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中医学 . 针灸推拿(16)

☉ 《针灸医籍选(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
高希言 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12-1
中医教材是培训中医人才和传授医学知识的重要工具,高质量的教材是提高医药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 本书是以培养学生阅读古籍能力、提高针灸基础理论水平为主要目的的一门必修课程,包括医经(《灵枢》、《素问》、《难经》中有关针灸论述)、医论(后世针灸论著)和针灸歌赋、医案三个部分。该教材1986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多年来一直作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针灸推拿专业的教材使用,对全面理解针灸理论的含义,挖掘针灸临床技术,了解古代针灸学术成就,探讨针灸学术渊源,发展针灸学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为适应新世纪教学和未来针灸学术发展的需要...查看详细

☉ 《针灸医籍选读》
吴富东 主编 中国中医出版社 2003-1-1
本书是针灸擒拿学专业的理论课程。本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是: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适合本科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走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道路,在吸收原有教材合理内容的基础上,将近些年来史学研究中得到公认的研究成果吸收到新版教材中。目的在于为针灸擒拿学专业本科学生提供一部科学性和实用性、内容充实而又有创新发展意识的教科书,以适用21世纪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适用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的需要。 本书是《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同步辅导系列丛书》之一,紧扣《针灸医籍选读》最新教学大纲,以章节为序,分重点难点提示、知识点精析、综合测试题、题解四部分,精简提炼教材内容,采用图、表、歌诀等便于理解、记忆的形式巧解《针灸医籍选读》知识点...查看详细
☉ 《针灸医籍选读》
 科学出版社 1900-1-1...查看详细

☉ 《针灸医籍选译》
王顺 主编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2-6-1
本书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选录《灵枢》、《素问》、《难经》中有关针灸方面的论述;第二部分选录了《备急千金要方》、《类证活人书》、《针灸资生经》、《针灸问对》、《医门法律》、《针灸大成》等书中重要章节;第三部分选录了《标幽赋》等六种实用价值较大的针灸歌赋。每篇文章按[题解]、[原文]、[校注]、[语译]等项编写,便于阅读和理解。 本书可供中医院校针灸系学生和初学针灸者学习《针灸医籍选》课程时参考。 1 医经选 1.1 《内经·灵枢》选 1.1.1 九针十二原第一(节选) 1.1.2 本输第二(节选) 1.1.3 水针解第三(全篇) 1.1.4 邪气脏腑病形第四(节选) 1.1.5 根结第五(节选) 1.1.6 寿夭刚柔第六(节选) 1.1.7 终始第九(节选) 1.1.8 四时气第十九(全篇) 1.1.9 寒热病第二十一(节选) 1.1.10 热病第二十三(节选) 1.1.11 厥病第二十四(节选) 1.1.12 杂病第二十六(全篇) 1.1.13 周痹第二十七(全篇) 1.1.14 口问第二十八(节选) 1.1.15 师传第二十九(节选) 1.1.16 五乱第三十四(节选) 1.1.17 胀论第三十五(节选) 1.1.18 逆顺肥瘦第三十八(节选) 1.1.19 血络论第三十九(节选) 1.1.20 论痛第五十三(全篇) 1.1.21 行针第六十七(全篇) 1.1.22 邪客第七十一(节选) 1.1.23 官能第七十三(节选) 1.1.24 刺节真邪第七十五(节选) 1.2《内经·素问》选 1.2.1 宝命全形论第第二十五(节选) 1.2.2 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节选) 1.2.3 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节选) 1.2.4 刺热篇第三十二(节选) 1.2.5 刺疟篇第三十六(全篇) 1.2.6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节选) 1.2.7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节选) 1.2.8 刺要论篇第五十(全篇) 1.2.9 刺齐论篇第五十一(全篇) 1.2.10 刺禁论篇第五十二(全篇) 1.2.11 刺志论篇第五十三(全篇) 1.2.12 针解篇第五十四(节选) 1.2.13 骨空论篇第六十(节选) 1.2.14 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节选) 1.2.15 缪刺论第六十三(节选) 1.2.16 四时逆刺从论第六十四(节选) 1.3 《难经》选 1.3.1 第六十二难 1.3.2 第六十三难 1.3.3 第六十四难 1.3.4 第六十五难 1.3.5 第六十六难 1.3.6 第六十七难 1.3.7 第六十八难 1.3.8 第六十九难 1.3.9 第七十难 1.3.10 第七十一难 1.3.11 第七十二难 1.3.12 第七十三难 1.3.13 第七十四难 1.3.14 第七十五难 1.3.15 第七十六难 1.3.16 第七十七难 1.3.17 第七十八难 1.3.18 第七十九难 1.3.19 第八十难 1.3.20 第八十一难 2 医论选 2.1 《千金要方》选 2.1.1 用针略例第五(节选) 2.1.2 灸例第六(全篇) 2.2 《类证活人书》选 2.2.1 小序(节选) 2.2.2 六经病证(节选) 2.3 《针灸资生经》选 2.3.1 针灸须节(全篇) 2.3.2 针忌(全篇) 2.3.3 审方书(全篇) 2.3.4 点穴(全篇) 2.3.5 论壮数多少(全篇) 2.3.6 艾炷大小(全篇) 2.4 《针灸问对》选 2.4.1 卷之上(节选) 2.4.2 卷之中(节选) 2.4.3 卷之下(节选) 2.5 《医门法律·络脉论》(节选) 2.6 《针灸大成》选 2.6.1 诸家得失策(全篇) 2.6.2 头不可多灸策(全篇) 2.6.3 穴有奇正策(全篇) 2.6.4 针有深浅策(全篇) 2.6.5 经络迎随设为问答(节选) 3 歌赋选 3.1 《标幽赋》 3.2 《百症赋》 3.3 《玉龙赋》 3.4 《通玄指要赋》 3.5 《席弘赋》 3.6 《行针指要歌》 媒体评论...查看详细
☉ 《针灸医学验集》
田从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0-6-1...查看详细
☉ 《针灸意外事故防治》
张仁 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9-1
