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中医学 . 方剂学(1)

☉ 《(便捷式)常用中药方剂手册》
陈伟 主编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1-8-1
在本书中,我们选择了临床、教学工作中最为常用和实用的200余叶中药,100余首方剂,用简捷的语言,直接的方式,将中药学、方剂学中核心的内容呈献给大家。所选内容是每个即将从事或正在从事中医药工作的同志所必须掌握的,也是中医院校课程考试、自学考试、晋升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所常常涉及的。掌握这些知识不仅是实际工作的需要,也可为今后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书适用于医学院校的学生、临床医生、药学工作者、中医药爱好者,是临证、考前复心备的参考书。 上篇 中药学 第一章 解表药 第一节 疏风散寒药 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 第二章 清热药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第二节 清热凉血药 第三节 清虚热药 第三章 清热解毒药 第四章 化痰止咳药 第五章 芳香化湿药 第六章 消食药 第七章 理气药 第八章 泻下药 第九章 温里药 第十章 平肝熄风药 第十一章 安神药 第十二章 利水渗湿药 第十三章 祛风湿药 第十四章 止血药 第十五章 活血祛瘀药 第十六章 补益药 第一节 补气药 第二节 补阳药 第三节 补血药 第四节 养阴药 第十七章 收涩药 下篇 方剂学 第一章 解表剂 第二章 泻下剂 第三章 和解剂 第四章 清热剂 第五章 温里剂 第六章 补益剂 第七章 固涩剂 第八章 安神剂 第九章 开窍剂 第十章 理气剂 第十一章 理血剂 第十二章 消导剂 第十三章 祛湿剂 第十四章 祛痰剂 第十五章 治风剂 第十六章 治燥剂...查看详细

☉ 《(便携式)常用中药方剂手册》
陈伟主编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1-8-1
本书选择了临床、教学工作中最为常用和实用的200 余味中药,100 余首方剂,用简捷的语言,直接的方式,将中药学、方剂学中核心的内容呈献给大家。...查看详细
☉ 《(鱼孚)溪秘传简验方——珍本医籍丛刊》
陆锦燧 编 中医古藉出版社 2004-9-2
《(鱼孚)溪秘传简验方》为《(鱼孚)溪单方选》、《(鱼孚)溪外治方选》之合订本,现有版本仅1918年戊午春石印本及《(鱼孚)溪陆氏医述》本。此次点校以1918年石印本为底本,以《(鱼孚)溪陆氏医述》本参校,兼以文校、理校。点校中,将繁体字、异体字、古今字,在不影响文义前提下,统一改用现代简化汉字;药名、病名、物品名中的字均按现在习惯用法予以迳改。 陆锦燧,字晋笙,近代古吴医家。其医术高超,著述颇丰,流传至今的有所辑《(鱼孚)溪单方选》二卷、《(鱼孚)溪外治方选》二卷、《用药禁忌书》二卷、《外候答问》十二卷、《重古三何医案》三卷、《景景医话·附医话录旧》等。其中...查看详细

☉ 《本草纲目》验方解
王绪前 主编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5-1
本书编者均是长期从事中药学教学的教师,为进一步发掘祖国医学遗产,普及中医药知识,古为今用,让中医药更好的为人类服务,选用了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由刘衡如先生点校本《本草纲目》为蓝本,对《本草纲目》中比较实用的方治进行了节选,采集精华,并加按语,以实用,有效,药物简单为原则,以利于读者阅读并有的放矢的应用。《本草纲目》中的方子多是行之有效的,但鉴于篇幅,只是节选了其中部分效方。 第一部分 肺系 感冒 中暑 失音 头痛 咳嗽 汗证 咽痛 肺痈 肺痿 哮喘 鼻渊 第二部分 心系 口疮 不寐 胸痹 健忘 瘕瘕 癫狂 第三部分 脾胃系 口渴 口臭 反胃 虫证 吐血 呃逆 呕吐 泄泻 胃痛 便秘 消渴 虚劳 痔疮 痢疾 腹痛 痹证 痰饮 赢瘦 第四部分 肝系 中风 风证 目赤 目暗 目翳 眩晕 黄疸 惊风 痫证 臌胀 第五部分 肾系 牙痛 水肿 白浊 耳鸣 阳痿 尿血 脱发 淋证 遗精 遗尿 腰痛 第六部分 妇科 月经不调 阴挺 乳痈 带下 胎漏 缺乳 崩漏 第七部分 皮外科 丹毒 白秃 虫蛇咬伤 冻疮 金疮 疝气 毒证 痈疽 烧烫伤 黑痣 湿疹 瘙痒 瘰疬 瘿瘤 附录:古今常用度量衡对照表...查看详细
☉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校注考证
王雪苔 编著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9-1
本书由国内外著名的针灸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王雪苔编著,共分三篇。上篇收载《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繁体字校注本、简化字厘定本及作者的校注厘定说明;下篇收载作者对《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调查与考证的论述;附篇收集了有关《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资料选编。作者以翔实的资料和深入的研究,对这部重要的中医药古籍加以校勘整理,对继承和挖掘中医药宝库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其中的脏腑辨证用药法则及众多处方对今人临证用药具有很好的指导、借鉴和实用价值。本书内容珍贵、考证有据,适于临床医师、中医药研究和教学人员阅读参考。 王雪苔,1925年生,辽宁省义县人。现为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查看详细
☉ 《按病索方:解密中医处方》
刘公望 主编 华夏出版社 2007-2-1
本书主要读者对象是需要制定中医汤液处方的临床医师及有志于此的医学生。因此本书所选处方中,除去有些不宜作汤剂者外,所载药物剂量均为汤剂用量。 本书处方中所标明的剂量是一般剂量,临床可根据医师经验和患者情况适当加减。 中成药成分、剂量及加工方法等已属现代中药加工业专门技术,因此本书从略,只重点讲授其组成、功效及应用等。 有些古方组成中含有犀角、虎骨等违禁药物,本书中均用他药代替,如犀角用水牛角代,虎骨用鹿角代。 成药用量、服法等问题,因生产厂家不同而各异,本书一律未注明,服用时可参照药厂说明书或遵医嘱。 本书各方所列“方证”一项系指中医辨证诊断...查看详细
☉ 《八名方临床应用》
郑伟达 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6-1
本书将桂枝汤、麻黄汤、小柴胡汤、二陈汤、四逆汤、四君子汤、六味地黄汤八大名方,以及以A名方为基础加减化裁出的359着,以类方形式予以系统介绍,能帮助读者从类方中联系对比,悟出中药配伍的奥妙,方剂加减变化规律和临床应用领域。每方详列药物组成、功能、主治、方解、服法、还介绍了古今医家应用本方的临床经验和现代研究资料,切合临床应用,无论对初学者,或富有常识的临床工程师皆有借鉴之处。 郑伟达,福建闽清人。早年跟国家级专家郑孙谋教授学习。20多年来,刻苦钻研祖国医学理论,根据祖传秘方,结合临床实践,研制成国家级抗癌新药神州消瘤胶囊系列药品,目前已在京、沪、闽进入临床研究...查看详细
☉ 《备急千金要方》
孙思邈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5-5-1
全书共计三十卷。书中所详述的救急、食疗、养生、气功、按摩等内容,尤为他书所不及。本书不仅反映了著者本人长期的医疗实践经验,同时还收载了唐以前医药文献的珍贵资料,其中,如郭玉、范汪等各家之著,多赖此书得以部分保存和流传。...查看详细

☉ 《本草纲目养生药方精选》
黄志杰,胡永峰 主编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3-1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健康应是五脏功能健全,阴阳协调平衡,气血精液充盛,智力发达,思维敏捷,意志坚定,耳聪目明,寐寤适时,皮肤润泽,肌肉结实,筋骨强壮,精力充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都渴望获得更多的养生保健知识和方法,提高健康水平。 健康长寿是人类的共同愿望,我国劳动人民在与疾病斗争、维护身体健康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历经27年编撰的《本草纲目》,记载有丰富的养生保健知识和方法。不仅是医务工作者的重要参考书,也是人们养生保健的良师益友。但由于篇幅巨大,文字古奥,检索不便而未能很好普及,至使许多如鼓应桴之效的良方沉睡于古籍之中...查看详细
☉ 《辩证处方妙义》
李庆业 主编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2008-1-1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本书的目是本着突出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依据辨证分析及处方用药的方证相关一贯性的规律,按照理法药方的实际思维过程,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读者能更快地掌握处方规律,学会自己辨证用药处方。最终目的在于将理、法、方、药的内容融为一体,为提高读者临床辨证论治的综合能力奠定基础。 李庆业,男,生于1940年12月,辽宁省沈阳市人。1965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并留校工作至今。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会方剂教研室主任、方剂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并担任国家中成药保护品种审评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医药学会方剂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和中成药分会副秘书长...查看详细
☉ 《病毒性疾病效方400首——临床各科效方荟萃》
金远林,曾建平 主编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2-9-1
