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拇书籍 > 中医诊治 > 《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编号:33904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一种由许多不同病因所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也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尤其在中年以上所占比例更高。本病预后良好,约80%的浅表性胃炎坚持治疗可使胃粘膜恢复正常,但如未及时而正确地获得诊断并坚持治疗,则可演变为萎缩性胃炎,少数萎缩性胃炎有可能发展成胃癌,我国萎缩性胃炎的癌变率约2.5%。为此慢性胃炎病人都有一个共同顾虑,那就是害怕生胃癌,尤其是出现症状时更加担心,所以积极防治本病是很重要的。

    慢性胃炎的病因是多方面的:

    (1)饮食不当,如进餐无规律、进食过快或因口腔或牙病影响食物的细嚼,长期吃生硬粗糙、过冷过热的食物、嗜好刺激性调味品、浓茶、咖啡、酒、过咸或辛辣食品,以致胃粘膜受损害引起本病;

    (2)药物因素,长期服用泼尼松之类皮质激素或阿司匹林和消炎痛之类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反复损害胃粘膜而导致本病;

    (3)一小部分人是因胆汁返流引起本病。吸烟可因烟草中的尼古丁使幽门括约肌松弛,而促进胆汁返流和削弱胃粘膜保护作用,诱发或加剧本病;

    (4)自身免疫作用,在胃体萎缩性胃炎,从血清中可检测到壁细胞抗体和抗内因子抗体;

    (5)幽门螺杆菌致病,现已得到肯定,并且在本病的胃窦粘膜中约80%左右可以查获此菌。

    慢性胃炎按炎症部位的不同分为:以胃体为主的A型和以胃窦为主的B型。按病理组织学变化,如炎症、活动性、萎缩、肠化生。HP感染的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慢性胃炎的炎症若仅限于胃粘膜表层上皮,可以有弥漫性,局部性糜烂和出血性之分。如炎症深入胃粘膜下的腺体,则可引起腺体萎缩性变化,称萎缩性胃炎。如胃粘膜内有肠上皮和腺体存在,这在慢性胃炎,尤其在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很突出的病理变化,称之为肠化生。肠化生上皮可因发育异常而形成不典型增生,不典型增生是一种癌前病变,应予高度重视。

    慢性胃炎大多无明显症状,部分病人可在餐后有上腹饱胀不适、无规律性上腹隐痛、嗳气,反酸和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表现。然而胃窦胃炎和胃体胃炎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前者症状多,尤以有胆汁返流者明显;后者症状少,但有厌食、消瘦和贫血。诊断除钡餐X线摄片排除其他疾病外,还必须要依靠胃镜检查,包括取活检作病理组织学检查。胃镜检查可明确以下一些问题:

    (1)有无慢性胃炎;

    (2)炎症发生的部位;

    (3)属于何种类型胃炎。

    慢性胃炎的防治,首先应根除各种不同的致病因素,如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饮食应有规律,细嚼慢咽,尽量避免对胃粘膜有伤害作用的饮食和药物、力戒烟酒,并减少盐的摄入。腹胀不适可少吃多餐,忌豆类、面包和汽水之类产气食品。有胆汁返流,应低脂饮食,并忌吃洋葱。急性发作或出血时,酌情禁食或给以半流质或流质饮食。总之在饮食方面,应不断自我调整为宜。对于HP相关性慢性胃炎,尤其是合并消化性溃疡者,为防止溃疡并发症和预防复发,则应用铋剂和抗生素予以根除。目前已知疗效较好的是铋剂(如得诺),羟氨苄青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呋喃唑酮(痢特灵)和甲硝唑(灭滴灵),其中尤以铋剂最敏感,但单用铋剂其HP根除率为20%。如联合应用铋剂和抗菌素,则可将HP根除率明显提高。一般铋剂使用4周,抗生素使用2周,使用铋剂时常可见大便呈黑色。鉴于在我国有关规定中口服青霉素也必须做青霉素皮试以防过敏,应予重视。孕妇忌用四环素。庆大霉素价廉有效,服用的顺应性也佳。痢特灵和灭滴灵有一定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和皮疹等,因此病人服用的顺应性不佳。HP根治后,部分仍可复发,复发时应再治疗。

    至于其他药物治疗,如胃痛可用解痉药(颠茄片、普鲁本辛和阿托品等),上腹饱胀等消化不良症状可用胃复安、吗丁啉和西沙比利等,减少胃酸以保护胃粘膜可用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和法莫替丁等,对于情绪不安定者服用适量安定是有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肠化生和重度不典型增生,因处于癌症边缘而主张手术,如再经胃镜检查取活检证实,即有手术指征。手术结果50%可伴有癌,另外50%可仅有异型增生,这样就有利于早期胃癌和微小胃癌的发现和处理,中度不典型增生时如发现有隆起性息肉状病变,即有手术指征。轻度不典型增生,需要在2个月~半年内进行胃镜复查。无不典型增生者,若无其他情况,可1~2年定期复查胃镜。

    (许幼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