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家宝贝爱按摩》 |
作者:李荣辉,郑信团 编 |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3/1/1 |
ISBN:9787506492676 |
定价: 36.00元 |
|
作者简介
李荣辉,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儿科主任,从事儿科医疗及科研工作20余年,对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症有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 郑信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按摩科付主任,长期从事按摩临床工作,擅长治疗小儿消化不灵等常见病、多发病。
目录
准备篇
宝贝,你的健康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第一章 按摩,宝宝健康的传统武器 / 003
很久很久以前,就出现了按摩——
第二章 给宝宝按摩,要点要牢记 / 005
宝贝,但愿你记得我们每一次爱的抚摸——
所有年龄段的宝宝都可以享受按摩 / 006
生病的宝宝更应按摩 / 008
9种不适合为宝宝按摩的情形 / 009
给宝宝按摩需谨慎 /010
第三章 一学就会的按摩手法与一目了然的按摩程序 / 011
怀着对宝贝深深的爱,一切都变得简单起来——
按摩前准备 / 012
常用的按摩手法 / 013
给宝宝按摩的一般顺序和手法 / 022
常用的按摩介质 / 028
给宝宝按摩的误区 / 031
七嘴八舌话按摩 / 032
日常保健篇
初为父母,我们能给宝贝最好的礼物就是奠定他们一生强壮体质的基础。
第一章 日常按摩,预防疾病不放松 / 035
让我们的天使健康快乐地成长——
感冒预防不麻烦 / 036
宝宝要健康,脾胃调理准没错 / 040
眼部按摩从小做,健康明眸伴一生 / 043
宝宝生发的按摩秘诀 / 045
拥有身高不是梦 / 049
宝宝惊恐、睡不好,按摩来安神 / 052
第二章 日常生活不忘保健按摩 / 056
按摩不是一件严肃的事,嬉笑玩乐皆可做——
洗澡后不忘保健 ( 适用于体质好的宝宝 ) / 057
睡前按摩,让宝宝拥有香甜美梦 / 060
第三章 小婴儿的按摩保健 / 063
这个阶段的宝宝大多还没能从母体的环境中适应过来,因此按摩
手法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按摩当以轻抚、慢触为主——
早产宝宝不要怕,妈妈来守护 / 064
出生后1~3个月的按摩手法 / 066
出生后3~6个月的按摩手法 / 071
疾病治疗篇
不药而愈的治疗才最适合宝贝。
轻松搞定宝宝感冒 / 079
推推按按,宝宝止泻不痛苦 / 083
简单手法,让宝宝远离痢疾 / 087
“咳”不容缓,按摩给力 / 093
按摩降温有奇效 / 099
揉揉按按,小儿肺炎不敢来 / 103
宝宝告别便秘,调理肠胃是根本 / 106
宝宝湿疹,按摩手法要轻柔 / 110
呼吸顺畅才快乐,告别哮喘有按摩 / 113
宝宝腹痛,选择不一样的止痛手法 / 118
消除腹胀,试试按摩 / 124
宝宝厌食别担心,按摩来出招 / 127
宝宝吐奶,按摩来帮忙 / 131
持续打嗝不用慌,中医按摩有妙招 / 135
常揉内关穴,食积呕吐不再来 / 139
宝宝去疳积,经络显神通 / 142
轻轻按揉,风寒头痛不见了 / 146
按摩巧治小儿扁桃体炎 / 149
5种按摩防治宝宝咽炎 / 154
口舌生疮,按摩也有效 / 157
轻轻按揉,巧对宝宝长牙不适 / 159
宝宝近视,眼部按摩不可缺 / 161
按摩经络、穴位,治疗宝宝斜视 / 163
简易按摩法,过敏性鼻炎不用怕 / 165
宝宝中耳炎,按摩疗法不可忽视 / 170
鼻子出血选按摩,预防治疗二重奏 / 175
按摩可以让宝宝脱掉“胖子”外衣 / 179
按摩帮你解除宝宝水痘困扰 / 182
宝宝中暑莫担心,父母双手赛“藿香”/ 185
做聪明父母,送宝宝一夜清梦 / 188
清除乳痂有必要 / 193
百日咳,止于手下 / 195
腿脚抽筋原因多多,辨证按摩效果好好 / 199
宝宝患冻疮,按摩穴位来对抗 / 203
宝宝体虚夜汗多,重在调理心、肺、肾三脏 / 206
宝宝屏气,按摩顺气 / 209
按摩脐部,告别脐突 / 211
参考文献 / 214
附录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和功效
头面部的穴位和功效 / 217
胸腹部的穴位和功效 / 222
腰背部的穴位和功效 / 229
下肢的穴位和功效 / 237
上肢的穴位和功效 / 248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日常按摩,预防疾病不放松
让我们的天使健康快乐地成长——
感冒预防不麻烦
感冒是宝宝一生中遇到的最多的疾病之一,让很多家长烦恼不已。有没有什么办法提高宝宝对感冒的抵抗力?除了注意饮食调理、衣被增减等生活起居细节外,这里重点为大家介绍有效预防感冒的按摩手法。
1.按摩耳廓