本书介绍了中国医药学以其独特的医学理论、方法和丰富的药物资源,在防治病毒性疾病临床上行之有效方剂400首,充分反映了中医药防治病毒性疾病独特效果和最新研究成果。内容实用、科学性强,为临床、科研、教学人员提供了一本实用价值较高的参考书,并对广大患者和家属亦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一、流行性感冒方 1.清解汤 2.蓝银汤 3.正柴胡饮 4.清热解毒饮 5.柴葛清透汤 6.宣肺利湿汤 7.疏风解毒汤 8.柴胡桂枝汤 9.羌荆石甘汤 10.三黄石膏汤 11.加减麻黄汤 12.针刺治疗方 13.抗毒流感合剂 14.疏风流感合剂 15.加味甘露消毒丹 16.加减柴葛解肌汤 17.抗病毒辟秽清新方 18.藏药十二味翼首散合四味藏本香汤 二、上呼吸道感染方 1.退热饮 2.热毒净 3.双解汤 4.高热灵汤 5.解毒乙方 6.麻银合方 7.射银合剂 8.扶正冲剂 9.解表透湿汤 10.解表退热汤 11.金叶清热汤 12.泄肺热汤 13.小儿热速清 14.穴位刺血方 15.加味麻杏石甘汤 16.香石清解袋泡剂 17.止咳散敷足底方 三、毛细支气管炎方 1.五子平喘汤 2.宣肺定喘汤 3.化痰平喘汤 4.葶苈定喘汤 5.宣肺止咳汤 6.薤白桂皮汤 7.加味三拗汤 8.火罐治疗方 9.解毒化瘀平喘汤 10.健脾通络平喘汤 11.清肺平喘活血汤 12.加味麻黄射干汤 四、病毒性肺炎方 1.化瘀汤 2.活肺汤 3.解肺汤 4.银柴汤 5.青根汤 6.十枣汤 7.灌肠方 8.大青合剂 9.清肺糖浆 10.宣肺解毒汤 11.养阴清肺汤 12.清热泻肺汤 13.青黛射干汤 14.鱼花石蛤汤 15.肺俞外贴方 16.直肠滴注方 17.扶正抗毒糖浆 18.开肺化痰解毒汤 19.银芪合剂雾化吸入方 20.银芩合剂雾化吸入方 21.银贝合剂雾化吸入方 五、疱疹性咽峡炎方 1.五根汤 2.清解利咽汤 3.绿豆解毒汤 4.加味银翘汤 5.加味连朴饮 6.加减凉膈散 7.黄栀花口服液 8.耳穴刺血、压籽方 六、咽结膜热方 1.咽结膜热方 2.清宣导滞汤 3.清肝泻热汤 4.清热化瘀汤 5.清热解毒灵 6.夏枯草合剂 7.加减银翘散 七、病毒性心肌炎方 1.心炎康 2.益心汤 3.强心汤 4.养心汤 5.五参汤 6.清热解毒汤 7.养心解毒汤 8.生脉解毒汤 9.解毒定悸汤 10.益气通阳汤 11.补益气阴汤 12.益气活血汤 13.补气养血汤 14.化痰活瘀汤 15.二参甘草汤 16.五参二连汤 17.变通白虎汤 18.二黄温胆汤 19.解毒心肌饮 20.益气心肌饮 21.解毒生脉散 22.五参生脉散 23.龙牡生脉散 24.加减炙甘草汤 25.解毒化瘀益心汤 八、流行性出血热方 1.清瘟合剂 2.出血热合剂 3.加味增液汤 4.双黄连注射液 5.EHF发热期Ⅰ方 6.EHF发热期Ⅱ方 7.EHF发热期Ⅲ方 8.EHF发热期Ⅳ方 9.EHF发热期Ⅴ方 10.EHF发热期Ⅵ方 11.EHF少尿期Ⅰ方 12.EHF少尿期Ⅱ方 13.EHF少尿期Ⅲ方 14.EHF多尿期Ⅰ方 15.EHF多尿期Ⅱ方 16.EHF肾衰Ⅰ方 17.EHF肾衰Ⅱ方 18.EHF肾衰Ⅲ方 19.EHF肾衰Ⅳ方 20.HF肾衰Ⅴ方 九、流行性腮腺炎方 1.消痄膏 2.猫眼膏 3.发泡散 4.雄黄散 5.黄白散 6.流腮合剂 7.解毒消痄汤 8.清热散结汤 9.舒肝解毒汤 10.柴葛消腮汤 11.荆柴解毒汤 12.鸭跖银花汤 13.银花解毒汤 14.雄黄冰片膏 15.二黄冰黛散 16.青黛仙人糊 17.灯心草灸方 18.针刺治疗方 19.解毒抗炎合剂 20.芙蓉仙人掌方 21.药饼敷贴涌泉穴 十、流行性乙型脑炎方 1.乙脑散 2.乙脑汤 3.犀银汤 4.清营饮 5.银翘白虎汤 6.白虎承气汤 7.清气凉营汤 8.清热止痉汤 9.养阴复明汤 10.乙脑通下汤 11.乙脑系列方 12.乙脑三联方 13.清气Ⅱ号方 14.加减白虎汤 15.直肠点滴方 16.透刺针疗方 17.白虎解毒通窍汤 18.解表、醒脑、养阴三方 十一、散发性病毒性脑炎方 1.二地汤 2.清温汤 3.健脑散 4.腮脑合剂 5.脑炎三期方 6.加味凉膈汤 7.穴位电针方 8.针刺加穴注方 十二、单纯疱疹方 1.珍珠冰硼膏 2.双料喉风散 3.频谱仪照射 十三、带状疱疹方 1.徐七方 2.雄黄散 3.托毒散 4.疱疹汤 5.麦粒灸 6.朱黄冰膏 7.疱疹消痛汤 8.解毒愈疹汤 9.大青连翘汤 10.柴胡清肝汤 11.益阴活血汤 12.蜈蚣解毒汤 13.南通蛇药方 14.疱疹止痛灵 15.刺络拔罐方 16.针刺夹脊方 17.夹脊穴注方 18.梅花针疗方 19.划龙点精法 20.壮医药线灸 十四、麻疹方 1.银翘柴葛汤 2.清肺解毒汤 3.解表透疹汤 4.清解透表汤 5.牛膝甘草汤 6.宣毒发表汤 7.顺证逆证方 8.麻疹三期方 9.麻疹肺炎方 10.重型麻疹方 11.大黄泡服方 12.清开灵注射液 十五、风疹方 1.银翘疏风汤 2.银翘解毒汤 3.银翘消疹汤 十六、水痘方 1.清痘饮 2.痘疹方 3.松肌通圣汤 4.清痘解毒汤 5.薏苡竹叶散 6.加味三仁汤 7.加减银翘散 8.加味黄连解毒汤 9.清气凉营解毒汤 十七、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方 1.热毒净 2.清化汤 4.解毒化湿汤 5.三期治疗方 6.辨证三型方 十八、巨细胞病毒感染方 1.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方 2.巨细胞病毒性流产方 3.巨细胞病毒性感染孕妇方 十九、手足口病方 1.宣透散 2.卤地菊汤 3.银翘解毒汤 4.解毒透疹汤 5.三仁消毒汤 6.清瘟败毒饮 7.抗病毒冲剂 8.疏风泻黄散 9.解毒泻黄散 10.加减银翘散 11.加味解毒散 12.加味薏苡竹叶散 二十、登革热方 1.登革汤 2.登革清Ⅰ号 3.清瘟败毒饮 4.化湿解毒汤 5.辨证分型方 二十一、轮状病毒性肠炎方 1.秋泻汤 2.毒泻汤 3.热泻汤 4.止泻定 5.水泻停 6.温中化湿汤 7.健脾秋泻汤 8.苍术桔梗汤 9.变化胃苓汤 10.湿热脾虚方 11.小儿止泻散 12.七味白术散 13.干姜饼灸方 14.推拿手法方 15.穴位电磁疗方 16.加减葛根芩连汤 17.加减升麻葛根汤 18.苍葛止泻颗粒剂 二十二、川崎病方 1.清营养阴汤 2.活血化瘀汤 3.清营活血汤 4.解毒化瘀地黄汤 5.加减血府逐瘀汤 6.养阴解毒活血汤 7.清开灵注射液 二十三、小儿疱疹性口炎方 1.清热解毒汤 2.疏风解毒汤 3.疮疹净冲剂 4.解毒导赤散 5.川连导赤散 6.清热泻脾散 二十四、生殖器疱疹方 1.四黄膏 2.解毒清热汤 3.燥湿解毒方 4.燥湿解毒杀虫方 5.复方板蓝根合剂 二十五、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方 1.黄花汤 2.双解汤 3.当归散 4.散风清解汤 5.柴胡复生汤 6.益气解毒汤 7.养阴清热汤 8.明目消翳汤 9.加味桑菊饮 10.八味大发散 11.加味紫草方 12.抗毒明目方 13.抗毒免疫方 14.扶正固本方 15.角膜疱疹清 16.角膜疱疹灵 17.加味玉屏风散 18.加味助阳活血汤 19.健脾温化消翳汤 20.消炎明目退翳汤 二十六、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方 1.消赤汤 2.解毒汤 3.千金片 4.疏风清目汤 5.清热解毒汤 6.夏珠银菊汤 7.四顺清凉饮 8.加减泻肺饮 9.毫针围刺方 10.穴位放血方 11.刺络拔罐法 12.针刺上明穴 13.红眼Ⅰ、Ⅱ号方 14.清热解毒熏洗方 二十七、慢性疲劳综合征方 1.仙人饮 2.三合汤 3.抗疲劳汤 4.解郁疏肝汤 5.益脾调肝汤 6.扶正祛邪贴 7.针灸疲劳方 8.加味逍遥散 9.加味小柴胡汤 10.加减补中益气汤 二十八、艾滋病方 1.艾灸方 2.艾通冲剂 3.甘草甜素 4.辨虚实方 5.辨四型方 6.辨治腹泻方 7.化裁四神丸 8.体针耳针方 9.季德胜蛇药 10.艾滋病心肌炎方 二十九、寻常疣方 1.矾香膏 2.隔蒜灸 3.软坚除疣汤 4.活结套扎法 5.针刺阿是方 6.三角针刺法 7.针刺母疣法 8.狗尾草穿刺方 三十、扁平疣方 1.克疣汤 2.蠲疣汤 3.桃苡汤 4.荆防汤 5.除疣汤 6.消疣汤 7.去疣汤 8.消疣散 9.消风散 10.平疣冲剂 11.活血解毒汤 12.疏郁解毒汤 13.双石牡蛎汤 14.大黄外洗方 15.鸦赤散擦剂 16.穴位注射法 17.耳穴贴压法 18.复方木贼洗剂 19.益气解毒活血汤 20.加味板蓝根合剂 三十一、跖疣方 1.消疣膏 2.喧声合剂 3.活血解毒汤 4.平肝软坚汤 5.解毒散瘀汤 6.盐水浸泡方 7.针刺艾灸方 三十二、传染性软疣方 1.挑刺法 2.火针方 3.参芪活血酒 4.熏洗软疣方 5.外用药酒方 6.刮疣术合祛疣酊 7.加味五味消毒饮 三十三、尖锐湿疣方 1.湿疣膏 2.枯萎疗法 3.疣灵搽剂 4.平疣Ⅱ号 5.解毒消疣汤 6.青板银翘汤 7.二阴除疣汤 8.复方莪术汤 9.内外合治方 10.实证虚证方 11.复合鸦胆子油 12.扶正解毒燥湿方 13.活血祛瘀解毒汤 14.摘除术合除疣方 15.解毒汤并克疣搽剂 16.高频电针加中药方 17.散疣汤合解毒熏洗方 18.二味拔毒散并消痔灵方 19.加减龙胆泻肝汤合消疣散 20.花根除疣汤合百苦蛇肤煎...查看详细
☉ 《不孕不育症单验方大全——专科专病单验方系列丛书》
孔立 等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8-9-1
第一章 不孕症 第一节 通用方 第二节 月经不调性不孕 第三节 排卵障碍性不孕 第四节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 第五节 炎症性不孕(宫颈炎、盆腔炎) 第六节 卵巢囊肿性不孕 第七节 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 第八节 免疫性不孕 第九节 子宫发育不良性不孕 第二章 不育症 第一节 通用方 第二节 阳痿性不育 第三节 遗精性不育 第四节 早泄性不育 第五节 阳强性不育 第六节 免疫性不育 第七节 不射精性不育 第八节 血精 脓精性不育 第九节 精液不液化性不育 第十节 精子异常性不育 第十一节 睾丸炎性不育 第十二节 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 第十三节 前列腺炎性不育 媒体评论...查看详细
☉ 《产科病效方443 首》
刘建忠 等主编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2-8-1
