生提高诊疗水平,丰富临床经验,搞好教学实践的极佳的参考书;本书也可作为社会各界人士了解祖国近百年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进程、进行日常保健治疗的参考用书。 第一章 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硬肿症 新生儿破伤风 新生儿脐炎 先天性胆道闭锁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肝炎综合症 婴儿湿疹 新生儿丹毒 新生儿天疱疮 新生儿红臀 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 感冒 小儿顽咳 小儿气管炎 支气管炎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 小儿哮喘 支气管哮喘 咳喘 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 小儿肺炎 小儿迁延性肺炎 小儿支气管炎 小儿麻疹并发肺炎 小儿发热 小儿低热 第三章 消化系统疾病 小儿呕吐 婴幼儿腹泻 小儿肠炎 小儿病毒性肠炎 小儿霉菌性肠炎 急、慢性胃肠炎 小儿泄泻 小儿久泻 小儿腹痛 小儿消化不良 厌食 食欲不振 营养不良 缺锌症 小儿疳积 急性肠梗阻 肠套叠 小儿中毒性肠麻痹 婴儿贲门松弛症 肝炎…… 第四章 循环及造血系统疾病 第五章 泌尿系统疾病 第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 第七章 五官科疾病 第八章 传染病及寄生虫疾病 第九章 其它疾病 病名索引 方药索引...查看详细
☉ 《二十世纪中医药最佳处方--妇科卷》
马民等编 学苑出版社 2002-10-1
本书为《20世纪中医药最佳处方·妇科卷》,按中医妇产科的经、带、胎、产顺序,分为月经失调、带下、妊娠、产后、乳腺、生殖及妇科其他疾病,收录了中医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等病症的中医妇科治疗成果。 本书是广大临床医师、医疗工作者、中医药院校学生提高诊疗水平,丰富临床经验,搞好教学实践的参考书;本书也可作为社会各类人士了解祖国近百年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进程、进行日常保健治疗的参考用书。...查看详细
☉ 《方歌导读》
阮时宝 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9-1
本书是为了方便初学中医方剂学而设的辅助读物。共收载解表剂、泻下剂、和解剂、清热剂、祛暑剂、温里剂、补益剂、固涩剂、安神剂、开窍剂、理气剂、理血剂、治风剂、治燥剂、祛湿剂、祛痰剂、消食剂、驱虫剂、涌吐剂等185首方剂。每一方剂先列方歌,下设【方名释义】、【组成】、【用法】、【功用】、【主治】、【配伍】、【注解】等项;对方中的重点、难点、疑点作了简明扼要的解析。因此,该书既可作为学生学习方剂歌诀的教材,还可作为教师教学参考用书;更是方剂学初学或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总论 第一章 方歌的发展简况 第二章 方剂的命名 一、以方剂的组成药物命名 二、以方剂的主要功用命名 三、以方剂的主治命名 四、以方剂的用法及制剂等特点命名 五、以取类比象法命名 第三章 方歌学习的方法与技巧 一、方剂的出处及制方人 二、方剂的名称与方剂文化 三、方剂的药物组成 四、方中药物的特殊用量或特殊剂量配比关系 五、方剂的功用与主治 六、方剂的组成原则 七、方剂的配伍特点 八、方剂的加减运用与类方比较 九、方剂的服用方法 各论 第一章 解表剂 第一节 辛温解表 麻黄汤 桂枝汤 九味羌活汤 香苏散 小青龙汤 止嗽散 正柴胡饮 第二节 辛凉解表 银翘散 桑菊饮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杏甘石汤) 柴葛解肌汤 升麻葛根汤 第三节 扶正解表 败毒散(人参败毒散) 参苏饮 麻黄细辛附子汤 加减葳蕤汤 第二章 泻下剂 第一节 寒下 大承气汤 大黄牡丹汤 大陷胸汤 第二节 温下 大黄附子汤 温脾汤 第三节 润下…… 第三章 和解剂 第四章 清热剂 第五章 祛暑剂 第六章 温里剂 第七章 补益剂 第八章 固涩剂 第九章 安神剂 第十章 开窍剂 第十一章 理气剂 第十二章 理血剂 第十三章 治风剂 第十四章 治燥剂 第十五章 祛湿剂 第十六章 祛痰剂 第十七章 消食剂 第十八章 驱虫剂 第十九章 涌吐剂 附录...查看详细
☉ 《方剂的配伍方法(第二版)》
李飞 等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4-1
方剂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形式和手段,“配伍”是方剂学的核心,配伍规律是方剂配伍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认识和概括。本书就是研究方剂配伍规律、作用实质、临床应用的专著。由著名方剂学家、南京中医药大学李飞教授等编著。 作者对现代方剂学中18类方剂进行了全面、系统、科学的分析,总结、探索其中的配伍规律、阐明配伍机理、配伍剂量和方剂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尤其是应用现代方剂学的临床研究、实验研究及方剂药理学、药化学等科研成果,从微观层次上探析中药化学成分与中药配伍的相关性,从中药配伍后功效发生变化探讨方剂配伍的作用实质,阐明方剂配伍的科学内涵。为临床组方用药提供科学指导,为新药研制提供科学依据...查看详细
☉ 《方剂歌诀新编》
曹是褒,曹四豪 主编 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2-10-1
方剂学乃中医学之重要组成部分,为学习中医者之必修课。自《内经》以来,效验方剂,世代相传,新方验方不断研创,呈现一派勃勃生机之景象。 欲贺驭方剂游刃于临床,必先谙熟成方,方可随证应变。然方剂非一,强记诚难,所以医学每将方剂编写成歌诀,以便记诵。然歌诀有优劣,其优者词达意周,琅琅上口,易读易记;其劣者,词芜意缺,难诵易忘。编者有感于斯,乃搜罗多种方剂版本,认真比较取舍,凡原著之优良歌诀,则直录之,未尽善者,则修酌之,无歌诀者,则试为之,编辑成册,书名为《方剂歌诀新编》。是书每歌除概括药物外,更力求阐明主治及其功效,以利理解。方名显于首句,韵律务符平仄,以便诵记。 一、解表剂 二、泻下剂 三、和解剂 四、清热剂 五、祛暑剂 六、温里剂 七、表里双解 八、补益剂 九、安神剂 十、开窍剂 十一、固涩剂 十二、理气剂 十三、理血剂 十四、治风剂 十五、治燥剂 十六、祛湿剂 十七、祛痰剂 十八、消导化积剂 十九、驱虫剂 二十、涌吐剂 二十一、痈吐剂 二十二、痈疡剂 笔画检索...查看详细

☉ 《方剂记忆法》
董汉良 编著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2-1
