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资料下载 在线书籍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中华系列 国外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书店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百拇书籍 > 中医医论 > 《银海指南》
编号:89071
痰病论
http://www.100md.com 《银海指南》 上一页   下一页

     经曰∶湿气变物,水饮内蓄,中满不食,是言饮也,非言痰也。痰之与饮,虽曰同类,而实有不同也。盖饮为水液之属。凡呕吐清水,及胸腹膨胀,吞酸嗳腐等症,此皆水谷之余,停积不行,是即所谓饮也。若痰之不同乎饮者,饮清澈而痰稠浊,饮惟水谷停积而化,痰则五脏之伤皆能致之。然究其原,痰即人之津液,无非水谷所化,但化得其正,则形体强,营卫充。若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血气即化为痰矣。后人治痰,开口便言痰火。有云怪症为痰者,有云痰为百病之母者,痰之为害,不綦重乎?然则虚实之间,尤不可不辨。惟验其年力犹盛,血气未伤,或以肥甘过度,或以湿热盛行,或风寒外闭皮毛,或逆气内连肝膈,皆能生痰动火,害及于目。惟察其病气形气,俱属有余者,即实痰也,实痰则宜消伐。

    若年及中衰,形气羸弱,或以多病,或以劳倦,或以忧思酒色,致成劳损,非风卒厥者,或脉见细数,脏无阳邪,时为呕恶泄泻,气短声喑者,皆有目暗不明之患。但察其形气病气,本无有余者,即虚痰也。虚痰则宜扶助元气,使精血充旺,则痰自消矣。然痰之所生,无不由乎脾肾。脾恶湿,湿胜则为痰,肾属水,水泛亦为痰。脾家之痰,有虚有实,肾家之痰,则无非虚耳。痰病延及于目,治最棘手,惟调其寒热虚实,气血阴阳,则无有不愈。昔王隐君谓内外百病,皆生于痰,悉以滚痰丸攻之,其亦但顾目前,而不知后患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