本书提供了治疗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效方443首。书中对异常妊娠、妊娠合并症、异常分娩、异常产褥以及其他产科疾病的治疗方(法)作了介绍。充分反映了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产科疾病的最新进展和最新成果。为临床、科研、教学人员提供了一本实用价值较高的参考书,对广大患者及家属亦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第一章 异常妊娠方 一、妊娠剧吐方 1.止呕和胃饮 2.生津增液汤 3.平冲阻停饮 4.芍药甘草汤 5.半夏泻心汤 6.化痰益气汤 7.决明瓜蒌汤 8.芩连姜夏汤 9.安神平冲汤 10.生姜鸡肉汤 11.半夏茯苓汤 12.安冲降逆汤 13.半夏泻心饮 14.抑肝和胃饮 15.加味桂枝汤 16.镇逆安胎汤 17.竹茹山石汤 18.平冲降逆汤 19.加味半夏泻心汤 20.旋复代赭汤 21.泰山磐石汤 22.瓜蒌姜心汤 23.注射止呕方 24.注射经验方 二、流产方 (一)先兆流产方 1.和气固胎饮 2.参芍安胎饮 3.益肾保胎饮 4.益气安胎煎 5.清热安胎饮 6.清热安胎汤 7.补肾固胎饮 8.补肾固胎汤 9.固本滋肾汤 10.参芪胶艾汤 11.新安胎合剂 12.二天固胎煎 13.助力载胎汤 14.清养安胎汤 15.芪及阿胶汤 16.加味寿胎丸 17.固肾安胎饮 18.固肾安胎汤 19.八味安胎汤 20.九味安胎饮 21.益气固肾方 22.扶正安胎方 23.参芪保胎汤 24.寄生保胎方 25.补肾宁心汤 26.双补固胎汤 27.二至寿胎丸 28.安任固冲汤 29.补肾安胎饮 30.参芍续子汤 31.益气寿胎丸 32.固肾保胎汤 33.益肾健脾安胎汤 34.寿胎安子汤 35.寿胎四君汤 36.加味以载汤 37.傅氏安奠汤 38.乌梅菟丝汤 39.当归芍药汤 40.调任固冲汤 41.调气二至丸 42.加减二天汤 43.加味参芪汤 44.加味补中汤 45.补肾健脾饮 (二)习惯性流产方 1.阳春固胎散 2.参芪归芍汤 3.益气固肾汤 4.固冲安胎饮 5.扶正升黄汤 6.扶正育胎饮 7.益本固胎散 8.扶正保胎饮 9.补肾保胎煎 10.滋养固胎饮 11.调气安胎饮 12.枳壳安胎饮 13.菟鹿安胎汤 14.益肾安胎汤 15.黄芪寿胎丸 16.奇律固冲汤 17.健脾补肾汤 18.补肾安胎汤 19.少腹逐瘀汤 20.滋肾育胎丸 21.固胎保育饮 22.补肾调冲汤 23.安奠二天汤 24.千金保孕丸 25.鹿巴仙灵汤 26.寄生培育汤 27.补肾保胎汤 28.养气固胎散 29.加减泰山散 30.温阳除湿汤 31.补肾益脾方 32.加减补肾汤 三、过期妊娠方 1.三黄引产方 2.张氏助产汤 3.参芪启宫汤 4.保产无忧散 5.催生顺气饮 6.黄芪催生汤 7.活血促产汤 四、异位妊娠方 1.消癥合剂方 2.治宫外孕汤 3.消癥杀胚汤 4.消癥抵当汤 5.化瘀消癥饮 6.化瘀杀胚汤 7.活血消瘀汤 8.逐瘀通腑汤 9.花粉归芍汤 10.丹参花粉方 11.异位妊娠汤 12.桃仁活血汤 13.宫外孕组方 14.补阳还五汤 15.化瘀散结汤 16.桂枝茯苓汤 17.桃红乳没汤 18.祛瘀消癥汤 19.活血消癥饮 20.活络效灵丹 21.桃黄棱莪方 22.丹枳花粉方 23.附理冲贯方 24.异位妊组方 25.异位娠贯方 26.异位妊合方 27.散结杀胚剂 28.加减桃四汤 29.加味活效丹 30.异位妊娠方 五、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方 1.麻木寄仲汤 2.养血熄风方 3.加味一贯煎 4.妊高征合方 5.先兆子癥方 6.当归芍药散 六、羊水过多方 1.天仙藤木散 2.茯苓扁豆汤 3.加减实脾饮 4.加减导水汤 5.加味茯苓汤 七、母儿血型不合方 1.清热化瘀方 2.茵陈二黄汤 3.茵陈寄生汤 4.茵陈大黄散 5.二丹茜草汤 6.加减茵陈汤 八、死胎方 1.白粉藤节方 2.药引死胎方 3.加减脱花煎 4.加味枝苓汤 第二章 妊娠合并症方 第三章 异常分娩方 第四章 异常产褥方 第五章 计划生育方 第六章 产科其他经验方...查看详细
☉ 《常见病简便良方》
蒋建栋,杨宏山 主编 科技文献出版社 2008-1-1
本书从天然、简便、有效的立意出发,汇集了古今常见的多种常用方和有效方,书中以病为纲,以证列方。全书载方逾千首,使读者在罹患病痛时,能够辨证求因,执简驭繁,化苦口的良药为自诊自疗的赏心乐事。 第一章 内科疾病 第一节 呼吸系统疾病 感冒 咳嗽 哮喘 支气管火 肺炎 肺脓肿 肺结核 咯血 第二节 消化系统疾病 呕吐 呃逆 胃痛 肠胃炎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便秘 腹泻 便血 痢疾 胃下垂 肝炎 黄疸 第三节 循环系统疾病 高血压 低血压 缺铁性贫血 高脂血症 冠心病 紫癜 第四节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尿路结石 尿路感染 小便不利 尿血 急性肾炎 阳痿 遗精 早泄 第五节 神经、运动系统疾病 心悸 眩晕…… 第二章 妇科疾病 第三章 儿科疾病 第四章 外科疾病 第五章 皮肤科疾病 第六章 五官科疾病...查看详细
☉ 《常见病验方荟萃》
宋月娇,秦啓泰 编著 金盾出版社 2004-12-1
本书精选治疗常见病、慢性病的验方138个,每方包括药物组成主治病证、方药解析、随症加减、服用方法、疗效统计和病例简介。这些验方的药物普通,疗效好,无明显副作用。本书适合于基层医务人员中医院校学员、中医爱好者及广大群众阅读。 一、外感高热(温病) 二、急性扁桃体炎(乳蛾) 三、偏头痛(头风) 四、眩晕 五、慢性胃炎(胃脘痞满) 六、胃及十指肠溃疡(胃痛) 七、胆囊炎(胁痛) 八、急性胰腺炎(腹痛) 九、乙型肝炎(虚劳) 十、高脂血症(痰浊) 十一、高血压(肝阳上亢) 十二、冠心病(胸痹) 十三、心律失常(心悸) 十四、泌尿系结石(石淋) 十五、肾炎(水肿) 十六、前列腺增生(癃闭) 十七、尿道综合征(尿淋) 十八、糖尿病(消渴病) 十九、失眠(不寐) 二十、类风湿性关节炎(痹症) 二十一、腰椎间备用突出(腰腿痛) 二十二、坐骨神经痛(臀腿痛) 二十三、三叉神经痛(面痛) 二十四、老年性痴呆(郁症) 二十五、皮肤瘙痒(痒风) 媒体评论...查看详细
☉ 《常见病中药治疗方——实用中医药丛书》
胡龙才 编 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5-6-1
中国传统医学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宝贵的临床经验,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随着中医事业的振兴,运用中药治疗常见疾病,疗效显著,发掘了不少“拿手绝招”,甚至还有“一帖灵”的有效验方。不仅治疗病种广泛,而且治疗方法多样,展现了可喜的前景。 俗谚谓:“千方易得,一效难求。”临床医师研究出的一些验方效方,是在几十年临床实践中刻苦钻研,凭其心得,几经化裁,加以增减,删繁就简,取精用宏,经过治疗、认识、再治疗、再认识的过程逐渐形成的。应该木断吸收当代中医药最新成就的养料,博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努力提高临床疗效,为病患者迅速地解除病痛。 但是...查看详细

☉ 《常用方剂100首——中医学习快易通丛书》
孙世发 主编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1-1
发皇古义,融会新知;传承经验,点津后学。本书以入选中医高等教材的实用方剂为收录之选,选择名方100首,基本包括了现行方剂的全部分类,加上恰当的配伍变化,可以应对临床治疗的方方面面。每一方剂,简要介绍其主要的基本内容。并广泛收集临床应用的治验案例和报道,去同存异,以文摘形式收载,旨在表明该方的效用绝非其主治所限,以增进学习者对治验范围的认识。 绪论 一、解表剂 1.麻黄汤 2.桂枝汤 3.小青龙汤 附大青龙汤 4.银翘散 5.人参败毒散 二、泻下剂 6.大承气汤 附小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 7.麻子仁丸 8.温脾汤 9.十枣汤 三、和解剂 10.小柴胡汤 11.四逆散 12.逍遥散 13.半夏泻心汤 附甘草泻心汤 生姜泻心汤 附子泻心汤 大黄黄连泻心 汤 四、清热剂 14.白虎汤 15.清营汤 16.犀角地黄汤 17.六一散 附辰砂益原散(益元散) 碧玉散 鸡苏散 18.黄连解毒汤 附黄连解毒丸 19.清瘟败毒饮 20.葛根黄芩黄连汤 附葛根汤 21.普济消毒饮 22.导赤散 23.龙胆泻肝汤 24.泻白散 25.芍药汤 附黄芩汤 26.当归六黄汤 27.青蒿鳖甲汤 五、温里剂 六、补益剂 七、固涩剂 八、安神剂 九、开窍剂 十、理气剂 十一、理血剂 十二、治风剂 十三、治燥剂 十四、祛湿剂 十五、祛痰剂 十六、消导剂 十七、驱虫剂 十八、痈疡剂 方名音序索引...查看详细
☉ 《常用名方新用途(精装)》
庞国明 等主编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3-1
本书采撷古今名医秘方、验方及研制方,是一本综合性的祖国医学理论和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临床实用性强的工具书,全面总结和反映了国内外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古今名医名方研究的新成就,具有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特点。全书荟萃225个名方及中成药,内容充实,实用性,每个方药下设处方来源、药物组成、功能、常规用途、常规用法、药理研究、临床新用及参考文献,分类编排临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五官科、皮肤科、男科、肿瘤科及其他约10000余,方适合于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在校医学生、考科研、基层医务人员实用。 一画 001 一贯煎 002 一捻金 二画 003 二至丸 004 二妙丸 005 二陈汤 006 十滴水 007 十枣汤 008 十全大补丸 009 七厘散 010 七宝美髯丹 011 八珍丸 012 八正散 013 人参归脾丸 014 人参败毒散(丸) 015 人参养荣丸 016 九分散 017 九味羌活丸(汤) 三画 018 三黄片(汤、丸、散、液) 019 三金片 020 三仁汤 021 三才封髓丹 022 大黄×早丸 023 大补阴丸 024 大活络丹 025 大定风珠 026 大陷胸汤(丸) 027 大黄甘草汤 028 大黄牡丹汤 029 大柴胡汤 030 大承气汤 031 小金片 032 小金丹 033 小活络丸 034 小青龙合剂(冲剂、汤) 035 小建中合剂 036 小柴胡汤 037 小承气汤 四画 五画 六画 七画 八画 九画 十画 十一画 十二画 十三画 十四画 十五画 十六画以上 媒体评论...查看详细
☉ 《常用中草药及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单验方》