针灸学是一门疗效独特而又具有一定风险的医学学科。 本书是对2003年之前,包括古代、现代、国内、国外有关针灸意外事故的文献以及作者本人从医30余年的经验教训,在汇聚、筛选、综合的基础上进行提炼的结果,是一本密切贴近临床实践而又能较全面系统反映针灸意外事故发生原因、临床表现特点及预防与处理,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其规律的专著。本书具有信息量大、科学性强、实用性强三个特点,不仅可作为不同层次的针灸医、教、研工作者和针灸爱好者乃至中西医工作者的严师诤友,前车之鉴;而且对广大患者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利于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张仁,1945年生。1983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针灸系...查看详细
☉ 《针灸有效点图解》
郭效宗 著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3-9-1
本书是我国著名针灸专家郭效宗教授根据他40多年来的针灸有效点临床经验编写的,以图解形式(图377幅)阐述了人体各器官间的关系及有效点在诊断治疗方面的应用,并提出了新的治疗规律。内容包括针灸有效点的源流、病位、划区、划线、定有效点的规则,针法、灸法、火针、拔罐、皮下留针、有效点治疗等,适于中、高等中医院校学生及临床针灸医师阅读。 为使本书内容更全面、系统,这次印刷时将“人体的四大部分区标志”和“针灸有效点的十个分布规律”附于书后。 总论 一、有效点的发现经过 二、什么是有效点规律 三、有效点的概念及分类 (一)良性点 (二)阳性点 (三)阴性点 四、分区、划线标志 (一)分区标志 1头颈部 2躯干部 3上肢部 4下肢部 (二)划线标志 1经线 2纬线 五、分区、划线的意义 六、有效点分布规律 (一)病位本区有效点 (二)病位同区有效点 1交叉相应 2上下相应 3左右相对 (三)病位异区有效点 (四)审有效点的手法 1推术 2按术 3提术 4揉术 5叩敲术 七、针灸有效点调节平衡论 (一)刺激量 (二)针刺深浅 (三)手法 1提插捻转法 2平刺法 3温法 4清法 5补法 6泻法 (四)留针 (五)治疗时机 (六)有效点的其他疗法 1灸法 2皮下留针法 3拔罐法 4电针 5有效点注射 八、结语 各论 一、精神、神经系统疾病…… 二、呼吸系统疾病 三、循环系统疾病 四、消化系统疾病 五、运动系统疾病 六、五官疾病 七、妇科疾病 八、其他疾病 九、定位不明病症 附录Ⅰ 附录Ⅱ...查看详细
☉ 《针灸与免疫》
骆永珍 等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7-1
《针灸与免疫》共分为4篇16章。上篇3章,主要论述针灸与免疫的相互关系和基本理论;中篇5章,主要讨论针灸调节免疫的作用及针灸免疫调节机制,就针灸对免疫调节的特征和基础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阐述,首次提出了经络一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概念,并对其结构体系和作用特征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讨论.对针灸免疫调节的形式和途径也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这一内容是《针灸与免疫》一书的新思路。下篇5章,运用大量临床病例,有针对性地讨论了针灸防治疾病的作用及其免疫调节机制:如对针灸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抗炎、抗感染、抗肿瘤以及预防疾病的作用和免疫调节机制等,在本书中都有较详细的整理和归纳。同时,对影响针灸调节免疫作用的因素也进行了讨论...查看详细

☉ 《针灸与气功》
诸葛连祥,何学诗 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3-1
《神州文化图典集成》涵盖中国传统文化的饮食、服饰、民俗、宗教、建筑、艺术、中医药、科技、经济、官制等数十个领域,系统地介绍了各领域的内容与特色,以及这些文化在中华大地的起源、发展的历史。该丛书均由各学术领域颇具实力的学者亲笔撰稿,并由该领域的著名专家亲自审定,语言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极具权威性和可读性,是面向大众的中国文化普及读本,是一流学者专家撰写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十万个为什么”。 针灸与气功都是以中华源远流长的经络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本书对针灸与气功的起源和发展以及操练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使读者在了解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同时又获得了许多实用的医药与养生知识...查看详细
☉ 《针灸原理临床实践》
焦顺发 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4-1
本书为头针发明人焦顺发所著。本书是以《黄帝内经》中对经络和针刺治病的原文为依据,深刻理解真实含义,认真分析总结后,概括出主要论点,并用西医学神经解剖、生理等知识,进行对比研究后写成。 全书共有五章。第一章经络系统。指出了人体的经络即是西医学中的神经。第二章针刺部位。穴位是针刺部位的精华。第三章针刺技术。“得气”是刺中经络的依据。第四章临床经验。重点介绍经络节段性支配的规律选穴治病的主要经验。第五章附件篇。共收21篇文章,均有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书末附报刊文章两篇。 本书内容真实、科学、简明、实用,是一本针灸理论结合实践的比较好的临床参考书。 全书共有五章...查看详细
☉ 《针灸镇痛机制与临床》
张吉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7-1
疼痛是各种疾病的主要症状。它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病情变化、预后转归都有密切关系。疼痛广泛存在于各种疾病过程中,所谓“十病九痛”。疼痛是最令人痛苦的症状,急性疼痛则痛苦难忍,如头痛如裂,目似脱,项似拔,腰如折,踹如,辗转反侧,夜不能眠,甚则出现肢冷脉微的痛厥证;慢性疼痛则令人难以度日,心烦意乱,坐卧不宁,造成身心难以消除的疾苦。疼痛的发生是身体遭受某种伤害性刺激后人体功能防御系统的反应信号,说明人体某部组织器官或脏腑、神经等正受致病因素的侵害,导致正气与邪气作斗争,甚至出现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进。 本书分为三部分。上篇和中篇为有关针灸镇痛的中、西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方面...查看详细
☉ 《针灸证治歌括》
彭述宪 编著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10-1
本书由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50年的著名专家在总结针灸经验的基础上编著而成。内容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共124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针灸治疗临证选穴配方歌訣、处方、方法、方义、随证加穴等,能帮助读者解决临证选穴配方和穴名记忆的难题。本书对普及、推广和提高针灸技术的临床应用会起到有益的作用。 第一章 内科病证 感冒 外感高热 往来寒热 咳嗽 气喘 哮病 失音 肺痨 汗病 心悸 失眠 胸痛 胸中痞闷 心绞痛 休克 中暑 鼻衄 齿衄 咳血 吐血 尿血 便血 狂病(1) 狂病(2) 癫病 痞满 胃痛 呕吐 吐酸 呃逆、反胃 泄泻 肝乘脾泄 阴寒吐泻 痢疾 腹痛 受寒肠鸣腹胀痛 小腹痛 寒疝 便秘 胁痛 阳黄 阴黄 外感头痛…… 第二章 外科病症 第三章 妇科病症 第四章 儿科病症 第五章 五官科病症...查看详细
