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资料下载 在线书籍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中华系列 国外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书店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百拇书籍 > 中医本草 > 《本草求真》
编号:5233
http://www.100md.com 《本草求真》 上一页   下一页

     火有在于外者。宜散。(失于不治。则即变为郁火。)火有因于虚者。宜补宜滋宜缓。火有因于实者。宜泻宜清。火有根于里虚上浮者。宜引。火有因于表虚外浮者。宜敛。此治火之大概也。但人止知栀连芩柏为要剂。(经曰。以苦发之。)讵知火郁于表。宜散。是即麻黄桂枝升麻干葛柴胡轻可去实之意也。火燥于里。宜滋。是即六味补精化气。壮水镇阳之意也。火虚于中。宜补宜缓。是即参耆甘术。甘温能除大热之意也。火实于里。宜泻宜清。是即三黄石膏朴硝知母。热不远寒之意也。(经曰。火淫于内。治以咸冷。)因于里虚上浮者。(火浮。)宜引。是即川膝车前五味补骨脂附桂八味。引阳归阴之意也。因于表虚者。宜敛。是即参耆白芍枣仁龙骨牡蛎。敛阴秘阳之意也。(经曰。以酸收之。)至其之味。考之本草。所载虽多。然究其要。脾不外乎石斛白芍。肺不外乎黄芩桑皮。心不外乎黄连栀子。胆不外乎胆草青黛。肾不外乎黄柏知母。余则按症酌增。但须审症明确。则所投皆应。自无牵制悖谬之弊矣!(李时珍曰。燥甚则地干。暑胜则地热。风胜则地动。湿胜则地泥。寒胜则地裂。火胜则地涸。此六淫见胜之义也。)

    经曰。火淫于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相火肾火也。故治以咸冷。辛能滋润。酸能。苦能泄热。或从其性而升发之也。)五运。(少阳司天。寅申。少阳在泉。巳亥。)

    〔散火〕

    麻黄 桂枝 升麻 干葛 柴胡 香薷

    〔滋火〕

    地黄 枸杞 淮山药 首乌 阿胶 菟丝子

    〔〕

    人参 黄 白术 附子 肉桂 干姜

    〔缓火〕

    甘草 合欢皮 人乳 黄精 麦冬 葳蕤

    〔〕

    黄柏 黄芩 黄连 石膏 知母 胆草

    〔引火〕

    五味 补骨脂 附子 肉桂 熟地黄 牛膝

    〔收火〕

    人参 黄 白芍 龙骨 枣仁 牡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