杨卫平,夏同珩,李朝斗 编著 贵州科技出版社 2007-4-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民书架”大型“三农”丛书,是贵州出版界服务“三农”的新举措。这套丛书包括经济、财税、管理等经济知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政治知识,农林牧副渔等农业科技知识,农村道德、生活方式等文化教育知识,体育保健、卫生常识等体育卫生知识,农业适用技术、农村劳动力转移等综合技能培训知识,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强,旨在为广大农民提供通俗易懂、易于应用、便于操作的农业科技知识、政策法律法规及生活常识,以满足广大农民朋友学习生产技能、学习新知识、适应新的生活方式、融入城市文明的需要,是对农民进行培训的好教材。 本书为其中一册,主要介绍了中草药的治疗验方。 一画 一口血 一支箭 一朵云 二画 十样错 八角莲 八爪金龙 三画 三角风 三角咪 三颗针 土大黄 土知母 大风藤 大血藤 万年圯 山枝茶 山乌龟 千里光 千年耗子屎 小血藤 小贯众 小马蹄草 小种三七 小青藤香 马齿苋 马鞭草 马蹄当归 四画 元宝草 无花果 五匹风 车前草 见风青 见血飞 毛茛 毛蜡烛 反背红 月月红 六月雪 水冬瓜 水皂角 水黄花 水八角莲 五画 玉枇杷 石菖蒲 四块瓦 生扯拢 白及 白龙须 瓜子金 母猪藤 六画 地瓜藤 地苦胆 地蜂子 老君须 老虎姜 百尾笋 连钱草 朱砂莲 血人参 血当归 尖惊药 观音草 红禾麻 七画 花蝴蝶 杠板归 折耳根 忍冬藤 鸡矢藤 八画 青鱼胆草 苦参 刺三加 刺老包 刺梨根 枣儿红 果上叶 虎耳草 岩白菜 岩百合 岩豇豆 金钩莲 委陵菜 爬岩姜 兔耳风 鱼鳅串 夜寒舒 九画 南步正 茴香根 草乌 指甲花 追风伞 独脚莲 鬼针草 十画 臭草 臭牡丹 铁扫帚 透骨香 阎王刺 十一画 排风藤 野烟 野油菜 野葡萄 猪殃殃 猪鬃草 渊头鸡 淫羊藿 漆姑草 十二画 博落回 蒲公英 朝天罐 紫金牛 黑骨藤 隔山消 骚羊古 十三画以上 酸咪咪 酸汤秆 蜘蛛香 糯米藤...查看详细
☉ 《常用中药方剂手册(便携式)》
陈伟 主编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1-8-1
在本书中,我们选择了临床、教学工作中最为常用和实用的200余叶中药,100余首方剂,用简捷的语言,直接的方式,将中药学、方剂学中核心的内容呈献给大家。所选内容是每个即将从事或正在从事中医药工作的同志所必须掌握的,也是中医院校课程考试、自学考试、晋升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所常常涉及的。掌握这些知识不仅是实际工作的需要,也可为今后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书适用于医学院校的学生、临床医生、药学工作者、中医药爱好者,是临证、考前复心备的参考书。 上篇 中药学 第一章 解表药 第一节 疏风散寒药 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 第二章 清热药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第二节 清热凉血药 第三节 清虚热药 第三章 清热解毒药 第四章 化痰止咳药 第五章 芳香化湿药 第六章 消食药 第七章 理气药 第八章 泻下药 第九章 温里药 第十章 平肝熄风药 第十一章 安神药 第十二章 利水渗湿药 第十三章 祛风湿药 第十四章 止血药 第十五章 活血祛瘀药 第十六章 补益药 第一节 补气药 第二节 补阳药 第三节 补血药 第四节 养阴药 第十七章 收涩药 下篇 方剂学 第一章 解表剂 第二章 泻下剂 第三章 和解剂 第四章 清热剂 第五章 温里剂 第六章 补益剂 第七章 固涩剂 第八章 安神剂 第九章 开窍剂 第十章 理气剂 第十一章 理血剂 第十二章 消导剂 第十三章 祛湿剂 第十四章 祛痰剂 第十五章 治风剂 第十六章 治燥剂...查看详细
☉ 《常用中药与经典方(图表解)(中英对照)》
赵一 等主编 科技文献出版社 2007-10-1
本书以列表形式精练介绍最常用中药(植物药)162种,每味药附彩图及主要化学结构,分为20章。每类药物有一般特性,每味药物有中文名、标准拼音、药材名、植物学名、常用剂量、性味与归经、功效与临床应用,以及主要成分等项。 临床使用的方剂很多,颇难掌握,笔者选择最常用中药经典方52个以作介绍。 本书特点为力求保持中医药学的系统性,突出实用性,内容图文并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中西医结合,采用总论说明,各中药与经典方表列介绍清楚。为国内外读者学习中医药学的良师益友。 上篇 第一章 解表药 第二章 清热药 第三章 泻下药 第四章 祛风湿药 第五章 芳香化湿药 第六章 利水渗湿药 第七章 温里药 第八章 行气药 第九章 消食药 第十章 驱虫药 第十一章 止血药 第十二章 活血祛瘀药 第十三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十四章 安神药 第十五章 平肝熄风药 第十六章 开窍药 第十七章 补益药 第十八章 收涩药 第十九章 抗癌药 第二十章 外用药 下篇...查看详细
☉ 《成方切用》
(清)吴仪洛 撰,史欣德 整理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7-1
《成方切用》为清代名医吴仪洛编著,是继《医方考》(明)、《医方集解》 (清)后又一部较为著名的方论类著作。作者广泛收集历代有效成方,对治疗原则、组方理论、实际运用等与方剂相关的问题几乎都有所论及。 全书共十四卷,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一十二方;第一至第十二卷每卷又各分上下,各为一门,共设治气、理血、补养、涩固、表散、涌吐、攻下、消导、和解、表里、祛风、祛寒、消暑、燥湿、润燥、泻火、除痰、杀虫、经带、胎产、婴孩、痈疡、眼目、救急二十四门。每门开篇有总论,后列诸方,每方先记主治病证,并分析每种症状产生的机理;继出组方用药、剂量与服用法;再论配伍原理,即方论(方义),及用方禁忌等;最后有方剂加减变通运用方法...查看详细
☉ 《传染病效方450首(临床各科效方荟萃)》
卢训丛 主编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4-7-1
本书较全面系统地汇集了国内近年来运用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传染病的新方新法450余种。均为有效方剂,效果较为理想。该书反映了我国近年来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在治疗传染病方面的最新成果和最新进展。内容丰富,特别是方剂的临床运用和经验体会较为翔实,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可供临床、科研、教学人员及患者参考。 一、流行性感冒方 1. 蓝银汤 2. 清解汤 3. 正柴胡饮 4. 流感合剂 5. 抗感专方 6. 贯青藿兰汤 7. 羌荆石甘汤 8. 翘风柴葛汤 9. 银翘柴桂汤 10. 柴栀碧玉汤 11. 羌蒿白虎汤 12. 四味柴胡汤 13. 柴胡解热饮 14. 益气清解饮 15. 辟秽清新方 16. 藏药抗感方 17. 内服穴注法 18. 二穴抗感法 二、流行性腮腺炎方 1. 败毒汤 2. 痄腮汤 3. 愈创膏 4. 青清方 5. 冰黄散 6. 铁箍散 7. 青平合剂 8. 柴葛消腮汤 9. 枯草柴胡汤 10. 银花解毒汤 11. 花叶枯蚕汤 12. 清热解毒饮 13. 安腮消毒饮 14. 复方忍冬煎 15. 蟾麝解毒膏 16. 消瘀止痛膏 17. 六神仙人膏 18. 复方青黄散 19. 酒调金黄散 20. 蝎潘攻毒方 21. 消炎败毒方 22. 抗痄联用法 23. 角孙灸治法 24. 莪术油疗法 25. 耳穴刺血法 26. 穴压主导法 27. 复方板蓝根汤 28. 复方仙人掌膏 29. 针刺穴注Ⅱ方 三、麻疹方 1. 紫草银翘汤 2. 银翘柴葛汤 3. 宣毒发表汤 4. 蓝丹麻石汤 5. 犀角解毒汤 6.“透”“清”“养”三法 7. 清热化瘀合剂 8. 复方丹参注射液 四、水痘方 1. 清热解痘汤 2. 三仁解毒汤 3. 银菊蓝根汤 4. 青蓝苦风液 5. 加减银翘散 6. 蓝翘蒡勃散 7. 薏苡竹叶散 8. 内外两消法 五、带状疱疹方 1. 龙甘汤 2. 表麻酊 3. 火丹膏 4. 冰黄散 5. 病毒净汤 6. 大瓜蒌汤 7. 青矾合剂 8. 清热解毒汤 9. 龙胆泻肝汤 10. 板蓝花红汤 11. 补阳还五汤 12. 大青连翘汤 13. 解毒活血汤 14. 逐瘀镇痛汤 15. 牟氏解毒方 16. 1号口服液 17. 抗601口服液 18. 入地金牛酊 19. 三黄儿茶酊 20. 湿润烧伤膏 21. 五儿连马散 22. 青黛子黄散 23. 加味青冰散 24. 带疱扫光剂 25. 刺熏互补法 26. 火针火罐法 27. 牛黄解毒法 28. 中药气雾法 29. 三联外治法 30. “两针”合刺法 31. “穿”“金”联用法 32. “点”“围”合治法 33. 复方艾绒灸 六、单纯疱疹方 1. 双解汤 2. 蝉花汤 3. 防毒灵汤 4. 灭毒灵汤 5. 新制柴连汤 6. 贯众紫草汤 7. 龙胆赤蝉汤 8. 清肝泻火汤 9. 养阴清热汤 10. 清热祛风汤 11. 荆蒲胆芍汤 12. 七味明目饮 13. 清肝明目饮 14. 退赤明目合剂 15. 海椿汤 16. 清肝解毒汤 17. 黛薄茶辛散 18. 清开灵注射液 七、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方 1. 传单合剂 2. 变通柴胡汤 3. 清肺化瘀汤 4. 膏牛丹赤汤 5. 蓝菊血茅汤 6. 青枯桃丹汤 八、病毒性胃肠炎方 1. 葛根汤 2. 胃苓汤 3. 佩兰饮 4. 香砂散 5. 捏脊法 6. 参榴葛芩汤 7. 苦连香葛汤 8. 苓前葛姜汤 9. 虚实腹泻方 10. 速效止泻贴 九、流行性乙型脑炎方 1. 清营饮 2. 清暑解毒汤 3. 白虎承气汤 4. 白虎救危汤 5. 膏藤菖参汤 6. 强力安宫方 7. 辨治系列方 十、流行性出血热方 1.固肾汤 2. 五苓散 3. 通泻合剂 4. 二黄茅草汤 5. 泻下通瘀汤 6. 硝黄茅丹汤 7. 加减清营汤 8. 清瘟败毒饮 9. 逐泄通合剂 10. 六味地黄丸 11. 两段异治方 十一、泌尿系衣原体感染方 1. 清精汤 2. 清尿灵汤 3. 复方龙胆汤 4. 抗沙衣组方 5. 加味苦参丸 十二、支原体肺炎方 1. 清原汤 2. 马鞭草汤 3. 芒果核汤 4. 虎杖合剂 5. 宣化清解汤 6. 麻石荞芩汤 7. 清肺补脾汤 8. 清肺润燥汤 9. 枯贝二白汤 10. 银翘三子汤 11. 清热调肺汤 12. 参芪夏蝉汤 十三、泌尿生殖系支原体感染方 1. 杀虫汤 2. 龙蛇冲剂 3. 胆草柴胡汤 4. 抗支液化汤 5. 藤皂丹芪汤 6. 金钱败酱汤 7. 柏芷肤子液 8. 内服外洗方 十四、百日咳方 1. 顿嗽饮 2. 克咳散 3. 百部糖浆 4. 子百糖浆 5. 马鹅煎膏 6. 百芩蒌冬汤 7. 百部双冬汤 8. 活血镇咳汤 9. 百部柴胡汤 10. 麻杏蜈灵汤 11. 天竹兜铃汤 12. 旋桑百地汤 13. 顿咳化痰汤 14. 温肺化饮汤 15. 星夏枳蒌汤 16. 止咳养肺汤 17. 百蜈贝丹汤 18. 百日咳糖浆 19. 百日咳合剂 20. 百白欢合剂 21. 猪胆百部膏 22. 汤散复合方 23. 穴位贴药方 24. 越婢加半夏汤 十五、沙门菌感染方 1. 槐白汤 2. 红孩儿液 3. 伤寒清解汤 4. 芩连滑石汤 5. 解毒增免汤 6. 银石知地汤 7. 柴蒿三黄汤 8. 石连地芍汤 9. 清热燥湿汤 10. 海芋黄苓汤 11. 黄槐七及汤 12. 葛根芩连汤 13. 清化退热方 14. 伤寒随证方 15. 内外合治方 16. 白黄苓薏汤 17. 加减三仁汤 18. 芩连穿藿汤 19. 三参汤 20. 丹葛芩连汤 21. 加减四神丸 十六、细菌性痢疾方 1. 消痢汤 2. 