宝宝的耳廓虽小,但分布着众多经络穴位,对于预防感冒特别是流感有着重要的功效。
操作手法:
用拇指与食指的指纹面轻擦宝宝的耳廓 ( 耳朵的外周),待局部皮肤微微发热即可。按摩时可两耳交替进行,也可一起操作。每天按摩1次即可,可在宝宝沐浴后或睡觉前进行。按摩耳廓具有益气强身的作用,经常操作可提高护卫功能,进而达到抗御外邪的作用。
如果宝宝患有低血压等疾病,不建议使用这种方法。
2.揉搓迎香穴
迎香穴位于人体面部,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的鼻唇沟中 ( 0.5寸是指宝宝本人拇指宽度的1/2)。按揉迎香穴对于感冒、流感症状的消除和预防有一定的功效。
操作手法:
家长将食指指端放在迎香穴处,分别沿着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各做1次,时间约2分钟。按揉迎香穴具有祛风散寒的功效,经常按揉可促进鼻子周围的血液循环,让气血顺畅,增强机体抵抗外邪的能力。
3.擦鼻子
鼻子是呼吸的重要工具,擦鼻梁可有效增强鼻子的抗感染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操作手法:
将双手食指置于宝宝鼻梁两侧,然后沿鼻线做由上向下的摩擦,以局部皮肤透热为度。
4.按揉风池穴
风池穴位于人体项部,位于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即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按揉风池穴,对缓解感冒、头痛、目赤等症状有一定的功效。
操作手法:
将大拇指指纹面放在风池穴,分别沿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做旋转按揉,时间约2分钟。
注: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治疗,一般不用于保健。
5.分推背部
用大拇指或掌根放在宝宝两肩胛骨内侧,向下、向外分推。
可增强宝宝的呼吸功能,减少呼吸道感染。
6.推肺俞
肺俞穴位于人体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如找不准穴位,也可以直接按摩整个背部。
操作手法:
用拇指轻轻按摩肺俞穴1~2分钟,或用手掌轻轻按摩肩脚部、背部。
小贴士
本书中所提到的寸都是同身寸,包括:中指同身寸——以中指中节屈曲时手指内侧两端横纹头之间的距离为1寸,一般用于四肢部和背部取穴;拇指同身寸——以拇指指关节的宽度为1寸,一般用于四肢部取穴;横指同身寸——以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四指并拢,以四指横量作为3寸。以上按摩方法可根据宝宝的体质及日常反应,选择其中一种或全部使用。鉴于宝宝体质不同,不是说按摩的方法越多越好,而应以适当选择为宜。除按摩方法外,宝宝平时还需加强体育锻炼,家长要注意及时为其增减衣物。在流感高发时节,要尽量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平时在家中要多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宝宝要健康,脾胃调理准没错
中医认为,人体的脾胃互为表里,为消化系统的主要脏器,在运化食物、为身体提供营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脾胃健康,食物就会被消化得更充分,宝宝的身体气血也就会比较足,身体就健康。脾胃的功能受损,食物的消化吸收就会大打折扣,出现面黄肌瘦、体倦神疲、委靡不振等状况。所以,在平时要加强对宝宝脾胃的调理与保养,让宝宝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目前常用的调理脾胃的按摩手法主要有以下3种。
1.按揉搓擦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人体外膝眼下3寸的胫骨外缘1横指处 ( 3寸指的是小儿四指并拢的宽度)。按摩足三里穴,可有效调理脾胃、补中益气。
操作手法:
家长洗净双手后,将拇指指纹面放在宝宝足三里穴处,沿着顺时针方向做旋转按揉搓擦,时间约2分钟。
2.按揉搓擦板门穴 ( 大鱼际 )
大鱼际于人体手掌正面拇指根部,下至掌根,摊开手掌时明显突起的部位就是。
操作手法:
轻揉2分钟。
3.提捏推拿脊背
提捏推拿宝宝脊背,对疏风散寒、调理脾胃有一定的功效。
操作手法:
用双手拇指和食指、中指提捏宝宝的脊背,由下向上进行,然后沿脊柱由上向下做直推。重复3~5次。
小贴士
以上几种按摩手法需根据宝宝的体质和具体反应做增减选择,可以选择其中一种,也可全部选择,具体以宝宝的实际情况为准,不可贪多。
知道更多: 食粥调理脾胃
红枣大麦粥
红枣10枚,大麦适量。二者用温水浸泡约半个小时,起锅以大火煮食。粥好后即可食用。此粥适用于血虚的宝宝。
莲子粥
选用湘白莲子30粒左右,将莲子去心,然后和大米适量一起煮,成粥后可加入少量冰糖服用。
山楂粥
取山楂20克、大米30克一起煮粥。煮时可以加入3片姜。成粥后加入少量糖食用。山楂粥有健脾胃、消食积的功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