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得气
得气,古称"气至",近称"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谓之得气。《金针梅花诗钞》指出:"夫气者,乃十二经之根本,生命之泉源。进针之后,必须细察针下是否已经得气。下针得气,方能行补泻、除疾病"。
(一)得气的临床表现
针下是否得气,可从临床两方面来分析判断。一是患者对针刺的感觉和反应,另一是医者对刺手指下的感觉。当针刺腧穴得气时,患者的针刺部位有酸胀、麻重等自觉反应,有时或出现热、凉、痒、痛、抽搐、蚁行等感觉,或呈现沿着一定的方向和部位传导和扩散现象。少数患者还会出现循经性肌肤**动、震颤等反应,有的还可见到受刺腧穴部位循经性皮疹带或红、白线状现象。当患者有自觉反应的同时,医者的刺手亦能体会到针下沉紧、涩滞或针体颤动等反应。若针刺后未得气,患者则无任何特殊感觉或反应,医者刺手亦感到针下空松、虚滑。《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中气穴,则针游于巷",就是对针下得气的描述。历代医家对针刺得气的临床表现也作了生动细致的形象描述,都说明了针刺得气的临床表现以及得气与未得气反应迥然不同的体会。
(二)得气的意义
得气,是施行针刺产生治疗作用的关键,也是判定患者经气盛衰、病候预后、正确定穴、行针手法、针治效应的依据。古今医家无不重视针刺得气,得气的意义如下。1.得气与否和疗效有关《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针刺的根本作用在于通过针刺腧穴,激发经气,调整阴阳,补虚泻实,达到治病的目的。针刺气至,说明经气通畅,气血调和,并通过经脉、气血的通畅,调整"元神"(人体内在调整功能),使元神发挥主宰功能,则相应的脏腑器官、四肢百骸功能亦起到平衡协调,消除病痛。所以,针刺得气与否和针治疗效有其密切的关系。2.得气迟速与疗效有关针下得气,是人体正气在受刺腧穴的应有反应。针下气至的速迟,虽然表现于腧穴局部或所属经络范围,但是能够观测机体的正气盛衰和病邪轻重,从而对判断病候好转或加重的趋向以及针治效果的快慢等有一个基本了解。《针灸大成》说:"针若得气速,则病易痊而效亦速也;若气来迟,则病难愈而有不治之忧"。一般而论,针后得气迅速,多为正气充沛、经气旺盛的表现。正气足,机体反应敏捷,取效相应也快,疾病易愈。若针后经气迟迟不至者,多因正气虚损、经气衰弱的表现。正气虚,机体反应迟缓,收效则相对缓慢,疾病缠绵难愈。若经反复施用各种行针候气、催气手法后,经气仍不至者,多属正气衰竭,预后每多不良。临床常可见到,初诊时针刺得气较迟或不得气者,经过针灸等方法治疗后,逐渐出现得气较速或有气至现象,说明机体正气渐复,疾病向愈。3.得气与补泻手法有关针下得气,是施行补泻手法的基础和前提,《针灸大成》说:"若针下气至,当察其邪正,分清虚实"。说明针下得气,尚有正气、邪气之分。如何分辨,则根据《灵枢·终始》所说"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的不同,辨别机体的气血、阴阳、正邪等盛衰情况,施以或补或泻的刺法。
(三)影响得气的因素
一般情况下,毫针刺中腧穴后,运用一定的行针手法即能得气。如不得气或气至不够理想时,就要分析原因,针对有关影响得气的因素,采取相应方法,促使得气。影响针刺得气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下述几个方面。
1.与患者的关系针刺得气与患者的精神状态、体质强弱和机体阴阳盛衰等情况密切相关。一般地说,新病、体形强壮、病证属实者,针后出现感应较快、较强;久病体衰、病证属虚者,针下出现感应较慢、较弱,甚或不得气:有些患者阳气偏盛、神气敏感,容易得气,并可出现循经感传。多数患者机体阴阳之气无明显偏颇者,气血润泽通畅,脏腑功能较好,故针刺时感应既不迟钝,亦不过于敏感,得气适时而平和。如属阴气偏盛的患者,多需经过一定的行针过程方有感应,或出针后针感仍然明显存在等,必须因人而异。
2.与医者的关系"中气穴,则针游于巷"(《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如取穴不准,操作不熟练,未能正确掌握好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和强度,或施术时患者的体位和行针手法选用不当等,都是影响针刺不能得气或得气较慢、较弱的因素。若医者在施术时精神不集中、注意力分散、不能"治神’,也会影响针刺得气。
