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拇书籍 > 中医综合 > 《中医词典》x~y
编号:60424
(拼音X)第一篇
http://www.100md.com 《中医词典》x~y 下一页
     《学古诊则》

    脉学著作。四卷。明·卢之颐撰。撰年不详。作者采辑《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书有关脉学理论加以归纳整理,又参以己见荟萃成编。全书共40则,阐述脉义、脉法、生理脉象及病理脉象、经络、经穴等内容。原书略有残缺、重复或引文错误等情况。1765年由王琦予以考订刊印。卢氏有一定的崇古思想,故书内反映后世脉学的发展和变化甚少。现存清刻本,又收《医林指月》中。

    穴俞

    腧穴。出《素问·生气通天论》。见腧穴条①。

    穴位注射疗法

    针刺疗法之一。即水针疗法。见该条。

    穴位照射法

    利用光辐射能作用于穴位以治病的方法。《黄帝虾蟆经》中曾有以阳燧来点艾施灸的记载。南宋洪迈《夷坚志》丁卷,记有在腹部铺艾于日光下照射的灸法。近代有以红外线、紫外线、激光等照射穴位以治病。

    穴位压痛诊断法

    针灸临床诊断方法之一。指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腹在经络穴位上按压或滑动,以发现压痛、凹陷或结节等现象,并依据经络学说进行分析,从而诊断疾患的一种方法。

    穴位冷激法

    其法指在穴位上给予寒冷刺激以治疗疾病者。《本草纲目》卷十一矾石:“二便不通:白矾末填满脐中,以新汲水滴之,觉冷透腹内,即自然通。脐平者,以纸围环之。”近有用氯乙烷或二氧化碳等物在穴位上进行适量喷射者。

    穴位电测定

    从皮肤电现象研究穴位的特性。一种是在有外加电流情况下测定皮肤电阻变化;一种是在没有外加电流情况下从皮肤导出电流,测定电位变化。皮肤电阻测定多采用经穴测定仪进行,将一些电阻低而导电量较高的点称为“良导点”,其位置多数与穴位相符。皮肤电位测定,发现一些电位较高的点与内脏功能有一定关系,被称为“皮肤活动点”,其数量较穴位多,有的点与穴位相符。从测定结果看,全身皮肤电位有从四肢向头面逐渐增高而电阻逐渐减低的趋势,面部为电位较高或电阻较低的部位。从导电量的高低可分析各经气血的盛衰现象。参见经穴测定条。

    穴位磁疗法

    利用磁性物体作用于穴位以治病的方法。《素问玄机原病式》有“含浸针砂酒,以磁石附耳”治疗耳聋;《济生方》有用鸣聋散(磁石、穿山甲)塞耳,口含生铁,治疗暴聋和耳鸣等记载。现临床所用主要有静磁法、动磁法、电磁法等。静磁法磁场恒定以贴敷为主;动磁法磁场强度和方向随时变化,须旋动;电磁法主要应用电磁治疗机所产生的低频交变磁场进行治疗。所用磁性材料有铈钴铜合金、钐钴合金、钡铁氧体、锶铁氧体、铝镍钴磁钢等。一般所用磁场强度为100-4000高斯。贴敷法即将磁体贴敷或固定在穴位上,多用于高血压、扭伤、腱鞘囊肿等。旋转法即将旋磁机对准穴位进行治疗或将磁体置于穴位表面摩擦转动,多用于头痛、带状疱疹等。电磁法即选择合适的磁头置于穴位上,多用于支气管炎、肺炎、腰肌劳损、关节炎等。对有磁疗过敏或头晕、恶心、乏力、嗜睡、失眠等副作用严重者停用。孕妇下腹部、婴幼儿及严重心脏病人的心前区均禁用。

    穴位超声刺激法

    借助于发射声能的音头将一定强度的高频声能透入穴位的治疗方法。其剂量可根据音头与穴位的间距以及调节强度和作用时间来控制。

    穴位

    腧穴。见该条①。

    巽廓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系据八卦配自然界八种物质现象而予命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即风廓。”参见该条。

    巽风廓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系用八卦配自然界八种物质现象而命名的。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即风廓。详见该条。

    巽(xùn,音训)

    ①顺也。《灵枢·周痹》:“九者,经巽之理,十二经脉阴阳之病也。”

    ②八卦之一。见《灵枢·九宫八风》。

    徇蒙

    证名。出《素问·五脏生成篇》。

    ①指目暴盲。

    ②指目眩动不明。

    徇(xùn迅)蒙招尤

    证名。徇蒙,突然目眩而视物不清;招尤,头部掉摇不定。《素问·五脏生成》:“徇蒙招尤,目冥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王冰注:“徇,疾也;蒙,不明也。言目暴疾而不明也。招尤,谓摇掉不定。尤,甚也。”