☉ 《针灸之道——陈汉平文集(1982-2007)》
陈汉平 著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7-1-1
欲悟针灸之道,要有不断探秘、永远求新的观念和相应的正确方法。所以,对于“针道”的理解和把握,不能仅从学术上去认识,还应当有对治学精神和态度的要求。国画巨匠齐白石告诫人们要努力创新,“学我者生,像我者死”。画坛大师徐悲鸿也指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之可采者融之。”这些对于“针道”的研究,乃至于针灸学的继承和创新,都是可以借鉴的。 “针道”研究之兴衰浮沉,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世道,世道旺则针灸兴。近5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中,针灸事业取得显著的成就,针灸学术获得巨大的发展,已是不争的现实。这其中演变发展得最多最快的,当首推“针器”这一领域...查看详细
☉ 《针灸治法与处方歌诀》
文碧玲 主编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5-1
针灸的发明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几千年来为我国人民防病治病发挥了重要作用。本书采用中医界喜闻乐见的歌诀形式,对邱老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对针灸治疗原则、配穴处方进行了总结和阐发,读起来朗朗上口、好学好记,临床运用效果显著,实为一本切合临床实际,有助针灸医师配穴处方的好书。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同理,书不在厚实用则行。该书虽只有二百页,但都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临床辨证用穴的宝贵经验,对针灸医疗实践有重要参考价值。 第一章 针灸治则 第一节 针灸治疗原则 第二节 针灸处方的组成 第二章 针灸治疗 第一节 解表法 第二节 和解法 第三节 清热法 第四节 祛寒法 第五节 补虚法 第六节 理气法 第七节 理血法 第八节 治风法 第九节 祛湿法 第十节 开窍法 第十一节 安神法 第十二节 止痛法 第十三节 通便法 第十四节 消积法 第十五节 固涩法 第十六节 祛痰法 第十七节 保健法 第十八节 减肥法 第十九节 美容法 第二十节 戒烟戒毒法 第三章 针灸治法与处方 第一节 六淫病治法与处方 第二节 痰饮病治法与处方 第三节 气血病治法与处方 第四节 精髓神志病治法与处方 第五节 脏腑病治法与处方…… 附录一 经外奇穴的定位及图解 附录二 经灸治法、处方及适应证一览表 附录三 子午流注纳甲法的临床应用 附录四 头针刺激区定位及主治作用 附录五 耳穴刺激区定位及主治作用 附录六 手部刺激区示意图 附录七 足部刺激区示意图...查看详细
☉ 《针灸治疗常见病图解》
严振国 主编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4-3-1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内、外、妇、儿、五官、皮肤各科常见病的体针、电针、耳针、头针、面针、鼻针、手针、足针、皮肤针、刺针、等等都种针灸疗法,在图上清楚地标示了各种疗法所取穴位的定位,并在文中详细说明了取穴方法及腧穴配伍,简明易懂,使用方便。书后还附有图示穴位的定位,其排列以体针、耳针、面针、鼻针、等八大针刺发烧为序,体针学问又进一步根据其所在部位加以归纳,对照图示,便于读者复习腧穴定位时查找应用。另外,还附有腧穴研究进展概述,对近年来有关腧穴结构、功能、特异性及主治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扩大读者的知识面。 本书可作为临床医生、医学院校学生及业余针灸爱好者学习和应用针灸疗法只各科常见病的重要参考书...查看详细
☉ 《针灸治疗常见病证图解(妇、儿科分册)》
张建华 主编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11-1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图文并茂,针灸治疗学类籍大多为全文字性描述,不配图,或配少量线条图。本书为了明确针灸穴位的位置,配有油画彩色图,使穴位定位更加清楚明了。我们采用了图文对照的形式排版,使读者在阅读文字时,可就近查阅相应的穴位位置。我们希望这种形式能到图文并茂,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文字简练,本书尽量减少文字数量,增加图的篇幅,体现穴位位置图解的特点。文字公采用了“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的节段;剔除了病因病机、验案举例和文献摘录等内容。 3.体针和耳针结合,体针是指选取经穴或奇穴等治疗疾病的针法,以区别于一些局限性取穴的针法,如手针、头针等...查看详细

☉ 《针灸治疗常见病证图解:骨伤科分册》
张建华 主编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1-1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图文并茂 针灸治疗学类书籍大多为全文字性描述,不配图,或配少量线条图。本书为了明确针灸穴位的位置,配有油画彩色图,使穴位定位更加清楚明了。我们采用了图文对照的形式排版,使读者在阅读文字时,可就近查阅相应的穴位位置。我们希望这种形式能做到图文交茂,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文字简练 本书尽量减少文字数量,增加图的篇幅,体现穴位位置图解的特点。文字仅采用了“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的节段;剔除了病因病机、验案举例和文献摘录等内容。 3.体针和耳针结合 体针是指选取经穴或奇穴等来治疗疾病的针法,以区别于一些局限性取穴的针法...查看详细
☉ 《针灸治疗常见病证图解:内科分册》
张建华 主编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11-1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图文并茂,针灸治疗学类籍大多为全文字性描述,不配图,或配少量线条图。本书为了明确针灸穴位的位置,配有油画彩色图,使穴位定位更加清楚明了。我们采用了图文对照的形式排版,使读者在阅读文字时,可就近查阅相应的穴位位置。我们希望这种形式能到图文并茂,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文字简练,本书尽量减少文字数量,增加图的篇幅,体现穴位位置图解的特点。文字公采用了“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的节段;剔除了病因病机、验案举例和文献摘录等内容。 3.体针和耳针结合,体针是指选取经穴或奇穴等治疗疾病的针法,以区别于一些局限性取穴的针法,如手针、头针等...查看详细
☉ 《针灸治疗常见病证图解:皮肤外科分册》
张健华 主编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1-1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图文并茂 针灸治疗学类书籍大多为全文字性描述,不配图,或配少量线条图。本书为了明确针灸穴位的位置,配有油画彩色图,使穴位定位更加清楚明了。我们采用了图文对照的形式排版,使读者在阅读文字时,可就近查阅相应的穴位位置。我们希望这种形式能做到图文交茂,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文字简练 本书尽量减少文字数量,增加图的篇幅,体现穴位位置图解的特点。文字仅采用了“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的节段;剔除了病因病机、验案举例和文献摘录等内容。 3.体针和耳针结合 体针是指选取经穴或奇穴等来治疗疾病的针法,以区别于一些局限性取穴的针法...查看详细
