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拇书籍 > 中医综合 > 《中医词典》k~l~m
编号:13209
(拼音L)第五篇
     刘秉锦

    清代医家。字濯西,诸城(今山东)人,为名医刘奎之子。秉锦受家庭熏陶,亦有医名,与其父共同完成其著作,并自己撰集《医方秘要》六卷,有刻本行世。

    刘豹子

    宋代或宋以前医家。生平履贯不详,据《宋史·艺文志》载其着有《刘豹子眼论》一书,现佚。

    溜脉

    ①阴阳相过之脉。《素问·刺禁论》:“刺面,中溜脉,不幸为盲。”

    ②指流行过耳的经脉。《灵枢·口问》:“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

    

    ①指滑动应指、圆转而过的脉象。一说脉象如水之溜。《素问·阴阳别论》:“鼓一阳曰钩,鼓一阴曰毛,鼓阳胜急曰弦,鼓阳至而绝曰石,阴阳相过曰溜。”

    ②小股水流。《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菱角痔

    病名。指复杂性肛漏外口较多者。因其肛漏外口较多,有如菱角状,故而得名。《外科大成》卷二:状如菱角,左右皆有三四孔。”治疗应以外治手术为主,可先用挂线疗法或脱管锭除去漏管,再服蜡矾丸收口。体虚者可配合服用十全大补汤。

    陵后

    经外穴名。见《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后缘下方凹陷处。主治腓神经痛,膝关节炎,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或瘫痪。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凌贞侯

    明末清初医家。双林(今浙江吴兴)人。世以医为业,深得家传,尤精于针术,诊疾无分贵贱,常入宫中治病,名噪一时,曾撰有《针灸集要》一书,已佚。该书详明经络腧穴名状,针之分寸,火之度数,以及迎随补泻之妙法。

    凌云骨伤

    病名。指前额部骨之折伤。见《医宗金鉴》卷八十八。临床除有额骨损伤外,多易出现面部致皮肤破损,面目浮肿等症,如有内损血瘀者,则可出现呕吐,鼻衄,昏迷,面黄,身软,周身虚浮,烦渴,饮食少进等。治疗:伤重者,应即配合手术紧急处理,除外可用中药止血定痛,消瘀开胃之品,可内服疏血丸,外用五加皮汤熏洗患处,敷以乌龙膏。余可参见脑骨伤条。

    凌云

    明代针灸学家。字汉章,号卧岩。归安(今浙江吴兴)人。于孝宗(1488-1505)年间召至京,授御医。着《经学会宗》、《子午流注图说》、《流注辨惑》等。卒年七十七。

    《凌临医方》

    医案著作。清·凌晓五撰。本书收作者平生所治时病、杂病等一百余则。凌氏善用古方,能因症化裁,每能巧生新意。案后另加按语,有助于领会和掌握其治疗要点。本书收入《三三医书》中。

    凌堃(kūn昆)(1795-1861年)

    清代医家。字厚堂,一字仲讷。乌程(今浙江吴兴)人。深通医理,并擅脉诊。着《医宗宝笈》一卷(约1861年),于医经医理阐述皆甚简明;颇有益于后学。

    凌奂(1822-1893年)

    清代医家。原名维正,字晓五,一字晓邬,晚号折肱老人。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凌云十一代孙。师从吴古年。撰有《饲鹤亭藏书志》三卷。通晓男妇、大小方脉等诸科,求诊者盈门,太平天国期间授天医医院仙官,曾为李秀成等治病。着有《医学薪传》一卷、《饲鹤亭集方》两卷(1892年)、《外科方外奇方》四卷(1893年)、《凌临灵方》等。后两书辑入《三三医书》。