苦薤汤 3. 连百汤 4. 止痢汤 5. 芍药汤 6. 绿茶丸 7. 四黄散 8. 铁苋合剂 9. 银蒜合剂 10. 艾地合剂 11. 苦豆子片 12. 隔姜灸法 13. 新白头翁汤 14. 参连苓前汤 15. 二黄干姜汤 16. 归芍七味汤 17. 四黄及草汤 18. 通腑止痢汤 19. 苦榴草楂汤 20. 白榆滑香散 21. 白榆秦黄汤 22. 止痢安胎汤 23. 复合止痢汤 24. 通腑清痢汤 25. 黄白香归汤 26. 白马三黄汤 27. 分期论治方 28. 复合灌肠法 十七、破伤风方 1. 四五汤 2. 玉真散 3. 炭蛇散 4. 祛风解痉汤 5. 蝎蝉星莲汤 6. 五虎玉真汤 7. 钩草五虫汤 8. 麻钩磁珠汤 9. 破伤风合剂 10. 加减撮风散 11. 缓急分治方 12. 分期灸按法 十八、绿脓杆菌感染方 1. 枯矾液 2. 二砂散 3. 芪膏银杏汤 4. 抗绿三步方 十九、丹毒方 1. 治丹汤 2. 丹银汤 3. 清血汤 4. 清解汤 5. 消丹饮 6. 龙鳅液 7. 金花膏 8. 青宝丹 9. 透海散 10. 刺熨法 11. 刺血法 12. 四肢洗剂 13. 半枝莲散 14. 粗针疗法 15. 银牛碧玉汤 16. 萆牛膝汤 17. 加味二陈汤 18. 解毒化瘀汤 19. 柏龙四妙汤 20. 银黄败毒汤 21. 银紫牛柏汤 22. 柏丹乌芍汤 23. 菊苓防膝汤 24. 二花芍术汤 25. 银花薏仁汤 26. 利湿通络汤 27. 银翘消肿汤 28. 辛散温通液 29. 苍术泽泻膏 30. 拔毒消肿膏 31. 加味三妙丸 32. 加减凉膈散 33. 龙葵外用方 34. 消丹复合方 35. 凉血化瘀法 36. 消丹三联法 二十、类丹毒方 1. 三黄膏 2. 黄连解毒汤 3. 四物消风饮 4. 外治消斑方 二十一、麻风病方 1. 银苓丹伸汤 2. 参芪归莪汤 3. 乌象及归液 4. 分型论治方 二十二、结核病方 1. 仙枣汤 2. 补肺汤 3. 三黄汤 4. 清肺汤 5. 结核丸 6. 消核散 7. 敷脐法 8. 达肺冲剂 9. 抗痨合剂 10. 金盾胶囊 11针灸疗法 12. 河车芪百汤 13. 二冬二蓟汤 14. 芪杞百百汤 15. 养阴益气汤  16. 参芪归地汤  17. 托毒固金汤 18. 麦地三七汤 19. 二白地杷汤 20. 培土生金汤 21. 抗痨固金汤  22. 丹柴保肝汤 23. 泻火止血汤 24. 双百七白汤 25. 归蒲茜地汤 26. 滋阴化瘀汤 27. 田七止血汤 28. 当归六黄汤 29. 养阴抗痨汤 30. 咯血救急汤 31. 青蒿鳖甲汤 32. 合斛固金汤 33. 补肺清金汤 34. 垂盆金芪汤 35. 扶正抗痨汤 36. 黄精枯草膏 37. 平补百芩丹 38. 抗痨养生丹 39. 扶正固本丸 40. 参芪百桃散 41. 猫爪守宫散 42. 顽痨康胶囊 43. 金水宝胶囊 44. 丹参促愈方 45. 固金二联方 46. 雾化吸入方 47. “回生”联用法  48. 穴位敷贴法 49. 穴位注射法 50. 针刺穴注法 51. 通解汤 52. 结腹汤 53. 辨证组方 54. 新疏凿饮子 55. 百甲厚皮汤 56. 桃红黄菔汤 57. 金牛百功汤 58. 结腹梗阻方 59. 中药灌肠方 60. 肠结核方 61. 芪苓归蜈汤 62. 抗痨清脑汤 63. 安宫牛黄丸 64. 针刺康复法 二十三、念珠菌病方 1. 寒黛散 2. 月石合剂 3. 三黄贝母汤 4. 清化肃肺汤 5. 加味生脉汤 6. 除菌汤 7. 蛇床胆草液 8. 消炎止痒液 二十四、血吸虫病方 1. 益气化瘀汤 2. 补疏活利汤 3. 归芎蛎菖汤 4. 枳芪莪苓汤 5. 健脾软肝汤 6. 穴位涂药法 二十五、蛔虫病方 1. 乌姜汤 2. 梅椒连芍汤 3. 安蛔利胆汤 4. 神术建中汤 5. 川楝柴胡汤 6. 金梅柴胡汤 7. 柴茵芍梅汤 8. 椒梅排蛔汤 9. 养阴安蛔汤 10. 梅楝四逆散 11. 雷丸肠溶方 12. 百会驱蛔方 13. 体耳联刺法 14. 二针一罐法 15. 针药并用法 二十六、蛲虫病方 1. 驱蛲汤 2. 蛲虫栓 3. 六神丸 4. 玉竹黄精饮 5. 苦楝部椒液 6. 三味杀虫液 7. 川楝子贴方 8. 内外驱杀法 二十七、其他传染病方 1. 风疹Ⅰ方 2. 风疹Ⅱ方 3. 风疹Ⅲ方 4. 幼儿急疹方 5. 狂犬病方 6. 皮肤疣方 7. 艾滋病Ⅰ方 8. 艾滋病Ⅱ方 9.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Ⅰ方 10.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Ⅱ方 11. SARSⅠ方 12. SARSⅡ方 13. SARS Ⅲ方 14. 沙眼Ⅰ方 15. 沙眼Ⅱ方 16. 沙眼Ⅲ方 17. 恙虫病方 18. 猩红热Ⅰ方 19. 猩红热Ⅱ方 20. 霍乱方 21. 淋球菌感染Ⅰ方 22. 淋球菌感染Ⅱ方 23. 布氏菌病Ⅰ方 24. 布氏菌病Ⅱ方 25. 钩端螺旋体病Ⅰ方 26. 钩端螺旋体病Ⅱ方 27. 梅毒Ⅰ方 28. 梅毒Ⅱ方 29. 滴虫病方 30. 疟疾Ⅰ方 31. 疟疾Ⅱ方 32. 隐孢子虫病方 33. 钩虫病Ⅰ方 34. 钩虫病Ⅱ方 35. 绦虫病Ⅰ方 36. 绦虫病Ⅱ方 37. 囊虫病Ⅰ方 38. 囊虫病Ⅱ方 39. 包虫病方...查看详细
☉ 《传染消化科病奇方》
田风鸣,董军杰 主编 科技文献出版社 2007-11-1
本书是一本以祖国医药为主体的现代方书。全书分两章,第一章传染病症,第二章消化病症。共载有大约240个病症和2150多首精粹配方,配方是从全国医药卫生期刊3000多册和100多种 古今医学论著中荟萃而来,包括临床医学科研成果、创新医方、古代秘方、奇效良方、民间治法以及少数民族的乡医用方。内容翔实,方便实用。既是省市地县各级医疗机构、科研单位和临床医师遣方用药的指南及工具,亦是城乡家庭知识分子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第一章 传染科病症方 流行性感冒 普通感冒 急性黄疸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肝炎 慢性迁延性肝炎 慢性活动性肝炎 亚急性重症肝炎 高黄疸型肝炎 慢乙肝蛋白倒置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 肝炎转氨酶高 瘀胆型肝炎 妊娠期急性黄疸型肝炎 非甲非乙型肝炎 慢性肝炎肝细胞明显坏死 乙型肝炎性肾炎 乙型肝炎紫黯舌 肝功能异常 肝炎絮状试验异常 肝炎麝浊升高 肝炎肝区疼痛 肝炎后综合征 流行性出血热 身发高热 长期低热 流行性乙型脑炎 散发性脑炎 非特异性脑炎 流行性腮腺炎 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偏方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白喉 水痘与带状疱疹 水痘 带状疱疹…… 第二章 消化科病症方...查看详细
☉ 《传世单方大全》
杜婕惠 主编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12-23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单方验方久传不衰,其效方妙法具有药味精少、药源广泛、取材容易等优点,对常见病、多发病都有一定疗效。编者从历代名医著述中对古代医家治病单方绝技以及民间神奇单方、祖传灵验单方中精心挑选,整理成书。本书分为内科、外科、妇科、产科、小儿科、皮肤病科、性病科、急救科、伤科等12章,书中收载数千余首单验方,计千余种疾病,内容翔实、编写规范,可供中医药工作者和相关人员以及患者参考阅读。 第一章 内科 第一节 头病单方 一、头风 二、偏正头风 三、偏头风 四、雷头风 五、头痛 六、阳明头痛 七、少阳头痛 八、太阳头痛 九、风寒头痛 十、风热头痛 十一、风虚头痛 十二、风毒头痛 十三、气虚头痛 十四、气攻头痛 十五、气郁头痛 十六、气厥头痛 十七、痰厥头痛 十八、风痰头痛 十九、痰热头痛 二十、肾厥头痛 二十一、肾虚头痛 二十二、温热头痛 二十三、热病头痛 二十四、湿家头痛 二十五、血风头痛 二十六、头眩 第二节 口病单方 一、人中肿大 二、茧唇 三、唇肿 四、唇疮 五、唇裂 六、唇菌 七、口疮 八、嘴角生疮 九、口干 十、口臭 十一、舌苔白 十二、舌苔黄赤 十三、舌疮 十四、舌肿 十五、木舌 十六、重舌 十七、舌皮碎裂 十八、舌血 十九、舌断 第三节 各类咳喘单方 一、咳嗽 二、寒咳嗽 三、热咳嗽 四、咳嗽有痰 五、久咳不已…… 第二章 外科类 第三章 妇科 第四章 产科 第五章 小儿科 第六章 皮肤病 第七章 性病 第八章 急救 第九章 耳鼻咽喉科 第一节 耳科单方 第二节 鼻科单方 第三节 咽喉科单方 第十章 眼科 第十一章 齿科 第十二章 伤科...查看详细
☉ 《传世名方/解密中医方》
刘公望 主编 华夏出版社 2007-2-1
本书主要读者对象是需要制定中医汤液处方的临床医师及有志于此的医学生。因此本书所选处方中,除去有些不宜作汤剂者外,所载药物剂量均为汤剂用量。 本书处方中所标明的剂量是一般剂量,临床可根据医师经验和患者情况适当加减。 中成药成分、剂量及加工方法等已属现代中药加工业专门技术,因此本书从略,只重点讲授其组成、功效及应用等。 有些古方组成中含有犀角、虎骨等违禁药物,本书中均用他药代替,如犀角用水牛角代,虎骨用鹿角代。 成药用量、服法等问题,因生产厂家不同而各异,本书一律未注明,服用时可参照药厂说明书或遵医嘱。 本书各方所列“方证”一项系指中医辨证诊断...查看详细
☉ 《传统民间偏方》
蒋建栋 主编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3-10-1
内科疾病 一、呼吸系统疾病 感冒 咳嗽 哮喘 支气管炎 支气管扩张 肺炎 肺气肿 肺腺肿 肺结核 矽肺 胸膜炎 脓胸 咯血 二、消化系统疾病 吐血 消化不良 胃痛 肠胃炎 呕吐 呃逆 腹痛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便秘 腹泻 便血 痢疾 胃下垂 肝炎 肝硬化 脂肪肝 黄疸 胆囊炎 胰腺炎 伤寒 三、循环系统疾病 高血压 低血压 冠心病 高脂血症 贫血 心绞痛 风湿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病毒性心肌炎 心动过速 慢性肺心病 动脉硬化 紫癜 白细胞减少症 坏血病 血友病 中风…… 妇科疾病 儿科疾病 外科疾病 皮肤科疾病 五官科疾病 媒体评论...查看详细
☉ 《单方验方——传世金方》