☉ 《针灸治疗常见病证图解:五骨科分册》
张建华 主编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1-1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图文并茂 针灸治疗学类书籍大多为全文字性描述,不配图,或配少量线条图。本书为了明确针灸穴位的位置,配有油画彩色图,使穴位定位更加清楚明了。我们采用了图文对照的形式排版,使读者在阅读文字时,可就近查阅相应的穴位位置。我们希望这种形式能做到图文交茂,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文字简练 本书尽量减少文字数量,增加图的篇幅,体现穴位位置图解的特点。文字仅采用了“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的节段;剔除了病因病机、验案举例和文献摘录等内容。 3.体针和耳针结合 体针是指选取经穴或奇穴等来治疗疾病的针法,以区别于一些局限性取穴的针法...查看详细
☉ 《针灸治疗学》
王启才 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4-1-1
本教材分上、中、下三篇,上篇重点阐述针灸治疗作用、针灸治疗原则(新增“治神守气”原则)、针灸临床辨证论治纲要(新增“针灸临床辨证治要点”)针灸配穴处方(对针灸处方符号作了相应修改)、特定穴的临床应用(更新了交会穴的列表方式),是全书的纲领性篇章,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中篇各论按内科病症、儿科病症、妇科病症、外科病症、骨伤科病症、皮肤科病症、五官科病症、急性病症和其他之序,全面介绍针灸治疗方法。病种的选择和病名的确立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内科首列针灸临床最为多见的痹证、痿证系列病症;删去肺痨、脚气、瘰疬、破伤风和小儿麻痹等现已少见或鲜用针灸治疗的病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针灸疗法适应症又增添了部分症症;病名力求大众化、通俗化、规范化)...查看详细
☉ 《针灸治疗学》
杨仁英,刘建武 主编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7-11-1
紧扣现教材,模拟真试卷,题型尽完备,答案最详全。精解新大纲,抓牢必考点,名师亲执笔,百分之源泉。 本试卷集是以“十一五”国家级、新世纪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为蓝本,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例题及阅卷经验编写而成。 本试卷集的特点是内容广泛,基本覆盖各版教材的全部知识点,对必须熟悉、掌握的“三基”知识和重点内容以变换题型的广法予以强化;题型丰富,符合目前该课程的例命题原则;难易度适中可以测试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也可以考核学生综合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临床实践操作能力;针对性较强,主要适用于高等中医药院校各专业本科及专科生使用,也可以作为专升本、成人教育学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人员、研究生升学考试之参考...查看详细
☉ 《针灸治疗学/供针灸推拿等专业用》
刘宝林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6-1
《针灸治疗学》为针灸推拿专业的临床课程,是阐述针灸推拿专业基本理论和技能的一门学科。 本教材共分八章。第一章介绍针灸治疗作用、治疗原则、辩证诊治纲要、针灸配穴处方和特定穴的临床应用等内容。第二章至第八章分别介绍了急症、内科病证、妇科症证、儿科症证、皮外骨科症证、五官科病证和其他病证。在每一病证概念上力求准确;病因病机内容上尽可能完备;辩证方面,突出主症或特征,并以主症为中心,辩证分开;在治疗方面,根据针灸临床的实际需要,提出一个或两个《分虚、实证》总的治则、处方(主穴),然后根据辩证分型加以配穴,便于学生把握规律性。其他疗法中,尽量扩大疗法范围,丰富内容。书后附有参考资料及教学大纲...查看详细
☉ 《针灸治疗学习题集(供针灸推拿等专业用)》
刘宝林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1-1
为了配合2005年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教学的需要,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与卫生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了习题集。编写的目的,一是为了加强学生对本教材的掌握和理解,帮助学生复习和自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考试题型和考试方法,为今后考取助理执业医师打下良好的基础。本习题集供中医药高职高专相关专业学生复习所学知识时使用,也可作为参加职业中医师资格考试复习的参考书。 本习题集的编写,以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教学大纲为基础,以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查看详细
☉ 《针灸治疗学——药学高级丛书》
石学敏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3-1
本书为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之一,由著名针灸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针灸学科学术带头人石学敏教授主编;天津中医学院及其第一附属医院专家共同编写而成。 针灸治疗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如何运用针刺和艾灸等方法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几千年来深受广大人民的欢迎,至今还广泛运用于中医临床中。为及时总结针灸治病的丰富经验,反映当今针灸治疗疾病的水平及研究成果,故编写此书。 全书由上、中、下三篇组成。上篇为总论部分,系统地介绍了针灸治疗作用、治疗原则、辨证施治原则及处方配穴的原则与方法。中篇为中医病证治疗部分,详细介绍了中医临床各科常见病证101 种的针灸疗法。每种病证从基本概念、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则处方、操作方法、古代文献摘要、现代研究、医案选录几方面论述...查看详细
☉ 《针灸治疗疑难病症的现代研究》
吴焕淦,方剑乔,江庆淇 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12-1