历经几千年的漫长岁月,古今医家创造了数以万计的方剂,为临床提供之不尽的治疗方法,许多名方至今延用不衰。祖国医学中的宝贵遗产,如何继承、发掘、研究和运用,这是每一个中医药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但方剂之多、组方之繁,是初学中医者感到记忆困难的症结,为此本书编写了本书。 本书共分五章,其内容包括提高记忆力的要素、方剂记忆法的由来、方剂记忆六法、方剂归类五法、方剂记忆法运用等等。本书内容全面,条理清晰,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及实用性,可供广大医护人员阅读学习。 第一章 提高记忆力的要素 一、减少遗忘促进记忆的方法 二、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三、健脑提高记忆力 四、健脑的常用方法 第二章 方剂记忆法的由来 第三章 方剂记忆八法 一、自编背诀法 二、组方分析法 三、方名记忆法 四、以类归从法 五、技巧记忆法 六、趣味记忆法 七、图表记忆法 八、代码记忆法 第四章 方剂归类六法 一、阴阳归类法 二、五行归类法 三、功效归类法 四、治法归类法 五、数字归类法 六、病证归类法 第五章 方剂记忆法运用 一、常用类方(41类) 二、数字归类方(10类、120方) 三、趣记方剂 四、专病方剂 第六章 易记的方剂常识 一、《方剂学》术语 二、方剂之最 三、方剂名医与名著选介 四、名剂名言与名论 方剂索引...查看详细
☉ 《方剂速记法》
王菊素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1-1
本书中收入了共202种方剂,分解表剂、泻下剂、和解剂、清热剂、温里剂、补益剂等十八部分。...查看详细
☉ 《方剂速记法(修订本)》
王菊素 编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1-1
本书是根据全国中医药管理局统一组织编审出版的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方剂学》内容编写的。书中收入了该教材中的绝大部分主方和部分附方,共辑方剂202首。所余的是由于方剂名称赅括了其组成的所有药物,如苓桂术甘汤、甘麦大枣汤等,这些方剂容易记忆,故未选入。 方剂是中医基础课程之一,也是理法方药四个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学习中医必须学习方剂,而学习方剂必须熟记方药。记的方药赵多,思路就越广,临证应用时就会得心应手。如不熟记一定数量的方药,临证则无所借鉴,特别是刚步入临床者不像有经验的医生那样,能随证方法、依法立方,要想收到好的效果实在困难。可是熟记方药并非易事,别说上了年纪、记忆力减退的同行...查看详细
☉ 《方剂心得十讲》
焦树德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6-1
本书简介:第一讲 临床运用方剂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二讲 治气、理血、补养的方剂;第三讲 发散、和解、表里同治的方剂;第四讲 祛风、祛寒、祛温的方剂等。...查看详细
☉ 《方剂心得十讲(第二版)》
焦树德 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1
“方剂”俗称药方或处方,是中医药学辨证论治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上常把辨证论治用“理、法、方、药”4字来概括。其中“理”安,是指中医理论而言,是这4个字中的总指导,贯彻于“法、方、药”之始终。其中“方”字即指方剂而言。在首席证论治的过程中,其法、方、药的完成,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密切结合临床四诊治等在关资料,经过辨证、立法、择方、选药,全面考虑,综合分析,深入推敲,最后才能完成“方剂”的制定。 本书择集前人常用方剂二百多首,结合个人经验方数十首,共分为十讲。 第一讲 临床运用方剂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二讲 治气、理血、补养的方剂;第三讲 发散、和解、表里同治的方剂;第四讲 祛风、祛寒、祛温的方剂等...查看详细
☉ 《方剂学》
刘亚明 编著 科学出版社 2004-8-1
本书是21世纪高职高专教材(供中医、中西医结合类专业用)中的一种,主要论述方剂学基本理论、历史沿革及其主治病证、配伍意义、临床应用等。本书的编写突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坚持体现“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教学,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本书可供中医药院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医、中西医结合类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临床医师及自学中医者的学习参考书。 上篇 1 总论 下 篇 2 解表剂 3 泻下剂 4 和解剂 5 清热剂 6 温里剂 7 补益剂 8 安神剂 9 开窍剂 10 固涩剂 11 消食剂 12 理气剂 13 理血剂 14 治风剂 15 治燥剂 16 祛湿剂 17 祛痰剂 18 驱虫剂 19 涌吐剂 20 痈疡剂 方剂歌诀...查看详细
☉ 《方剂学》
邓中甲 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1-1
本教材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总论重点介绍方剂学发展简史、方剂与治法,以及方剂分类、组成和配伍、剂型、用法的基本知识;下篇各论主要根据治法、功用,将方剂分为解表、泻下、和解、清热、温里、补益等19类,选入基础方、代表方以及临床常用方共362首,其中正方182首,附方180首。最后还附有“方剂歌诀”和“方名索引”。 每类(章)方剂分为概说、正方、小结、复习思考题四个部分、概说的内容包括每类方剂的定义、治法、功用、适应范围、使用注意,以及每节方剂的适应证、临床特点、常用药物、配伍方法、代表方等。正方内容有方名与出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解、运用、附方、文献摘要、临床报道、实验研究等项...查看详细
☉ 《方剂学》
姜静娴,王晶晶 主编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1-11-1
本书依据全国中医院校六版统编教材为主、五版教材为辅,在本科教学大纲及教学参考书的基础上,按六版教材的内容顺序编写而成。全书分上篇总论和下篇各论,每一章节分要求、重点、难点、思考题来叙述。重点是指大纲所要求掌握与熟悉的内容;难点是提一些有争议的、较难回答的问题;思考题可以启迪考生思路。最后所附的10套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可供应试前练习自测。阅读本书有助于提高考生的方剂理论水平和应试能力。 绪言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方剂与治法 第二章 方剂的分类 第三章 方剂的组成 第四章 剂型 第五章 煎药法与服药法 下篇 各论 第六章 解表剂 第七章 泻下剂 第八章 和解剂 第九章 清热剂 第十章 温里剂 第十一章 补益剂 第十二章 固涩剂 第十三章 安神剂 第十四章 形窍剂 第十五章 理气剂 第十六章 理血剂 第十七章 治风剂 第十八章 治燥剂 第十九章 祛湿剂 第二十章 祛痰剂 第二十一章 消食剂 第二十二章 驱虫剂 第二十三章 涌吐剂 附: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查看详细