    汛期

    名词。指经期。见《赤水玄珠》。

    循元

    经穴别名。出《医学纲目》。即天枢。参见该条。

    循衣摸床

    证名,亦作捻衣摸床。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多见邪盛正虚、持续高热或元气将脱的危重病证。患者两手不自主地抚捻衣被或以手循摸床沿,多与撮空捻线症候并见。是疾病危重的象征。

    循经选穴法

    针灸取穴法之一。指本经罹病即在本经的循行路线上选取穴位的方法。又称本经选穴法。本法沿自《内经》“按其所过之经以调之”,并为后世医家所重视。《针灸问对》:“病随经所在,穴随经所取,庶得随时应变之理。”又《医学入门》:“因各经之病而取各经之穴者最为要诀。”一般分循经远取和循经近取两种。远取者以头面躯干部疾患选取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本经穴位,如阳明头痛取合谷,胃脘疼痛取足三里,近取者以选取病所较近的本经穴位,如肝区疼痛取章门,鼻塞不闻取迎香等。

    《循经考穴编》

    针灸经脉专书。二卷。约成书于17世纪初(明末)。撰人佚名。这是一部专论经脉流注的书,对于经脉的流注与路线、经穴的位置与主病进行了较详细的考证,并附人体脏腑内景图。现有1955年群联出版社的影印本。

    循经接气法

    针刺行气法之一。即接经行气法。参见该条。

    循经感传现象

    指沿经络路线出现的一些特殊感觉传导现象。参见经络现象条。

    循经传

    亦作巡经传。指伤寒病顺着六经的次序传变。见《东垣十书》、《医学心悟》等书。六经的传变规律,一般是由表入里、由浅入深。太阳病不愈,或传阳明,或传少阳;如病邪较重,正气不足,更可进一步传入太阴、少阴,以至厥阴,称循经传。参传经条。

    循际

    ①经外穴别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即长谷。见该条。

    ②经穴别名。即天枢。参见该条。

    循脊

    经外穴别名。出《针灸集成》。即长谷。参见该条。

    循法

    针刺辅助手法名。指入针后用手指于针刺穴位所在之经络上下推循以促使得气的方法。《针经指南》:“循者,凡下针于穴部分经络之处,用手指上下循之,使气血往来而已。”《针灸问对》:“下针后,气不至,用手上下循之,假如针手阳明合谷穴,气若不至,以三指平直,将指面于针边至曲池,上下往来抚摩,使气血循经而来。”本法源于《素问·离合真邪论》:“扪而循之。”

    巡经得度传

    病因病理学术语。见《此事难知》。伤寒由太阳经直接传厥阴经,称巡经得度传。因其他阴经不上头部,只有厥阴肝经和督脉上行,与足太阳经交于巅顶百会穴之敌。

    巡经传

    见《此事难知》。即循经传。详该条。

    寻常渴

    证名。即一般的口渴。为与消渴区别,故称寻常渴。《证治准绳·杂病》:“口燥咽干,此寻常渴,非三消主。”详渴条。

    

    切脉指法。诊脉时指力不轻不重,左右推寻,诊察脉象。《诊家枢要》:“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参举、按、寻条。

    熏眼法

    中医眼科外治方法名称。系指用药物煎水,用其蒸腾之热气熏治眼疾的方法。见《秘传眼科龙木论》。本法适用于眼部干涩、痒、痛诸证。

    熏灸

    灸法的一种,水煮艾或其他药物以其热气熏患处,或用火点燃后以其烟熏患处。《本草纲目》:“鹅掌风病:蕲艾真者四五两,水四五碗,煮五六滚,入大口瓶内盛之,用麻布二层缚之,将手心放瓶上熏之,如冷再热。”又“疮疥熏法:熟蕲艾一两,木鳖子三钱,雄黄二钱,硫黄一钱,为末揉入艾中,分作四条,每以一条安阴阳瓦中,置被里烘熏。”《肘后备急方》:“中风掣痛,不仁不随,并以干艾斛汗,揉团纳瓦甑中,并下塞诸孔,独留一目,以痛处着甑目而烧艾熏之,一时即知矣。”

    熏法

    外治法之一。指借助于药力和热力的作用,以促进腠理疏通,气血流畅,达到消肿,止痒,止痛,祛风目的之方法。出《五十二病方》。外科所用熏法可分热气熏和烟熏两种。该法多用于肿疡初起、痔疮或皮肤病等诸多疾患。具体而言,热气熏法:以药水煎沸于小口锅中,使患处直接对准锅口熏之。烟熏法:亦名药拈子熏、神灯照法,即按证用药,将药研为细末,以棉纸裹药搓捻,或以油浸之,用时燃点烟熏患处。使用该法时要避免造成皮肤灼伤。

