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拇书籍 > 中医经论 > 《黄帝内经太素》
编号:26873
阴阳杂说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是谓得道”,见《素问》卷一第四《金匮真言论》。自“黄帝问于岐伯曰:人有四经”至“阴阳相过曰弹”,见《素问》卷二第七《阴阳别论》。自“凡痹”至“痹聚在脾”,见《素问》卷十二第四十三《痹论》。自“阴争于内”至末,见《素问·阴阳别论》。

    黄帝问于岐伯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八风发邪气,经风触五脏。

    八风,八正邪风也,正月朔日有此八风,发为邪气伤人者也。经风,八虚风也,谓五时八风,从虚乡来,触于五脏,舍之为病也。

    平按:《素问》“问”下无“于岐伯”三字;“五风”下有“何谓?岐伯对曰”六字;“发邪”下无“气”字,有“以为”二字。注“八正”,袁刻作“八方”,按前《调阴阳篇》“虽有邪贼”句,杨注云:“虽有八正虚风,不能伤也。”依原钞作“八正”为是。

    邪气发病,所谓得四时之脉者,谓得四时相胜之脉以为候。

    平按:《素问》“脉”作“胜”,别本亦作“胜”。

    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四时之胜也。

    谓天风、经风在身,邪气行于寸口,有相胜之候。

    平按:《素问》无“得”字。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输在颈项;

    东风从春生已与肝为病者,肝之病气,运致于颈项,颈项为春也。

    平按:注“运致”,别本作“逆致”。

    南方风生于夏,病在心,输在胸胁;

    胸胁当心,故为夏也。

    西方风生于秋,病在肺,输在肩背;

    肩背当肺,故为秋也。

    北方风生于冬,病在肾,输在腰股;

    腰股近肾,故为冬也。

    中央为土,病在脾,输在脊,故精者身之本也。

    脊膂当脾,故为仲夏也。土为五谷之精,以长四脏,故为身之本也。

    平按:《素问》“输”作“俞”,下同;“南、西、北”下均无“方”字;“故精者,身之本也”句在后。

    故春气者病在头,在头颈项。

    夏气者病在脏,脏谓心腹。

    秋气者病在肩背,肩背为秋气也。

    冬气者病在四肢。

    冬为痹厥,多在四肢。

    故春喜病鼽衄,伤寒,春病在头,故喜鼽衄也。

    夏喜病洞泄寒,伤风,夏病在脏,故喜病洞泄寒中也。

    平按:《素问》“寒”作“寒中”;“夏”作“长夏”,在仲夏之后。

    仲夏喜病胸胁,伤温,夏病在胸胁,故喜病胸胁。

    秋喜病风疟,仲夏伤暑者,秋喜病风疟也。

    冬喜病痹厥。

    伤湿,冬病故为痹厥。

    故冬不按蹻,春不病鼽衄,春不病颈项,夫冬伤寒气在于腠理者,以冬强勇按蹻,多劳困,腠理开,寒气入客。今冬不作按蹻,则无伤寒,至春不患热病鼽衄,故春不病颈项者也。蹻,几小反,强勇貌也。

