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
我国在解放前,没有病理生理学这个专业,少数学者在实验病理学方面做过一定的工作,实际上也就是病理生理学的早期研究工作。
解放以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我国的病理生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有了较大的发展。在医学教育方面,自从1955年以来,全国医学院校普遍开设了病理生理学这门新的课程。广大病理生理学教师,患诚党的教育事业,把“自力更生”和“洋为中用”的结合起来,在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通过辛勤的劳动,经过反复曲折,终于走上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病理生理学教学的发展道路。在科学研究方面,我国的病理生理学工作者在医学遗传学、肿瘤病因学、肿瘤发病学、免疫病理学、移植免疫学、冻伤、烧伤、休克、微循环障碍、缺氧、高山病、发热、炎症、放射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血液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中西医结合以及某些传染病、地方病如钩端螺旋体病、克山病、黑热病、低血钾麻痹等等各个方面,都作出了可喜的成绩。
自从1980年在广州召开的全国病理生理学第三次学术会议上成立了中国生理科学会病理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以来,全国各地病理生理学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有了更快的发展,我们深信,我国的病理生理学工作者,今后一定能为社会主义祖国的现代化建设,特别是为医学科学的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目录
... ...
第二章 疾病概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