☉ 《方剂学》
闫润红 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01-7-1
本书是供成人教育中医药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使用的教材。全书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对中医方剂的基本理论,如治法、君臣佐使、剂型、剂量等及其现代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各论部分对常用方剂的主治病证、配伍意义、临床应用、加减变化规律及现代研究概况等内容,按分类进行了系统阐述。在保证方剂学学科知识结构完整性的前提下,针对成人特点,突出了重点方剂的证治要点、临床应用、加减变化规律、疑点难点及现代研究概况,着重培养读者独立分析能力和临证组方能力。 本书可供成人教育中医药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自学考试应试人员、广大中医药专业工作者以及中医药爱好者的学习参考书。 总序 编写说明 绪言 总论 1 方剂学的形成与发展 2 方剂与治法 3 方剂的组成 4 方剂的分类 5 方剂的剂型 6 方剂的用法 各论 7 解表剂 8 泻下剂 9 和解剂 10 清热剂 11 温里剂 12 补益剂 13 安神剂 14 开窍剂 15 固涩剂 16 消食剂 17 理气剂 18 理血剂 19 治风剂 20 治燥剂 21 祛湿剂 22 祛痰剂 23 驱虫剂 24 涌吐剂 25 痈疡剂 方剂歌诀 模拟试题 方剂索引...查看详细
☉ 《方剂学》
瞿融 主编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6-12-1
本丛书的编写邀集了精通本专业,长期从事研究生教育,具有多年参加中医药类研究生入学考试命题和丰富评卷工作经验的专家导师,同时吸收了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及国家考试中心多年来考研试题的内容及题型。本丛书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伤寒论·金匮要略》lO个分册,丛书重点突出,难点明确,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较强的实用性。不仅是报考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必备的辅导读物,而且是报考博士研究生的重要参考读物,还可作为本科生、中医药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的参考读物。本册为《方剂学》。 绪言 总论 第一章 方剂与治法 第二章 方剂的分类 第三章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第四章 剂型 第五章 方剂的用法 各论 第六章 解表剂 第七章 泻下剂 第八章 和解剂 第九章 清热剂 第十章 祛暑剂 第十一章 温里剂 第十二章 表里双解剂 第十三章 补益剂 第十四章 固涩剂 第十五章 安神剂 第十六章 开窍剂 第十七章 理气剂 第十八章 理血剂 第十九章 治风剂 第二十章 治燥剂 第二十一章 祛湿剂 第二十二章 祛痰剂 第二十三章 消导化积剂 第二十四章 驱虫剂 第二十五章 涌吐剂 第二十六章 治疡剂 附 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模拟试卷一 模拟试卷二 模拟试卷三 模拟试卷四 模拟试卷五 模拟试卷六 方名索引...查看详细
☉ 《方剂学》
王义祁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7-1
《方剂学》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是阐述方剂学基本理论和技能的综合性学科。学习并掌握好方剂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将为学好中医药学专业以及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根据卫生部教材办公室《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编写要求》、七院校教材编写委员会《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材编写基本原则》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本教材的内容包括方剂学的理论部分和方剂学的各论部分。基础理论部分重点阐述方剂及方剂学的概念,方剂学的发展简史,方剂与病证、治法、中药的关系,方剂的组成基本结构及变化形式,方剂的分类、剂型,方剂的使用方法等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各论部分按照以法统方的原则将方剂进行分类,选择具有代表性且临床常用的基本方为正方...查看详细
☉ 《方剂学》
连建伟,李冀 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07-1-1
本教材共选择历代经典名方300首(含正方195首、附方105首),依其治法、功效的不同,分为解表、泻下、和解、温里、清热、开窍、补益、固涩、安神、治风、治燥、消导化积、理气、理血、祛湿、祛痰、驱虫、涌吐等共18章。每章先列概说,简述本章方剂的概念和分类。正方设组成、用法、功用、主治、案例、方义等六项;附方设组成、用法、功用、主治、案例等五项内容。 为保持历代名方的原貌,正附方的组成、用法两项均标明原方剂量及用法,并另行在括号内注出现代剂量及用法。其中现代剂量一般按原方剂量的比例折算而成,如原方剂量与现代临床实际不符者,则其剂量一律按照现代中药常用量为依据加以拟定。现代剂量均以“克”为单位...查看详细
☉ 《方剂学》
王均宁 主编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7-9-1
紧扣现教材,模拟真试卷,题型尽完备,答案最详全。精解新大纲,抓牢必考点,名亲执笔,百分之源泉。 本书是以“十一五”国级级、新世纪中医药规划教材《方剂学》为蓝本,以《方剂学教学大纲》为依据,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命题及阅卷经验编写而成。 全书共有模拟试卷十二套,每试卷均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方剂组成、论述题等内容。 本书既适用于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针炙、推拿、骨伤专业的本、专科学生使用,也可作为执业中医师、中药师、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考试以及专升本或研究生升学考试参考。 前言 试卷一 试卷二 试卷三 试卷四 试卷五 试卷六 试卷七 试卷八 试卷九 试卷十 试卷十一 试卷十二 参考答案...查看详细
