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资料下载 在线书籍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中华系列 国外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书店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百拇书籍 > 中医儿科 > 《幼幼集成》
编号:90245
暑证
http://www.100md.com 《幼幼集成》 上一页   下一页

     经曰∶太阳中热, 是也。其证初起,面垢身热自汗,烦躁不安,唇舌皆赤,气出如火,小便赤涩,口中大渴。此证常见夏秋。

    按∶此条在藜藿之儿多有之,以其坐卧烈日之中,澡浴寒涧之内,以致暑气入里,内热外寒,故见以前诸证。

    医者见其身热自汗,口渴烦躁,疑为惊风,妄用风药,反燥其血,以致心中噎闷,昏不知人,甚则反张搐搦,皆由血不荣筋,烦热过甚之故也。若膏粱之儿,不涉长途,不经酷日,暑证尚少,何有暑风?若谓高堂广厦,口餐生冷,身纳风凉而得之者,即伤寒之类,又何暑之可称?

    古人谓暑伤心,其实心不可伤,伤之必死。盖心为君主之官,虚灵湛寂,神性居之,邪不易犯。止因六气之中,以暑配君火,故曰暑伤心,然所犯者心包络耳。包络为心之宫阙,捍蔽外邪,不容轻侮,惟由暑热摇撼外郭,故神志为之昏惑。但泻其太阳丙火,则少阴君主神志自宁矣。宜却暑丹。

    【入方】

    却暑丹 治小儿伤暑,误用风药,致心神昏闷,烦躁不安,甚则搐搦。

    漂白术(五钱) 白茯苓(五钱) 洁猪苓(五钱) 宣泽泻(五钱) 青化桂(二钱) 片黄芩(五钱)正川连(三钱) 镜辰砂(二钱) 炙甘草(五钱)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每服二三丸,量儿大小加减,麦冬汤化服。或十中取一,煎服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