郭爱廷,江景芝 等主编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1-1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单方验方久传不衰。单方验方中既有劳动人民长期同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也有历代医家治病救人的临证精华。单方验方具有药味不多、药源广泛、取材容易、使用简便、省时省钱的特点,不仅对常见病、多发病有效,对疑难杂症也有一定治疗效果。本书精选5000余首单方验方,用以治疗300多种病症。分为内科篇、外科篇、妇产科篇、儿科篇、皮肤科篇、五官科篇和肿瘤科篇共7篇,以病为纲,每病提供数方,按照疾病概要、方剂组成、制用法、适应证、家庭调护编写。医者临证,应辨证论治;病家选用,当谨遵医命。单方验方,用之得当,确有奇效,不可小觑。 内科篇 一、咳嗽(21方) 二、咯血(18方) 三、发热(10方) 四、感冒(29方) 五、支气管炎(26方) 六、支气管哮喘(24方) 七、支气管扩张(6方) 八、肺气肿(4方) 九、肺炎(22方) 十、肺脓肿(14方) 十一、肺结核(21方) 十二、肺尘埃沉着症(6方) 十三、呼吸衰竭(2方) 十四、气胸(4方) 十五、胸腔积液(12方) 十六、心悸(12方) 十七、心律失常(21方) 十八、高血压(25方) 十九、低血压(7方) 二十、冠心病(19方) 二十一、肺心病(12方) 二十二、风湿性心脏病(19方) 二十三、病毒性心肌炎(9方) 二十四、原发性心肌病(2方) 二十五、慢性心功能不全(8方) 二十六、胃肠炎(17方) 二十七、急性胃炎(5方) 二十八、慢性胃炎(16方) 二十九、消化性溃疡(28方) 三十、胃下垂(13方) 三十一、慢性肠炎(13方) 三十二、呕吐(21方) 三十三、呕血(20方) 三十四、呃逆(22方) 三十五、胃痛(21方) 三十六、腹痛(19方) 三十七、腹胀(17方) 三十八、便秘(23方) 三十九、腹泻(23方) 四十、便血(20方) 四十一、黄疸(12方) 四十二、肝硬化(15方) 四十三、急性胰腺炎(4方) 四十四、泌尿系感染(28方) 四十五、急性肾炎(21方) 四十六、慢性肾炎(24方) 四十七、慢性肾衰竭(12方) 四十八、肾结核(3方) 四十九、水肿(24方) 五十、血尿(19方) 五十一、排尿困难(31方) 五十二、乳糜尿(11方) 五十三、遗尿(8方)…… 外科篇 妇产科篇 儿科篇 皮肤科篇 五官科篇 肿瘤科篇...查看详细
☉ 《单方验方治百病》
程爵棠,程功文 编著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6-1
本书是中国民间传统疗法丛书之一,共分9章,即内科、妇科、儿科、男科、皮肤科、性病科、外科、眼科和耳鼻喉科。书中以内科疾病为主,共介绍了临床各科200多种常见病、多发病和部分疑难病症的1 700多首单方验方的治疗经验。每病简述于前,其方剂详述于后。每方按组成、用法、功效、主治和附记等依次排列,条分缕析,井然有序。附记中对临证加减、禁忌、注意事项及配用等一一作了说明。适合供基层医务人员、中医药爱好者及家庭自疗者阅读参考。 一、内科疾病 感冒 流行性感冒 高热 中暑 头痛 偏头痛 三叉神经痛 支气管炎 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 肺气肿 支气管扩张 咳血 肺结核 肺脓肿 肺炎 慢性胃炎(胃脘痛) 消化性溃疡 胃下垂 胃炎(呕吐) 膈肌痉挛(呃逆) 消化不良 上消化道出血 中风 面瘫 急性黄疸型肝炎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慢性肝炎 肝硬化 胆囊炎、胆石症 胆道蛔虫症 胰腺炎 糖尿病 肥胖症 原发性高血压 低血压症 高脂血症 眩晕 冠心病 心绞痛 风湿性心脏病 肺源性心脏病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二、妇科疾病 三、儿科疾病 四、男科疾病 五、皮肤科疾病 六、性传播疾病 七、伤外科疾病 八、眼科疾病 九、耳鼻咽喉与口腔疾病...查看详细
☉ 《单方验方治百病》
何跃青 主编 福建科技出版社 2008-4-1
本书收集的单方和验方,除了中药,所涉及的植物、动物、食品都是人们在生活中经常能够接触到的,因此操作起来十分简单易行,而且对很多疾病都有不同程度的效果。其治疗的范围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男科、泌尿科、五官科、皮肤科、神经科、保健科、肛肠科、肿瘤科的。书中所列的各方剂还充分展示了一方治多病、一病用多方的特点。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种简单、有效、适合自己的处方来进行治疗。 单方和验方,是几千年以来广大劳动人民在与大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不断地摸索、积累、实践,逐渐得到的自我治疗和保健知识。同时,一些医家也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摸索简便有效的方法...查看详细

☉ 《胆囊炎胆石症单验方大全——专科专病单验方系列丛书》
孔立 等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8-10-1
胆囊炎胆石症是一类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胆石病的发病率在2.4%~16.8,战普外住院人数的10.05,住院病人死亡率为2.05%,其危害性可见一斑。 为了便于普通读者阅读使用,本书采用人类能够理解的常见病名作为分类、胆石症。其中,前三种“胆囊炎”,包括各种胆系感染。“急性重症胆管炎”又称为“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病情较重,本书收方较少;“胆石症”包括胆囊结石、肝胆管结石和胆总管结石,或作说明,或统而言之。 书中每一方剂均按[组成][加减][用法][功效][主治][疗效][方源]等项逐一叙述。其中[加减][疗效]两项为或缺项,余项均必具。[用法]项称为“水煎服”者...查看详细
☉ 《当代传染病妙方》
李世文,康满珍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10-1
本书作者从近年来国内医药文献所载的大量中医药方中,精选了经临床疗效显著,且制作简单、药材易得的传染病药方1000余乎,按病毒传染病、立克次体传染病、细菌性传染病、钩端螺旋体病、原虫病、蠕虫病、性传播疾病等分类编排。每首药方包括药物组成、辨证、加减、制用法及临床疗效等,并附参考文献。资料翔实可靠,方法简明实用,适于各级传染病医师、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阅读参考,亦可供家庭医疗保健之用。 第一章 病毒性传染病 一、 病毒性肝炎 二、 非典型肺炎 三、 流行性乙型脑炎 四、 脊髓灰质炎 五、 流行性感冒 六、 风疹 七、 麻疹 八、 水痘 九、 注行性腮腺炎 十、 流行性出血热 十一、 登革热 第二章 立克次体传染病 一、 斑疹伤寒 二、 恙虫病 第三章 细菌性传染病 一、 细菌性痢疾 二、 布鲁菌病 三、 破伤风 四、 霍乱 五、 伤寒与副伤寒 六、 败血症 七、 白咳 八、 百日咳 九、 猩红热 十、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十一、 麻风病 十二、 结核病 (一) 淋巴结核 (二) 肺结核 (三)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四) 结核性脑膜炎 (五) 结核性腹膜炎 (六) 胸椎结核 (七) 乳腺结核 (八) 盆腔结核 (九) 结核性窦道 (十) 附睾结核 (十一) 结核性肛瘘 (十二) 肠结核 (十三) 皮肤结核 (十四) 结核性肛门臀部瘘 (十五) 骨、关节结核 (十六) 喉结核 (十七) 小儿肺门淋巴结结核 第四章 钩端螺旋体病…… 第五章 原虫病 第六章 蠕虫病 第七章 性传播疾病 媒体评论...查看详细
☉ 《当代儿科常见病妙方》
敏涛,蔡丽丽 主编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1-1
本书针对95种儿科常见病,包括新生儿疾病、传染病、内科疾病,外科疾病、皮肤科疾病及五官科疾病的病因、疾机、临床表现主中医辨主特点,精选了数百种行之有效且方便易得的中医临证效险方,每种方剂分别介绍其组成,用法及功效等。具有内容丰富、方法实用,语言精炼、通俗易懂,疗效效明显等特点。适合各级内科、儿科医师、中医题参阅。 第一章 新生儿疾病 一、新生儿不乳 二、新生儿黄疸 三、新生儿小便不通 四、新生儿脐患 五、新生儿皮脂硬化症 六、新生儿破伤风 第二章 传染病 一、小儿白喉 二、百日咳 三、小儿病毒性肝炎 四、小儿结核病 五、小儿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六、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 七、流行性腮腺炎 八、小儿脊髓灰质炎 九、小儿麻疹 十、水痘 十一、猩红热 十二、小儿风疹 十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十四、川崎病 十五、小儿手足病 第三章 内科疾病 一、小儿感冒 二、小儿发热 三、小儿夏季热 四、小儿惊风 五、小儿支气管炎 六、小儿咳嗽 七、小儿哮喘 八、小儿肺炎 九、小儿呕吐…… 第四章 外科疾病 第五章 皮肤科病 第六章 五官科疾病 媒体评论...查看详细
☉ 《当代儿科妙方》
李世文,康满珍 主编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3-11-1
本书作者从近年来国内医药文献所载的大量中医药方中,精选了经临床验证疗效显著,且制作简单、药材易得的儿科药方近1000首,按儿科各系统疾病分类编排,涉及病症80余种。每首药方包括药物组成、制用法、辩证加减及临床疗效等,并附参考文献。资料翔实可靠,方法简明实用,适于各级儿科医师、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参考,亦可供家庭医疗保健之用。 第一章 传染病 一、麻疹 二、非典型肺炎 三、流行性感冒 四、传染性肝炎 五、流行性腮腺炎 六、百日咳 七、细蓖性痢疾 八、水痘 九、白喉 十、伤寒与副伤寒 十一、破伤风 十二、小儿结核病 十三、风疹 十四、流行性乙型脑炎 十五、流行性出血热 十六、钩端螺旋体病 十七、蛔虫病 十八、晓虫病 第二章 新生儿疾病 一、新生儿败血症 二、新生儿黄疸 三、新生儿硬肿症 四、新生儿肺炎 第三章 营养性疾病 一、营养不良 二、锌缺乏症 三、佝偻病 第四章 呼吸系统疾病 一、肺炎 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三、急性支气管炎 四、反复呼吸道感染 五、支气管哮喘 六、慢性支气管炎 七、急性腭扁桃体炎 八、急性喉炎 第五章 消化系统疾病 第六章 循环系统疾病 第七章 血液系统疾病 第八章 泌尿系统疾病 第九章 神经系统疾病 第十章 结缔组织病 第十一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 第十二章 小儿内科杂病 第十三章 小儿外科常见病 第十四章 小儿常见皮肤病 媒体评论...查看详细
☉ 《当代妇产科妙方(第二版)》
李世文,康满珍,赵建龙 主编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8-2