    凌绂曾

    清代医家。字初平,一字别驾。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凌奂之子。精于医,尤擅治时疫,于霍乱,痧症、烂喉丹痧等颇有心得。曾续辑华岳(芳伯)之《急救腹痛暴卒病解》一书,另撰有《烂喉丹痧辑要》等。在霍乱的辨证治疗上,将寒、湿霍乱、霍乱转筋归于邪入太阴,治以温固助阳等。此两书后合为《险证择尤》(1894年)。

    凌德

    清代医家。字嘉六,号蛰庵。归安(今属浙江吴兴)人。寓居上海。医术颇精,尤长于妇科。曾辑成《女科折衷纂要》(1892年)一书。又辑古医籍中有关咳嗽、麻疹之证治成《咳嗽经旨》四卷及《专治麻疹初编》六卷(1890年)。此三书均收入《三三医书》中。另撰《温热类编》,未见行世。

    《岭南卫生方》

    医方著作。三卷。元僧人继洪辑(或有题为“宋·李璆、张致远原辑”者,系托名)。本书主要辑录宋、元时期医学著作中有关岭南地区(今广东等地)多发病瘴疟等证治的资料。搜罗其中有效方剂。还记述了“蛊毒”药毒及杨梅疮等病的疗法。原书已佚,现存有娄安道(年代不详)的增补本及日本校刻的再次增补复刻本。及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岭南脚气

    病名。见《圣济总录》卷八十四。又名瘴毒脚气,详该条。

    《灵芝益寿草》

    医学丛书。清·潘霨辑。刊于1873年。包括《慎疾刍言》、《世补斋不谢方》二种。

    《灵苑方》

    医方著作。见《梦溪笔谈》。二十卷。北宋·沈括撰。撰年不详。原书已佚,佚文散见于《证类本草》、《幼幼新书》等后世医药著作中。近年来,北京医学院理论小组在18种著作中,辑录沈括的医药著述,共辑得《灵苑方》82条,参照诸本予以校勘,或加按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灵液

    ①指唾液。《本草纲目·口津唾》:“人舌下有四窍,两窍通心气,两窍通肾液;心火流入舌下为神水,肾液流入舌下为灵液。”

    ②汞的别名,

    灵药

    ①药物名。指金石类药物经过提炼升华制成的升丹、降丹的总称。

    ②传说中的灵丹仙药。《西王母传》:“太上灵药,上帝奇物,地下阴生,重云妙草,皆神仙之药。”古时多喻疗效极佳的药物为灵药。

    灵墟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在胸部,当第3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布有第三肋间神经前皮支,及第三肋间神经和第三肋间动、静脉。主治咳嗽,气喘,呕吐,胸胁胀痛,乳痈,及肋间神经痛。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灵台

    经穴名。出《素问·气府论》王冰注。别名肺底。属督脉。在背部,当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布有第六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六肋间动脉后支。主治咳嗽,气喘,项强,背痛,痈疽,疔疮,及胆道蛔虫症,疟疾等。向上斜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灵枢悬解》

    医经著作。九卷。清·黄元御撰注。刊于1756年。本书将通行本《灵枢》81篇按刺法、经络、营卫、神气、脉象、外候、病论、贼邪及疾病9类的次序重予编次,并在个别原文段落之后加以注释,于中确有精辟见解,足以解悬。现有多种清刻本及《黄氏医书三种》本。

    《灵枢素问节要浅注》

    医经著作。又名《灵素节要浅注》。十二卷。清·陈念祖集注。刊于1865年。本书分类选辑《内经》重要篇章、段落,加以归纳和类分。共分道生、脉象、经络、运气、望色、闻声、问察、审治、生死、杂论、脉诊、病机等12类。然后分别予以注释。融汇贯通,深入浅出,并非浮浅之作。现有二十余种清刻本及《陈修园医书十六种》本。

    《灵枢经语释》

    医经著作。山东中医学院编。本书是《灵枢》语释本的一种。按原书编次,每篇均首先概括大意,然后引录原文加以语释,并做必要的词解。1962年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灵枢经脉翼》

