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100md首页 > 医学 > 中医学 > 基础理论 图书编号:23171420
 
《辨证法眼.炼就辨证确诊的火眼金睛.中医速成系列丛书》
作者:邹运国 编著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
ISBN:9787509163702 定价: 29.00元
        编辑推荐

    本书适于中医院校师生、西医学习中医者,特别是中医爱好者以及初学中医的朋友们阅读参考。

    内容推荐

    本书共分1章,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医辨证思想及各种不同的辨证方法,引导读者学习和运用辨证思维模式,领会中医辨证的基本要点。作者以通俗的语言向读者讲述:中医辨证是“诊断与治疗”二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在“四诊之后,治病之前”的一个关键环节,是遣方用药的主要依据。辨证能体现医者的思维和智慧,反映医者技艺的高低。本书适于中医院校师生、西医学习中医者,特别是中医爱好者以及初学中医的朋友们阅读参考。

    目录

    第1章诊辨结合,发于机先

    一、诊辨之间,骨肉相连

    二、病情资料,系统评估

    三、辨治之前,病证结合

    第2章辨证导读,投石问路

    一、病证症征,泾渭分明

    二、诊疾断病,统筹兼顾

    三、概括病名,为治伏笔

    四、辨证思维,把握原则

    五、辨证要求,掌握火候

    六、通晓逻辑,圆机活法

    七、辨证步骤,天龙八步

    八、七步辨证,借证有资

    九、辨治活魂,画龙点睛

    第3章审证求因,病因辨证

    一、六淫辨证,外感诸因

    二、七情辨证,心理因素

    三、饮食劳伤,房室金刃

    第4章体液辨证,气血津液

    一、气病辨证,百病之源

    二、血病辨证,万病之始

    三、气血同病,推波助澜

    四、津液辨证,杂病之机

    五、病理产物,疑难之间

    第5章 脏腑辨证,岐黄传真

    一、心系辨证,生死攸关

    二、肺系辨证,通畅为则

    三、脾系辨证,后天之本

    四、肝系辨证,肝胆相照

    五、肾系辨证,先天之源

    六、脏腑兼病,全案统筹

    第6章仲景余绪,六经辨证

    一、三阳经病,辨证论治

    二、三阴经病,辨证求方

    第7章温病辨证,合二为一

    一、卫气营血,叶桂首创

    二、三焦辨证,吴瑭心传

    第8章岐黄一隅,经络辨证

    一、十二经脉,辨证寻踪

    二、奇经八脉,辨证逢源

    第9章青囊点睛,纲目辨证

    一、表里辨证,剖析病位

    二、寒热辨证,探查病性

    三、虚实辨证,邪正关系

    四、阴阳辨证,万法归宗

    五、上下辨证,病位续焰

    六、真假辨证,错缝压花

    七、标本辨证,抛砖引玉

    八、顺逆辨证,预后评估

    第10章临证演习,实战模拟

    一、疾病诊断,辨证举隅

    二、症状鉴别,借证有资

    三、病案在前,成竹在胸

    附录A中医临床规范证名

    一、基本虚证类

    二、基本实证类

    三、虚实夹杂证类

    四、心系证类

    五、肺系证类

    六、脾系证类

    七、肝系证类

    八、肾系证类

    九、脏腑兼证类

    十、卫表肌肤证类

    十一、头面官窍证类

    十二、经脉筋骨证类

    十三、其他证类

    十四、期、度、型等

    附录B中医临床规范病名

    一、传染病、寄生虫病类

    二、脑系病类

    三、心系病类

    四、肺系病类

    五、脾系病类

    六、肝系病类

    七、肾系病类

    八、男性前阴病类

    九、颈瘿病类、乳房病类

    十、疮疡病类

    十一、皮肤病类

    十二、女性经、带、杂病类

    十三、胎、产及其疾病

    十四、新生儿病、小儿特发病

    十五、眼病类

    十六、耳鼻咽喉口齿病类

    十七、肛肠病类

    十八、躯体痹、痿、瘤等病类

    十九、时行病、中毒及其他病类

    二十、症状性名称

    参考文献

    丛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