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100md首页 > 家庭教育 > 家教方法 > 家教方法 图书编号:23174899
 
《妈妈,请这样爱我(国内第一本儿童健全人格心灵教育读本,帮助家长培养内心宁静、充满力量的孩子)》
作者:林巨 著
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
ISBN:9787807638797 定价: 29.80元
        编辑推荐

    国内第一本儿童健全人格教育读本

    北京电台《家有儿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节目嘉宾10年研究成果! 10余城市、上百所小学老师家长的共同选择没有伤害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让父母了解孩子、了解自己 做到给孩子不伤害的爱,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真实的人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关于生命教育、同时也是关注孩子和父母内心成长的一本书。从生命本源、本心来帮助父母了解孩子,同时也了解自己。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是我们——父母在不知不觉中一天天剪断了天使的翅膀,让她再也无法展翅高飞。本书通过30个真实的故事,引出孩子各个阶段的生理和心理发展,以及教育者的态度。作者主张“真正的教育,是人性的净化和回归,是人性光芒照耀的结果。”如在解读孩子为什么爱说脏话这点上,本书解释是说脏话会带给生命“我有力量”的感觉,所以,几乎每个孩子,在某个阶段,都会爱说脏话。顺应孩子的天性发展,但并不是溺爱孩子。作者通过这30个故事,帮助父母找出生命本源的真善美恶,引导和培养孩子“与心在一起”的习惯和能力,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真实的人”以及孩子以后具备健全人格及幸福生活能力的基础。本书的文字温暖纯净,是一本可以让父母读来内心安宁的书。

    作者简介

    林巨,继小巫、李跃儿之后又一备受关注的家庭教育家。我国心理健康和生命成长教育的开创者和领路人。国内首个将家庭教育与生命成长相结合的家庭教育专家。北大心理系毕业的他创办花径美德幼儿园8年,投身幼儿教育10年。担任北京电台《家有儿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节目嘉宾、也是《前言讲座》“家庭教育的三大误区”主讲嘉宾。他的教育团队在北京三十余所中小学以及武汉、石家庄、涿州、河南、西安等地定期以大型家庭教育讲座、心灵成长营、父母研讨班等多种方式分享教育理念。北大心理系毕业,花径美德工程创始人,创办花径美德幼稚园、花径生命成长培训学校,常年在全国各地巡回演讲,并开展各类儿童、青少年及父母培训课程。关注生命的美质和尊贵,在时代嘈杂浮夸的大背景下,为孩子和家长们呈现心灵湖泊本质的宁静和美丽。

    目录

    序 生命的教育和成长

    1. 摔倒的故事——无分别的爱

    唯有我们的转变,我们才可以在生命至关重要的幼年时期,帮助我们的孩子,在心灵深处,种下“无分别的爱”这颗高贵的种子。

    2. 吃手的故事——满足孩子的安全感

    生命必然的天性,都是有其积极的价值和意义的,自然,这其中也包括了吃手。

    3. 生病的故事——真实的价值

    孩子怕的,是被欺骗,是被一次又一次地欺骗。一遍又一遍的所谓“不疼”的谎言。

    4. 糖果的故事——接纳生命的天性

    很多时候,我们对生活和生命太悲观、太紧张、太纠结。生活并不可怕,糖果也好,零食也好,电视也好,游戏也好,都是生活必要的组成部分。

    5. 起床的故事——从自己的心出发

    真正的教育,是人性的净化和回归,是人性光芒照耀的结果。生命要发出人性之光芒,就不能对孩子粗糙,不能对自己粗糙。所以,我们除了要学会爱孩子,我们也要学会爱我们自己。

    6. 把尿的故事——关注内在的自我

    孩子的情感、情绪、意志、思想、欲望等自我,随时随地,都在改变,都在更新,不和孩子的心时时在一起,不随时努力去跟进和了解孩子的情感、情绪、意志、思想、欲望等自我,怎么展开教育呢?