3.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对于机体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影响,就气候而言,在晴天、气候较温暖时,针刺容易得气;而阴天、气候较寒冷时,针刺得气较慢或不易得气。如《素问·八正神明论》所说:"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是以因天时调气血也"。环境的因素很多,除气候的阴晴,冷热外,还有空气、光线、湿度。海拔高度、电磁、音响、气味、卫生等,都会对针刺得气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四)促使得气的方法
针刺时,如不得气或得气较迟者,在分析其原因后、要采取相应措施,促使得气,以发挥针刺治疗的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1.纠偏法:针刺不得气或得气不满意,可能是因为腧穴的体表定位不准确,或者虽然腧穴定位准确而针刺入喻穴内的角度、方向、深度和强度不恰当所致。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刺中腧穴,才能得气。所以,针刺时既要取穴准确,更要掌握好不同穴位的针刺角度、方向、深度和强度,以达到得气为准。如果腧穴的定位相差较大,应出针重新定准腧穴正确位置后,再行针刺。
2.候气法:《针灸大成》说:"用针之法,以候气为先"。当针下不得气时,需取留针候气的方法等待气至:亦可采用间歇运针,施以提插、捻转等手法,以待气至。前者为静留针候气法,后者为动留针候气法。留针候气,要有耐心,不可操之过急。
3.益气法:对于少数机体虚弱、正气不足而致针刺不易得气的患者,可根据其具体情况,在其他已得气的腧穴(多用具有强身保健的腧穴,如足三里、气海、关元等)上加强补的手法,或在未得气的腧穴上施以温针灸法、艾灸法以温经益气;或加服适当的补益药物,使机体正气渐复,经气充实,促使针刺得气。
(一)得气的临床表现
针下是否得气,可从临床两方面来分析判断。一是患者对针刺的感觉和反应,另一是医者对刺手指下的感觉。当针刺腧穴得气时,患者的针刺部位有酸胀、麻重等自觉反应,有时或出现热、凉、痒、痛、抽搐、蚁行等感觉,或呈现沿着一定的方向和部位传导和扩散现象。少数患者还会出现循经性肌肤**动、震颤等反应,有的还可见到受刺腧穴部位循经性皮疹带或红、白线状现象。当患者有自觉反应的同时,医者的刺手亦能体会到针下沉紧、涩滞或针体颤动等反应。若针刺后未得气,患者则无任何特殊感觉或反应,医者刺手亦感到针下空松、虚滑。《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中气穴,则针游于巷",就是对针下得气的描述。历代医家对针刺得气的临床表现也作了生动细致的形象描述,都说明了针刺得气的临床表现以及得气与未得气反应迥然不同的体会。
(二)得气的意义
得气,是施行针刺产生治疗作用的关键,也是判定患者经气盛衰、病候预后、正确定穴、行针手法、针治效应的依据。古今医家无不重视针刺得气,得气的意义如下。1.得气与否和疗效有关《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针刺的根本作用在于通过针刺腧穴,激发经气,调整阴阳,补虚泻实,达到治病的目的。针刺气至,说明经气通畅,气血调和,并通过经脉、气血的通畅,调整"元神"(人体内在调整功能),使元神发挥主宰功能,则相应的脏腑器官、四肢百骸功能亦起到平衡协调,消除病痛。所以,针刺得气与否和针治疗效有其密切的关系。2.得气迟速与疗效有关针下得气,是人体正气在受刺腧穴的应有反应。针下气至的速迟,虽然表现于腧穴局部或所属经络范围,但是能够观测机体的正气盛衰和病邪轻重,从而对判断病候好转或加重的趋向以及针治效果的快慢等有一个基本了解。《针灸大成》说:"针若得气速,则病易痊而效亦速也;若气来迟,则病难愈而有不治之忧"。一般而论,针后得气迅速,多为正气充沛、经气旺盛的表现。正气足,机体反应敏捷,取效相应也快,疾病易愈。