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资料下载 在线书籍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中华系列 国外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书店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百拇书籍 > 中医本草 > 《证类本草》
编号:68921
常山
http://www.100md.com 《证类本草》 上一页   下一页

     味苦、辛,寒、微寒,有毒。主伤寒寒热,热发,温疟鬼毒,胸中痰结,吐逆,疗鬼蛊往来,水胀,洒洒恶寒,鼠 。一名互草。生益州川谷及汉中。八月采根,阴干。(畏玉札。)

    陶隐居云∶出宜都、建平。细实黄者,呼为鸡骨常山,用最胜。唐本注云∶常山,叶似茗狭长。茎圆,两叶相当。三月生白花,青萼。五月结实,青圆,三子为房。生山谷间。高者不过三、四尺。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树高三、四尺,根似荆根,黄色而破,今出金州、房州、梁州,五月、六月采叶,名蜀漆也。药性论云∶常山忌葱,味苦,有小毒。治诸疟,吐痰涎,去寒热。用小麦、竹叶三味合煮,小儿甚良。主疟、洒洒寒热不可进多,令人大吐,治项下瘤瘿。萧炳云∶得甘草,吐疟。日华子云∶忌菘菜。

    图经文具蜀漆条下。

    雷公云∶凡使,春采、根、叶,夏秋冬一时,用使酒浸一宿,至明漉出,日干,熬捣,少用,勿令老人、久病服之,切忌也。外台秘要∶治疟。常山三两,以浆水三升浸经一宿,煎取一升,欲发前顿服,然后微吐。肘后方∶治疟病。常山三两捣末,以鸡子白和丸如桐子大。空腹三十丸。

    衍义曰∶常山,蜀漆根也。亦治疟吐痰,如鸡骨者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