☉ 《方剂学》
  1900-1-1...查看详细
☉ 《方剂学》
  1900-1-1...查看详细
☉ 《方剂学》
  1900-1-1
本《方剂学》是英汉对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外国进修生教材”系列的分册,是针对来华留学生学习方剂的需要而编写的。 该书分为三部分:绪言部分简介了方剂学发展简史;总论部分以方剂学基本理论为主要内容;各论部分按治法分为20章,选入主方153首,附方42首。 在《方剂学》的编写过程中,内容上突出了教材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方剂的选择上注意针对性和实用性,以具有典型组方原则、临床常用的方剂作为每类方剂的主方,并将方剂的使用与临床进行了有机结合。文字方面,针对留学生的语言特点,力求简而明,通俗易懂,译文准确流畅。 绪言 上篇 总论 1 组方原则 2 组成变化 3 剂型与煎服法 下篇 各论 1 解表剂 2 清热剂 3 祛暑剂 4 祛寒剂 5 祛湿剂 6 祛痰剂 7 和解剂 附:方剂笔画索引...查看详细
☉ 《方剂学》
  1900-1-1...查看详细
☉ 《方剂学 新编英汉对照》
樊巧玲 主编;朱忠宝 主译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2-11-1
本书旨在系统介绍中医方剂学基本知识,使众多海内外学习中医的人士借此了解方剂组成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和临床常用代表方,为进一步运用中医药理论进行辨证论治奠定基础。 全书分为总论、各论与附录三部分。总论介绍了方剂学的基本理论。各论根据功用将152首临床常用代表方剂分为16类,重点介绍其方源、组成、用法、功用、临床应用、方解、注意事项等内容。每首正方的“方源”注明最早记载该方的著作。“组成”及“用法”基本参照原书,用药剂量按照原书折算为公制,药物的炮制只收录目前临床常用者;部分丸、散剂的制法书中叙述较简,欲知其详者,可参阅《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散剂可作汤剂服用,文中不再注明...查看详细
☉ 《方剂学(第2版)》
陈德兴 主编,朱忠宝 主译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5-1
本教材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来华留学生卫生部‘十一五’规划双语教材”系列之一。 方剂学是研究和阐述中医治法与方剂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教材介绍了方剂与治法、方剂组成、方剂配伍、方剂剂型以及煎服法等基本知识;并根据方剂的治法、功用,分别介绍解表、泻下、和解、清热、温里、补益等20类方剂。每方介绍组成、用法、功用、主治、证治解析、方义解析、临床运用等项。 绪言 总论 1 方剂与治法 2 方剂的配伍 3 方剂组成与变化 4 方剂的剂型 5 方剂的煎服法 各论 1 解表剂 2 泻下剂 3 和解剂 4 清热剂 5 祛暑剂 6 温里剂 7 补益剂 8 固涩剂 9 安神剂 10 开窍剂 11 理气剂 12 理血剂 13 治风剂 14 治燥剂 15 祛湿剂 16 祛痰剂 17 消导化积剂 18 驱虫剂 19 涌吐剂 20 治疡剂 附录 方名索引...查看详细
☉ 《方剂学(精编教材)》
邓中甲 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6-1
本教材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总论重点介绍方剂学发展简史、方剂与治法,以及方剂分类、组成和配伍、剂型、用法的基本知识;下篇各论主要根据治法、功用,将方剂分为解表、泻下、和解、清热、温里、补益等19类,选入基础方、代表方以及临床常用方共383首,其中正方191首,附方192首。最后还附有“方剂歌诀”和“方名索引”。 每类(章)方剂分为概说、正方两个部分。概说的内容包括每类方剂的定义、治法、功用、适应范围、使用注意,及每节方剂的适应证、临床特点、常用药物、配伍方法、代表方等。正方内容有方名与出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解、运用、附方、文献摘要、病案等项。 现将各论方剂主要项目的编写宗旨做一简要说明...查看详细
☉ 《方剂学(上下册)——中医药学高级丛书》
李飞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1
本书分上篇总论、下篇各论和附篇三个部分。总论阐述方剂学发展简史,方剂与治法,方剂的分类,方剂的组成与变化,剂型与煎服法等。各论根据以法统方的原则,将方剂归纳为解表、泻下等二十章。附篇介绍方剂学的教学与科研方法,主要参考书目评价与方剂索引。该书办求全面、系统地总结方剂源流发展、主治评议、临床运用、疑难阐释、方剂临床研究新进展、新方法、新技术、新经验、方剂学实验研究新成果和研究方法,充分反映了二十世纪末中医方剂学的学术水平和发展前景,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实用性和指导性强,具有一定的深度,广度和高度。 本书可供高等医药院校中医药专业教学人员、本科高年级学生、研究生参考使用,也可供高级临床医师和科研人员参考...查看详细
☉ 《方剂学(双语教材)》
李冀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2-1
方剂学是研究方剂组方原理、配伍规律及临证运用的一门学科,是联系中医基础与临床各科的纽带与桥梁。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总论重点介绍方剂学发展概况、方剂的组方原则,以及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方剂的分类方法、方剂的剂型种类、方剂的用法等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下篇各论依据以法统方的原则,按功用将方剂分为解表、泻下、和解、清热、温里、补益等章节。每章后有思考题便于学生复习。 本书文字精练准确,行文流畅,逻辑严谨,立足中医传统理论,坚持“三基”教育思想,突出配伍规律及中医辨证思维为特色,加大了配伍特点与临证加减运用内容,注重学生临床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本书供接受中医药教育的海外学生(包括接受学历教育的学生及各种短期班学生)及国内接受双语教学的学生使用...查看详细

☉ 《方剂学/21世纪高职高专教材》
 科学出版社 1900-1-1...查看详细
☉ 《方剂学笔记》
韩旭华 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06-9-1