    7. 被打的故事——倾听来自心的声音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就是白纸,是无知的,需要我们先给他打好底色,搭好框架,甚至很多时候,需要手把手教会他怎么做,怎么说,这样才行,若任他自由发展,就会长偏。这自然也是教育,只是,这是第三第四流的教育,如此而已。

    8. 怪癖的故事——爱不需要理由

    教育的方式看起来千变万化,区别很大,但是,教育的本质和精髓,是无条件的尊重、理解和信任,这个却是从始至终,没有改变也无需改变的。

    9. 幽默的故事——做一个好玩的教育者

    好玩的人,就一定能成为好老师、好父母、好人。

    10.狗屁的故事——语言和力量63我们只需要尊重他、理解他、接纳他,当这个时间段过去后,脏话会失去新鲜感,也不会再带给生命什么力量感了,孩子也就不说脏话了。

    11. 抠手的故事——输赢的学问

    很多家长一味关心孩子的行为,一味去努力纠正孩子的行为,殊不知,真正强化孩子“不良”行为的,正是这些爸爸妈妈的“奋斗”精神,正是这些爸爸妈妈的要执着证明孩子不对、要孩子“输”的精神。

    12.“撒谎”的故事——没有压力的世界

    没有压力,自然健康长大的孩子,心灵是自然本真纯净的,自然而然就会展现人性的光辉。

    13.学习的故事——爱上学习的艺术

    生命厌恶的,不是学习,而是“一定要学好”,而是“学不好”后带来的严重后果,带来的无尽的痛苦、烦恼和伤害。

    14. 早产的故事——重建生命的信念

    当我们把孩子和孩子的行为分成三六九等,当我们的心和孩子的心不在一起,当我们忘记了尊重、理解和信任……各位,生命就很容易种上“我不行”的“早产儿”信念,而人生的悲剧,几乎皆源于此信念。

    15.“完美”的故事——规则与教育96规则天然是一种限制,一种约束,是对力量的某种打压,所以,规则不是不可以用,但是,使用时要慎之再慎,要小心再小心,是要讲究高超的智慧和艺术的。

    16.伤痕的故事——人生成功的标准104每一个有分别的爱,注定都会给生命留下伤痕,哪怕只是轻轻一句话,简单一个动作,随便一个眼神,轻微一个表情,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17.“凶恶”的故事——有分别的爱的根源110而生命教育讲信任孩子,是无条件的,就是不管孩子你做得怎么样,做得好还是“坏”,有没有证明,你都是永远地值得信任和尊重的。

    18.发火的故事——打开心灵的大门118只是诉说自己的情绪感受,只是诉说自己的喜怒哀乐,只是诉说事件的客观过程,不夸张,不变形,不攻击对方,不指责对方,也就是说:“只是倾诉自己的心声,就是“和心在一起”的表达方式。

    19.玩具的故事——努力的方向

    孩子需要我们解决的,到底是什么呢?孩子真正需要我们解决的,除了心,还是心。当孩子的心真正沉静下来,很多时候,他们自己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20.害怕的故事——生命之殇

    当我们总是认为孩子不够对、不够好,去努力地教他对起来、好起来的时候,我们就是在迅速地、有效地教坏我们的孩子。

    21. 努力的故事——精神的导师

    每个孩子都在努力,只是,是按照他们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节奏、自己的天赋,而不是按照我们成人的臆想和自以为是,如此而已。

    22.香香的故事——做真实的自己153“最好的自己”的背后,往往是最扭曲的自己,最委屈的自己,最可怜的自己,最压抑的自己,最痛苦的自己,最纠结的自己啊……问题是,这样的自己,真的会是“最好的自己”吗?

    23.索爱的故事——理解孩子的“非行”161对于孩子来说,最最可怕的就是认识到、了解到、知晓到:爸爸妈妈不爱我。爸爸妈妈并不怎么爱我。我不是爸爸妈妈心目中最重要的。世间没有恐惧可以超过这个恐惧,也没有任何伤害,可以超过这个伤害。

    24.“胆小”的故事——生命之阳

    当我们不尊重、不理解和不信任孩子,我们的孩子就会缺失力量和信念,就会很容易让我们失望;当我们做不到赞美和欣赏孩子,我们的孩子就会很容易失落,很容易黯淡无光;