    平按:《素问》“鼽”上无“病”字。

    夏不病洞泄寒中,仲夏不病胸胁,春伤风时,多循于头,入于腑脏,故至夏日作飧泄寒中病也。所以春无伤风,即无夏飧泄之病,故至仲夏不病胸胁。

    平按:《素问》“夏不病洞泄”作“长夏”,在“仲夏不病胸胁”下。

    秋不病风疟,秋不病肩背胸胁,仲夏不伤暑于胸胁,至秋无疟及肩背胸胁病也。

    平按:《素问》无“秋不病肩背胸胁”句。

    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藏于凊者,至春不病温。

    冬病痹厥飧泄内虚,又因汗出,寒入藏于内,故至春病温,是为冬伤于寒,春为温病所由者也。

    平按:“凊”《素问》作“精”。“藏于凊”上,《素问》有“夫精者,身之本也,故”八字。

    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

    小寒入腠理,不得汗泄,至秋寒气感而成疟也。

    此平人脉法地也。

    平人脉法,要须知风、寒、暑、湿四气为本,然后候知弦、钩、毛、沉四时脉也。地,即本也。

    平按:《素问》无“地”字。

    岐伯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

    子午巳东,昼为阳也;卯酉巳北,夜为阴。故平旦至日中,阳中之阳也;日中至昏,阳中之阴也。

    平按:“岐伯曰”《素问》作“故曰”;“昏”上有“黄”字。

    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

    子午巳西,夜为阴;卯酉巳南,昼为阳。故合夜至鸡鸣,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阴中之阳也。

    故人亦应之。

    人同阴阳,故人亦有阳中之阳,阳中之阴,阴中之阴,阴中之阳也。

    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

    皮毛肤肉,在外为阳;筋骨脏腑,在内为阴。

    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

    背在胸上近头,故为阳也;腹在胸下近腰,故为阴也。

    言人之身,五脏中之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肺、肝、心、脾、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腑皆为阳。

    就身之中,五脏藏于精神为阴,六腑贮于水谷为阳也。

    平按:《素问》“言人之身,五脏中之阴阳”作“言人身之脏腑中之阴阳”;“肺肝心脾肾”作“肝心脾肺肾”;“三焦”二字在“膀胱”下。

    所以欲知阴中之阴而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

    所以须知阴阳相在者,以其四时风寒暑湿在阴阳也。何者?冬之所患咳嗽痹厥,得之秋日伤湿,阴也;夏之所患飧泻病者,得之春日伤风,阳也;春之所患温病者,得之冬日伤寒,阴也;秋之所患咳疟病者,得之夏日伤暑,阳也。

    平按:注“咳疟”恐系“痎疟”之误,以上篇“夏伤于暑,秋为痎疟”也。

    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

    视,瞻候也。宜以三部九候瞻知所在,然后命于针灸、砭石、汤药、导引,五立疗方,施之不误,使十全者也。

    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

    心肺在隔已上,又近背上,所以为阳也。心以属火,火为太阳,故为阳中之阳也。肺以属金,金为少阴,故为阳中之阴也。

    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

    肾肝居膈以下,又近下极,所以为阴也。肾以属水,水为太阴,故为阴中之阴也。肝以属木,木为少阳,故为阴中之阳也。

    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脾居腹中至阴之位,以资四脏,故为阴中之阴。

    此皆阴阳表里、外内左右、雌雄上下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五脏六腑,即表里阴阳也。皮肤筋骨,即内外阴阳也。肝肺所主,即左右阴阳也。牝脏牡脏,即雌雄阴阳也。腰上腰下,即上下阴阳也。此五阴阳,气相输会,故曰合于天也。

    平按:《素问》“外内”作“内外”;无“左右上下”四字。

    问曰:五脏应四时有放乎?答曰: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精,谓木精也,汁也,三合,藏之肝腑胆中也。