    经脉著作。三卷。明·夏英编撰并绘图。约撰于15世纪末。上卷绘五脏侧面图及经脉流注图说;中、下卷分绘十二经及任、督二脉循经经穴共14图,图后为该经循行、腧穴、主病等项的歌诀及其注文。注释主要根据《灵枢》原文及滑寿《十四经发挥》等著作,作者本人无甚发挥。现存抄本。1980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灵枢经白话解》

    医经著作。陈璧琉、郑卓人合编。本书是《灵枢》语释本的一种。按照原书的编次,每篇列题解,然后一段原文,加一段语译,或作必要的注释。给初学《灵枢经》的人以很大便利。1962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灵枢》

    医经著作。是《黄帝内经》的一部分。

    《黄帝内经》撰成之初,在战国时代可能为《黄帝脉书》、《扁鹊脉书》等20余种单行本,西汉后期,刘向、刘歆父子校书,始由李柱国等校定为《黄帝内经》十八卷。到东汉初班固撰《汉书》时,这些医籍的传本仍被完整保存,而载于《汉书·艺文志》。东汉末张仲景撰《伤寒杂病论》、魏末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时,《汉书·艺文志》的十八卷本《黄帝内经》传本即已不复存在,不仅被分割为《素问》、《九卷》或《针经》两书,而且“亦有所记亡失”。

    《灵枢》,亦称《九卷》、《针经》、《九灵》、《九墟》等。汉魏以后,由于长期抄传出现多种不同名称的传本。唐·王冰所引用古本《针经》传本佚文与古本《灵枢》传本佚文基本相同,说明为一共同的祖本。但与南宋史崧发现的《灵枢》传本(即现存《灵枢》传本)则不尽相同。史载北宋有高丽献《针经》镂版刊行,今无书可证。至南宋初期。《灵枢》和《针经》各种传本均失传。绍兴二十五年(1155),史崧半其家藏《灵枢》九卷八十一篇重新校正,扩展为二十四卷,附加音释,镂版刊行。至此,《灵枢》传本基本定型,取代各种传本,而一再印行,流传至今。

    灵龟八法

    按时配穴法的一种。系以八脉八穴配合九宫数,再据日时干支所代表的数字计算配穴。《针灸大全》载《八法歌》:“坎一联申脉,照海坤二五,震三属外关,巽四临泣数,干六是公孙,兑七后溪府,艮八系内关,离九列缺主。”日时干支所代表数字据《入法临时干支歌》:“甲己子午九宜用,乙庚丑未八无疑,丙辛寅申七作数,丁壬卯酉六须知,戊癸辰戌各有五,巳亥单加四共齐。阳日除九阴除六,不及零余穴下推。”例如甲子日戊辰时,甲得10数,子得7数,戊得5数,辰得5数,共27数。此日是阳日,应除二九18数,余9数,即取离9列缺穴。又如乙丑日壬午时,乙得9数,丑得8数,壬得6数,午得9数,共34数。此日是阴日,应除五六30数,余4数,即取巽4临泣穴。

    《灵光赋》

    针灸歌赋名。见《针灸大全》。《针灸聚英》:“总灵光典注而成,不知谁氏所作。”七言韵语,内容与《席弘赋》相似。

    灵道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阴心经。经(金)穴。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5寸。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经,及尺动脉。主治心痛,失音,腕臂痛,暴喑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蔺道者

    唐代医僧。一作蔺道人。原名佚,长安(今陕西西安)人。道者出家云游,于会昌间(841-846年)曾结庵于宜春修道,因尝治愈一彭翁子坠地折颈伤肱,其医术遂广为人知,求医者甚众。道者厌其烦,以其秘方授予彭翁,其术遂行于世。此方为后人刊刻,书名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为中医现存最早之骨伤科专书,现有多种刊本行世。

    凛水

    凛冽的寒水。《素问·刺法论》:“寒行于上,凛水化布天。”