本书是中医学笔记系列丛书的一本,结构概括为“两栏三框”:①板书与教案栏:针对中医各种考试参照教材不一的情况,本书与近20年来国家统编的《方剂学》五版、六版及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版等教材配套,综合浓缩教材精华,省去记录及相互参照时间,使学习效率倍增;②测试与考研栏:分析许多中医院校、研究院所历年考研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真题及中医综合历年真题,迅速提高考研应试技能,帮助成就高分理想;③考研导引框:介绍国内部分重点院校或重点方剂学科情况,帮助指引考研方向;④轻松一刻框:精选中外幽默笑话,激活麻痹和沉默的神经;⑤锦囊妙记框:留给您的私人空间,边学边想边记,真正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 本书是各中医院校医学生专业知识学习、记忆及应考的必备书...查看详细
☉ 《方剂学发挥》
刘公望主编 华夏出版社 2002-9-1
本书全属英文版 媒体评论...查看详细
☉ 《方剂学分册 中医学问答题库 增订本》
张尊如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10-1
总论 各论 第一章 解表剂 第二章 泻下利 第三章 和解剂 第四章 清热剂 第五章 祛暑剂 第六章 温里剂 第七章 表里双解剂 第八章 补益剂 第九章 安神剂 第十章 开窍剂 第十一章 固涩剂 第十二章 理气剂 第十三章 理血剂 第十四章 治风剂 第十五章 治燥剂 第十六章 祛湿剂 第十七章 祛痰剂 第十八章 消导化积剂 第十九章 驱虫剂 第二十章 涌吐剂 等等……...查看详细
☉ 《方剂学——高等中医助学助考丛书》
谢鸣,萧俊平 主编 中国工人出版社 1998-2-1
全书包括两助学、助考两部分。助学部分包括学习要求、提要与解析、小结和思考题四部分。助考部分主要是各种类型的练习题,分为多类题选择题两部分,前者插入相应的章节之后,后者安排在全部的章节完成之后。附篇为两份方剂学模拟考卷。 此套高等中医助学考系列丛书包括以下十三门课程,即:医古文、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中医诊断学、针灸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生理学、正常人体解剖学、西医内科学。这十三部课程均属高等中医院校在校生的必修课程,且是高等中医自学考试的必考课程。为了帮助高等中医院校在校生学好这些课程,特别是帮助全国广大参加高等中医自学考试的文凭考试、职称晋升考试人员、资格考试人员学好这些必考课程...查看详细
☉ 《方剂学歌诀便记口袋书》
李兴广,李秀岭,张珊 主编  2008-8-1
《中医课程速记丛书》是以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为蓝本,采用七言或五言歌诀形式编著,概括了中医基础课程的内容精要,并以内容注释形式囊括了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全部内容。本书为该丛书之一。 方剂学是全国中医院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是中医中药专业本专科学生毕业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和全国执业医师、药师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本书按照教材的框架体系将每个方剂(标★为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方剂,标☆为熟悉的方剂)的组成应用等知识点编成歌诀,执简驭繁,荟精萃要,朗朗上口,使人乐于习诵,便于记忆。 本书是以国家级规划教材《方剂学》为蓝本,采用歌诀形式编著,概括了该门课程的内容精要...查看详细
☉ 《方剂学——国际中医药、针灸培训考试指导用书》
肖俊平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8-1
中医药学是以中国传统的社会历史文化为背景的医学体系,又称中国传统医学。中医药学理论独特,自成体系,文献丰富,经验宝贵,疗效确切。数千年来,中医药学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发挥着不可置疑的重要作用,也为世界各民族人民的健康和世界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医药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医药学知识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应用中医药防治疾病逐渐被更多的民族和人群所接受,中医药事业在很多国家和地区蓬勃发展,中医药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显现。针灸、中医药等医疗活动先后在一些国家(地区)纳入法制化管理。 在中医药国际化的进程中,建立中医药国际标准体系是十分重要的...查看详细
☉ 《方剂学——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复习应试及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导丛书》
康广盛 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1-1
本书专为指导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学生复习应试及研究生入学考试而编写,亦兼顾专科生及成人教育学生。本书参照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方剂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方剂学》及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方剂学》三本教材内容而编写,全书共24章,每章栏目设置为大纲要求、重点及难点提示、内容精讲、典型例题分析、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等6项。 第一章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章 方剂与治法 第三章 方剂的分类 第四章 方剂的组成 第五章 剂型 第六章 煎药法与服药法 第七章 解表剂 第八章 泻下剂 第九章 和解剂 第十章 清热剂 第十一章 温里剂 第十二章补益剂 第十三章固涩剂 第十四章安神剂 第十五章开窍剂 第十六章理气剂 第十七章理血剂 第十八章治风剂 第十九章治燥剂 第二十章祛湿剂 第二十一章 祛痰剂 第二十二章 消食剂 第二十三章 驱虫剂 第二十四章 涌吐剂 媒体评论...查看详细
☉ 《方剂学图表解——中医基础学科图表解丛书》
李庆业 等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4-1
