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资料下载 在线书籍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中华系列 国外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书店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百拇书籍 > 中医综合 > 《万病回春》
编号:59336
吞酸
http://www.100md.com 《万病回春》 上一页   下一页

     脉∶吞酸脉形多弦而滑;或沉而迟,胸有寒饮;或数而洪,膈有痰热。

    吞酸与吐酸不同,吞酸水刺心也;吐酸者,吐出酸水也。俱是饮食入胃,气虚不能运化,郁积已久,湿中生热,湿热相蒸,故作酸也。用香砂平胃散加减治之。譬如谷肉在器,湿热则易为酸也。若是吞酸吐酸、嘈杂心烦,久而不治成膈噎翻胃症也。

    □

    吞酸者,湿热在胃口,上为酸也。

    清郁二陈汤 治酸水刺心及吞酸嘈杂。

    陈皮 半夏(姜汁炒) 茯苓(各一钱) 苍术(制,八分) 川芎(八分) 香附(一钱) 神曲(炒,五钱)枳实(麸炒,八分) 黄连(炒) 栀子(炒。各一钱) 白芍(炒,七分)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服。

    香砂平胃散 治吞酸吐酸。(方见伤食。)根据本方加炒黄连、山栀、吴茱萸、去枳壳、木香;有因心痛服热药过多,后患吞酸病,本方加炒黄连,有因热药过多,涌出酸苦黑水如烂木耳汁者,心痛既愈,乃频作酸,块痞自胸筑上咽喉甚恶,炒黄连煎浓汁,常服一二匙自安。

    平肝顺气保中丸 治郁火伤脾,中气不运,胃中伏火,郁积生痰,致令呕吐吞酸嘈杂、心腹闷。常服顺气和中、开胃健脾、进食化痰消痞。

    香附米(童便浸三日,炒,三两) 小川芎(二两) 陈皮(去白,三两) 白术(土炒,四两) 枳实(麸炒,二两) 黄连(姜汁炒,二两) 吴茱萸(汤泡,一两) 神曲(炒,一两) 麦芽(炒,七钱)

    木香(三钱) 栀子(姜汁炒,一两) 莱菔子(炒,一两) 半夏(姜汁炒,一两半) 白茯苓(去皮,一两)

    砂仁(炒,四钱) 干生姜(一两) 竹茹(一两) 甘草(炙,四钱) 一方加山楂(去核,一两)、青皮(清油炒,六钱),去吴茱萸、竹茹。

    上为细末,竹沥打神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九十丸,白汤送下,一日进二次。

    □

    吐酸者,吐出酸水,肝木之味也。

    苍连汤

    苍术(米泔制) 黄连(姜汁炒) 陈皮 半夏(姜汁炒) 茯苓(去皮) 神曲(炒。各一钱) 吴茱萸(炒) 砂仁(各五分)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温服。

    治吐清水

    苍术(壁土炒) 白术(炒) 陈皮 白茯苓(去皮) 滑石(炒)

    上锉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