    凛冽

    严寒,刺骨般寒冷。《素问·五常政大论》:“凝惨凛冽则暴雨霖霪。”

    

    寒冷。《素问·五运行大论》:“在脏为肾,其性为凛。”《素问·五常政大论》:“其化凛,其气坚。”

    鳞体

    病证名。又名胎垢、蛇身、蛇胎。《小儿卫生总微论方》:“鳞体者,谓皮肤之上,如蛇皮鳞甲之状,故又名蛇体,此由气血否(痞)涩,不能通润于皮肤……”类似鱼鳞病。治宜养血活血,如四物汤加味。亦可用僵蚕、蛇蜕煎水外洗,或用杏仁30克、猪油60克,捣泥外搽。

    霖霪

    连绵的大雨。《素问·气交变大论》“土不及,四维有埃云润泽之化,则春有鸣条鼓拆之政,四维发振拉飘腾之变,则秋有肃杀霖霪之复。”《素问·五常政大论》:“凝惨凛冽则暴雨霖霪。”

    霖溃

    久雨及泥泞。《素问·气交变大论》:“中央生湿,湿生土……其变骤注,其灾霖溃。”

    淋浊

    ①病名。小便滴沥涩痛,尿出混浊的病证。见《赤水玄珠·白浊门》。因湿热痰浊下流,渗入膀胱所致。症见小便频数而痛,尿出混浊,或尿道流出浊物似脓。治宜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用八正散加土茯苓、萆薢。

    ②淋证与浊证的合称。见淋、浊条。

    淋渫(xié屑)法

    外治法之一。指用药物水煎后浸洗患处之方法。出《圣济总录》卷一百四十五。该法可用于外伤肿胀疼痛等证。如用桂附散(《圣济总录》:桂去粗皮,生附子去皮脐,白矾、细辛去苗叶,白芷、五加皮、桑皮)水煎服,浸洗患处。

    淋溲

    证名。小便淋沥之证。出《素问·本病论》。详淋条。

    淋泉

    经外穴名。《针灸集成》:“石淋……又方,以禾秆量患人口吻如一字样,一端按尾穷骨端向上,秆尽脊上点记;将其按中折,墨记,横着于脊点,左右秆两端尽处,三七壮。”近代《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等列作经外穴,名淋泉。在后正中线,尾骨尖端上1寸,再旁开各0.5寸处。主治淋证。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淋秘

    病证名。即淋闭。秘通闭。《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详淋闭条。

    淋露

    疲困 《研经言》卷二《释露》:“按‘淋露’,即‘羸露’,古者以为疲困之称。《左传·昭公元年》‘勿使有所壅闭湫底以露其体。’注:‘露,羸也。’‘淋’古多作‘癃’。《汉书》有‘癃疲’之病,是‘淋’亦通‘疲’。”一说指月经淋沥不断,或二便频数。一说指病经久不止。《灵枢·官能》:“审其所在,寒热淋露,以输异处,审于调气,明于经隧,左右肢络,尽知其会。”

    淋沥

    证名。

    ①小便滴沥涩痛之证。淋病主证之一。《诸病源候论·诸淋候》:“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则淋沥不宣,故谓之为淋。”《赤水玄珠》卷十五:“淋淋沥沥,点滴而出,或涩而疼,一日数十次或百次,俗名淋病者是也。”详见淋、五淋条。

    ②精浊从窍端淋沥不断之证。《杂病源流犀烛·五淋二浊源流》:”浊病之源,大抵由精败而腐者居半”,“窍端时有秽物,如米泔,如粉糊,如疮脓,如目眵,淋沥不断,与便溺毫不相混,故曰是精病,非溺病也。”参见浊、精浊条。本证见于下尿路感染、结石、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等疾患。

    淋家

    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指素患淋证者。参见淋条。

    淋閟

    病证名。指小便急,尿短,尿少,甚则点滴而下或闭而不通。《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热至则身热……血溢血泄,淋閟之病生矣。”后世名为淋闭。参见该条。

