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神奇的学习:10岁大学生张炘炀培养纪实(电子书)》 |
作者:张会祥 |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3/2/23 |
ISBN:780206239X |
定价: 20.00元 |
|
内容推荐
张炘炀同学5岁到盘锦市双台区魏家小学读书。我认识这个孩子是2002年的秋天,我到市三中,校长跟我说:“我们初一来了一名刚满7岁的小孩……”我很高兴,大家领着我到教室看到了这个可爱的孩子:说话满口童音,却极有礼貌,顽皮中透着成熟,幼稚的举止中又流露出刚强,一脸阳光,不卑不亢。他属于那种人缘好的孩子,谁见了都会喜欢。
目录
封面
版权页
目录页
序一 求实、辩证,善待教育
序二 每一个人都可以成功
开场白 我的家教“偏方”
对“学制要缩短”的活学活用
我的“快”字诀
低台阶和高目标
“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从不给孩子规定任务
我的家教辞典里没有“省劲”一说
上篇 人人都能踏上学习快车道
第一章 “世上只有爸爸好”
并非优生典型
重视受孕瞬间的质量
育儿第一堂课就不合格
俯卧式姿势凝聚精气神
“天伦之乐”表象下可能埋藏的隐患
理性对待孩子的头疼脑热
定时定餐制度养成“到点”意识
怎样让孩子提前“适应社会”
第二章 2岁到5岁:“徒手识字”打开启智之门
无声阶段是智力启蒙的最关键阶段
帮孩子有时候也是干扰孩子
及时捕捉他的灵光
树立“徒手识字”的观念
未来的数学高材生半年不辨“6”和“9”
怎样建立幼儿的信息平台
反幽默教育法
要有及时刹车的警觉意识
练就出色的童子功
第三章 5岁到7岁的快节奏:跳级,跳级,跳级
择校:别盲目追逐“大热门”
跳级也是为了减负
以我的固执为跳级开路
小灶教育冲出超慢式重围
快学法的火候:重在“预”“练”两端
第四章 7到8岁:学习主体性是这样创建起来的
不能走火入魔和“睡多了就不聪明了”
否决“告诉孩子你真棒”
父亲和老师合谋安排的副学习委员
往前蹿的势能带动原理
给家长的忠告:开辟新战线,走出差生困境
一个家庭原则:不造成无形的妨碍
5年的任务就是没有任务
第五章 8到9岁:从容应对环境落差
家长怎样应对“孟母三迁”式的困惑
对不良苗头的最佳解决手段
家教不能只顾埋头拉车
魏书生教育法的启示:学习与民主
霹雳性保护:“谁要敢报道我起诉谁”
附录一 10岁大学生的“哲理思考”
中篇 低台阶攀援高目标
第六章 小学年龄上高中:奔向高考
“无声教育”有胜景
私塾式教育的合理性不能否定
“机会主义”选择:扩大单词记识量
我反复刺激你
高开低走的应试战略
无为而治必坏事
第七章 10岁的跳跃:全国最小的大学生
缩短学制:最后的跨越
我为什么谢绝学校的小灶教育
在薄弱科目上采取“保守疗法”
《卡尔·威特的教育》:古今原理相同
我的“抓大放小”观
必要时给他来个信息屏蔽
创造建国以来的高考纪录
附录二 新浪访谈:张会祥谈张炘炀的成长道路
下篇 成功的定义
第八章 张炘炀“歪传”——我的人格教育观
父母曾经犯过低级错误
永远给他富足感和光明感
反潮流的观点:性格执拗的孩子可塑性强
合理的放弃:允许他的部分毛病改不了
不讲究的父母培养出一个讲究儿子
“孤单”的快乐
社会应当给早慧学生创立快学平台
第九章 笑对大学生活
在大场面前保持自我
出名不怕早
享受明星待遇的新生
不能永远罩着儿子
我们为“问题少年”解困惑
第十章 父子情深
搁置争议,弥合代沟
成功的定义就是自己满意
附录三 新闻会客厅:参加高考的10岁小孩
母亲的记录 张炘炀“成长日记”
“从今天开始我要自己睡”(小学时代)
过儿童节的初中生
直接上了高三
高考全记录
一举成名天下知
大学新生活开始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