    25. IPAD的故事——如何管理孩子的网游

    26.静心的故事——生命的幸福之道

    当家庭教育是“有分别的爱”,当父母给予孩子的爱和满足很缺乏,网络游戏的地位就会大幅提高,往往会成为孩子的精神伴侣,孩子就必然会依赖上网络游戏。

    静心的方法和能力,就是帮助孩子主动应对外在环境、主动掌控自己身心的超级武器。

    27.醉酒的故事——成功的捷径207真正的教育,都是以身作则。但是,最难的也是这个,因为我们都是被破坏的生命,都是很不完美的生命。

    28.“太好”的故事——重塑父母之爱211我们曾经的伤痛、悲哀、恐惧、焦虑、不安、迷茫、纠结、失败、不堪……往往跟我们的父母息息相关,往往跟家庭教育息息相关。

    29.提起的故事——成长的魅力222我们管不了社会,我们管不了学校,但是,至少,我们可以在家庭内部,打造“和心在一起”的生长环境。

    30.陪伴的故事——印心的智慧

    “无分别的爱”,是恰到好处地接纳和帮助,不是代替、干预和破坏,而“溺爱”经常是过多的代替、干预甚至是破坏。后记心灵教育之路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部分内容

    伤痕的故事

    ——人生成功的标准

    马老师班的小凡是个特可爱的小活宝,经常自娱自乐,比方,自己撕个卫生纸,就可以哈哈乐上半天,幼儿园里每个人都很喜欢他。

    有一天睡午觉,隔壁班张老师来找马老师有事,正好看见小凡在床上傻乐,特别可爱的样子,张老师就忍不住逗他,抠小凡的脚丫子,问小凡痒不痒。小凡说:“痒,别抠了。”马老师就说:“你别动人脚丫子好吗?结果马老师话音刚落,小凡就“哇”的一声哭了起来,把其他的孩子也吵醒了。

    张老师赶紧道歉,小凡的哭声还是不停,马老师示意张老师先走,然后蹲到小凡旁边,陪着小凡。马老师很了解小凡,小凡总是很快乐,很少哭,这次事情也不大,怎么会哭得这么伤心?马老师隐隐觉得其中也许另有故事。

    马老师索性脱了鞋,躺在小凡旁边,小凡也不理她,马老师想抱抱他,小凡依然不理她,这可跟以前的小凡截然不同啊。换了以前的小凡,早已经开心得哈哈大笑了。

    马老师向小凡道歉:“对不起啊小凡,刚才马老师不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是张老师抠你脚丫子了吗?”小凡不回答,哭声倒是有点低下去了。马老师:“你不愿意和张老师玩这个游戏,是不是?你愿意和谁玩这个游戏啊?”小凡还是不说话。马老师:“好,不说了,老师拍你睡觉。”马老师就抱着小凡,拍着他哄他睡觉。过了一会,小凡说话了:“在家里爸爸跟我玩这个游戏。”小凡说完这句话后,哭得更厉害了。马老师心想,怎么一说爸爸就哭得更厉害了,会不会……马老师趁热打铁,追问了一句:“是不是和爸爸玩这个游戏的时候,爸爸说你了?”这下小凡哭得更厉害了,简直是上气不接下气。

    凭借丰富的经验,马老师立马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马老师抱着小凡,对小凡说:“小凡,你很伤心吧。马老师先替爸爸向你道歉,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马老师不停地说着“对不起”,小凡则放声大哭,在马老师怀中,哭了十多分钟,才渐渐停止了哭泣。在马老师的印象中,小凡还从来没有这么伤心过。

    等小凡彻底安静了,马老师问他:“现在还伤心吗?”小凡摇摇头:“好多了。”马老师:“现在,你可以原谅爸爸了吗?”小凡点点头。马老师:“爸爸爱你,是不是?”小凡:“嗯,我也爱爸爸。”放学时,马老师和小凡爸爸沟通中午的事情,爸爸说:“马老师,上次小凡抠我脚丫,把我抠疼了,我狠狠教育了他一顿,不允许他再这样,看来是把孩子吓着了。”爸爸向马老师真诚道歉,马老师说:“你要跟小凡好好道歉。”爸爸答应了,很真诚地向小凡道歉,和小凡说着悄悄话,走的时候对马

    老师说:“我跟小凡说了,他可以随便抠我的脚丫,我向他保证怎么疼也不哭。”爸爸带着小凡去操场玩抠脚丫游戏,看着父子俩乐得前仰后合的情景,马老师由衷为他们感到高兴。

    养育孩子是一件多么精致的工作,像小凡这样天生乐天派的孩子心中,都隐藏着难以排解、无处诉说的伤痕。要不是机缘凑巧,加上马老师的明眼慧心,这道伤痕会在小凡的心中,停留多久呢?它又会给小凡的人生,带来怎样的不同呢?还有,这是我们知道的,而我们所不知道的呢?