若针后经气迟迟不至者,多因正气虚损、经气衰弱的表现。正气虚,机体反应迟缓,收效则相对缓慢,疾病缠绵难愈。若经反复施用各种行针候气、催气手法后,经气仍不至者,多属正气衰竭,预后每多不良。临床常可见到,初诊时针刺得气较迟或不得气者,经过针灸等方法治疗后,逐渐出现得气较速或有气至现象,说明机体正气渐复,疾病向愈。3.得气与补泻手法有关针下得气,是施行补泻手法的基础和前提,《针灸大成》说:"若针下气至,当察其邪正,分清虚实"。说明针下得气,尚有正气、邪气之分。如何分辨,则根据《灵枢·终始》所说"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的不同,辨别机体的气血、阴阳、正邪等盛衰情况,施以或补或泻的刺法。
(三)影响得气的因素
一般情况下,毫针刺中腧穴后,运用一定的行针手法即能得气。如不得气或气至不够理想时,就要分析原因,针对有关影响得气的因素,采取相应方法,促使得气。影响针刺得气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下述几个方面。
1.与患者的关系针刺得气与患者的精神状态、体质强弱和机体阴阳盛衰等情况密切相关。一般地说,新病、体形强壮、病证属实者,针后出现感应较快、较强;久病体衰、病证属虚者,针下出现感应较慢、较弱,甚或不得气:有些患者阳气偏盛、神气敏感,容易得气,并可出现循经感传。多数患者机体阴阳之气无明显偏颇者,气血润泽通畅,脏腑功能较好,故针刺时感应既不迟钝,亦不过于敏感,得气适时而平和。如属阴气偏盛的患者,多需经过一定的行针过程方有感应,或出针后针感仍然明显存在等,必须因人而异。
2.与医者的关系"中气穴,则针游于巷"(《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如取穴不准,操作不熟练,未能正确掌握好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和强度,或施术时患者的体位和行针手法选用不当等,都是影响针刺不能得气或得气较慢、较弱的因素。若医者在施术时精神不集中、注意力分散、不能"治神’,也会影响针刺得气。
3.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对于机体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影响,就气候而言,在晴天、气候较温暖时,针刺容易得气;而阴天、气候较寒冷时,针刺得气较慢或不易得气。如《素问·八正神明论》所说:"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是以因天时调气血也"。环境的因素很多,除气候的阴晴,冷热外,还有空气、光线、湿度。海拔高度、电磁、音响、气味、卫生等,都会对针刺得气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四)促使得气的方法
针刺时,如不得气或得气较迟者,在分析其原因后、要采取相应措施,促使得气,以发挥针刺治疗的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1.纠偏法:针刺不得气或得气不满意,可能是因为腧穴的体表定位不准确,或者虽然腧穴定位准确而针刺入喻穴内的角度、方向、深度和强度不恰当所致。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刺中腧穴,才能得气。所以,针刺时既要取穴准确,更要掌握好不同穴位的针刺角度、方向、深度和强度,以达到得气为准。如果腧穴的定位相差较大,应出针重新定准腧穴正确位置后,再行针刺。
2.候气法:《针灸大成》说:"用针之法,以候气为先"。当针下不得气时,需取留针候气的方法等待气至:亦可采用间歇运针,施以提插、捻转等手法,以待气至。前者为静留针候气法,后者为动留针候气法。留针候气,要有耐心,不可操之过急。
3.益气法:对于少数机体虚弱、正气不足而致针刺不易得气的患者,可根据其具体情况,在其他已得气的腧穴(多用具有强身保健的腧穴,如足三里、气海、关元等)上加强补的手法,或在未得气的腧穴上施以温针灸法、艾灸法以温经益气;或加服适当的补益药物,使机体正气渐复,经气充实,促使针刺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