本书系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教研室李庆业教授等编。作者根据现行中医高等院校《方剂学》教材和自己多年教学、临床经验,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内容、设计成各种形象、直观的图表进行解释。特别是把所有方剂中所含有的理法方药内在联系,亦用图表描述清楚,可使学生能提纲挈领地掌握处方用药的客观规律,学会中医的处方方法,改变以往死记硬背的习惯,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 本书图表绘制简洁、合理,既系统又直观地将方剂学的主要内容展示出来,可谓是教师和学生学习方剂学难得的一本参考书,也可供中医临床医生和自学中医者参考。 绪言 总论 第一章 方剂学的辨识 第二章 方剂的组成 第一节 组成原则 第二节 组成结构 第三节 组成变化 第三章 方剂的分类 第四章 方剂的剂型 第五章 方剂的用法 第一节 煎药法 第二节 服药法 各论 第一章 解表剂 第一节 辛温解表剂 第二节 辛凉解表剂 第二章 泻下剂 第一节 寒下剂 第二节 温下剂 第三节 润下剂 第三章 消导剂 第四章 清热剂 第一节 清气分热剂 第二节 清营凉血剂 第三节 清热解毒剂 第四节 清脏腑热剂 第五节 清热祛署剂 第六节 清虚热剂 第七节 清热开窍剂 第五章 温里剂…… 第六章 表里双解剂 第七章 补益剂 第八章 固涩剂 第九章 安神剂 第十章 理气剂 第十一章 理血剂 第十二章 祛风剂 第十三章 祛湿利水剂 第十四章 祛痰剂 第十五章 驱虫剂 第十六章 涌吐剂 附录一 方剂笔画索引 附录二 方剂拼音索引...查看详细
☉ 《方剂学习题集/供中医学、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中医骨伤等专业用》
王义祁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7-1
本习题集是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方剂学》的配套教学用书.习题集是以中医学专业大学专科《方剂学》教学大纲为基础,以2005年6月出版的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方剂学》为蓝本,同时参考了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的有关内容和要求,由全国六所中医药专科院校共同编写而成。本习题集的编写主要是为院校学生、自学中医人员、临床医生等复习、自测、应考模拟等提供帮助。 本习题集的章节、顺序与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方剂学》一致,内容覆盖教材内容的90%以上,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占总题量的60%左右,要求理解的内容占题量30%~35%,要求了解的内容占总题量5%-10%;能力结构一般分记忆、理解、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级层次...查看详细
☉ 《方剂学习题集/全国中等中医药学校教材》
陶忠增 主编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6-1
本书以全国中等中医学校《方剂学》教堂大纲为基础,以《方剂学》教材为依据,同时参考了国家助理执业医师、药师、护士资格考试的有关内容和要求。包括选择题(A1、A2、B、X型题)、名词解释、填空题、是非改错题、简答题、分析论述题等规范化题型,从多方面、多角度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掌握,同时便于学生适应各种考试,有利于各校建立题库,实施考教分离,逐步过渡到微机无纸化考试。 绪言 总论 第一章 方剂与治法 第二章 方剂的分类 第三章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第四章 剂型与用法 各论 第一章 解表剂 第二章 泻下剂 第三章 和解剂 第四章 清热剂 第五章 温里剂 第六章 表里双解剂 第七章 补益剂 第八章 固涩剂 第九章 安神剂 第十章 开窍剂 第十一章 理气剂 第十二章 理血剂 第十三章 消导剂 第十四章 治风剂 第十五章 治燥剂 第十六章 祛湿剂 第十七章 祛痰剂 第十八章 驱虫剂 第十九章 涌吐剂 第二十章 痈疡剂 参考答案 模拟试卷...查看详细
☉ 《方剂学习题与解析》
陈德兴 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8-1
《中医经典课程应试指导》丛书精选了中医本科教学中最重要的6门主干课程,以中医期末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要求和题型设置为依据,参考了上海中医药大学考试题库和其他部分中医药大学试题,以及研究生入学考试内容编写而成。 本分册按本科教材章节顺序进行编排,主要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书末附有5套完整的模拟试题,并同时增加了分析题,供读者考前自测。所有习题均给出参考答案,对重点、难点进行答案解析,以方便读者理解和记忆。全书紧扣教材内容,习题难,中,易配置适宜,可供中医本科学生学习教材内容和应试参考,也可供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和执业中医师资格考试人员考试复习使用...查看详细
☉ 《方剂学心法》
程绍恩,夏月辉 主编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3-1
方剂学是中医药学基础课程,是中医、中药、针灸推拿、护理等各专业、各层次的必修课。本书系统介绍了方剂与治法、方剂的分类、方剂的组成、方剂的用法这四个方面,并列举了大量的方剂药方供读者学习参考。 临渊羡鱼,莫如退而结网。余不揣鄙陋,集同道与门下,从中医基础、诊断、中药、方剂、内科、男科、妇科、儿科、外科、骨伤、皮肤、针灸、内科、儿科、外科、骨伤、皮肤、针灸、五官、温病、金匮要略、伤寒论等,均仿《医宗金鉴》之体,撰成系列丛书,进行于世,俾学者循此阶梯,升堂入室,造福于炎黄之裔。 程绍恩,男,1929年生,汉族,吉林省九台人,长春中医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程老教学三十载...查看详细
☉ 《方药家珍 中医家珍祖传秘笈丛书》
李天海 主编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3-5-1
本书系中医家珍祖传秘笈丛书之方药分册。全书共分两篇。 上篇本草家珍部分主要介绍中药的一般知识及392味中药的歌诀、药性特点、功效应用、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下篇要方家珍部分主要介绍方剂的分类、组成及变化、剂型、用法及各类方剂的方源、组成、服法、功效、主治、方解、动用、注意事项、附方、按语、歌诀等。内容详尽,是作者全家多年行医的经验总结。可供初学中医者及基层医药卫生人员自学,也可作为中医院校学生和中医爱好者学习参考。 李天海,男,又名李辰日,字广渊,1940年生于河北武安。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师资班,后留校任教。1984年调入武安市中医院。退休前任职于武安市中医院副教授、副教授医师...查看详细
☉ 《方药心悟--名中医处方用药技巧》
黄煌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10-1...查看详细
☉ 《方药--中医学入门丛书》
