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黄帝内经》理法秘要(引百家注解,间以作者的真知灼见,传授老中医临床心悟) |
作者:胡不群 著 |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3/1/1 |
ISBN:9787513210447 |
定价: 68.00元 |
|
编辑推荐
初识胡老,应该是七八年前的事情了。当时听朋友讲了胡老的种种传奇:某出版社请他去和央视合作做畅销书,他不去。夫人舍弃工作,从北京追他到长沙。胡老学问很好,虽然不是博导,却常指导学生和研究人员写论文。听完之后,我对胡老心向往之。
第一次见胡老,是在长沙陶朔老师家的古琴雅集上。陶老师弹了几曲,众人顿觉浮尘驱尽,心生欢喜。中场休息的时候,我偶然看到一位长者在安静地饮茶。旁边几位师兄都尊称他为“胡老师”。我才明白,这原来就是我神交已久的胡不群老。我冲胡老笑了笑,也不知道他是否看到,我自认为就和他有了第一次面对面的交流。
后来,听到更多关于胡老行医的事情。他看病,从来都不多收钱。(就是现在,当一些老中医挂号费涨到三五百的时候,胡老的挂号费仍然是五块。)他还常常跑到乡下去给别人看病。我一向喜欢中医,胡老行事低调,默默奉献,让人敬慕。
高中同学的妈妈不幸罹患肺癌,四处求治。我于是向他们推荐胡老,不过他们看了很多中医之后,于中医也已信心不足。我因为生了执念,便亲自去请胡老。从朋友那要到胡老的手机,几次打电话,胡老都去了乡下。去了几次长沙步行街解放西路胡老出诊的门诊,终于见到胡老。趁同学妈妈在湘雅三医院住院的时候,我跟胡老约好:我带同学的爸妈去河西胡老的家里看病。
到胡老家里,见桌椅上已有薄薄的灰尘。胡老穿着布衣布鞋,精瘦而飘逸。他像小孩一样,红了脸说:
“很久不在家。等一等,我给你们烧点水。”
号脉之后,沉吟良久,胡老就开了方子。他特意提醒:某处抓药便宜,但是其中有一种药是他老师特制的,可能去某处拿药更可靠……同学爸妈虽然心存疑惑,但仍然感激胡老的温厚,硬要塞给胡老两百诊费。胡老推辞不要,说既然是朋友带来,就不必客气了。其实,我和胡老在那之前,也不过是见了两面而已。
再后来,我来北京工作,听长沙喻当老师说胡老在开福寺讲《论语》。喻老师讲胡老讲课视频刻了碟给我。很惭愧,我听了一些,却不曾听完。虽不曾听完,却已能感受到胡老是在真心传播老祖宗的经典。讲完《论语》,胡老又在开福寺开讲《黄帝内经》。同时,铁杆中医论坛也给胡老开了专区。
我心想:如果能够将胡老关于《黄帝内经》的书稿付梓发行,定能利益更多的人。于是,厚着脸皮向胡老约稿。没想到胡老很爽快地答应了。我有点受宠若惊,因为之前岳麓书社向胡老约《论语》的稿子,他都推了。
本书书稿,前后耗时近两年,很多不知名的朋友帮忙做了很多工作,在此,一并感谢。装帧、排版等或有诸多不如人意处,请读者诸君不吝赐教。
黄小龙
2012年7月于北京 初识胡老,应该是七八年前的事情了。当时听朋友讲了胡老的种种传奇:某出版社请他去和央视合作做畅销书,他不去。夫人舍弃工作,从北京追他到长沙。胡老学问很好,虽然不是博导,却常指导学生和研究人员写论文。听完之后,我对胡老心向往之。
第一次见胡老,是在长沙陶朔老师家的古琴雅集上。陶老师弹了几曲,众人顿觉浮尘驱尽,心生欢喜。中场休息的时候,我偶然看到一位长者在安静地饮茶。旁边几位师兄都尊称他为“胡老师”。我才明白,这原来就是我神交已久的胡不群老。我冲胡老笑了笑,也不知道他是否看到,我自认为就和他有了第一次面对面的交流。
后来,听到更多关于胡老行医的事情。他看病,从来都不多收钱。(就是现在,当一些老中医挂号费涨到三五百的时候,胡老的挂号费仍然是五块。)他还常常跑到乡下去给别人看病。我一向喜欢中医,胡老行事低调,默默奉献,让人敬慕。
高中同学的妈妈不幸罹患肺癌,四处求治。我于是向他们推荐胡老,不过他们看了很多中医之后,于中医也已信心不足。我因为生了执念,便亲自去请胡老。从朋友那要到胡老的手机,几次打电话,胡老都去了乡下。去了几次长沙步行街解放西路胡老出诊的门诊,终于见到胡老。趁同学妈妈在湘雅三医院住院的时候,我跟胡老约好:我带同学的爸妈去河西胡老的家里看病。
到胡老家里,见桌椅上已有薄薄的灰尘。胡老穿着布衣布鞋,精瘦而飘逸。他像小孩一样,红了脸说:
“很久不在家。等一等,我给你们烧点水。”
号脉之后,沉吟良久,胡老就开了方子。他特意提醒:某处抓药便宜,但是其中有一种药是他老师特制的,可能去某处拿药更可靠……同学爸妈虽然心存疑惑,但仍然感激胡老的温厚,硬要塞给胡老两百诊费。胡老推辞不要,说既然是朋友带来,就不必客气了。其实,我和胡老在那之前,也不过是见了两面而已。