    淋闭

    病证名。又作淋閟、淋秘。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①淋与癃闭的总称。小便滴沥涩痛谓之淋,小便急满不通谓之闭。《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热结下焦则为溺血,令人淋闭不通。”详见淋、癃闭条。

    ②指癃。《丹溪心法·淋》:“淋闭,古方为癃。癃者,罢也。不通为癃。”详见癃条。

    

    病名。小便涩痛,滴沥不尽,常伴见小便急迫、短数者。又称淋病或淋证。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医学入门·淋》:“淋,小便涩痛,欲去不去,不去又来,滴滴不断。”因湿热结聚,流注膀胱,或中气下陷,肾虚气化无力形成。其治热者宜清,涩者宜利,陷者宜升,虚者宜补。实证治宜清热通淋,用八正散、五苓散、萆薢分清饮等方;虚证或益气升提,或滋阴补肾,选用补中益气汤、知柏地黄汤、金匮肾气丸等方。淋证古有五淋、八淋及寒热虚实之分。按病因证情特点分,有石淋、膏淋、气淋、血淋、劳淋、痰淋、暑淋、暴淋、卒淋、顽淋不痛、肝热淋滞、精髓枯淋等。淋证伴尿出混浊者,称淋浊。详各条。本证见于泌尿系感染、结核、结石、肿瘤、及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乳糜尿等疾患。

    《临证指南医案》

    医案著作。简称《临证指南》。十卷。清·叶桂撰。叶氏门人华岫云等辑录整理。刊于1766年。其中内科杂病医案八卷、妇科、幼科病案各一卷。内容以病为纲,分为89门,体现了叶氏治病辨证细致,善于抓住主证的特点。立法处方熨贴、中肯,用药灵活而有法度。其中温病治案颇多,反映出叶氏卫气营血的辨证特色及汗、清、透、凉、散诸法先后缓急的施治原则。吴瑭撰《温病条辨》多取材于此。本书于每门之后均附论一篇,由叶氏门人分别执笔。书末附有案中所引用的方剂,有助于读者掌握运用。以叶氏善抓主证,故某些个案记述过于简略,缺乏系统完整性。由于治案切于临床实用,流传甚广。现存清刻本、石印本等数十种,1949年后有校印本。

    《临证医案笔记》

    医案著作。六卷。清·吴箎撰。刊于1836年。本书将医案归纳为中风、咳嗽等37门,以内伤杂病为主,兼及妇科、儿科。每门后并附常用诸方,间附历代医家的有关论述,以供参阅。现存清刻本和石印本。

    《临证验舌法》

    舌诊著作。二卷。清·杨云峰撰。上卷结合虚实、阴阳、脏腑等辨证要略,阐述临床验舌之法;下卷具体分析见何证、何舌、当用何方治疗,多系作者经验之谈。于临床医家颇多借鉴之处。但书中认为验舌“其法不出乎五行……其理总源于太极”的见解是值得商榷的。本书后编入《三三医书》及《中国医学大成》二丛书中。

    临月

    出《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即临产。详该条。

    临睡前服

    方剂学术语。系指一种服药法。病在胸膈、胁肋、肺者,宜于临睡前服药。

    临蓐

    见《张氏医通》卷十。即临产。详该条。

    临泣

    经穴名。在头部者,称头临泣;在足部者,称足临泣。同属足少阳胆经。参见各该条。

    临盆

    见薛立斋《女科撮要》。即临产。详该条。

    临产晕绝

    病证名。指产妇临产时出现昏不识人、四肢厥冷的症候。清·许廷哲《保产要旨》:“临产儿未生下,忽然晕绝者,此因痛极气闷也。急用生半夏面,米糊为小丸豆大,纳鼻中即醒。”

    临产血晕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卷三。指临产时由于产妇失血过多,以致昏晕,神识不清,故名。治以回阳救脱,方用独参汤。