    平按:《素问》“问曰”作“帝曰”;“有放乎”作“各有收受乎”。

    其病发惊骇,起怒亡魂,故惊骇也。

    其味辛,肝味正酸而言辛者,于义不通。有云:金克木为妻,故肝有辛气。

    平按:《素问》“辛”作“酸”。注“而言辛”,袁刻作“有本言辛”。

    其类草木,五行各别多类,故五行中各①称类也。草木类同也。

    ①“各”字之旁,仁和寺本注一“别”字。

    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春当岁星。

    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头为身之初首,故春气在也。

    其数八,成数八。

    是以知病在筋也,其臭臊。

    是以②知筋位居春,故病在筋也。

    ②“以”,萧本在“故”字之后。查仁和寺本,此段注文作两行,“以”字在右行“是知”与左行“故病”四字中间,据文义,当在“是”字之后。

    赤色入通于心,火生于木,心又属火,火色赤,故通心。

    平按:“赤色”上,《素问》有“南方”二字。

    开窍于耳,《九卷》云:心气通舌。舌既非窍,通于耳。

    藏精于心,心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

    故病在五脏,心为五脏主,不得受于外邪,受外邪则五脏皆病也。

    其味苦酸,酸为苦母,并母言之,故有苦酸。

    平按:《素问》无“酸”字。

    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九卷》云:黄黍味辛。苦味克辛,仍金火相济,故并言之。

    其应四时,其星上为荧惑,夏时上为荧惑。

    以知病在脉也,脉位居夏,故病在脉。

    其音徵,其数七,成数七也。

    其臭焦。黄色入通于脾胃,五色皆自通脏,不言其腑,此言腑者,以胃为四脏资粮,故兼言也。

    平按:《素问》“黄色”上有“中央”二字;“脾”下无“胃”字。

    开窍于口,藏精于脾,精,脾中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也。

    故病在于舌本,脾脉足太阳连舌本,故夏病在舌本也。

    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其脾王四季,故季夏上为镇星。

    故知病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脾肉在夏,故有病在肉。其数五,谓生数。

    其臭香。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精,肺液也。

    平按:“白色”上《素问》有“西方”二字。

    故病在于背,肺为阳中之阴,在背,故病在背。

    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九卷》云:粳米味甘,黍味辛。此中稻辛。

    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秋时上为太白星。

    故知病在皮毛,皮毛在秋,故病在皮毛也。

    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

    九为成数。

    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二阴,谓前后阴也。

    平按:“黑色”上,《素问》有“北方”二字。

    藏精于肾,精,谓肾液。

    病在于溪谷,其味咸,其类水,其畜豕,其谷豆,肉之大会为谷,小会为溪。肉分之间,溪谷①之会,肾间动气为原气,在溪谷间,故冬病在也。

    平按:《素问》“溪”下无“谷”字;“豕”作“彘”。

    ①“谷”,萧本误作“骨”,今据仁和寺本改。

    其应四时,上为辰星,冬时上为辰星。

    以知病在骨,骨气在冬,故病在骨。

    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

    六为成数。

    岐伯曰:善为脉者,谨察五脏六腑逆顺,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之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人勿授,是谓得道。

    善候脉者,须察脏腑之气,有逆有顺,阴阳表里雌雄纲纪,得之于心,合于至妙,然后教于人。教于人之道,观人所能,妙知声色之情,可使瞻声察色,诸如是等,谓其人也。教,谓教童蒙也。授,谓授久学也。如是行者,可谓上合先圣人道也。

    平按:《素问》“善”上有“故”字,无“岐伯曰”三字;“逆顺”二字作“一逆一从”四字;“合之于精”作“合心于精”。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有四经十二顺,四经,谓四时经脉也。十二顺,谓六阴爻、六阳爻,相顺者也。

    平按:《素问》“黄帝问”下无“于岐伯”三字;“顺”作“从”,下同。下有“何谓?岐伯对曰”六字。

    四经应四时,十二顺应十二月,肝、心、肺、肾四脉,应四时之气;十二爻,应十二月。

    十二月应十二脉。

    十二经脉也。

    脉有阴阳,十二经脉,六阴六阳。

    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

    妙知人迎之变,即悬识气口;于气口之动,亦达人迎。

    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

    五脏之脉于五时见,随一时中即有五脉,五脉见时皆有胃气,即阳有五也。五时脉见,即有二十五阳数者也。

    所谓阴者真脏,其见则为败,败必死。

    于五时中,五脏脉见各无胃气,唯有真脏独见,此为阴也。

    平按:“其”《素问》作“也”。又:《素问》“死”下有“也”字。注“为阴”,“为”字,袁刻作“所谓”二字。

    所谓阳者,胃胞之阴阳。

    胃胞之中,苞裹五谷,具五脏为粮,此则真脏阴为阳,故曰胃胞阴阳者也。

    平按:《素问》“胞”作“脘”;“阳”上无“阴”字,下有“也”字。

    别于阳者,知病之处;

