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资料下载 在线书籍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中华系列 国外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书店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百拇书籍 > 中医医论 > 《疡医大全》
编号:113230
偷针眼门主论
http://www.100md.com 《疡医大全》 上一页   下一页

     申斗垣曰∶此心胆小肠之火壅盛也,眼 角上起窠作肿,久则溃脓。凡有此疮,其人胸背上必有小疮窠累,但以针挑出血,则眼角疮不治自愈矣。故名曰偷针,俗名偷针窠。(《启玄》)

    章氏曰∶偷针眼,初起令患人自用针尖对患上,轻轻戳四十九下,自消。(《经验》)

    王氏曰∶偷针眼,初起翻过眼胞, 内有一细眼,用头发一根,刺入泪出自愈。(《集效》)

    《秘录》曰∶偷针眼,其人背上膏肓穴有红点,但以针挑破,即愈。

    东垣曰∶偷针眼又名挑针毒,乃肝脾积热所致。初起用冷水以手拍脑后、背膊百遍,看有红筋白泡起,用小针刺破其泡,其肿自消。

    又曰∶偷针眼,用糯稻七粒,每粒在泡上轻轻撞之,七粒七下,自消。

    《心法》曰∶偷针眼生于眼皮毛睫间,由脾经风热而成,形如豆粒有尖。初起轻者,宜金黄散盐汤冲洗,脓未成即消矣。如洗之不消,候脓熟针之。如破后冒风浮肿,用芎皮散,外用枯矾末,鸡蛋清调敷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