目前,针灸临床疑难病症多,但诊断规范性差,疗法杂,疗效欠稳定,机制不明确,为此,组织江、浙、沪三地部分针灸名家及青年学者,据其自身的独特经验,并结合近十年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成果,编成此书。全书共分四章,包括内科病、伤骨科病、男科病、妇科病及其他病,共29种疑难病症。每病分病因病机、辨病与辨证、针灸治疗三部分作详细介绍。此书可谓是近十年针灸发展的最新成果的总结,可供针灸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者参考。 第一章 内科病篇 第一节冠心病 第二节高血压病 第三节高脂蛋白血症 第四节慢性萎缩性胃炎 第五节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第六节肠易激综合征 第七节偏头痛 第八节帕金森病 第九节痴呆症 第十节中风 第十一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第十二节 乙型病毒性肝炎 第十三节 恶性肿瘤 第十四节 桥本甲状腺炎 第十五节 糖尿病 第十六节 哮喘 第二章 伤骨科病篇 第一节颈椎病 第二节腰椎间盘突出症 第三节强直性脊柱炎 第四节类风湿性关节炎 第五节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第三章 男科、妇科病篇 第一节慢性前列腺炎 第二节不育症 第三节不孕症 第四节子宫内膜异位症 第五节子宫肌瘤 第四章 其他病篇 第一节戒毒 第二节肥胖症 第三节艾滋病...查看详细
☉ 《针灸治疗有效病症54种》
黄琴峰,齐丽珍 编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10-1
本书从1980~2000年百余种杂志中(包括针灸论文5 451篇,病例数673 778例),收集、统计、分析、挑选了54种临床常见病,作为本书的有效病症。对所收录的文献中涉及的针灸治疗方法都进行了总结,并对其中出现频次占10%左右的治疗方法介绍具体数据;对收录文献中的穴位进行总结,对其中使用频次占总例数15%的穴位介绍具体数据。本书可供广大临床医生、教师、科研工作者参考。 呼吸、循环系统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 冠心病 高血压病 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性溃疡 溃疡性结肠炎 胆囊炎、胆石症 膈肌痉挛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泌尿系结石、肾绞痛 急性尿潴留 慢性前列腺炎 阳痿 不育症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 肥胖症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三叉神经痛 面神经炎 坐骨神经痛 偏头痛 脑血管意外 血客性痴呆 癫痫 震颤麻痹 神经衰弱 运动系统疾病 颈椎病 落枕 肩关节周围炎 肱骨外上髁炎 急性腰扭伤 腰椎间盘突出症 足底痛 类风湿性关节炎 皮肤科疾病 荨麻疹 带状疱疹 神经性皮炎 寻常性痤疮…… 妇产科疾病 儿科疾病 五管科疾病 传染病 附篇...查看详细
☉ 《针灸治疗中风病》
范刚启 等主编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1-7-1
本书系统地总结、介绍并论述了针灸治疗中风病的介入时机;选穴配伍方法;针灸工具的选择;针灸手法;针灸与其他疗法联用的方法;中风伴随病症的针灸方法等。对针灸防治中风病的机制研究作了总结和分析;系统分析了目前针灸治疗中风病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应用系统科学理论和方法,对脑梗死的针刺治疗方案进行了优选,应用优选方案可显著提高针灸治疗中风病的疗效,同时对优选方案的治疗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此外,本书对针灸防治中风病的古代文献,针灸治疗中风病的歌赋等加以辑录。 本书适合于广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务工作者、相关科研人员、中医院校学生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和参考。 第一章 针灸治疗中风病的时机选择 第一节 缺血性中风的针灸时机 第二节 出血性中风的针灸时机 第三节 针灸治疗中风的日、时辰选择 第四节 针刺对心脑梗死、脑-心综合征急性期的治疗作用 第五节 中风病针灸时机与疗效关系的评价 第六节 结论、建议与展望 第二章 针灸治疗中风病腧穴的选择 第一节 针灸治疗中风病体穴的选择 第二节 针灸治疗中风病头穴的选择 第三节 中风病的头、休穴疗效比较 第四节 针刺治疗中风病舌穴的选择 第五节 针灸治疗中风病眼穴的选择 第六节 耳穴的选择应用 第七节 选用全息胚穴位 第三章 治疗中风病的针灸工具和手段 第一节 灸法 第二节 电针疗法 第三节 穴位注射 第四节 穴位埋线 第五节 穴位敷药、磁疗 第六节 皮肝针疗法 第七节 三棱针疗法 第八节 芒针疗法 第九节 使用新器械 第四章 针剌治疗中风病的手法 第一节 针刺治疗中风病的补泻手法 第二节 针刺治疗中风病的刺激量 第三节 针刺治疗中风病具体手法的选择 第四节 中风病常用腧穴针灸法 第五章 中风病互剌法的选择应用 第一节 互刺而非缪刺 第二节 中风病互刺法的实际应用 第三节 互刺法与针刺补泻 第四节 互刺治疗中风病的机制研究 第五节 互刺治疗中风病的疗效评价及展望 第六章 针灸治疗中风病相关症状 第一节 失语 第二节 假性球麻痹 第三节 精神症状 第四节 肩臂痛及肤体浮肿 第五节 痉挛性瘫痪 第六节 失明、大小便异常、呃逆和褥疮 第七节 高血脂症 第七章 针灸与它法联用治疗中风病 第一节 针灸与中药联用 第二节 针灸与中西药联用 第三节 针灸与按摩、运动疗法联用 第四节 针灸与气功、心理疗法联用 第五节 结论和建议 第八章 构成中风功能状态的因素与针灸疗效的关系 第九章 针灸治疗中风病的机制研究 第十章 针灸治疗中风病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十一章 脑梗死针刺治疗方案的优选研究 第十二章 脑梗死上肢瘫针剌治疗方案的优选研究 第十三章 针灸治疗中风病歌赋选辑 第十四章 针灸治疗中风病古文献辑...查看详细
☉ 《针灸中药临床学》
杨长森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7-1
本书以高等医学院校试用教材《针灸治疗学》为蓝本,书中收录了一百多个病症,并对每个病症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成方选辑;每个病症的命名含义、理、法、方、穴、药的具体操作进行了比较系统的介绍。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本书分上中下三篇。 上篇总论,分针灸的治疗作用、治疗原则、辨证纲要、针灸处方提纲四章,对针灸有关的临床理论问题,作出提纲挈领的综述,以便为学习各论奠定良好的基础。中篇各论,分内科、妇科、儿科、外科、五官科和急救等六章,共有一百多个病症,每个病症分概论、病因病机、辨证、治疗、按语、成方选辑、验案举例、资料摘录等项...查看详细
☉ 《针具针法》
贺普仁 主编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3-11-1
