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资料下载 在线书籍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中华系列 国外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书店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百拇书籍 > 中医内科 > 《痧胀玉衡》
编号:31001
呃逆痧
http://www.100md.com 《痧胀玉衡》 上一页   下一页

     呃逆俗名冷呃。有寒有热、有虚、有实;有因痰火而发;有因血郁而成;有因食阻而得;有因气阻而生;有因病重发喘为呃,谓之喘呃。若一概认呃为冷,以丁香柿蒂主之,谬矣。故老弱气虚犯呃,非参不补;若虚极阴寒犯呃,非姜桂附子不温;即此冷呃治之亦异,而况痧胀为呃,有痰火血郁之分,有食阻气阻之异,有病重喘呃之凶。苟非细辨受病之原,用药稍或不妥,非惟不效,势必呃死,是用明痧呃之害焉。

    【治验】

    一徐望舒,伤寒变疟,呃逆三日夜,两寸脉微,余脉紧滑。余曰∶“呃逆,脉异,病后兼痧也。”阅腿弯上下痧筋,放四针,紫黑血流,不愈。用细辛大黄丸,清茶稍冷服之,付清凉至宝饮,微冷下而痊。

    一王彦甫内室,产后月余,发热呃逆,腹胀沉重,其长子谓余曰∶“老母产后,伤寒六日,沉重异常,忽发冷呃,将若何?”余诊之,六脉弦细而疾,口渴畏热饮,痧症显然。放臂痧三针,血流如注,又放指上痧三十余针。用苏木散并付桃仁红花汤加山楂、卜子二剂,俱微温饮之乃愈。

    一孙靖公,六月,心烦呃逆,两寸关俱细涩而数,且喜冷冻饮料。余曰∶“痧脉已现,痧症昭然。”刮痧放痧,不愈。用清凉至宝饮减细辛加香薷,黄连、童便∶食盐微冷服,遂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