    血肿

    病证名。因血瘀所致水肿。《丹溪心法·水肿》:“其皮间有红缕赤痕者,此血肿也。”多因瘀血留滞,血化为水所致。证见四肢浮肿,皮肉间有红丝血痕,或妇女经水先断,后见水肿,少腹胀痛拒按,小便清长等。治宜活血祛瘀,用续断饮、桃红四物汤、代抵当汤、小调经散等方。四肢肿甚,则兼治水,用五皮饮加当归、白芍、蒲黄、丹皮、桃仁,或用干漆、雄黄、醋丸,麦芽汤下。参见水肿条。

    血痣

    病名。皮肤或粘膜局部毛细血管持续扩张而引起的赤斑。见《外科正宗》卷四。多因先天性或肝经怒火郁结而致。好发于面部、颈部或躯干部,或可发于口腔粘膜等处。证见初起时,痣色鲜红,或呈紫红,境界分明,渐大如豆,略突出于皮面,表面光滑明亮,压不褪色,若触破表皮则流鲜血,所发数多不等,病程缓慢,可无自觉症状。治以外治为主,初起可外用水蛳散,或用珍珠散外敷,直至痣消而愈。若破溃血出者,可敷贴花蕊石散。若出血甚者,宜内服凉血地黄汤。即血管痣。

    血滞经闭

    病证名。经闭证型之一。出《妇人大全良方》卷一。多由忧郁、愤怒,使肝气郁结,疏泄失常,血行不畅;或因经期涉水感寒,寒搏于血,血行涩滞,胞脉受阻,经水不得下行。症见经闭不行,面色紫黯,下腹疼痛拒按,或痛引胸胁。治宜开郁行滞,活血通经。方用通瘀煎加桃仁、丹参、泽兰、牛膝等;因于寒者,多兼形寒肢冷,少腹凉痛,喜热喜按,治宜温经祛寒,活血行瘀,方用琥珀散。

    血滞腹痛

    病证名。因血行凝滞所致的腹痛。《症因脉治》卷四:“血滞腹痛之症,不作胀,不饱满,饮水作呃,遇夜更痛,痛于一处,定而不移,服行气消化之药不应,以热物熨之稍减。”多因七情郁结或饮食不节、跌仆损伤,瘀血凝滞所致。治宜活血祛瘀,用桃仁承气汤、桃仁当归汤、戊己汤、少腹逐瘀汤等方。参见瘀血腹痛条。

    血滞不孕

    病证名。不孕症型之一。《叶氏女科证治》:“妇人血虚经滞,蓄积不行,小腹疼痛,久不成胎,宜五物煎(当归、熟地、白芍、川芎、肉桂)。”

    血痔

    病名。肛门痔之一种。《五十二病方》:“血(月寺)(痔),以溺熟煮一牡鼠以气熨。”又名血箭。《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因便而清血随出者,血痔也。”即伴有明显便血症状之内痔。证治参见内痔条。

    血之府

    解剖结构名。指脉管。《素问·脉要精微论》:“夫脉者,血之府也。”详该条。

    《血证论》

    医论著作。《中西汇通医书五种》之一。八卷。清·唐容川撰。刊于1884年。卷一为血证总论;卷二-六对血上干、血外渗、血下泄、血中瘀证及失血兼见诸证的170余种血证的辨证治疗作了较详细的探讨;个中有不少新的见解,能给人以启迪。卷七-八为方论,共收200余方。本书论证用药颇有独到之处。现存清刻本、石印本、《中西汇通医书五种》本,1949年后有单行排印本。

    血症

    病名。症病之一。《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其有脏腑虚弱,寒热失节,或风冷内停,饮食不化,周身运行之血气,适与相值,结而生块,或因跌仆,或因闪挫,气凝而血亦随结,经络壅瘀,血自不散成块,心腹胠胁间苦痛,渐至羸瘦,妨于饮食,此之谓血症。”初起宜活血散瘀;日久脏气虚弱,用扶正祛邪。可选用沈氏血症丸、化症回生丹、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鳖甲煎丸等方。参见症病条。

    血蒸

    病证名。即内蒸。为五蒸之一。《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内蒸,亦名血蒸。”详内蒸条。又为二十三蒸之一。《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血蒸,发焦。”以“发为血之余”,血热则发焦。