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作者从近年来国内医药文献所载的大量中医药方中,精选了经临床验证疗效显著,且制作简便、药材易得的妇产科药方1000余首,按流产、妊娠疾病、产褥期疾病、外阴与阴道疾病、子宫与卵巢疾病、盆腔疾病、月经异常、绝经期综合征与不孕症、乳房疾病、女性内分泌紊乱、妇科杂症、女性性病、妇科肿瘤、节育及相关疾病等分类编排。每首药方包括药物组成、制用法、辨证加减及临床疗效等,并附有参考文献。本书资料翔实可靠,方法简明实用,适于妇产科医师、基层医务人员阅读参考,亦可供家庭医疗保健之用。 第1章 流产 一、先兆流产 二、习惯性流产...查看详细
☉ 《当代妇科妙方》
梁勇才 编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8-1
本书系作者总结自己多年从事妇科临床经验体会,荟萃当今国内数十本医学书刊所载的数百位专家名医行之有效的临床验方编写而成。共12章70节约60万字,涉及125种妇科常见疾病,所选验方按处方、加减、用法、疗效、来源等项目编写,条理清晰,文字精练,查阅方便,实用性强。具有较高的参考、收藏价值。 读者对象:各级妇产科、中医妇科及中西医结合医师。 第一章 月经病 第一节 月经不调 第二节 经行前后诸症 第三节 痛经 第四节 闭经 第五节 崩漏 第六节 功能失调性月经紊乱 第二章 带下病 第三章 妊娠病 第一节 妊娠恶阻 第二节 妊娠肠痈 第三节 妊娠肝损 第四节 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 第五节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第六节 胎动不安、胎漏 第七节 胎儿室内生长迟缓 第八节 羊水过多 第九节 母儿血型不合 第十节 胎位不正 第十一节 异位妊娠 第十二节 先兆流产 第十三节 习惯性流产 第十四节 其他妊娠病 第四章 产时、产后病 第一节 产时病 第二节 产后恶露不尽 第三节 产后发热 第四节 产后小便不通 第五节 产后乳汁不下 第六节 产后身痛 第七节 其他产后病 第五章 乳房病 第一节 乳痈 第二节 乳腺增生病 第三节 乳腺癌 第四节 其他乳腺病 第六章 女性生殖器官肿块 第一节 癥瘕 第二节 卵巢肿瘤 第三节 子宫颈癌 第四节 子宫内膜癌 第五节 子宫肌瘤 第六节 绒毛膜癌 第七章 妇科综合征 第一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 第二节 更年期综合征 第三节 席汉综合征 第四节 闭经溢乳综合征 第五节 多囊巢综合征 第六节 其他综合征 第八章 阴道、子宫颈、盆腔炎症 第九章 妇科杂症 第十章 计划生育术后并发症 第十一章 不孕症与不育症 第十二章 性传播性疾病 媒体评论...查看详细
☉ 《当代骨伤科妙方》
李世文,康满珍 主编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6-1
本书作者从近年来国内医药文献所载的大量中医药方中,精选了经临床验证疗效显著,且制作简便、药材易得的骨伤科药方1800余首,按骨折、关节脱位与脱臼、筋伤、内伤、骨病、骨肿瘤分类编排。每首药方包括药物组成、制用法、辩证加减及临床疗效等,并附参考文献。资料翔产可靠,方法简明实用,适于骨伤科医师,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阅读参考,亦可供家庭医疗保健之用。 第一章 骨折 第二章 关节脱位与脱臼 第三章 筋伤 第一节 肩部筋伤 第二节 肘部筋伤 第三节 腕部筋伤 第四节 手指筋伤 第五节 髋部筋伤 第六节 膝部筋伤 第七节 踝部筋伤 第八节 颈部筋伤 第九节 胸背部筋伤 第十节 腰部筋伤 第四章 内伤 第一节 内伤类症 第二节 头部内伤 第三节 胸部内伤 第四节 腹部内伤 第五节 其他损伤 第五章 骨病 第一节 骨关节痹证 第二节 先、后天骨关节畸形 第三节 骨痈疽与骨结核 第四节 骨软骨病 第五节 代谢性骨病 第六章 骨肿瘤 媒体评论...查看详细
☉ 《当代骨伤科妙方(第二版)》
李世文,康满珍 主编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1-1
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作者从近年来国内医药文献所记载的大量中医药方中,精选了经临床验证疗效显著,且制作简便、药材易得的骨伤科药方1600余首,按骨折、关节脱位与脱臼、筋伤、内伤、骨病、骨肿瘤分类编排。每首药方包括药物组成、制用法、辨证加减及临床疗效等,并附参考文献。资料翔实可靠,方法简明实用,适于骨伤科医师,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阅读参考,亦可供家庭医疗保健之用。 第一章 骨折 第二章 关节脱位与脱臼 第三章 筋伤 第一节 肩部筋伤 第二节 肘部筋伤 第三节 腕部筋伤 第四节 手指筋伤 第五节 髋部筋伤 第六节 膝部筋伤 第七节 踝部筋伤 第八节 颈部筋伤 第九节 胸背部筋伤 第十节 腰部筋伤 第四章 内伤 第一节 内伤类症 第二节 头部内伤 第三节 胸部内伤 第四节 腹部内伤 第五节 其他损伤 第五章 骨病 第一节 骨关于痹证 第二节 先、后天骨关节畸形 第三节 骨痈疽与骨结核 第四节 骨软骨病 第五节 代谢性骨病 第六章 骨肿瘤...查看详细
☉ 《当代妙方(第3版)》
李世文,康满珍,李亿 编著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2-1
本书在第2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作者是建国初期至2003年初国内医药期刊所载的大量中医药方中,精选了经临床验证疗效显著,且制备简单、药材易得、适于基层医生应用的药方1800余首,包括每首药方的组成、临证加减、制用法及疗效等。按内科、外科、五官科、妇产科、儿科、皮肤科及肿瘤等分类编排。本版与第2版比较,新增了近5年医药期刊发表的良效药方近400首,同时,删除了部分疗效欠佳或制作繁杂的药方,内容更为新颖和简明实用。 本书适于临床各科医生、特别是农村、厂矿、社区等基层医生参考,亦可供家庭医疗保健之用。 第一章 内科 一、急症 休克 高热 二、传染病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快乙型脑炎 流行性肋腺炎 流行性出血热 麻疹 病毒性肝炎 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 百日咳 白喉 破伤风 肺结核 淋巴结核 真菌性肠炎 麻风病 钩端螺旋体病 疟疾 伤寒与斑疹伤寒 淋病 下疳 尖锐湿疣 梅毒 艾滋病 囊虫病 蛔虫病 胆道蛔虫症 晓虫病 钩虫病 肠滴虫病 绦虫病 肠道鞭毛虫病 丝虫病 血吸虫病 三、理、化、生物因素中毒 四、营养代谢疾病 五、结缔组织疾病 六、呼吸系统疾病 七、循环、造血系统疾病 八、消化系统疾病 九、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十、内分泌系统疾病 十一、神经系统及精神疾病 第二章 外科 第三章 五官科 第四章 妇产科 第五章 儿科 第六章 皮肤科 第七章 肿瘤 媒体评论...查看详细
☉ 《当代妙方验方精粹》
朱平生 主编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6-1
本书以20世纪50~60年代全国各地民间献方及作者收集的民间单方、验方为基础,经选编而成。全书共分9个部分,对当代妙方验方进行了精选整理,介绍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皮肤科、骨伤科、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等常见疾病的预防与诊治方面的妙方验方。全书内容翔实易懂,条理清晰,适合于从事中医、中药临床工作的相关人员和基层医务工作者阅读参考。 一、内科 感冒、流感 麻疹 白喉 猩红热 百日咳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脑膜炎 乙型脑炎 伤寒 传染性肝炎 痢疾 小儿麻痹症 疟疾 蛔虫病 咳嗽 哮喘 肺炎 肺痈 胸胁痛 矽肺 吐血、咳血 呃逆 恶心呕吐 噎膈反胃 胃病 泄泻 急性胃肠炎 腹痛、腹胀 便秘 黄疸 肝硬化: 便血 高血压 心脏:病 血液病 肾脏病 尿闭 二便不通 尿血 泌尿道感染 甲状腺肿大 消渴病 夜盲 头痛 眩晕 中风 痫证 癫狂(精神失常) 神经官能症 口眼喁斜 痹证 腰痛 肩、臂、腿痛 中暑 水肿 臌胀 盗汗、自汗 瘢瘕积聚 二、外科 疔疮 急性脓肿、痈 急性乳腺炎(附:乳头杂症) 乳癌 阑尾炎 肠梗阻、肠套叠 胆结石 泌尿系结石 疝气 痔核、肛瘘 脱肛 颈淋巴腺结核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骨结核 骨髓炎. 破伤风 冻疮 烧烫伤 外伤出血 三、妇产科 月经不调 痛经 闭经 崩漏 带下 恶阻 先兆流产 妊娠杂症 难产 产后腹痛 产后血晕 产后出血 产后恶露 产后风 产后发热 阴痒 阴疮 子宫颈糜烂 子宫恶性肿瘤 子宫脱垂(阴挺、阴茄) 通乳 回乳(附:产后乳部杂症) 积奶 四、儿科 急慢惊风 小儿脐风 小儿疳积 小儿遗尿 小儿杂症 五、皮肤科 黄水疮 天疱疮 疖 丹毒(赤游风、火丹、流火) 臁疮 头癣、秃疮 手癣、足癣 汗斑(花斑癣) 癣 湿疹 荨麻疹 疥疮 带状疱疹(缠腰火丹) 鸡眼、脚垫 六、骨伤科 跌打损伤 骨折 麻醉止痛方 七、口腔科 牙痛 牙周病 口疮 走马牙疳 八、眼科 睑缘炎 霰粒肿 麦粒肿 泪囊炎 泪囊漏管 复视 急慢性结膜炎 电光性眼炎 疱性角膜结膜炎 春季卡他性结膜炎 翼状胬肉 沙眼 风火烂眼 角膜溃疡 角膜云翳 巩膜炎 虹膜睫状体炎 玻璃体浑浊出血 青光眼 眼异物和外伤 九、耳鼻喉科 急慢性咽炎 扁桃体炎(喉蛾) 扁桃体周围脓肿(喉痈) 咽喉腐烂 急慢性喉炎(附:声音嘶哑) 鼻炎、鼻旁窦炎 鼻息肉 鼻出血 鼻部杂症 中耳炎 耳痈、耳疔 耳息肉、外耳道乳头瘤...查看详细
☉ 当代名老中医经典《医方经权》
张汉符 撰著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7-1
本书命名《医方经权》,以方为纲,以证为目,以经方为主,以时方为辅,上编为经方类,下编为时方类,凡病证之采用经方者录在上编,采用时方者录在下编,不问它为伤寒、为温病,抑为杂病也。 本书意旨在融和伤寒温病之派别,一以仲圣之脉证治法为依归,辨证论治为圭臬,病案百例之理法方药莫不以之。 本书对于生理病理与乎方药配伍、药物性能均有论述于各案之中,但错综叙录,互有详略,希望读者触类引申,予以会意,毋事拘泥。 本书关于病情之记载悉从临床实践中评实录出,所叙方案揆合法度,俾读之者俨然身临其证,庶或可以触发灵机以资参证。 本书有一方而举出两三个病例者,有同一种病而方法不同者...查看详细
☉ 《当代五官科妙方》
李世文,康满珍 主编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1-1
