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资料下载 在线书籍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中华系列 国外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书店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百拇书籍 > 中医本草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编号:85592
用药法象

     天有阴阳,风寒暑湿燥火。三阴三阳上奉上,温凉寒热四气是也。温热者,天之阳也。寒凉者,天之阴也。此乃天之阴阳也。

    地有阴阳,金木水火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辛甘淡酸苦咸五味是也。辛甘淡者,地之阳也,酸苦咸者,地之阴也。此乃地之阴阳也。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平旦至日中,天之阳也,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

    故人亦应之,人身之阴阳,外为阳,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脏为阴,腑为阳。心肝脾肺肾五脏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为阳。所以知阳中之阴阴中之阳者,何也。如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阳,秋病在阴。知其所在,则施针药也。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系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