    阳,胃气也。足阳明脉通于胃,是以妙别阳明胃气,则诸脉受病所在并知之。

    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

    妙别五脏之脉,即知死生有期。

    三阳在头,三阴在手,三阳行胃人迎之脉,在头;三阴行太阴寸口之脉,在手也。

    所谓一也。

    阴阳上下动如引绳,故曰一也。

    别于阳者,知病忌时;

    善别胃脉,即和胃气有无禁忌在于四时。

    平按:注“和”,别本作“知”。

    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

    善别手太阴脉,即知真脏脉之有无,死生之期。

    谨熟阴阳,无与众谋。

    谨能纯熟阴阳脉气之道,决于心者,不复有疑,故不与众人谋议也。

    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动者为阳,静为阴;数者为阳,迟者为阴。

    凡阴阳者,去、静与迟皆为阴,至、动与数皆为阳。

    平按:《素问》“静”下有“者”字;“静者”句,在“动者”句上;“迟者”句,在“数者”句上。

    凡持真脏之脉者,肝至悬绝九日死,有本为十八日。

    平按:《素问》“脏之”二字作“脉之脏”三字;“九”作“急十八”三字。

    心至悬绝九日死,肺至悬绝十日死,肾至悬绝五日死,脾至悬绝四日死。

    得真脏脉者死,然死之期,得五脏悬绝已去,各以其脏之气分昼日为数。脉至即绝,久而不来,故曰悬绝。

    平按:《素问》“十日”作“十二日”;“五日”作“七日”。

    问曰:二阳之病发心痹,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息贲,三日者死不治。

    二阳者,阳明也。阳明,谓手阳明大肠脉也,足阳明脉也。阳明所发,心痹等病也。隐曲,大小便。风消,谓风热病消骨肉也。息贲,贲,隔也,为隔息也。

    平按:《素问》

    “曰”上无“问”字;“痹”作“脾”;“息贲”下无“三日”二字。

    曰: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癕肿,及为痿厥喘悁,其传为索泽,其传为颓疝。

    三阳,太阳也,谓手太阳小肠脉也,足太阳膀胱脉也。太阳所发,寒热等病。悁,季绵反,忧患也。索,夺也。忧恚不已,传为夺人色润泽也。

    平按:《素问》“喘悁”作“喘”。

    曰:一阳发病,少气喜咳喜泄,传为心瘛,其传为膈。

    一阳,少阳也,手少阳三焦脉也,足少阳胆脉也。少阳发少气等病。隔,塞也。

    平按:《素问》“喜”作“善”;“瘛”作“掣”。“少气”,原钞作“小气”,玩注宜作“少”,《素问》亦作“少”。又注“少阳”,“少”字原钞亦作“小”,恐系钞写之误,谨更正。