再后来,我来北京工作,听长沙喻当老师说胡老在开福寺讲《论语》。喻老师讲胡老讲课视频刻了碟给我。很惭愧,我听了一些,却不曾听完。虽不曾听完,却已能感受到胡老是在真心传播老祖宗的经典。讲完《论语》,胡老又在开福寺开讲《黄帝内经》。同时,铁杆中医论坛也给胡老开了专区。
我心想:如果能够将胡老关于《黄帝内经》的书稿付梓发行,定能利益更多的人。于是,厚着脸皮向胡老约稿。没想到胡老很爽快地答应了。我有点受宠若惊,因为之前岳麓书社向胡老约《论语》的稿子,他都推了。
本书书稿,前后耗时近两年,很多不知名的朋友帮忙做了很多工作,在此,一并感谢。装帧、排版等或有诸多不如人意处,请读者诸君不吝赐教。
黄小龙
2012年7月于北京
内容推荐
本书为胡不群老先生在开福寺讲解《黄帝内经》的讲稿整理而成。老先生从道、无极、太极,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说开去,从气的层次解读《黄帝内经》生命学,由浅入深,旁征博引,阐发了《黄帝内经》的核心理论。
作者简介
1957年出生于中医世家,后师从著名中医学家刘炳凡先生。
大专文化,湖南省自学成才考试中医专业首届毕业生,中医主任医师(内聘)。原光明中医函授学院湖南省分校教务长。
获2000年湖南省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省厅级)、2003年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省部级),著有《奇效验案》等医著四部(合著),发表中医学术论文30余篇。
在铁杆中医论坛开设有个人专版。现在长沙开福寺为大众免费讲解《论语》《黄帝内经》等,并在长沙市天马医院、中正人民路门诊部和乡下行医。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道、无极、太极
原文选讲
第二章 阴阳
原文选讲
第三章 五行
原文选讲
第四章 五运六气
原文选讲
第一节 五运
第二节 六气
第三节 运气合治
第五章 藏象基础学
原文选注
第一节 五藏系统
第二节 精气神
第三节 经络
一 经络总论
二 十二经脉
三 奇经
四 络脉
五 经筯皮部
第四节 身形体质
第六章 审证求因病机学
原文选注
第一节 从病邪探病因
第二节 从素质求病因
第三节 从病邪传变审病机
第四节 从邪正虚实察病机
第五节 从阴阳盛衰辨病机
第六节 从藏府经络析病机
第七章 司外揣内诊断学
原文选注
第一节 察色
第二节 望形
第三节 问症
第四节 按脉
第五节 审尺
第六节 合色脉
第七节 决死生
第七章 以偏济偏论治学
原文选注
第一节 审机求本
第二节 标本逆从
第三节 三因治宜
第四节 神形主从
第八章 性味归经药物学
原文选注
第一节 药物分类
第二节 性味归经
第三节 用药原则
第四节 用药禁忌
第九章 君臣佐使方剂学
原文选注
第一节 方剂组织
第二节 治法与制方
第十章 形神一体养生学
原文选注
第一节 养生总则
第二节 养生方法
附录 参考文献
媒体评论
李江红
有人说,好的教育,是一种人文关怀,它凝聚了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无私关爱。听胡老师的《黄帝内经》国学课,我就有这样深切的感受。老师不单是在教授知识,传承文化,更是在解读生命哲学。记得老师开讲《黄帝内经》时,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第一堂课自己便被老师的博学深深吸引了,欣喜的心情就像怒放的花儿。从此,每周日的下午,便成了自己的一个期盼,盼老师带来更多的精彩,盼自己学有所长,收获多多。老师从道、气、物象三个层面的讲解,让我们明了如何观照生命、认识生命,怎样获得身心健康,而明理、修身、养心、得乐的思想贯穿老师讲学的始终。老师说,人生的意义在于真、善、美、慧、乐。人一生的追求也不过如此,大爱显现真善美,大爱是智慧、快乐的源泉,老师给予我们的正是这样的大爱。感谢老师不辞劳苦、循循善诱的教诲,感谢老师多年的辛勤付出,我们的生活因为有您而更充实、更有滋味!
冬冬
听胡老师的课让人受益匪浅,胡老师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都是我们后辈学医的人学习榜样。让我明白:医者不但要治患者的病,还要医患者的心。
一个学医15年的学生感言。谢谢胡老师,您辛苦了!