    有多少是被知道并化解了的,有多少是知道了但没有或无法化解的,又有多少是不知道,是一辈子也不可能被化解的呢?在生命的深处,那些深深沉淀下来无法化解的伤痕,到底有多少呢?而这些伤痕在心灵深处持续发酵着,又会给生命,给人生,造成怎样的灾难性的影响呢?!

    所以,当我们说这个孩子怎么这样子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个孩子的心灵深处,伤痕又有多少呢?当我们说这个人怎么这样子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个人的心灵深处,伤痕又有多少呢?每个成人,每个教育者,当深思,什么是生命,什么是心灵,什么是人性,什么是教育啊。

    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每一个有分别的爱,注定都会给生命留下伤痕,哪怕只是轻轻一句话,简单一个动作,随便一个眼神,轻微一个表情,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也许,单个看,都无关紧要,但是,日积月累,天长地久,今天几道,明天几道,随着我们的孩子逐渐长大,心灵的创伤也在逐渐裂口、长大、成型,直至成为不可逆的心灵的病症……而生命在成年后,要最终医治和摆脱这个病症,又要耗费多少的努力,多少的痛苦,多少的煎熬,却往往收效甚微啊……并且,这样的心灵,它带给身边的最近的亲人的,也往往是痛苦、煎熬和伤害啊。

    要消除这样的痛苦、煎熬和伤害,除了无分别的爱,再无其他的路径了。问题在于,有几个人,看到了这样的后果?我们要谢谢小凡和马老师,他们以最生动的事实在告诉我们:“后果很可怕,真的很可

    怕!”我们真的敬畏生命、敬畏科学、敬畏因果律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们真正敬畏的、真正追求的,到底都是些什么呢?真的有必要来谈谈人生,来谈谈价值观了,这个不清楚,教育要搞清楚,绝无可能。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才是成功人士?自然,大家各有各的标准,在这里,只是给出我的答案。在我看来,有能力带给家人宁静、快乐、祥和的生命,才是真正的成功

    人士。有能力建设宁静、快乐、祥和家庭的人,才是真正的成功人士。都不用说什么朋友、同事、陌生人、动物、植物之类的,仅仅是能给自己的家庭带来宁静、快乐、祥和的生命,就是不折不扣的成功人士了啊。只是,按照这个标准衡量人世间,又有几个人,是配得上这样的标准的呢?所以,到底什么是教育,什么是生活,什么是人生,每个生命,当深思

    啊。生命的目标错了,就全错了。真正决定人生的幸福指数的,不是努力的过程,不是努力的方法,而是

    努力的方向。生命的努力的正确的方向,又到底是什么呢?低一点的层面而言,是做一个健康的对家庭有益的人,也就是上面所讲

    的成功人士的标准。高一点的层面而言,则是做一个平凡的愿意帮助他人也能够帮助他人的

    人。这样的生命,在有分别的爱的教育环境中,是很难生长出来的。因为,这样的生命,对自身的力量和智慧的要求很高啊。唯有高度尊重生命、高度尊重生命的情绪和情感的生命教育、心灵教育

    和人性教育,才能唤醒生命沉睡的磅礴的力量和智慧,才能养育出这样的全新一代的生命体啊。所以,请尽量不要去做这样的事:

    忽略孩子的情绪情感。急功近利逼孩子学这学那。

    比孩子拼孩子。不信任孩子。给孩子制造压力。向孩子发泄情绪。追求外在的行为和成绩。送到某某寄宿学校。送到某某高分名校。努力的方向是向外的。……

    即使上面的错误你都犯了,一个不落,你一样是值得尊重、值得理解、值得信任和爱的啊。因为,我知道,这些年,你也很不容易啊。我们都很不容易啊!是啊,要经受住无数无尽的有分别的爱的洗礼,能容易吗?!那么,就让我们,彼此包容,彼此尊重,彼此理解吧。

    每一个有分别的爱,注定都会给生命留下伤痕,哪怕只是轻轻一句话,简单一个动作,随便一个眼神,轻微一个表情,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书摘与插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