    血枕痛

    病名。出《皇汉医学·产科发蒙》。即儿枕痛。详参该条。

    血胀

    病证名。因瘀血停滞所致鼓胀。《世医得效方·胀满》:“烦躁嗽水,迷忽惊狂,痛闷喘息,虚汗厥逆,小便多、大便黑,名血胀。”《医钞类编·胀病门》:“血胀,瘀蓄死血作胀。”证见腹上青紫筋见,或手足有红缕赤痕,小水利,大便黑。治宜活血化瘀,用《金匮》下瘀血汤。不应,用抵当丸去水蛭,加樗鸡做丸,空腹日进梧子大三丸,血下止后服,轻则散血消胀汤”(《张氏医通·鼓胀》)。

    血脏

    生理名词。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即子宫。详见详该条。

    血郁

    病证名。六郁之一。《丹溪心法》卷三:“血郁者,四肢无力,能食便红,脉沉。”因暴怒、挫闪、劳役过度,饥饱不调等所致。证见胸胁间常如针刺痛,或能食,小便淋,大便红,脉沉芤而涩(《杂病源流犀烛·诸郁源流》。治宜和血解郁,用血郁汤、四物化郁汤等方。参见六郁、郁证条。

    血余

    解剖组织名。即头发。发的荣枯与血气盛衰有密切关系,故有“发为血之余”的说法。发为中药,处方时多书写为血余,如血余炭。《本草纲目》乱发条:“发乃血余,故能治血病,补阴,疗惊痫,去心窍之血。”

    血瘀腰痛

    病证名。因血瘀所致的腰痛。见《医学入门》卷四。又名沥血腰痛。详该条。

    血瘀痿

    病证名。因瘀血所致的痿证。见《证治汇补·痿躄章》。由产后恶露未尽,或跌仆损伤,瘀血不消所致。证见四肢痿软,不能运动,兼见疼痛,脉涩等症。治宜活血行瘀,用桃红四物汤加味,或归梢汤。参见痿条。

    血瘀痛经

    病证名。痛经证型之一。多因经期产后余血未尽,继受寒凉,或情志所伤,致使血寒而凝,或气滞血瘀,瘀血内阻冲任胞脉,不通则痛。症见经前或经行之时,小腹刺痛拒按,经血量少、有块,血块下后痛减,治宜活血祛瘀,方用膈下逐瘀汤、琥珀散。

    血瘀睥泛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张氏医通》卷八:“睥内之肉,紫瘀浮泛,甚则如细泡无数,相连成片。盖睥血滞又不忌火毒燥腻,致积而不散,或碎睥出血冒风所致,宜活血为主,并用开导。”与睑停瘀血相类。宜用通窍活血汤加减治之。

    血瘀经行后期

    病证名。经行后期证型之一。多因气滞、寒凝,以致瘀血内阻冲任,经血不能按时下达胞宫所致。气滞血瘀者,症见经期错后,经量涩少,经血色紫暗有块,少腹胀痛,排气得舒,治宜行气活血化瘀,方用过期饮;寒凝血瘀者,月经愆期,经血色暗有块,小腹冷痛,喜温拒按,血块去后得舒,宜温经活血化瘀,方用少腹逐瘀汤。

    血瘀经闭

    病证名。经闭证型之一。多因气滞、寒凝,瘀血阻滞冲任胞脉,积之而成经闭。症见经闭不行,小腹疼痛拒按,治宜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方用膈下逐瘀汤。偏于气滞者,重用乌药、延胡索、枳壳、香附;偏于寒凝者,加肉桂、炮姜。或用血府逐瘀汤等方加减为治。

    血瘀不孕

    病证名。不孕症型之一。多因经期产后余血未净,因情志内伤而气血运行不畅,或感受寒邪,血受寒凝,血瘀气滞,内阻冲任胞脉,经水失调,精难纳入,难于受孕成胎。症见经期错后,经行不畅,血块较多,腹痛拒按,情志所伤者,兼见胸胁胀满,烦躁易怒,乳房胀痛,宜行气理血,方用血府逐瘀汤;因感受寒邪者,兼见手足不温,小腹凉痛,治宜温经散寒,方用少腹逐瘀汤。

    血瘀崩漏

    病证名。属崩漏证型之一。多因经期产后余血未净,或因情志所伤,肝郁气滞而瘀,或因寒邪侵袭,寒积胞中,经脉瘀血停滞于内,瘀血不去,新血难安,血不归经而发为崩漏。症见经血淋漓不断或骤然下血量多,或经闭数月后又忽然暴下,色紫暗有块,小腹疼痛拒按,血块排出后痛减,治宜活血行瘀,方用佛手散合失笑散,或用逐瘀止崩汤(《安徽中医验方选集》:当归、川芎、三七、没药、五灵脂、丹皮炭、炒丹参、炒艾叶、阿胶、乌贼骨、龙骨、牡蛎)。

