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100md首页 > 医学 > 医药卫生教材 图书编号:23182982
 
《中外医学史--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第九版)》
作者:王振国,张大庆 主编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
ISBN:9787513212908 定价: 28.00元
        内容推荐

    本教材是供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学习的中外医学史,由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中西医结合专业规划教材指导委员会组织国内医学史学科教师编写。教材以人类医学演化为背景,以中国医学与西方医学的历史发展为主线,从世界医学的发展的角度来审视中国医学的特点和价值,立足中国观察世界医学的发展趋势,比较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医学的发展轨迹,使学生从更广阔的角度认识医学的演进历程,认识医学发展的曲折和艰难;从前人的成就和经验中得到启迪,更好地认识现实,并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对医学专业的学科特点有多维度、多层次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树立为医学献身的精神;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中外医学史,是针对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对中西两种医学知识都需要掌握这一特点设计的课程。以往侧重于中西医学史某一方面的内容已不能满足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学的需求,本教材同时介绍中西医学史,对于认识两种医学的不同发展道路十分有益,更有利于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和找寻两者结合的切入点,使学生对我国医学的未来发展,特别是中西医学结合发展的方向有更深入的思考。

    全书纵贯古今,上溯远古,下迄当代。中国医学史以两汉、宋金元、明清为重点,外国医学史以近现代医学为重点。全书对中国医学和世界医学的发展历史在大致相当的时期中并行介绍,既保持各自独立的发展线索,又予以适当的对比,中西医学的时限不求完全对等,根据各时期不同特点,内容各有侧重。这种编撰体例作为一种具有开拓意义的尝试,难免有不成熟和失当之处,尚望读者指正。

    本书的绪论、各章导言主要由主编执笔;第一章的中医部分由蔡莹、徐建云编写,西医部分由夏媛媛编写;第二章的中医部分由崔勿娇、陈丽云编写,西医部分由夏媛媛编写;第三章的中医部分由王振国、梁润英、张蕾编写,西医部分由高唏编写;第四章的中医部分由董尚朴、王宏利、陈丽平编写,西医部分由高唏编写;第五章的中医部分由陆翔、马燕冬编写,西医部分由甄橙编写;第六章的中医部分由郑洪、张星平编写,西医部分由张大庆编写;第七章由李志平编写;第八章的中医部分由殷平善编写,西医部分由张大庆、王全编写;第九章的中医部分由程伟、冯志成编写,西医部分由张大庆编写;全书的中外医学交流、宋代医政制度由郑洪编写;山东中医药大学张蕾任编委会秘书。

    目录

    绪论

    一、医学史的分类

    二、学习医学史的意义

    三、医学史的发展

    四、医学史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一章人类早期的医药文明

    第一节 医药文明的萌生

    一、原始的卫生保健

    二、医药的起源

    三、神话与传说中的医学始祖

    第二节 中国的早期经验医学

    一、甲骨文中有关疾病的记载

    二、早期的病因说及对药物的认识

    三、疾病的诊断治疗

    四、早期的卫生保健

    五、医学分科与医事制度

    第三节 其他文明古国的早期医学

    一、古埃及医学

    二、古巴比伦及亚述医学

    三、古印度医学

    四、西南亚地区的医学

    第二章中西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第一节 先秦与秦汉医学

    一、马王堆汉墓出土医书

    二、其他汉墓出土医书

    三、秦汉医药文物

    第二节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

    一、《黄帝内经》

    二、《难经》

    三、《神农本草经》

    四、《伤寒杂病论》

    ……

    第三章 中医学的进步与西医学的变迁

    第四章 中医学的兴盛与西医学建制化的肇始

    第五章 中医学的全面发展与西医学的革命

    第六章生物医学体系的建立与中医学的变革

    第七章现代医学的重大成就

    第八章当代中国医学的发展

    第九章当代医学发展的特点、趋势与挑战

    附录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人类早期的医药文明

    约在20亿年前,地球上萌生了最简单的生物,约在7000万年前演化出高等的哺乳类动物,约在3000万年前出现了古猿,约在300万年前诞生了人类的祖先——猿人。后经过猿人、古人、新人三个阶段,经历了漫长的旧石器、新石器时代,大约在5万年前,进化到现代人类。

    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通过对古人类化石的研究,为“从猿到人”的进化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如生活在180万~30万年前的有印度尼西亚的“爪哇人”,中国云南的“元谋猿人”、陕西的“蓝田猿人”、周口店的“北京猿人”,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的“阿特拉斯人”,坦桑尼亚的“舍利人”,以及德国的“海德堡人”等;生活在30万~5万年前的有德国的“尼安德特人”,中国南京的“汤山猿人”、山西的“丁村人”、湖北的“长阳人”等。除南极洲外,在世界各地都发现了生活在4万~5万年前人类的化石,如中国广西的“柳江人”、四川的“资阳人”等。在进化过程中,人类从被动地适应自然,逐渐发展到使用和制造工具,有目的地改造自然。如“元谋人”的文化遗物有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等石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人类文化遗存中有大量的石器,有燃烧过的灰烬,是人工用火的遗迹。人们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进一步改进了打制和磨制石器的方法。在“山顶洞人”遗址中,有制作十分精致的穿孔骨针和用作装饰品的小石珠及穿孔砾石、兽类牙齿、海蚶壳等,说明他们已掌握了钻孔、磨制、刮挖等技术。在山西朔县峙峪的旧石器晚期遗址中,发现有石镞,这是目前所发现的世界最早的石制箭头,表明这一时期的人类已经发明和使用弓箭,标志着人类在制作和使用工具方面的一大进步。

    在母系氏族公社的中晚期,已出现了原始农业,浙江“河姆渡人”以种稻为主,并且已开始种植白菜、芥菜等蔬菜,陕西“半坡村人”则以种粟为主。随着对“粒食”植物的采集、种植及食用,人们的饮食结构开始变化。原始手工业也随之出现,主要有制陶器、骨器、纺织、编织、木工等。距今约5000年左右,众多的氏族部落,先后从母系氏族进入了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在我国境内的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文化遗址很多,著名的有“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齐家文化”等。这一时期,手工业已发展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制陶技术的改进和冶铜业的出现,是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手工业方面的突出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