针灸疗法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具针法又是针灸疗法的主要内容之一。本书是根据针具针法方面的古典文献及现代资料,结合笔者60年来临床经验而编写的。其内容比较详尽地介绍了自上古以来针具发展的历史沿革,全面阐述了刺法与手法的临床应用及其基本功的锻炼。 书中介绍的“三通法”系笔者多年的实践总结,客观地论述了其源和流以及每种通法的适应证,并附有典型病例加以佐证。 第一章 砭石 第一节 砭石的起源 第二节 砭石的形态 第三节 砭石向九针过渡 第二章 古九针 第一节 九针的由来 第二节 《内经》论九针 第三节 历代记述九针 第四节 古九针新考 第五节 九针的发展 第三章 《内经》刺法、补泻手法及其他 第一节 刺法 第二节 针刺的深度、留针时间与出针 第三节 补泻手法 第四章 历代名家针刺手法 第一节 《难经》刺法 第二节 华佗与皇甫谧 第三节 隋唐时期 第四节 《琼瑶神书》和《针灸资生经》 第五节 子午流注学说 第六节 窦汉卿与《标幽赋》 第七节 明代——针法盛行时期 第八节 清代针法 第九节 近代针法 第五章 现代针法 第一节 针具与刺法 第二节 基本手法与补泻手法 第三节 针刺异常的处理及注意事项 第六章 微通法 第一节 针具 第二节 “微通法”的概念 第三节 练针先练身 练气后运针 第四节 微通法的施术 第五节 正确的刺激量从何而来 第六节 刺激效应与临床实践 第七节 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第八节 典型病例治验 第七章 温通法 第一节 “火针疗法”的历史 第二节 温通法的机制与适应证 第三节 温通法的针具 第四节 温通法的施术 第五节 温通法的刺法 第六节 典型病例治验 第八章 强通法 第一节 放血疗法的历史 第二节 强通法的机制与应用 第三节 强通法的针具与刺法 第四节 强通法的禁忌与注意事项 第五节 典型病例治验 第九章 微针疗法 第一节 耳针疗法 第二节 皮针疗法 第三节 陶针疗法 第四节 头针疗法 第五节 面针和鼻针 第六节 眼针疗法 第七节 腕踝针疗法 第八节 手针与足针疗法 第九节 水针疗法 第十节 挑治和穴位穿线、埋线、结扎等疗法 【附录】 本书用穴一览表...查看详细

☉ 《针推结合治疗学》
张道武主编 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2-3-1
本书共15个章。第一章至第七章主要阐述针炙推拿结合治疗学的概况、作用原理、治则与治法、结合方法等;第八章至第十二章介绍了骨伤科、内科、妇科、儿科等几十个病种针炙推拿结合疗法的具体应用。...查看详细
☉ 《针药并用(汉英对照)》
范东明 等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06-3-1
本书是以中英文对照的方式,将针灸和中药结合起来介绍各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全书共分五章。分别介绍了采用针药并用的方法来治疗内科、妇科、五官科、外科、JL科常见病、多见病的经验效方。每章节不仅简述了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且又在治疗上列出了针灸处方、补泻手法及中药处方等针药并用的治疗方法。本书实用性强,在内容上不仅仅突出中医特色,且将针灸和中医药有机结合起来,弥补了单用针灸或单用中药治疗疾病的书籍的不足,在方式上中英文对照,便于使用。 本书可供中医药院校学生、医务人员及相关专业外国留学生学习使用,也可作为广大中医药爱好者使用学习的参考书。 第一章 内科疾病 1 感冒 2 咳嗽 3 失音 4 呃逆 5 噎膈 6 胃脘痛 7 呕吐 8 腹痛 9 便秘 10 脱肛 11 胁痛 12 脚气 13 消渴 14 胸痹心痛 15 失眠 16 癫狂 17 痢病 18 郁证 19 淋证 20 癃闭 21 遗精 22 阳痿 23 耳鸣、耳聋 24 头痛 25 中风 26 痹证 27 腰痛 28 痿证 第二章 妇科疾病 1 痛经 2 闭经 3 更年期综合征 4 妊娠恶阻 5 子痫 6 产后腹痛 7 不孕症 8 产后缺乳 9 产后小便不通 10 阴挺 11 产后痉证 12 难产 第三章 五官科疾病 1 眼睑下垂 2 迎风流泪 3 近视 4 斜视 5 鼻渊 6 牙痛 7 咽痛 第四章 外科疾病 1 乳癖 2 乳痈 3 肠痈 4 带状疱疹 5 牛皮癣 6 扭伤 7 胆石症 8 泌尿系结石 9 急性胰腺炎 第五章 儿科疾病 1 急惊风 2 慢惊风 3 小儿泄泻 4 小儿呕吐 5 遗尿 6 小儿痿症 7 疳积 8 厌食...查看详细
☉ 《针炙对症治疗学(精装)》
王富春,洪杰 主编 科技文献出版社 2008-5-1
本书以内、外、妇、儿、耳、鼻、咽喉、眼科各病症状为纲,分别从每一症状的概念、常见表现、症状分析与鉴别、针灸对症治疗、古代对症治疗文献、现代对症治疗文献、临床应用举隅、按语八个方面进行论述。既有症状分析,又有针灸对症取穴与治疗分析;既有古代文献摘录,又有现代文献佐证与临床应用。本书突出理论指导临床的实用性和临床验证理论的科学性。 本书是对针灸对症治疗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系统总结,相信会对针灸进一步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王富春,1961年生,现任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教师,中国针灸学会理事,吉林省针灸学会常务务副会长...查看详细
☉ 《针炙甲乙经》
(晋)皇甫謐 撰,刘聪 校注 学苑出版社 2007-6-1
《针灸甲乙经》是中国针灸学专著,原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皇甫谧(公元215~282年)编撰于魏甘露四年(259年)左右,共10卷,南北朝时期改为12卷本。 《针灸甲乙经》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针灸学著作。前半部分阐明脏腑、经络、腧穴、诊法等;后半部分论述各病证及针灸法。它是中国晋代以前针灸学成就的总结性文献,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影响巨大。 本书对《针灸甲乙经》著作进行语译,既忠实原文,又不失实用性和趣味性,语言生动流畅、通俗易懂,适合初学中医者及中医爱好者、养生保健者阅读。 依据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泰斗任应秋教授的论断,中医经典著作共有10部...查看详细
☉ 《针炙临床选要——名中医系列》
陈全新 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9-11-1
针炙学科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是作者根据其40余年从事针炙临床、教学、科研的实践体会,以中医学的理论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着重临床辩证论治而撰写的针炙专著。 书中除了收集作者近年在国际、国内针炙学术会议上定读,专业杂志刊登的80余篇学术论文,和已出版的专著中选辑有关经络、穴位特异性的临床研究和独创的被誉为“飞针”的旋转进针法,并根据辩论论治原则,从整体辩证观念出发,按照个体不同的生理、病理状态而总结出既具传统内容、又有规范操作的“分级补泻手法”外,着重介绍针炙对70个常见病、多发病的辨证施治。 本书末附国颁标准的十四经穴和常用经外奇穴的位置、主治作用及针炙法...查看详细
☉ 《针炙穴位挂图》
靳士英 等修订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0-1
本图力求绘图精美,定穴准确,内容精练,用正、前、侧三人图,表达经穴361名,经外穴76名,耳穴91名,另附《说明》一本。为应方便,印有便携版本,将大图缩小附于《说明》之后。 《针灸穴位挂图》与《说明》的穴名、代号、部位,均以国家标准《经穴部位》、《耳穴名称与部位》、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标准针灸穴名》为根据描述。 《针灸穴位挂图》十四经脉分别以红、紫、蓝、绿、黑的长线、线段、点线标示,其腧穴以相应同色的彩点标示;经外穴以黑圈标示,夹脊穴以黑圈中心加黑点标示。耳穴则划区或以黑点标示,耳壳内面穴位以*字符标示。 《针灸穴位持图》中的腧穴名称,双穴在一侧标注汉字...查看详细
☉ 《针炙学》
燕平 主编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9-1