    二阳一阴发病,生惊骇背痛,喜噫喜欠,名曰风厥。

    二阳,阳明也。一阴,厥阴也,手厥阴心包脉也,足厥阴肝脉也。此二脉发惊骇等病,风厥也。

    平按:《素问》“生”作“主”。

    二阴一阳发病,喜胀心满喜气。

    二阴,少阴也,手少阴心脉也,足少阴肾脉。少阴、少阳发喜胀等病。

    平按:注“肾脉”下,袁刻有“一阳,少阳也”五字。

    三阳三阴发病,为偏枯痿易,四肢不举。

    三阳,太阳也。三阴,太阴也,手太阴肺脉也,足太阴脾脉也。太阴发偏枯等病也。

    鼓一阳曰钩曰鼓,一阳,少阳也。少阳脉至手太阴寸口,其脉鼓也。鼓,脉鼓劝也。一阳之鼓曰钩也。

    平按:《素问》“钩”下无“曰”字。

    一阴曰毛,一阴,厥阴也。厥阴脉至之寸口曰毛,此阴脉,不称鼓也。有本:一曰阴曰毛也。

    鼓阳胜隐曰弦,脉鼓阳胜于隐曰弦。

    平按:《素问》“隐”作“急”。别本“隐”上有“阴”字。

    鼓阳至而绝曰石,至者为阳也,鼓阳至绝曰石也。

    阴阳相过曰弹。

    阴阳之脉至寸口相击曰弹也。

    平按:“弹”《素问》作“溜”。

    凡痹之客五脏者,肺痹者,烦则满喘而欧。

    邪气客肺及手太阴,故烦满喘欧也。

    平按:《素问》“烦”下无“则”字;“欧”作“呕”。

    心痹者不通,烦则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喜噫,厥气上则恐。

    邪气客心及手太阳,故上下不通,烦则少腹故胀等病也。

    平按:《素问》“不通”上有“脉”字;“则”上有“心”字;“喜”作“善”。注“少腹故胀”,“故”恐系“鼓”字之误。

    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演坏。

    邪气客肝及足厥阴脉,厥阴脉系目及阴,故卧惊数小便。演当涎,谓涎流坏中心也。

    平按:“演坏”《素问》作“引如怀”三字。

    肾痹者善胀,尻以伐踵,脊以伐项。

    邪客肾及少阴之脉,故喜胀脊曲也。

    平按:《素问》“善”作“喜”;两“伐”字均作“代”;“项”作“头”。“胀”下,袁刻有“足挛”二字,原钞无。

    脾痹者,四肢懈惰,发咳欧汁,上为大寒。

    邪客脾及足太阴脉,不得营于四肢,故令懈惰,又发脾咳,胃寒欧冷水也。

    平按:《素问》“懈惰”作“解堕”;“欧”作“呕”;“寒”作“塞”。

    大肠痹者,数饮出而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

    邪客大肠及手阳明脉,大肠中热,大便难,肺气喘争,时有飧泄也。

    平按:《素问》“肠”上无“大”字;“出而”作“而出”。注“争”字,原钞作“年”,谨依经文作“争”。

    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两髀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

    膀胱盛尿,故谓之胞,即尿脬。脬,匹苞反。邪客膀胱及足太阳,膀胱中热,故按之髀热,下则小便有涩,上则鼻清涕出也。

    平按:“少腹”,原钞作“少肠”,《素问》作“少腹”,袁刻作“小肠”,与原钞、《素问》均异,谨依《素问》作“少腹”。“两髀”《素问》作“内痛”,新校正云:“全元起本作两髀。”据此,则全元起本与此相合。“若沃以汤”,“汤”字原钞作“阳”,恐传写之误,谨依《素问》作“汤”,别本亦作“汤”。

    阴气者,静则神脏,躁则消亡。

    五脏之气,为阴气也;六腑之气,为阳气也。人能不劳五脏之气,则五神各守其脏,故曰神脏也。贼郎反。若怵惕思虑,悲哀动中,喜乐无极,愁忧不解,盛怒不止,恐惧不息,躁动不已,则五神消灭,伤脏者也。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凡人饮食,胃实则肠虚,肠实则胃虚,肠胃更实更虚,故得气通,长生久视。若饮食自倍,则气不通,夭人寿命也,此则伤腑也。

    淫气喘息,痹聚在肺;

    淫,过也。喘息,肺所为也。喘息过者,则肺虚邪客,故痹聚也。

    淫气忧思,痹聚在心;

    忧思,心所为。忧思过者,则心伤邪客,故痹聚也。

    淫气欧唾,痹病在肾;

    欧唾,肾所为也。欧唾过者,则肾虚邪客,故痹聚也。

    平按:“欧唾”《素问》作“遗溺”。

    淫气渴乏,痹聚在肝;

    肝以主血,今有渴乏,多伤血肝虚,故痹聚也。

    平按:“渴乏”《素问》作“乏竭”。

    淫气饥绝,痹聚在胃。

    饥者,胃少谷也。饥过绝食则胃虚,故痹聚。

    淫气雍塞,痹聚在脾。

    谷气过塞,则实而痹聚于脾也。

    平按:“饥绝”《素问》作“肌绝”,下无“痹聚在胃”、“淫气雍塞”二句。新校正云:“详从上凡痹客五脏者至此,全元起本在《阴阳别论》中,此王氏所移。”据此,则全元起本与《太素》同也。