李游 李江红
有人说,好的教育,是一种人文关怀,它凝聚了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无私关爱。听胡老师的《黄帝内经》国学课,我就有这样深切的感受。老师不单是在教授知识,传承文化,更是在解读生命哲学。记得老师开讲《黄帝内经》时,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第一堂课自己便被老师的博学深深吸引了,欣喜的心情就像怒放的花儿。从此,每周日的下午,便成了自己的一个期盼,盼老师带来更多的精彩,盼自己学有所长,收获多多。老师从道、气、物象三个层面的讲解,让我们明了如何观照生命、认识生命,怎样获得身心健康,而明理、修身、养心、得乐的思想贯穿老师讲学的始终。老师说,人生的意义在于真、善、美、慧、乐。人一生的追求也不过如此,大爱显现真善美,大爱是智慧、快乐的源泉,老师给予我们的正是这样的大爱。感谢老师不辞劳苦、循循善诱的教诲,感谢老师多年的辛勤付出,我们的生活因为有您而更充实、更有滋味!
冬冬
听胡老师的课让人受益匪浅,胡老师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都是我们后辈学医的人学习榜样。让我明白:医者不但要治患者的病,还要医患者的心。
一个学医15年的学生感言。谢谢胡老师,您辛苦了!
李游
上课的收获:养生去病的关键在于养心,少计较得失,少发脾气。用心去体会天、地、人的规律,然后按照这个规律去生活。
阳光
给我的感觉,上了胡老师的课,联系实际,生活中的某些事,就明白了那么一点,想不通的也想通了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黄帝内经》分为《黄帝内经素问》和《黄帝内经灵枢》两个部分,(以下简称《内经》)是中国医学的第一部全面系统地阐释生命的经典,他不仅阐释了人的生命来源,同时也系统全面地释阐了人的生理机能,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变化,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及其防病保健、养生长寿的系统理论与方法。
《内经》从道的层次理解生命,如“至道在微,变化无穷”,(《素问?灵兰秘典论篇》)即其例。《内经》认为生命起源于太极。《素问?天元纪大论篇》载:“太虚寥廓,肇基化元。”可见:“太虚之初,廓然无象”,(明?张介宾《类经图翼?运气论?上?太极图论》)只是一个虚无,但天地万物及我们这里所说的生命、所说的人,却都是从那里开始的。所谓:“自无而有,生化肇焉。”(明?张介宾《类经图翼?运气论?上?太极图论》)
从气的层次认识生命,认为生命是由一种既包含有向外扩张的动力因素又包含有向内凝敛的质料因素为基本单元——气组成的。如《素问?宝命全形论篇》载:“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所谓“天气”即是《易经》“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之“乾元”;所谓“地气”即是《易经》“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之“坤元”。这个层次的内容即是所谓的气化学说,本篇将以《道?无极?太极》、《阴阳》、《五行》、《运气》四章来阐释之。
从物象的层面观照藏象、经络、精神、气血、津液。如《灵枢?本藏篇》载:“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也。”这里,“气”无形,但有象,经脉能行“气”显然就物象而言。阴阳(五行),元气流行之不同情态者也,而经脉却能“营”之,既能“营”之,非象而何?五藏,天地阴阳五行之气化在人而成之形者也,属形而下,而《内经》关注的却是形而上的阴阳五行之气化,如“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素问?六节藏象论篇》)非就物象层面观照藏象而何?
以审证求因的方法,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即是。“掉眩”、“痛”、“痒疮”、“肿满”等,非证候而何,“皆属于肝“属于心”、“属于脾”等,不就是通过对上述证候的审察而得出的发病因素的关键么?
用司外揣内的方法,以发现疾病,诊断疾病。如《素问?五藏生成篇》载:“故色见青如草兹者死,黄如枳实者死,黑如炲者死,赤如衃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见死者也。…生如心,如以缟裹朱;生如肺,如以缟裹红;生于肝,如以缟裹绀;生于脾,如以缟裹瓜蒌实;生于肾,如以缟裹紫。此五藏所生之外荣也。”此司外揣内之法,无庸置疑。
用以偏纠偏的方法论治疾病。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载“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又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又再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无一而非以偏纠偏之治也。
用性味归经的方法研究药物所禀气性之偏及其对藏府、经络、气血、津液的作用。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载“五味阴阳之用如何?岐伯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这里的“为阴”、“为阳”,药物之性也,《神农本草经》言药性之寒热温凉,是对“为阴”“为阳”之细化。寒凉之性为阴,温热之性为阳,此之谓也。“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不正是利用药物之偏性以纠人体之偏么?
以社会职能分工为参照而建立之以君臣佐使为规律的方剂学,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载“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即是明显的例证。又如古逸遗书《大要》载“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止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二臣六,偶之治也。”(见《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无不体现社会职能分工之关系。
从形神一体(心物一元)的角度,研究治病养生,其养生之原则与方法,至今适用。如《素问?汤液醪醴论篇》之“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荣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再如《灵枢?本神篇》之“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柔刚。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据此,可见病必形神并治方能痊愈,命必形神兼养方能长生。“精神不进,志意不治”、“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是治病不治神也,故病不愈;“和喜怒”养其神也,“顺四时而适寒暑,安居处,节阴阳”之类,养其形也,形神兼养,故“长生久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