针炙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近20多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在倡导、推广针灸学方面做了积极而有效的工作,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针灸学现已成为一门世界通行医学。 在我国医学教育中,针灸学一直是各中医院校的主干课程,许多西医院校亦将针灸学列为中医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40多年的《针灸学》教学实践,各中医院校在教学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传统针灸学理论体系基础上,结合现代针灸实践的成果所编写的《针灸学》教材历经6版,日臻完善。为了便于学习者对《针灸学》全面复习,掌握其重点、难点、疑点,以及自我检测和应考,我们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以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针灸学》为基础...查看详细
☉ 《针炙治病取穴熟记歌诀》
石凤阁,石今元 编著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9-1
作者以自己长期从事针灸临床的经验和熟记针灸取穴的体会,较详细地介绍了常见急症,传染病,呼吸、消化、循环、泌尿、生殖、神经、内分泌、血液系统疾病,精神疾病,以及外科感染、内肛肠疾病、疼痛、妇科疾病、儿科疾病、皮肤科疾病和五官科疾病的针灸取穴歌诀,并对取穴要点、针灸方法、疗程、疗效等进行了详尽的解释。本书对针灸临床医师熟记取穴将有较大帮助,适合各级基层医师、中医科医师及医学生阅读参考。 第一章 急症 一、休克 二、呼吸骤停 三、高热 第二章 传染病 一、流行性感冒 二、流行性肋腺炎 三、百日咳 四、急性细菌性痢疾 五、急性黄疸性肝炎 六、疟疾 第三章 呼吸系统疾病 一、感冒 二、咳嗽 三、支气管哮喘 四、咯血 第四章 消化系统疾病 一、胃脘痛 二、胃痉挛 三、噎嗝 四、呃逆 五、呕吐 六、急性肠梗阻 七、慢性浅表性胃炎 八、胃下垂 九、急性胃肠炎 十、消化性溃疡 十一、慢性结肠炎 十二、腹泻 十三、便秘 十四、肝脾脏疼痛、腹水、病毒性肝炎、黄疸 十五、胆绞痛 第五章 循环系统疾病 一、心绞痛 二、心悸 三、心律失常 四、高血压 五、高脂血症 六、心脏神经官能症 七、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及下肢发凉 第六章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一、泌尿系感染 二、尿潴留…… 第七章 神经系统疾病 第八章 精神疾病 第九章 内分泌疾病 第十章 血液系统疾病 第十一章 风湿性和类风湿关节炎 第十二章 外科感染性疾病 第十三章 肛肠疾病 第十四章 疼痛 第十五章 妇科疾病 第十六章 儿科疾病 第十七章 皮肤疾病 第十八章 五官科...查看详细
☉ 《正常人体解剖学(供中医.针灸专业用)》
邱树华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999-10-1...查看详细
☉ 《证治针经》
清郭诚勋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6-8-1...查看详细
☉ 《郑魁山针灸临床经验集》
方晓丽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7-1
纵观中国医学发展史,针灸医学渊源最久,且历久不衰,穷本究原,在于她理论的科学性、疗效的可靠性,而这一切存在的可能性又在于针灸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一种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并以此为灵魂的针灸补泻手法,正是有了它,才使得针灸一诞生便生机勃勃,穿越数千年而永葆青春,福被华夏,世界瞩目。甘肃中医学院郑魁山教授在近70年的针灸教学、临床和科研实践活动中,继承历经四代传播下来的宝贵针灸医疗经验,在不断的实践中,勤求古训、博采众长、汲取精髓、推陈出新,不断整理和完善家传针刺手法,使家传针刺手法逐渐系统化和理论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针刺手法特点,并使其学术特点自成一家,真可谓学验俱丰。 其理,精研其道...查看详细
☉ 《郑魁山针灸临证经验集》
郑魁山 原著 学苑出版社 2007-8-1
针灸世家,西北针王,60余年的针灸教学、临床和科研实中,创立了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的“针灸治疗八法”首次公开郑氏几家传针灸手法、秘方、配穴一理、一验、一法、一方、一穴、一术,真知灼见,尺幅之间;难得佳作,传世篇章。 郑老在60余年的针灸教学、临床和科研实践中,对针灸理论追本溯源,推陈出新,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扬光大。他以祖国医学八纲辨证、八法治病的理论原则为指导,结合自己数十年的临床医疗经验,创立了针灸的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的“针刺治病八法”,此实为针灸医学的新举措。他擅长应用传统针法治疗急症、重症、难症,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的针刺方法...查看详细
☉ 《郑氏针灸全集》
郑魁山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4-1
本书简介:第一篇经络腧穴;第二篇针炙方法;第三篇临床治疗;第四篇择时取穴;第五篇医话医案等。 本书简介:第一篇经络腧穴;第二篇针炙方法;第三篇临床治疗;第四篇择时取穴;第五篇医话医案等。...查看详细
☉ 《中风病与醒脑开窍针刺法》
石学敏 主编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2-1
中风病和现代医学的脑血管病颇为一致。它是在世界范围内多发、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古已有之”达数千年之久的“大病”,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包括动脉和静脉系统)发生病理性改变,并引起多种临床症状的疾病。1986年中华医学会曾将脑血管病分为十二大类,每一类中又包括若干种病,但就其本质而言,不外乎缺血性脑血管病(如脑血栓、脑栓塞等)和出血性脑血管病(如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两大类。从病理上讲,前者是由于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细胞受损;后者则是由于血管破裂出血后血肿及水肿挤压脑组织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绪论 上篇 基础篇 第一章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 第一节 古典医籍对中风病的论述 第二节 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历史大讨论 第三节 中风病的辨证与分类 第二章 现代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 第一节 脑血管的生理解剖 第二节 中风病的危险因素 第三节 中风病的临床分类与诊断要点 第四节 中风病的现代医学治疗和研究概况 第五节 中风病的中医针灸治疗发展概况 第三章 醒脑开窍针刺法的创立 第一节 再论中医学中的“神” 第二节 再论中医辨病与辨证观 第三节 中风病病因病机新论 第四节 醒脑开窍针刺法的诞生 中篇 临床篇 第一章 醒脑开窍针刺法组方 第一节 主方I 第二节 主方II 第三节 主方的规范化加减应用 第四节 醒法方穴的治疗研究概况 第二章 针刺手法量学的提出与醒脑开窍针刺法…… 第三章 中风病的针刺治疗 下篇 研究篇 第一章 针刺手法量学的研究 第二章 醒法治疗中风临床与实验比较研究 第三章 醒法对中风病重要发病因素影响的研究 第四章 醒法治疗中风病中枢机制探讨 第五章 醒法治疗中风及其应用研究展望...查看详细