华碧春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8-1
本书介绍了中药方剂的基本知识和常用的方药。...查看详细
☉ 《方苑监床实用方剂精华》
(日)平冈嘉言 著,徐长卿 点校 学苑出版社 2008-10-1
本书原名《方苑》,日本水走嘉言所著。文化八年(1811)刊行,共收载1044首处方,按片假名顺序排列。陈存仁将此书收入《皇汉医学丛书》出版时,题名为《方剂辞典》,并按处方首字画多少重新排序,且编有病证用方索引,以方便临床用方时快捷检索。本书涵盖临床各科,收录古今较多方剂,切合日常应用,可称得上是一部临床实用方剂的代表性著作,也是临床极好的参考书籍。 《方苑》又被称为处方集,日本平冈嘉言所著。共收载1044首处方。陈存仁将此书收入《皇汉医学丛书》出版时,题名为《方剂辞典》,并按处方首字画多少重新排序,且编有病证用方索引,以方便临床用方时快捷检索。本书涵盖临床各科...查看详细
☉ 《肥胖症效验良方——难治病效验良方丛书》
丁宇,李焱 编著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5-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肥胖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肥胖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病,是一种多见于生活条件好的人群中的营养不良性疾病,它不是由于营养缺乏,而是由于营养过剩而造成的疾病。肥胖使我们的青春缺少了窈窕的身材,对漂亮的服装只能望而兴叹;让我们时刻担心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脏病、痛风、脂肪肝等疾病的发生,对着美味佳肴却不能大饱口福,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活动自在;使我们的反应能力、免疫能力、耐受能力下降。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一个国家由贫穷走向富裕的时期是发病的高峰期,我国正处于这一时期,肥胖正逐渐流行。肥胖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因此如何认识肥胖、预防肥胖、控制肥胖、治疗肥胖...查看详细
☉ 《风湿病单验方大全》
吴广明 等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7-4-1
本书从临床实用角度出发,搜集古今文献所记载的防治风湿类疾病的单验方共2086首,分为29节,逐次记录,少有发挥,以保存原方之原貌。对于分类不清或无法分类者,全部归入最后一节“痹证”之中。 鉴于我国地域广阔,人体强弱不等之原因,书中所标剂量仅供参考,不可拘泥。个别未列出剂量者,可在医生指导下灵活应用。 第一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91方) 第二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36方) 第三节 系统性硬皮病(32方) 第四节 皮肌炎(16方) 第五节 干燥综合征(18方) 第六节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12方) 第七节 结节性多动脉炎(9方) 第八节 风湿热(64方) 第九节 结节性红斑(4方) 第十节 大动脉炎(21方) 第十一节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28方) 第十二节 雷诺氏综合征(41方) 第十三节 红斑性肢痛(24方) 第十四节 强直性脊柱炎(6方) 第十五节 骨关节病(37方) 第十六节 颈椎病(83方) 第十七节 肩关节周围炎(85方) 第十八节 骨坏死(6方) 第十九节 创伤性关节炎(7方) 第二十节 痛风(27方) 第二十一节 坐骨神经病(104方) 第二十二节 梨状肌综合征(6方) 第二十三节 历节(11方) 第二十四节 白塞氏病(24方) 第二十五节 过敏性紫癜(37方) 第二十六节 腰腿痛(249方) 第二十七节 手足麻木(11方) 第二十八节 跟痛症(30方) 第二十九节 痹证(867方) 媒体评论...查看详细
☉ 《风湿病效方400首》
郭雪申,徐三文 主编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5-8-1
本书是一部系统总结国内近15年来运用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的临床参考书。全书经过精心筛选、提炼,共辑录新方新法400首,绝大多数是经过大宗病例验证,效果较理想者。该书反映了我国近15年来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在治疗风湿病方面的最新成果和最新进展,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可供临床、科研、教学人员及患者参考。 一、风湿性关节炎方 1.散痹汤 2.祛痹汤 3.黑神丸 4.风湿合剂 5.鸡血藤汤 6.祛风通络汤 7.虎蛇千灵汤 8.加味蠲痹汤 9.甘草附子汤 10.地龙血藤汤 11.加味二妙散 12.飞针治疗法 13.电针穴注法 14.火酒治疗法 15.大杼针刺法 二、类风湿性关节炎方 1.痹通汤 2.阳和汤 3.桂枝汤 4.乌龙汤 5.通痹汤 6.蛇蝎散 7.类阳丹 8.四物五藤汤 9.血府逐瘀汤 10.补肾活血汤 11.羌防通痹汤 12.清养通痹汤 13.清解三藤汤 14.扶正通痹汤 15.三龙三虫汤 16.风湿骨痛汤 17.破瘀通络汤 18.祛风镇痛汤 19.补益通络汤 20.归芪蠲痹汤 21.益气养血汤 22.芪桂二活汤 23.二鳖二蛇散 24.强壮祛风酒 25.风湿止痛液 26.顽痹汽浴剂 27.中药外敷法 28.蜂针治疗法 29.穴位埋藏法 30.脊里药针法 三、强直性脊柱炎方 1.补肾强督汤 2.强脊清解汤 3.补肾治汤 4.加减寄生汤 5.益肾活血汤 6.补肾活血汤 7.补肾祛邪汤 8.补肾祛风汤 9.通督散痹汤 10.舒督通痹汤 11.独活寄生汤 12.寄生青藤汤 13.加减三痹汤 14.扶正化痰汤 15.麻藤石甘汤 16.制二乌复方 17.雷公藤复方 18.骨痹汤 19.斑麝粉 20.熏蒸方 21.二活通督液 22.针灸拔罐法 23.夹脊针罐法 24.夹脊火针法 25.刺络放血法 26.针灸穴注法 27.双针治疗法 28.穴位埋线法 29.推拿导引法 30.封闭拉压法 四、干燥综合征方 1.益气生津汤 2.大补地黄汤 3.养阴通络汤 4.益气养阴汤 5.增液地黄汤 6.芪参葛术汤 7.杞菊地黄汤 8.益气参苓汤 9.门冬清肺饮 10.辨证三治方 11.内燥外燥方 12.润燥合剂 五、白塞综合征方 1.补血泻心汤 2.通络清解汤 3.白塞解毒汤 4.白背地锦汤 5.扶阳泄毒汤 六、红斑狼疮方 1.红斑清解汤 2.补肾活血汤 3.加味地黄汤 4.当归补血汤 5.复方女贞汤 6.祛风通络汤 7.滋肾清热汤 8.银翘生苓汤 9.来氏狼疮汤 10.荆芥连翘汤 11.养阴宁心汤 12.凉血解毒汤 13.补肾消斑汤 14.普济消毒饮 七、皮肌炎方 1.益气通络汤 2.柴梗除湿汤 3.益气祛瘀汤 4.补肾活血汤 5.蛇草苡米汤 八、硬皮病方 1.益肾通络汤 2.温阳通痹汤 3.益气活血汤 4.