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景详解
有系上通于心,开窍于脾之下。左有肝,着脊之十三椎下。肝有七叶,亦有二、三叶者,有独叶者。亦有系,上通于心,开窍于目,下亦无窍。肝之短叶间,有胆附焉。胆有汁,主藏而不泻。肝之下有肾,附于脊之第十四椎下。肾有两枚,形如豇豆,相并而曲,附于脊之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外有黄脂包裹,俱通脊中,上至髓海,下至尾 。亦各有一系,上系则通于心,下系则通精窍,开窍于二阴。两肾之前,膀胱之后,出大肠之上左,居小肠之下右,是谓命门,又曰子宫,〔即经所谓胞中也。〕在男则为精室,在女则为血室。〔胞胎系此。〕两肾俱属水,但左属阴,右属阳,越人谓左为肾,右为命门,非也。命门即两肾之中,通肾之下系,为相火,一阳处二阴之间,所以成乎坎也。此喉之一窍,施气运化,熏蒸流行,以成脉胳者如此。咽通胃脘,胃之上脘,名曰贲门,饮食之精气,从此输脾达肺,宣布于诸脉;胃之中脘,盛受水谷,而腐熟之。胃之下,左有小肠,小肠上口即胃之下脘,名曰幽门,前附脐上二寸,后附于脊,水谷由此而入。左回叠积十六曲,小肠下口,即大肠之上口,名曰阑门,至是而泌别清浊,水液渗入膀胱,滓秽传入大肠。大肠居胃之下,右当脐,左回亦十六曲,故曰回肠。广肠即回肠之更大者,附脊,以受回肠之渣滓。左环叠积,以下直肠,抵肛门,总名大肠。膀胱当十九椎,居肾之下,广肠之前,有下口,无上口。水液由此别回肠随气渗入,下连前阴,溺之所出;其入其出,皆由气化。此咽之一窍,资生气血,转化糟粕而入出者如此。
三焦者,上焦处于膈膜之上,主纳,纳而不出,经言上焦如雾者,宗气积于胸中,如天之雾也。中焦当胃之中脘,主腐熟水谷,中焦如沤者,言荣血化于中焦,随气流行,以奉生身,如水泡处浮沉之间也。
下焦起于阑门之下,主出而不纳,下焦如渎者,如川渎之水,逝而不返也。学人但能熟此,则脏腑之内景,便照然于心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