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积分
期刊
: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资料下载
在线书籍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中华系列
国外
保健
: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男
女
老
少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书店
搜索
英文
健康积累
医学评论
中医思考
期刊论文
经络穴位
中医经论
中医本草
中医方药
中医诊治
中医伤寒
中医金匮
中医针灸
中医医案
中医医论
中医内科
中医外科
中医妇科
中医儿科
中医五官
中医养生
中医综合
中医杂集
更多在线书籍
电子书籍下载
医药图书介绍
四大名著
当前位置:
百拇书籍
>
中医内科
>
《温疫论》
编号:98283
脉证不应
http://www.100md.com
《温疫论》
上一页
下一页
表证脉不浮者,可汗而解,以邪气微,不能牵引正气,故脉不应。里证脉不沉者,可下而解,以邪气微不能抑郁正气,故脉不应。阳证见阴脉,有可生者,神色不败,言动自如,乃禀赋脉也。再问前日无此脉,乃脉厥也。下后脉实,亦有病愈者,但得证减,复有实脉,乃天年脉也。夫脉不可一途而取,须以神气形色病证相参,以决安危为善。
张昆源正,年六旬,得滞下。后重窘急,日三四十度,脉常歇止,诸医以为雀啄脉,必死之候,咸不用药。延予诊视,其脉参伍不调,或二动一止,或三动一止,而复来,此涩脉也。年高血弱,下利脓血,六脉短涩,固非所能任,询其饮食不减,形色不变,声音烈烈,言语如常,非危证也。遂用芍药汤加大黄三钱,大下纯脓成块者两碗许,自觉舒快,脉气渐续,而利亦止。数年后又得伤风,咳嗽,痰涎涌甚,诊之又得前脉,与杏桔汤二剂,嗽止脉调。乃见其妇,凡病善作此脉,大抵治病,务以形色脉证参考,庶不失其大体,方可定其吉凶也。
百拇医药网
http://book.100md.com/tcm/wenyilun/04_48.htm
相关目录
... ...
老少异治
妄投破气药论
妄投补剂论
妄投寒凉药论
小便
前后虚实
脉厥
脉证不应
体厥
乘除
下卷
杂气论
论气所伤不同
蛔厥
呃逆
大便
论气盛衰
... ...
网站申明
访问帮助
站内搜索
联系我们
推荐给朋友
©
Copyright 2000-2017
百拇医药网
京ICP备050683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