    血壅

    病名。见《医学入门·怪疾》。由风热内扰血分,致遍身忽然肉疼如锥,既痒且痛,不能饮食。若不速治,溃而脓出。治以赤皮葱烧灰,淋洗;吃豆豉汤数盏。肉起疙瘩如锥,疼痛为火盛,痒甚为风盛。

    血瘿

    病名。瘿瘤病证之一种。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五。多因肝火炽盛,血热沸腾,复为外邪所搏,郁结颈部而成。证见患者颈部暂生瘿块,皮色呈紫红,其表面有交叉显露之赤脉红丝可见,肿块逐渐长大,多不产生明显之局部压迫症状。治宜滋阴制火,养血化瘀,可选用芩连二母丸,或四物汤加海藻、昆布、猪靥之类治疗。相当于颈部之血管瘤。

    血翳包睛

    病证名。见《银海精微》。又名彩云捧日。多系肝肺风热壅盛,心火内炽,瘀血凝滞所致。常并发于椒疮并由赤膜下垂演变而来。《目经大成》卷二:“此症初起,或左或右,赤肿狂痛,泪流如汤,畏避不敢向阳,恍若暴风客热。失治,赤脉大小纵横,贯过风轮。越宿,加头痛便秘,赤脉陡大,变成血障。障复实而成翳,厚蔽震巽轮廓。强掰开视,黑白无有,惟一体血肉,故曰血翳包睛。”宜用红花散加减。外点石燕丹。参见赤膜下垂条。

    血溢

    证名。血失常道从上窍溢出。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多因血热妄行而上溢。《原病式·热类》:“血溢者,上出也。心养于血,故热甚则血有余而妄行。”《证治准绳·杂病》:“一应血上溢之证,苟非脾虚泄泻,羸瘦不禁者,皆当以大黄醋制,和生地黄汁及桃仁泥、牡丹皮之属,外入血分,使血下行,以转逆而为顺。”参见吐血、呕血、鼻衄各条。《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小儿诸血溢者,由热乘于血气也。血得热则流溢,随气而上。自鼻出者为鼽衄。从口出者多则为吐血;少则为唾血。若流溢渗入大肠而下者。则为便血。渗于小肠而下者,为溺血。又有血从耳目牙缝龈舌诸窍等出者,是血随经络虚处著溢,自皮孔中出也。”详小儿大衄、小儿吐血、九道出血、大便下血、小儿溺血、舌衄条。

    血噎膈

    病名。因瘀血停滞胸膈所致的噎膈证。《医方考》卷三:“血噎膈者,或因跌扑,或因大怒,血积胸膈,久久凝结,令人妨碍饮食,得热则宽,得寒则痛是也。”又名血膈。参见该条。

    血眼

    病证名。

    ①指难产伤及婴儿眶眦,眼球渗血、充血(《普济方》)。治宜活血明目,用《证治准绳》生熟地黄汤,外用黄连、朴硝研极细,兑入乳汁,频点患眼。

    ②指血脉贯瞳。《保婴易知录》:“儿百日内乳嗽不愈,以致血脉贯瞳,而眶紫黑,或白珠红赤如血,亦名血眼。”治宜内服导赤散加减,外用鸡子清调拌黄连末点眼。

    血虚自汗

    病证名。因血虚所致自汗。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伴见心悸惊惕,形瘦烦倦等症。治宜补血敛营,用当归建中汤、四物汤加减。血虚有热者,用当归六黄汤。若大失血之后,汗多不止,为气随血脱,急宜补气,用独参汤,后用补益气血之剂。参见自汗条。

    血虚月经过少

    病证名。月经过少证型之一。多因素体虚弱,或久病阴血不足,或脾虚不能腐熟水谷以生血,血海空虚,而致月经量少,或点滴一二天便净,色淡质稀,面色萎黄,头晕眼花,耳鸣心悸,小腹空痛等。治宜益气补血,兼滋化源。方用人参滋血汤(《产宝百问》:人参、山药、茯苓、当归、熟地、白芍、川芎)、人参养荣汤等。