    临产五要

    见清·员从云《产科一得》。指临产时应注意的五种事项;要审时、要饮食、要戒喧闹、要设法助其力量,要安顿胞衣。

    临产时五忌

    见《胎产须知》。是古代临产时的注意事项。一忌用力太早,二忌曲身坐卧,三忌惊忧,四忌不饮食,五忌闭锁(指紧闭门窗)。

    临产七候

    生理学名词。见寄湘渔父《达生保赤编》。指分娩时的七种症候:脐腹急痛,腰酸重坠,眼中出火,谷道挺迸,室户肿满,手中指筋脉跳动,胞浆或血大来。

    临产六字真言

    出亟斋居士《达生篇》。古人以六个字概述临产时应注意的事项,即“睡、忍痛、慢临盆。”

    临产

    生理学名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又名临蓐、临盆、临月、临草、卧蓐、坐蓐、坐草、上草、免蓐等。指临近生产,即将进入分娩期。

    临草

    见《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即临产。详该条。

    林作建(1796-1870年)

    清代医家。字和斋。福建福州人。世代业医,祖世存、父德盘,皆精内科,名噪一时。幼承家传,行医数十年,医术日精。治学推崇张仲景,谓六经分证是《伤寒论》之要义,其扶助阳气旨在平衡阴阳,强调习者应学其理法而不为经方所囿。又谓温病学说可补仲景伤寒学说之未备,主张熔两者为一炉,故悉心研究温病,并对湿温病、心悸、积聚、消渴、脚气等证治颇有经验。着有《和斋医案》、《伤寒论眉批补注》、《六经辨证歌括》、《妇人古方歌括》、《诸病坏症歌》、《壶山医统》、《壶山意准》等。

    林祖成

    清代医家。古闽(今福建闽侯)人。父林开燧为当地名医。得家传,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为宫廷一等侍卫,兼掌太医院十二年。乾隆四年(1739年)校录其父所遗书,名《会编纪略》,后由张在浚重刊(1753年),末附浙江仁和柴潮生(字屿青)所撰《儆曙斋医案举隅》一卷(1753年)。

    林之瀚

    清代医家。字宪百,号慎庵,别号苕东逸老。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学理经验俱丰,遇名医则虚心求教。行医济世,不计酬报,求诊者众。雍正元年(1723年)撰《四诊抉微》八卷,附《管窥附余》一卷。谓四诊为医家之首务,尤其强调望诊。附篇述原脉体用、浮脉主里须知、沉脉主表须知等,多有新见。另有《嗽证知原》一书。

    林则徐(1785-1850年)

    清末政治家。字少穆。福建候官(今闽侯人)。嘉庆进士。道光十八年(1838年)在湖广总督任内禁止鸦片,1840年任两广总督,值鸦片战争爆发,抗击英军,屡建功勋。后遭诬陷,被贬伊犁,曾在新疆兴办水利,垦辟屯田。为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爱国者。道光十二年,夫人患肝疾,邀名医何其伟往诊。何氏所辑《救迷良方》为戒鸦片烟之效方。以十八味药作为基础,可制成丸或膏剂服用。林氏在湖北、广东屡次翻刻,以作禁烟措施之一。民间相传此方为“林文忠公戒烟方”或简称为“林十八”。

    林元

    清代医家。浙江海宁人。着有《医学精蕴》、《方歌袖镜》、《医门撮要》、《医学辨难》等。

    林愈蕃

    清代医家。字青山,号涧松。四川中江人。初习儒,后因家贫辍学,改研医药。有医名,尤精医方。着有《医方集要》、《医方录验》等。

    林翼臣

    清代医家。字济清。四明(今浙江宁波)人。着《疯痨臌膈辨》(1893年),附《梅疮下疳辨》。

    林逸

    清代医生。字梦安。祖籍浙江兰溪,明代中期迁崇明(今属上海市)。世为名医。承家学,亦精医术。康熙十九年(1680年)疫病大流行,每日按户诊视,贫者施药不取值。着《养正三篇》行世。