☉ 《中风后遗症靳三针特效治疗》
袁青 主编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8-1
作者根据20多年运用“靳三针”特效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J末诊治体会,结合实验研究成果,系统总结、介绍了“靳三针"特效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基本原理、适应证、禁忌证,以及以“靳三针”疗法为主的针刺法、穴位注射法、药浴法及中成药法等。特别是详尽地介绍了靳三针特效疗法的取穴要点、运针方法、疗效判断和评价,临席效果分新,币斗研验证成果,以及典型病例介绍。本书内容实用,疗效可靠,可作为针灸临席医师、其他医务人员、医学院校师生的参考读物。 袁青,祖籍广东郁南,1961年出生,1984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医疗系,留校至今。20多年来,长期跟随靳瑞教授从事针灸教学、临床和科研活动...查看详细
☉ 《中国传统推拿手法图谱(成人篇)》
费季翔 等编著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3-1
本书介绍了成人推拿手法45种,880个具体操作方法。本书是我国目前较完备的一本推拿手法大型专著。本书不仅手法种类较多,资料翔实,而且图文并茂.因此,实用性很强,可供高等医药院校师生和推拿医生,推拿爱好者学习推拿手法之用,还可供家庭或自我推拿保健之用。 本书既是作者从事推拿医疗、教学、科研工作40多年所积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之总结,又广采博收,集众家流派手法之精华,对全国主要而常用的推拿手法按定义、动作要领、分类、功用、主治、适用部位、临床应用等项目进行比较客观的阐述。在临床应用这一项目中,又按经穴位置、操作方法、功效、适应证或适用保健范围等内容进行阐述。 本书是我国目前较完备的一本推拿手法大型专著...查看详细
☉ 《中国钩针疗法》
杨楣良 编著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9-1
全书共分6章。主要内容包括概述、钩针技术及临床治疗。概述部分叙述钩针疗法的特点,着重阐述钩针疗法的立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论述经络的循行及其联系脏腑、经过器官、重点腧穴和主治特点,经络学说与钩针疗法的关系,腧穴的特点和主治规律,并介绍每个腧穴的定位、解剖、刺法、功能、主治、注意事项和应用体会等;还根据钩针的特点,对辨证方法、选穴、配穴的具体应用,作扼要的介绍。钩针技术部分详细阐述钩针的操作要领、多种刺法、操作技术及注意事项。临床治疗部分重点介绍临床常见的45种病证的辨证施治和具体的钩针治疗。每一个病证之后,均附有验案,并加有按语,可资参考。全书内容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切合临床实用,突出中医治病的特点...查看详细
☉ 《中国脊柱推拿手法全书》
李义凯,叶淦湖 主编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5-5-1
本书是一本比较全面、系统、深入地介绍建国以来中国脊柱推拿的专业参考书和文献性著作。全书共26章,100多万字,附录原著作的插图800余幅。图文并茂地描述了各种特色中国脊柱推拿手法的操作、现代历史发展过程及各种手法的异同。 本书适合于广大推拿科、按摩科、正骨科及理疗康复科等相关临床专科医师、本科生和研究生等人员阅读参考。 李义凯,男,1962生11月,辽宁大连人。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针灸骨伤科教研室主任,附属南方医院中医骨伤科主任,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90-1992上海中医学院中医骨伤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石印玉); 1992-1995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博士研究生(导师:吴诚德、石印玉); 1995-1997第一军医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导师:钟世镇院士); 1997-1999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骨伤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科室副主任; 1999.10--至今...查看详细
☉ 《中国经典文库:勉学堂针灸集成》
(清)廖润鸿 编撰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8-9-1
本书共四卷。卷一概述针灸基本知识。卷二介绍人体各部穴位定位及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针灸疗法。卷三、卷四评论各经穴位,并对某些穴位作了考证。本书不尚理论,注重实践,便于临床参阅,亦可供初学者入门参阅。 卷一 制九针法 一曰饞针 二曰圆针 三曰鍉针 四曰锋针 五曰铍针 六曰圆利针 七曰毫针 八曰长针 九曰大针 炼针法 四时针法 针刺浅深法 火针法 点穴法 量分寸法 头部寸 膺腧部寸 背部寸 腹部寸 人身尺寸 一夫法 制艾法 作艾炷法 取火法 下火灸时法 灸法 壮数多少法 发灸疮法 疗灸疮法 内托黄芪丸 止痛生肌散 调养法 针灸不可并施 不耐针灸 用针须合天时 针补泻法 用针宜审顺逆 五夺勿用针泻 针法有泻无补 灸补泻法 针灸禁忌 针要得术 针有上工中工 针入著肉 针灸法 禁忌 灸后治法…… 卷二 卷三 卷四 书摘插图 针补泻法 必先度其形之肥瘦...查看详细
☉ 《中国灸法学》
吴焕淦 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8-1
全书共分上、下两卷。上卷为基础篇,包括灸法的起源与发展、经络、腧穴和灸法的现代研究4个篇章;下卷为临床篇,按灸法治疗特色及灸法治疗临床各科病证分14个章节进行阐述,主要介绍了灸法延缓衰老,灸法治疗疼痛,灸法抗肿瘤放、化疗毒副作用,灸法治疗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造血系统疾病、骨伤科疾病、皮肤科疾病、妇科疾病、儿科疾病,以及灸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和灸法戒毒等。每病分现代医学病因病理、中医病因病机、灸法治疗三个部分分述,并在每章最后附载灸法治疗该系统病证的研究进展。此书集灸法基础与临床研究于一体,堪称近代国内外灸法学方面的一本专著,对针灸研究及临床工作者、广大针灸爱好者均有裨益...查看详细
☉ 《中国雷火灸疗法》
赵时碧 主编 上海远东 2008-10-1
《中国雷火灸疗法》实现了灸的革新理想。该书在撰写过程中,整理、收集了应用雷火灸治疗多种疾病的案例,汇集了雷火灸在全国几十家医院及上百位专家、学者及临床应用雷火灸的总结、评价资料,还收集整理了大量的灸法文献资料,从多种角度论述了灸疗法的发展、基础理论与现代医学的结合,以及各医学专家应用雷火灸治病的总结和探索。 阅读《中国雷火灸疗法》,可使各科医生增加治疗手段,内外结合,扩大治疗范围,提高疗效,从而受到患者好评,还可增加科研项目。广大群众阅读此书后可以增进亲情,节约开支,还可减少进医院的烦恼。 赵时碧,女,1937年出生,雷火灸创始人,著名老中医,重庆市人,现任重庆赵氏雷火灸传统医药研究所所长...查看详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