    血虚腰痛

    病证名。因血虚筋脉失养所致的腰痛。《证治要诀·诸痛门》:“妇人血过多,及素患血虚致腰痛者,当益其血。”用四物汤加减。

    血虚眩晕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血虚眩晕》。又称血虚眩运。详该条。

    血虚眩运

    病证名。因阴血不足所致眩晕。又作血虚眩晕。见《症因脉治·内伤眩晕》。证见形体黑瘦,五心常热,夜多盗汗,睡卧不宁,头面火升,则眼花旋转,火气下降,则旋晕亦止。多因损伤心脾,肝火炽盛,阴血亏耗所致。治宜滋阴补血为主,血虚无火者,用归脾汤、补中益气汤、酸枣仁汤等方;血虚有火者,用天王补心丹、知柏四物汤、知柏天地煎、知柏肝肾丸等方。亦见于由失血过多者。《丹溪心法·头眩》:“吐衄漏崩,肝家不能收摄荣气,使诸血失道妄行,此血虚眩运也。”治宜补肝养血,益气滋阴等法。参见阴虚眩晕、失血眩晕条。

    血虚心悸

    病证名。因心血不足,阴虚火动所致心悸。见《不居集》卷二十二。证见体瘦心悸,五心烦热,面赤唇燥,左脉微弱,或大而无力。治宜养血益阴,安神定悸,用宁志丸、十四友丸、朱砂安神丸等方。参见心悸条。

    血虚心汗

    病证名。心胸部独见汗出。因思虑太过,耗伤心血所致。《医钞类编》卷八:“血虚心汗,别处无汗,独心孔一片有汗,思虑多则汗亦多。此病在心,宜养心血。豮猪心一个,破开带血,入人参、当归二两缝之,煮熟去药,只吃猪心,仍以艾汤调茯神末服之。”亦可用生脉散、六味地黄丸等方。

    血虚痿

    病证名。由产后或失血后,血虚不能养筋所致的痿症。见《证治汇补·痿躄章》。证见手足痿弱无力,不能行动,面色萎黄。治宜养血为主。《丹溪心法·痿》用四物汤加黄柏、苍术煎送补阴丸。《张氏医通·痿痹门》:“阴血衰弱,不能养筋,筋缓不能自收持,故痿弱无力,补血荣筋丸。”参见痿条。

    血虚头痛

    病证名。阴血亏损不能上荣所致的头痛。《兰室秘藏·头痛门》:“血虚头痛,当归、川芎为主。”证见眉尖至头角抽痛,善惊惕,脉芤,或见头隐隐作痛,头晕目花,面色(白光)白,心悸等。治宜补血为主,用四物汤加味。见于贫血、血管性头痛等。参见头痛条。

    血虚痰

    病证名。因血虚所致的痰证。《症因脉治》卷二:“血虚痰,五心烦热,形体消瘦,六脉细数。”治宜养血化痰,用加减四物汤加贝母、杏仁、青黛等。参见痰证条。

    血虚生风

    病因病理学名词。指由失血、贫血或肝血不足而内生的风证。参虚风内动条。

    血虚热

    病证名。因血虚而致发热。《杂病源流犀烛·虚损痨瘵源流》:“有血虚热,必兼燥渴,睡卧不安,宜圣愈汤、人中白丸两方参酌用。”参见发热、血虚发热条。

    血虚难产

    病证名。难产证型之一。《傅青主女科》下卷:“妊娠有腹痛数日,不能生产,人皆曰气虚力弱,不能送子出产门。谁知是血虚胶滞,胞中无血,儿难转身乎。夫胎之成,成于肾脏之精;而胎之养,养于五脏六腑之血。故血旺则子易生,血衰则子难产。所以临产之前,宜用补血之药,补血而血不能遂生,必更兼补气以生之。然不可纯补其气也,恐阳过于旺,则血仍不足。偏胜之害,必有升而无降,亦难产之渐也,防微杜渐,其惟气血兼补乎,使气血并旺,则气能推送,而血足以济之,是汪洋之中自不难转身也,又何有胶滞之患乎。方用送子丹(生黄芪一两,当归一两,麦冬一两,熟地五钱,川芎三钱)。”《妇科经验良方》亦曰:“血虚则子宫濡润不足,不能滑利故难产,宜大补气血,儿易转动,自然降生。”

    血虚秘

    病证名。因阴血不足,肠道失润所致的大便秘结。多见于老弱、产妇、病后,或发汗、利小便过度而津涸者。《万病回春·大便闭》:“虚弱并产妇及失血大便不通者,血虚而闭也。”证见头眩心悸,面色无华,唇舌淡,脉细涩,大便虽软,努责不出。治宜养血润肠通便,可选用润肠丸、导滞通幽汤、益血丹,大剂四物汤加陈皮、甘草、酒红花。参见虚秘条。

    血虚咳嗽

    病证名。血虚引起的咳嗽。因劳倦阳扰,阴血亏损,火旺克金所致。见《症因脉治》卷二。证见盗汗自汗,潮热骨蒸,下午嗽多,形体黑瘦,五心烦热。治宜养阴补血,敛阴降火,方用四物汤、归芍地黄汤、天地煎、家秘肝肾丸合黄芩泻白散等。参见咳嗽条。