    林亿

    宋代医家。里贯欠详,尝任朝散大夫、光禄卿直秘阁。精医术。嘉佑二年(1057年)政府设立校正医书局,与掌禹锡、苏颂等校定《嘉佑补注神农本草》二十卷。又于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年)与高保衡、孙兆等共同完成《素问》、《灵枢》、《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唐以前医书校订刊印,为保存古代医学文献和促进医药传播作出贡献。其治学严谨,如校《素问》,采数十家之长,端本寻支,溯流清源,改错六千余字,增液两千余条。

    林颐寿

    宋代医生。字褒世,号华阳处士。晋江(今属福建)人。博览经史,事亲至孝。精通医学,尤善脉诊,救治甚多。

    林彦圭

    明代医生。福宁(今福建霞浦)人。精医术,以活人为心,不计利。子思齐、孙璧,皆继其业。

    林天佑(?-约1913年)

    清末医家。字德臣。广东大埔人。五世业医。得家传,又精研《内经》、《金匮要略》等医籍,遂以医名世。尤精疟疾证治。尝以《内经》为经,仲景书为纬,兼收祖、父所遗之医案、证论,参入己见,撰成《秋疟指南》二卷(1910)。谓“秋疟”乃暑气与卫气相争,按其发热形式,又有寒热、单热之分,并详列变证、兼证及治方。1923年收入《三三医书》。

    林士纶

    清代医家。字敬堂。锡山(今江苏无锡)人。工篆刻,通岐黄。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其弟患目疾,他医不效,遂自取医书研习,久而通医,尤精眼科。以为“千方易得,一效难求”,乃广求验方,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年高龄之时,编成《眼科验方》,并刊行于世。夫人尤氏,亦知医,乐于施诊。

    林起龙

    清初医家。字北海。渔阳(今北京市密云)人。感于《本草纲目》卷帙过多,刊刻检阅不便,乃录其实用切要、求而可得者600余种,辑成《本草纲目必读》(1667年)一书。各药下只设气味、主治、发明、附方四项,以为研习《本草纲目》之捷径。

    林佩琴(1772-1839年)

    清代医学家。字云和,号羲桐。丹阳(今属江苏)人。举孝廉。嗜好医学,灯下研读方书,数十年而不倦。虽不以医为业,然治愈病者颇众。晚年请病家送还本人处方,择其要者,着成医案。又仿《张氏医通》例,辑成《类证治裁》八卷(附一卷,1839年),以《内经》为本,博采历代医家精论,强调治病重在辨证,列述内科杂证,兼及妇、外等科病证,概述其病因、脉证、治法、方药,并附医案。取材审慎,立论严谨,分类明晰,倍受后世医家重视。子芝本,世其业。

    林能千

    南宋医生。龙溪(今福建漳州)人。编集《本草单方》十五卷,已佚。

    林吕

    六吕之一。详六吕、六律条。

    林灵素

    宋代道士。温州(今属浙江)人。原为僧人。政和末(1117)趁徽宗崇信道教之机,以期诈手段邀宠,后遭贬谪。撰有《大成全书》,今佚。

    林澜(1627-1691年)

    明末清初医家。字观子。杭州(今属浙江)人。清顺治初(约1645年)补诸生。后弃儒研医,尤邃于医经。以《灵枢》早于《素问》,互为表里,故纂《灵素合钞》十五卷。仿滑寿《素问钞》,自摄生至运气,分十二类。又集中外历代医籍数千卷,考辨参订,辑为《伤寒折衷》十二卷,附以《伤寒类证》八卷。评述伤寒诸证,备列诊治方药。名医张卿子、沈亮辰、卢子由等皆重其书。