本书作者从近年来国内医药文献所载的大量中医药方中,精选了经临床验证疗效显著,且制作简单、药材易得的五官科药方1000余首,按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三部分编排。每首药方包括药物组成、加减、制用法及疗效等,并附参考文献。资料翔实可靠,方法简明实用,适于各级五官科医师、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工作中参考,亦可供患者及其家庭医疗保健之用。 上篇 眼科 第1章 眼睑疾病 一、睑缘炎 二、上睑下垂 三、睑腺炎(麦粒肿) 四、眼睑隐翅虫性皮炎 五、眼睑痉挛-口下颌张力异常综合征 第2章 泪器疾病 一、急性泪囊炎 二、慢性泪囊炎 第3章 结膜病 一、急性结膜炎 二、急性咽结膜热 三、结膜痒感症 四、急性卡他性结膜炎 五、病毒性结膜炎 六、泡性结膜炎 七、春季性结膜炎 八、翼状胬肉 第4章 角膜疾病 一、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二、非化脓性角膜炎 三、树枝状角膜炎 四、浅层点状角膜炎 五、卡他性角膜炎 六、匍行性角膜溃疡 七、真菌性角膜溃疡 八、细菌性角膜溃疡 九、病毒性角膜溃疡 十、化脓性角膜溃疡 十一、角膜炎翳溃疡 十二、角膜移植 第5章 眼底与巩膜疾病 第6章 葡萄膜疾病 第7章 青光眼 第8章 白内障 第9章 玻璃体混浊和出血 第10章 视网膜疾病 第11章 视神经疾病 第12章 眼外伤 第13章 眼的屈光、调节和斜视 第14章 眼眶疾病 中篇 耳鼻咽喉科 下篇 口腔科 媒体评论...查看详细
☉ 《当代中药散剂验方精选》
朱复南 等编著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1-1
中医传统用药有汤、丸、散、膏、丹等多种剂型。中医的方书亦很多,可说是汗牛充栋,而关于散剂验方的专著则尚未见之。 朱复南同志从医43年,长期工作在中西医结合的医疗、科研、教学第一线,对中药散剂颇多心得,并致力于发扬光大。由他担任主编,精选当代散剂验方,汇集成册,名之日《当代中药散剂验方精选》,这是一项尚未有人做过的很有意义的工作。 观本书所辑,多系今人创制之新方,亦有改良之古方。既有临床验案为证,又有疗效统计可据。每方详列来源,忠于原作,亦为后之研究者提供检索之便。方后均有编者按语,有分析组方原理,有指明方药特性,有文献引证,有应用建议。病种涉及内、外、妇、儿各科...查看详细
☉ 《当代中医效验方》
刘寿永,江丹 主编 学苑出版社 2008-3-1
本书分内、儿、妇、外、皮、五官等六篇,共四十七章,针对各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疑难病症,精选了近年来中医临床用之有效、验之有据的实用效验方1700则,集中了确有研究或学有专长的众多医疗单位和医师的临床成果,具有组方严谨奇巧、临床实用性强、符合现代中医临床辨证规律等特点,为广大中医及中西医临床工作者提供了一部如何选方遣药的工具书。 第一篇 内科疾病 第一章 传染病与寄生虫病 第二章 消化系统疾病 第三章 呼吸系统疾病 第四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第五章 血液系统疾病 第六章 泌尿系统疾病...查看详细
☉ 《癫痫治疗灵验方》
张汤敏 编著 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6-7-1
癫痫是一种痛苦比较大、治疗比较困难的常见病。本书介绍了癫痫的中医灵验方200首,经作者30多年临床应用,疗效较好。药方分为经方、时方、自制方三大类,还列有许多典型的病例。本书可供中医师、基层医师、医学院校学生、患者及其家属参考。 第一章 癫痫病释义 一、癲痫病的本质和病因 (一)癫痫病的定义 (二)癫痫病的病因 (三)癫痫病的定位定性 (四)癫痫病的分类 二、癫痫病的治法 (一)西医治法 (二)中医治法 (三)针灸治法 (四)中西医结合治法 (五)张汤敏治法 三、癫痫病的中药方剂 (一)中医古籍方剂 (二)经方和时方 (三)制方原理 (四)成方的应用 第二章 癫痫治疗灵验方 1.芍药甘草汤(《仑伤寒论》方) 2.五苓散(《伤寒论》方) 3.小柴胡汤(《伤寒论》方) 4.大柴胡汤(《伤寒论》方) 5.柴胡桂枝汤(《伤寒论》方) 6.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伤寒论》方) 7.四逆散(《伤寒论》方) 8.桃仁承气汤(《伤寒论》方) 9.旋复代赭石汤(《伤寒论》方) 10.黄连阿胶汤(《伤寒论》方) 11.炙甘草汤(《伤寒论》方) 12.吴茱萸汤(《伤寒论》方...查看详细
☉ 《跌打损伤偏方验方疗法》
李爱民 主编 金盾出版社 2008-9-1
本书收录了近年中医药临床治疗跌打损伤卓有成效的偏方验方460个,以病统方,注重辨证论治的准确性,每个方剂均在组成、用法、主治等方面叙述详细,简便实用,可操作性强,适合广大群众及基层医务人员参考应用。 一、扭挫伤 (一)概述 (二)偏方治疗 (三)验方治疗 (四)验案举例 二、胸部进挫伤 (一)概述 (二)偏方治疗 (三)验方治疗 (四)验案举例 三、急性腰扭伤 (一)概述 (二)偏方治疗 (三)验方治疗 (四)李氏按摩手法 (五)验案举例 四、落枕 (一)概述 (二)偏方治疗 (三)验方治疗 (四)李氏按摩手法 (五)验案举例 五、踝关节扭伤 (一)概述 (二)偏方治疗 (三)验方治疗 (四)验案举例 六、肩关节周围炎 (一)概述 (二)偏方治疗 (三)验方治疗 (四)李氏按摩手法 (五)功能锻炼4法 (六)验案举例 七、慢性腰肌劳损 (一)概述 (二)偏方治疗 (三)验方治疗 (四)李氏按摩手法 (五)腰背肌锻炼法 (六)验案举例 八、腰椎间盘突出症 (一)概述 (二)偏方治疗 (三)验方治疗 (四)李氏按摩手法 (五)仰卧蹬空锻炼法 (六)验案举例 九、颈椎病 (一)概述 (二)偏方治疗 (三)验方治疗 (四)李氏按摩手法 (五)颈椎病功能锻炼4法 (六)验案举例...查看详细
☉ 《跌打损伤奇效良方》
苏维霞 主编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7-1
本书是“奇效良方”系列丛书中的跌打损伤分册,是一本较为系统地总结运用中医方法治疗跌打损伤常见病的临床参考书。全书共有良方近300首,包括中药内服方、中药外用方、针灸疗 法、推拿疗法、综合疗法等。反映了近10年来中医临床治疗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内容翔实、易学易懂,适合中医临床、研究人员和中医院校学生学习参考,也可供广大患者及家属阅读。 第1章 骨折 第一节 内服方 八珍汤加减治疗骨折迟缓愈合 补骨益筋散治疗骨折 补肾复活汤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补肾活血汤加减治疗老年性胸腰椎骨折 跌损妙方治疗四肢骨折...查看详细
☉ 《冬令调补择膏方——上海市中医医院名家膏方精粹》
胡国华,朱凌云 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8-10-1
为了继承和发扬名医专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使膏方这一特色得以传承造福百姓,由上海市中医院教学处、院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教研室组织策划编写了此书。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名医膏方医案,下篇为专家膏方医案,分科编排,内外妇儿,各科齐全。本书汇集了60余位专家近200篇膏方医案,每篇医案均附有按语,分析病因、病机、体质、辨证施治要点及选方用药的特点。 膏方的基础知识 上篇 名老中医专家膏方医案 丁学民 丁学屏 王庆其 王羲明 王霞芳 王翘楚 尤林森 朱彬彬 沈丕安 沈遐君 肖敏才 严佩贞 张春涛 陈妙峰 陈崇羔 林真寿 杨炳初 周福梅 赵嗣音 莫锦明 秦志仁 夏翔 袁炳勋 徐建玉 蔡淦 戴慈德 下篇 专家膏方医案 内科 王运律 王锡顺 卢巧珍 石克华 叶一驳 李勇 李越华 李毅平 朱凌云 刘毅 许良 苏晓 苏敏亚 杜玉玲 陈平 范征吟 周家俊 竺培华 赵杜鹃 施慧芬 钱静庄 徐建 徐瑛 夏海岩 董耀荣 韩政 程络新 程越明 外科 王小平 吴菊生 李萍 妇科 胡国华 薛永玲 儿科 闵伟福 夏以琳 虞坚尔 五官科 江洁 郭裕 蒋玲娣 书摘插图 上篇 名老中医专家膏方医案 丁学民 丁学民...查看详细
☉ 《对症下药解密中医处方》
刘公望 主编 华夏出版社 2008-1-1
古人将药物作用称为药性,以喻药物如人,各具性情。然为人能言语行动,其性尚难知之,药物无言无行,其性何以知之?唯靠广临证而细心体察然后可知之。中药易学而难精,可知矣。 此书的基本内容是笔者l989年给奥地利医师Gem Missoni等讲授中医课的讲稿。后于l990年至1991年在法国图鲁兹大学期间又作了若干补充。l996年天津中医学院与日本后藤学园开始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在每年一次的日本讲学期间,又不断加以修改和补充,渐渐整理成册。 本书既不同于基础教科书,也不同于一般临床治疗书。其编写宗旨是力求融汇古今、突出重点、语言简洁,寓精深于浅易之中,读之可由此及彼...查看详细
☉ 《儿科病良方1500首》
黄岩杰 等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1-8-1
中医儿科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医疗实践过程中,无数医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总结、提炼和发展了难以计数的儿科方药,对于儿童保健和提高人口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许许多多名方、验方分散在各种医学文献中,查阅起来非常困难。 为给从事中医儿科教学、医疗、科研人员提供较为系统和全面的儿科方药,促进中医儿科学的创新和发展,我们组织河南中医学院、新乡市第一卫校、周口地区人民医院、南阳市宛城区第一人民医院的有关同志编写了这本《儿科病良方1500首》。 本书根据儿科常见疾病按系统分章,每章又按病分节。首先对每种疾病的定义、症状、在祖国医学中所属的范畴、病因、病机、治疗原则等方面进行简述...查看详细
☉ 《儿科临床效验方》
陈代斌 编著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1-8-1
本书药方选自1980-1998年8月以来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医药期刊上所公布的药方,共计1200余首,其中90年代以来药方占本书总方数的70%以上。所选药方均经原作者临床验证,其中绝大部分都有一定数量的病例分析资料。 本书所选药方,力求突出以实用为主。在使用上做到简便易行。并尽量选择以临床常用中药、草药和比较易得的食物入药为主。 本书每一药方均按处方、用法、疗效、资料来源四项编写。 本书所选药方,原文绝大多数都有病案举例,有的还列出诊断标准、疗效判断、病例分析和方解。为了节省篇幅,在选编时一概从略。读者在选用时,如有必要,可查阅原文。 本书各方所治病证...查看详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