    血虚厥

    病证名。因血虚所致的厥证。多见于失血、崩漏、产后。《赤水玄珠·厥证门》:“因血虚而得者,脉洪大,宜四物汤加酒炒黄柏、知母。”或用芎归养荣汤等。参见厥证条。

    血虚经行后期

    病证名。经行后期证型之一。多因体质素虚,或大病久病之后,或产乳过多,伤耗津血;或大量出血,或长期慢性出血,以致气虚血亏,或脾虚不能运化,以致冲任血虚,血海不足,子宫不得按时满溢,故月经过期而来。症见月经延后,量少而色淡,面色萎黄,皮肤不润,目眩心悸,小腹空痛,身体瘦弱等。治宜补血养营益气。方用人参养荣汤、当归补血汤、人参滋血汤等。

    血虚经乱

    病证名。出《景岳全书·妇人规》。指因血虚而致行经或先或后,或先后无定期,症见经行血色淡红,经涩量少。因肝脾血虚者,兼见抑郁不乐,胸乳胀闷不舒,食少腹胀便溏等,治宜补血为主,方用四物汤,寒加肉桂,热加黄芩,肝郁加香附、玄胡索等;肝脾肾三阴虚损者,兼见经后腹痛绵绵,喜暖喜按,食少便溏,腰膝酸软等,治宜补血养阴,方用小营煎、五福饮等;忧思伤及心脾者,兼见饮食日少,心悸气短,失眠健忘等,治宜补益心脾,方用归脾汤、七福饮等。

    血虚滑胎

    病证名。滑胎证型之一。多因孕妇素体虚弱,气血不足,或因中虚化源匮乏,或因大病久病失血耗气,血亏而血海空虚胎失滋养,故每孕至一定时间便发生堕胎小产,屡孕屡堕,乃病滑胎。症见面色(白光)白或萎黄,心悸气短,头晕肢软,神疲乏力,或有浮肿,腰酸腹痛,甚则阴道流血,以致胎动欲堕。宜补血益气,以防滑堕,方用胎元饮,下血者加阿胶、艾炭。

    血虚喉痛

    病证名。《喉科心法》认为:面红不肿,或时痛时止,左手脉数无力,午后潮热,或痛在午后,四物汤加黄柏知母治之。指喉肿痛而伴有血虚症状者。若兼有其他症状,可随证选方用药。

    血虚腹痛

    病证名。因阴血亏虚、经脉凝涩所致的腹痛。《症因脉治》卷四:“血虚腹痛之症,偎偎作痛,如细筋牵引,下引小腹,上行肋梢,肢体瘦弱,面色萎黄,腹虽痛而不饱闷,痛无定处。”脉多细涩,或见虚微。治宜养血活血和络为主。痛引小腹,牵引肋梢者,用戊己汤、补肝散、逍遥散;阴虚阳旺者,用知柏四物汤、归芍地黄丸等方。参见腹痛条。

    血虚发躁

    病证名。因血虚而致的烦躁。《脾胃论》:“如发热恶热,烦躁,大渴不止,肌热不欲近衣,其脉洪大,按之无力者,……此血虚发躁。”治用当归补血汤。

    血虚发热

    病证名。因血虚所致的发热。又名血虚热。由吐衄便血、产后崩漏或饮食劳倦内伤脾胃所致。《内外伤辨惑论》卷中:“血虚发热,证象白虎,惟脉不长实有辨耳,……此病得之于饥困劳役。”《证治汇补·发热》:“血虚发热,一切吐衄便血,产后崩漏,血虚不能配阳,阳亢发热者,治宜养血;然亦有阳虚而阴走者,不可徒事滋阴。”《明医杂着·医论》:“凡妇人产后阴血虚,阳无所依,而浮散于外,故多发热。治法用四物汤补阴血,而以炙干姜之苦温从治,收其浮散之阳,使归依于阴。”或用当归补血汤等方。参见肌热、血虚热等条。

    血虚发痉

    病证名。指失血过多,血虚无以养筋所致的痉病。见《类证治裁·痉症》。证见手足搐搦,或角弓反张等。《张氏医通·诸风门》:“血虚之人发痉,或反张,或只手足搐搦,或但左手足动摇。”治宜养血熄风,用十全大补汤加钩藤、蝎尾,或用大营煎等方加减。”参见痉、虚痉条。

