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资料下载 在线书籍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中华系列 国外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书店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百拇书籍 > 中医医论 > 《丹溪治法心要》
编号:10029
厥(第九十)

     有阳厥,有阴厥。阳衰于下即寒,阴衰于下即热。《原病式》中详之。以气血虚为主,有痰、有热。

    治痰,白术竹沥;治热,承气汤,因外感解散加姜汁酒。气虚,脉细;血虚,脉如葱管;热厥,脉数;外感,脉浮;实痰脉弦。

    一妇人年三十余,面白形长,心中常有不平事。忽半夜诞子,才分娩便晕厥,不知人,遂急于气海灼火十五壮,而苏后以参、术等药两月而安。

    一妇人年十九,气怒事不发,一日忽大发,叫而欲厥,盖痰闭于上,火起于下而上冲,始用∶香附(五钱) 生甘草(三钱) 川芎(七钱) 童便 姜汁煎服 后又用青黛、人参、白附子为丸,少愈不除,后用大吐乃安。吐后用导痰汤加姜炒黄连、香附、生姜下龙荟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