    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动肺,使人喘喝。

    五脏为阴,内邪阴气以伤五脏,故曰争内;六腑为阳,外邪阳气以侵六腑,故曰扰外。皮毛腠理也,肺魄所主,故汗出腠理,名魄汗也。藏,犹闭也。阴阳争扰,汗出腠理未闭,寒气因入,四肢逆冷,内伤于肺,故使喘喝。喝,喘声,呼割反。

    平按:《素问》“动”作“熏”;“喝”作“鸣”。

    阴之所生,和本曰味。

    五脏所生和气之本,曰五味也。

    平按:《素问》“味”作“和”。

    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

    刚与刚,阳盛也。阳盛必衰,故破散也。无阳之阴,必消亡也。

    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

    淖,乱也,音浊。言阳散阴消,故刚柔不和,则十二经气绝也。

    平按:《素问》此段下有“死阴之属,不过三日而死;生阳之属,不过四日而死”数句,本书在后。

    岐伯曰:所谓生阳死阴者,肝之心谓之生阳,木生火也。

    心之肺谓之死阴,火克金也。

    肺之肾谓之重阴,少阴重至阴也。

    肾之脾谓之辟阴,死不治。

    辟,重叠。至阴、太阴重也。

    结阳者,肿四肢。

    结,聚。

    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

    血聚多至三升也。

    阴阳结者针,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肿。

    少阴为水,故多字误耳①也。

    平按:《素问》“结”下无“者”字;“针”作“斜”。“石”,原钞本作“右”,恐误,《素问》作“石”。“腹肿”二字,原钞缺左方,只余右方“复”、“重”二字,谨依《素问》作“腹肿”。

    ①“耳”,萧本无。今据仁和寺本补。

    三阳结谓之消,消渴、消中也。三阳,太阳。

    平按:《素问》“三阳”作“二阳”。注“消渴”,“渴”字袁刻误作“浊”。

    二阳结谓之隔,便溲不通也。二阳,阳明也。

    平按:《素问》“二”作“三”。

    三阴结谓之水,三阴,太阴。

    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

    厥阴,少阳也。

    阴搏阳别,谓之有子,②

    阴脉聚,阳脉不聚也。

    ②“搏”,人卫本注曰:杨注训“聚”,疑当作“抟”。下同。

    阴阳虚肠辟。

    阴阳腑脏脉皆虚者,肠辟叠死。

    平按:《素问》“辟”下有“死”字。

    死阴之属,不过三日而死;生阳之属,不过四日而已。

    阴阳死生期也。

    平按:《素问》此数语在“经气乃绝”之下。“四日而已”,《素问》作“四日而死”,新校正云:“按别本作四日而生,全元起注本作四日而已,俱通。详上下文义,作死者非。”据此,则全元起注本与此正合,袁刻误作“四日而死”。

    阳加于阴谓之汗,加,胜之也。

    阴虚阳搏谓之崩。

    崩,下血也。

    三阴俱搏,三十日夜半死。

    太阴总得三阴之气。

    平按:《素问》“三十”作“二十”。

    二阴俱搏,十五日夕死。

    少阴总得二阴之气。

    平按:《素问》“十五”作“十三”;“夕”下有“时”字,别本亦有“时”字。

    一阴俱搏,十日平旦死。

    厥阴气皆来聚,故曰俱也。

    平按:顾本《素问》无“平旦”二字,赵府本有。

    三阳俱搏且鼓,三日死。

    三阳之脉,聚而且鼓。

    三阳三阴俱搏,心腹满,发尽不得隐曲,五日死。二阳俱搏,募病温,死不治,不过十日死。

    阳明之气皆聚,则阳明募病。有本为幕也。

    平按:《素问》“募”作“其”。

相关目录

... ...

卷第三阴阳

阴阳合

阴阳大论

调阴阳

阴阳杂说

卷第四(佚)

顺养

六气

九气

调食

寿限

卷第五(卷首缺)

人合

四海合

十二水

卷第六(卷首缺)

脏腑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