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蒸
至二百二十四日,七变生辛,属手太阴经,肺藏魄。至二百五十六日,八变四蒸生庚,属手阳明经大肠腑,其发肤热而汗、或不汗,肺与大肠合生金,地四生金,天九成之。至二百八十八日,九变生己,属太阴经,脾藏意与智。至三百二十日,十变五蒸生戊,属足阳明经胃腑,其发不食,腹痛而吐乳,脾与胃主土,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又手厥阴经心包络为脏、手少阳三焦为腑,此一脏一腑俱无状,故不变而不蒸也。前十变五蒸,乃天地之数以生成之。此后如生齿能言,知喜怒,故云始全也。《太仓》云∶气入四肢,长碎骨于十变,设六十四日为一大蒸,计三百八十四日,长其经脉。手受血故能持物,足受血故能行立。《经》云∶变且蒸,谓蒸毕而足一岁之日有余也。师曰∶不汗而热者发其汗,大吐者微止,不可别治。又六十四日为二大蒸,计四百四十八日。又六十四日为三大蒸,计五百十二日,至五百七十六日,变蒸既毕,儿乃成人也。变者生五脏也,蒸者养六腑也。变蒸者上气,蒸者体热。每经一变一蒸,情态即异,轻者发热微汗,其状似惊,重则壮热,脉乱而数,或汗或吐,或烦啼燥渴,轻者五六日解,重者七八日解,其候与伤寒相似。亦有变蒸之余,续感寒邪者,但变蒸则耳冷 冷,上唇发泡如浊珠,若寒邪搏之,则寒热交争,腹中作痛而啼叫之声日夜不绝。
变者,易也。蒸于肝,则目眩微赤;蒸于肺,则嚏嗽毛耸。凡五脏六腑、筋脉骨节,循环各有证应,其治法平和者,微表之;实热者,微利之,可服紫丸、黑散、柴胡汤。有汗无热并吐泻不乳多啼者,当归散、调气散主之。变蒸之外,小儿体貌情态自然、平和,大抵人得中和之道,以为纯粹,阴阳所得,刚柔兼济。气血和而百脉顺,所以心智益通,精神俱备,脏腑充实,形体固壮,齿细发黑,声洪睡稳,此乃受气充之,禀性得中而无疾耳。前症盖小儿所不免者,虽无药亦可也。前药峻厉,非惟脏腑不胜,抑且反伤气血。余尝见一小儿,至一变发热有痰,投抱龙丸一粒卒至不救,观此可验,慎之!慎之!其有不热不惊,略无症候而暗变者,盖受胎气壮实故也。
【附方】
紫丸 即紫霜丸,见小儿初生诸疾。
黑散 麻黄 大黄 杏仁
柴胡汤 人参(三钱) 甘草(二钱) 门冬(二钱) 胆草(一钱,酒炒) 防风(一钱) 柴胡(五分)
当归散 见诸泻症内。
调气散 木香 香附 人参 陈皮 火香 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