    血虚耳鸣

    病证名。因血虚所致的耳鸣。《诸病源候论·耳鸣候》:“血气虚损,宗脉不足,病苦耳鸣嘈嘈。”《杂病源流犀烛·耳病源流》:“耳鸣脉数,黑瘦人属血虚。”治宜养血调肝,用四物汤加减。参见耳鸣条。

    血虚而聋

    病名。指因血虚所引起的耳聋。初起听音不真,久则耳鸣耳聋,目眩头晕、脉细数。治宜补血益气。方可选用四物汤等加减。参见耳聋条。

    血虚盗汗

    病证名。因阴血不足所致的盗汗,属阴虚盗汗。《保婴撮要》:“当归六黄汤治血虚盗汗,内热哺热者。”参见阴虚盗汗条。

    血虚不孕

    病证名。不孕症型之一。出叶其蓁《女科指掌·种子门》。又名血少不孕。由于体质素弱,阴血不足,或因失血伤阴,以致冲任血虚不能摄精成孕。症见身体瘦弱,月经后期量少,色淡,或经闭,面色萎黄,神疲倦怠,头晕目眩等,治宜益气养血,滋阴益肾。方用养精种玉汤(熟地、当归、白芍、山萸肉)加味。

    血虚痹

    病证名。因血虚不能濡养肢体所致的痹症。《医学入门》卷五治血虚痹,皮肤不仁,用济生防风汤,或黄芪建中汤去饴桂枝。挟瘀血者,用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竹沥、姜汁。挟痰见手足麻痹,多睡眩晕者,用济生茯苓汤,或二陈汤加竹沥、姜汁。肾虚髓少筋弱,冻栗挛急者,用十全大补汤、地仙丹。通用五痹汤擦痹法。参见血痹条。

    血虚

    病证名。指体内血液亏虚不足。《素问·举痛论》:“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多因失血过多,思虑过度,或脏腑虚损,不能化生水谷精微所致。临床主要表现为面白无华,唇舌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脉细无力等症。治宜补血为主,或补血益气。方用四物汤或归脾汤。

    血信

    名词。出《产宝》。即月经。详该条。

    血心痛

    病证名。因瘀血所致的心痛。《证治汇补·心痛章》:“血痛,若跌扑损伤或平日喜爱热物,以致死血留于胃口,时痛时止,或饮汤水下咽即呃。痛时从上而下自闻唧唧有声,搔抓无措,眠卧不稳,心下如刮,上连胸臆。乃积血不消,为火所载,非虫症也。又有妇人经行未尽,偶触恚怒,气郁不行,血亦留积,上攻心痛而成薄厥者,轻则开导,重则攻下。”其特点为“痛有定处而不移,转侧若刀锥之刺”(《医学心悟·心痛》)。“脉浮沉俱涩,其痛如刺,不可按扪,或寒热往来,大便黑”(《医学从众录·心痛》)。治宜活血止痛,失笑散主之。《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曰血,脉必涩,壮盛人宜下,宜代抵当汤;虚弱人须补而带行,宜四物汤加桃仁、穿山甲、肉桂心、蓬术、降香。”参见心痛、瘀血胃脘痛条。

    血泄

    证名。大小便下血。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素问玄机原病式·热类》:“血泄,热客下焦,而大小便血也。”详见便血、尿血条。

    血陷

    五陷之一。《痘疹精详》:“血陷之证,与紫陷相似,须要详辨。血陷透顶通红,不带紫色。紫陷属血热必气粗,身热,口渴,烦躁,治宜凉血为主;血陷属气虚,气弱不能统血,故血僭居气位,痘也红而陷也,见症必气缓身凉,不烦不渴,治以补气为主,断不可投凉血之剂也。”

    血郄

    经外穴名。所指有二:

    ①出《针灸集成》。即百虫窠。见该条。

    ②《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委中者,血郄也。”即委中。参见该条。

    血为气母

    生理学名词。指血是气的载体,并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水谷精微以营养,故称之。《血证论·阴阳水火血气论》:“守气者,即是血。”血盛则气旺,血虚则气衰,血脱气亦脱,血瘀则气滞。治疗时,补气常结合养血,行气通经多配合活血散瘀,即是血为气母的具体运用。

    血亡目病

    眼科病证名。指失血过多所致的目病。目为肝之窍,《素问·五脏生成篇》:“肝受血而能视”。失血过多,目失濡养,故发为病。《原机启微》:“男子衄血便血,妇人产后崩漏之过多者,皆能病焉。其为病睛珠痛,珠痛不能视,羞明瘾涩,眼睫无力,眉骨太阳因为酸疼。”宜结合全身病情,辨证论治。

    血菀(yù郁)

    病证名。菀同郁。指血液郁积。《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