活血蠲痹汤 5.硬皮速软汤 6.补气软皮汤 7.大剂葛根汤 8.黄芪灵芝汤 9.麻黄解肌汤 10.益气通痹方 11.清热活络方 12.灵仙熏洗方 13.硬皮病洗方 九、多发性大动脉炎方 1.益气通脉汤 2.温阳益气汤 3.黄芪桂枝汤 4.附桂通脉汤 5.加减桂枝汤 6.通脉活络汤 7.化瘀系列方 十、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方 1.卷柏黄芪汤 2.归脾四草汤 3.扶正化癜汤 4.三根四草汤 5.归脾理血汤 6.归芪五草汤 7.黄芪三七汤 8.牛丹紫癜汤 9.益气凉血汤 10.黄芪赤风汤 11.补脾统血汤 12.益气补肾汤 13.养血清癜汤 14.牛角消癜饮 15.血病Ⅰ号方 十一、过敏性紫癜方 1.青黛饮 2.化癜汤 3.调肾汤 4.抗癜汤 5.紫蛇汤 6.化斑汤 7.紫癜汤 8.益肾凉化汤 9.双珠清凉汤 10.生紫消癜汤 11.清解凉血汤 12.活血化瘀汤 13.凉血解毒汤 14.养血凉血汤 15.苦紫抗敏汤 16.加减黄皮汤 十二、髌骨软骨软化症方 1.壮骨止痛汤 2.补肾养血汤 3.芍地芪灵汤 4.水蛭活血汤 5.苏红透骨汤 6.两乌三草液 7.灵仙透入液 8.三号熏洗方 9.穴位温针法 10.创面电针法 11.针刺夹脊法 12.透针治疗法 13.针刀推拿法 14.松解粘连法 15.按揉松解法 16.局部松顺法 17.推拿温针法 18.封闭按摩法 19.综合治疗法 十三、胫骨结节骨软骨炎方 1.四物消肿汤 2.加味桂枝汤 3.通络熏洗方 4.三黄清白散 5.三色消肿膏 6.樟脑跌打液 7.针灸刀疗法 8.针刺推拿法 9.推拿舒筋法 十四、痛风性关节炎方 1.痛风汤 2.平痛汤 3.司爷汤 4.附红汤 5.九毛汤 6.宣痹汤 7.痛风散 8.痛风煎 9.痛风饮 10.定痛方 11.神犀丹 12.慈军散 13.海桐皮散 14.痛风宁汤 15.利湿活通汤 16.新木防己汤 17.海桐寻骨汤 18.清利通络汤 19.痛风定痛汤 20.新加四妙汤 21.麻翘小豆汤 22.当归拈痛汤 23.石膏土苓汤 24.齐刺中药法 25.针刺艾灸法 26.温针灸疗法 27.针刺刺血法 28.点刺放血法 29.火针放血法 30.姜炷灸治法 十五、骨质疏松症方 1.独活寄生汤 2.滋补肝肾汤 3.补肾强骨汤 4.补肾壮筋汤 5.补肾宁骨汤 6.加减骨痿汤 7.固精养血汤 8.补肾健骨汤 9.补肾活血汤 10.补肾通络汤 11.三补杞胶汤 12.二仙肾气汤 13.益肾填髓汤 14.补肾化瘀汤 15.温阳止痛汤 16.调补三焦方 17.加减当归丸 18.护骨合剂 19.补肾壮骨胶囊 20.五穴针刺法 十六、佝偻病方 1.抗佝方 2.壮骨粉 3.消佝散 4.佝偻糖浆 5.参芪糖浆 6.健骨冲剂 7.菟丝合剂 8.甘麦大枣汤 9.补肾地黄汤 10.人参养荣汤 十七、骨关节结核方 1.骨痨汤 2.克骨汤 3.结核膏 4.抗痨丹 5.骨痨丸 6.硇砂丸 7.结核丸 8.乌梢蛇粉 9.抗骨痨汤 10.流痰复原汤 11.骨痨复元汤 12.加味阳和汤 13.髋结核四方 14.分期抗痨方 15.攻补兼治方 16.骨痨消散方 17.补肾健脾方 18.抗痨扶正丸 19.火针火罐法 20.关节注药法 十八、化脓性骨髓炎方 1.愈骨汤 2.解毒汤 3.骨炎汤 4.五枝汤 5.通化散 6.结核散 7.骨髓丸 8.骨炎丸 9.骨仙丹 10.骨髓炎散 11.扶正清骨汤 12.四君托毒汤 13.十全大补汤 14.托毒生骨汤 15.黄金穿甲汤 16.益气除湿汤 17.活血解毒汤 18.银花连芷汤 19.化瘀解毒汤 20.归芪活血汤 21.解毒活血汤 22.二花公丁汤 23.清热解毒汤 24.赤芍药合剂 25.骨炎系列方 26.解毒清骨散 27.外敷密冰散 28.黄柏丹参煎 29.清解灌洗液 30. 银花芒硝液 十九、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方 1.治痿汤 2.强力水丸 3.温肾荣筋汤 4.马钱复痿灵 二十、重症肌无力方 1.益气通络汤 2.参苓芪藤汤 3.黄芪益气汤 4.补中益气汤 5.扶正起痿汤 6.温阳益气汤 7.升阳益气汤 8.克痿开眼丸 9.温肾健脾方 10.双针治疗法 11.隔药饼灸法 12.益气通络法 13.合谷刺法 二十一、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方 1.复骨汤 2.活骨汤 3.健髋汤 4.还原汤 5.生骨散 6.复原丸 7.滋骨丸 8.骨复活汤 9.复骨健步汤 10.加减阳和汤 11.益气化瘀汤 12.补骨复原汤 13.活血通络汤 14.益气化瘀汤 15.血府逐瘀汤 16.补肾活血汤 17.加减二仙汤 18.温阳通络丸 19.益肾活血丸 20.龙虎将军丸 21.活骨Ⅰ号方 22.通络外敷方 23.健髋透入液 24.外敷补蚀散 25.局部推拿法 二十二、雷诺病方 1.芪桂通络汤 2.祛痹雷诺汤 3.补阳还五汤 4.黄芪桂枝汤 5.温阳通脉汤 6.山甲路通汤 7.黄芪蜈蚣汤 8.温经逐痹汤 9.温经通络汤 10.参芪通络汤 11.当归四逆汤 12.苏龙活血汤 13.新加当归汤 14.通阳活脉汤 15.通脉解痉散 16.烧山火针法 二十三、红斑性肢痛症方 1.益气通络汤 2.清解三味汤 3.清凉通络汤 4.新木防己汤 5.龙胆泻肝汤 6.桃红四物汤 7.解毒化瘀汤 8.三物黄芩汤 9.加减犀黄汤 10.加味宣痹汤 11.参柏化瘀汤 12.加味四妙汤 13.活血止痛散 14.加味二妙散 15.忍冬系列方 二十四、慢性疲劳综合征方 1.仙人饮 2.新三合汤 3.抗疲劳汤 4.小柴胡汤 5.人参归脾汤 6.补中益气汤 7.解郁疏肝汤 8.益脾调肝汤 9.加味补益汤 10.加味逍遥散 11.补气芳香散 12.扶正祛邪贴 13.虚劳针灸法 14.针罐并用法 15.补虚针罐法 16.平衡针灸法 17.宁血针灸法 18.调理针灸法 19.按揉夹脊法 20.推拿治疗法 二十五、川崎病方 1.清解化瘀汤 2.清营养阴汤 3.清营活血汤 4.解毒化瘀汤 5.血府逐瘀汤 6.养阴活血汤 7.分期治疗方...查看详细
☉ 《妇 儿 五官科病奇方》
田凤鸣,董军杰 主编 科技文献出版社 2007-11-1
本书是一本以祖国医药为主体的现代方书。全书分三章,第一章妇科病症方,第二章儿科病症方,第三章五官科病症方。共载大约440个病症和近2000道精粹配方,配方是从全国医药卫生期刊3000多册和100多咱古今医学论著中荟萃而来,包括临床医学科研成果、创新医方、古代秘方、奇效良方、民间以及少数民族的乡用医方。内容翔实,方便实用。既是省市地县各级医疗机构、科研单位和临床工程师遣方用药的指南和工具,亦是城乡家庭知识分子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第一章 妇科病症方 急性乳腺炎 慢性乳腺炎 乳头皲裂 月经前乳房账 乳腺增生 巨乳症 慢性外阴营养不良 会阴部过敏致溃疡 前阴部溃疡 狐惑病 女性多毛症 妇女外阴痛痒 带下 前庭大腺炎 滴虫性阴道炎 霉菌性阴道炎 细菌霉菌滴虫性阴道炎 阴道炎 老年性阴道炎 输尿管阴道瘘 阴道痉挛 阴吹 子宫颈炎 子宫颈糜烂 子宫颈中重度间变 子宫内膜炎 子宫肥大 子宫发育不良 子宫脱垂 盆腔炎 急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 盆腔炎性包块 盆腔瘀血 宫腔粘连 子宫内膜异位症 月经失调 月经期哮喘 月经期呕吐 月经期紫癜 月经期目痛 闭经 痛经…… 第二章 儿科病症方 第三章 五官科病症方...查看详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