    林凤翥

    清代医家。字翀霄。里籍欠详。少习儒,旁及医书。后以医为业。治病不分昼夜贫富,有求必应。平素注意收集先贤名医言论,久而成帙,编为《医学摘要》四卷(1904年),卷首列当时医家齐序堂《脉诀菁华》,次录经络、药物、六气病证等歌括,后附各家名言至论及杂症、伤寒与妇科证治。

    林枫(1708-1870年)

    清代医家。字芾庭。福建候官(闽侯)人。父薛斋,素精岐黄。自幼习儒,旁及医学。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中举。后两次应试不第,遂专医业。晚年术益精,勤于著述。撰有《乐素堂医学汇参》(简称《医学汇参》)十卷,分释体、辨脉、释药、释方诸集。编次经方及诸家方,为之集解,然未竟而殁。后由其子于1871年刊行。另有《全闽郡县图说》、《闽中艺文志》等十余种。

    林道飞

    明代医家。福建人。好学不倦,以医术闻名于时,且乐善好施。着《济世良方》,已佚。卒年八十三。子孙皆世其业。

    林大夔

    清代医家。字颂先。精针法及痧症诊治。撰“痧书源流”,列述清代痧书流传情况。谓费山寿《救急痧症全集》虽详,然重复颇多,遂精研两载,纂成《林氏救痧书》(1891年),简述痧症辨证及针刺法。

    邻近选穴法

    针灸选穴法之一。指在病变部位附近选穴治疗的方法。或称近取法。《医心方》卷二引《小品方》:“孔穴去病有近远也。头病即灸头穴,四肢病即灸四肢穴,心腹背胁亦然,是以病其处即灸其穴,故言有病者可灸,此为近道法也。”

    裂浆

    产科学名词。指产期未到而先破水,以致难产者。毛希蒙《大生全书》:“产期未到,恶露先下,以致水干难生,俗名裂浆。”

    猎颊风

    病名。系指腮颊牙龈焮肿疼痛的疾病。《奇效良方》卷六十一描述该病为“腮颊结肿者是也,牙尽处肿破。”本病多由邪火痰毒炽盛所致。治宜解毒泻火,祛痰消肿。方用普济消毒饮加减或外吹冰硼散。

    捩法

    推拿手法名。出《千金要方》。即使关节作扭转活动的方法。

    烈风

    剧猛的风;暴风。《灵枢·五变》:“遇春霜烈风,则花落而叶萎。”

    列缺

    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属手太阴肺经。手太阴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任脉。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一说“腕上一寸”(《太平圣惠方》)。或以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押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到处是穴。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及头静脉、桡动、静脉分支。主治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歪斜,手腕无力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了了

    ①了结或清爽、痊愈。《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又“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②了然,视物清晰。《伤寒论·阳明病篇》:“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

    髎髎

    经外穴名。见《经外奇穴汇编》。在膝关节内侧,当阴陵泉直下3寸处。主治崩中漏下,月经不调,腿内廉风疮痒痛。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髎疽

    病名。指无头疽生于肩之后下方肩贞穴处者。出《外科大成》卷二。该病由风火凝结而成。初起如粟粒大小,坚硬肿痛,肩臑拘急,肩关节屈伸不利不能举扬。亦名脾痈,详见该条②。治同外痈。

    

    ①骨节空隙处。多用于命名骨骼孔隙上的穴位。

    ②髋的别称。

    ③尻骨。即骶骨。也叫“八髎”。《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尾骶骨即尻骨也,其形上宽下窄,上承腰脊诸骨,两旁各有四孔,名曰八髎。”

    燎疱

    病名。指患疮疡以疱疹为主要症状者。北方俗称热疮,详见疮条。

    廖家兴(1918-1982年)

    现代医家。江西龙南县人。于中医各科无不精通,尤长于内科及针灸,于古代医学文献亦皆博通。先后任教于江西省中医进修学、赣南医专,兼赣州地区中医学会理事。学术著作甚丰,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