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刊: 健康杂志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报刊选摘 理论书籍 资料
保健: 新闻 评论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四季 美容 两性 休闲 搜索
中医:·常识·教材·思考·中药·新药·医理·临床·针骨·民族·文化·著作·验方·图谱·食疗·药市·更多
  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100md首页 > 保健/心理健康 > 饮食营养 食疗 图书编号:22934915
图书分类
保健/心理健康
      男性
      女性
      中老年
      孕产妇
      运动健身
      饮食营养 食疗
      中医养生保健
      常见病预防和治疗
      健康百科
      性保健
      心理健康.心理学
医学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医药卫生教材
      医学类考试
      预防医学 卫生学
      老年病学
      精神病 心理病学
      肿瘤学
      药学
      影像医学
      放射学
      麻醉学
      急诊急救
      检验诊断
      特种医学 民族医学
      护理学
      中医学
      中西医结合
      图谱
      医学工具书
      专家医话
      影印版 原版
      医疗器械
      医院管理
      医学写作 医学信息检索
      其他
      超声医学
      核医学
家庭教育
      育儿/早教
      亲子/家教
      成功案例
      青春期教育
      素质教育
      心理辅导
      报考/留学
生活百科
      购物/置业/理财
      科普读物.人类故事
      家居装潢
      爱车一族
      实用法律
      生活常识
      家居与风水
      时尚/美妆
      其它各类
 
《让家人吃出健康:自己打造食品安全小环境(BTV“养生堂”、CCTV“健康之路”、广东卫视“健康来了”、江苏卫视“万家灯火”主讲嘉宾,2012“最具网络人气专家”》
作者:范志红 著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3/2/1
ISBN:9787510052606 定价: 29.80元


        编辑推荐

    “剩菜剩饭如何存放才健康”——羊城晚报报道:http://health.ycwb.com/2013-01/19/content_4267869.htm

    守护家人,从健康饮食开始!

    权威营养专家范志红最新力作,食不安时代自救指南,科学、实用,基本解决日常饮食常见问题。

    @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如今食物越来越复杂,“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我们也必须与时俱进。不学习吃的学问,就难以健康生存。

    本书印刷精美、版式讲究。采用了双色印刷,内文纸张选用手感最舒服、最适合阅读的80克雅致纸,封面是200克高阶雪莎,插页纸是120克的东方书纸。

    内容推荐

    在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今天,食物都不安全吗?我们真的只能听天由命?范老师认为解决健康问题的基本思路,是改变我们能改变的,接受我们无法改变的。人们往往因食品安全事件而感到恐慌,却不知道“营养比安全重要”。即便改变不了大环境的污染,也可以通过吃好饭、保障营养,改善生活方式,使饮食更安全。

    本书是范老师的最新力作,全面总结了近年来在食品安全与营养方面的核心理念和最新研究成果。范老师从消费者、营养专家和健康教育者的立场出发,结合专业知识和生活经验,分析饮食不安全的原因,从平衡营养、合理烹饪、人群营养、走出饮食误区、健康外食等角度一一传授吃出健康的方法,解答人们关心的各种饮食问题;版式活泼新颖、内容科学理性、文字亲和平实,还精选了部分微博和博客留言板的读者问答,以提供更为具体详尽的指导,是一本既实用又贴心的饮食指南,适合大众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范志红,食品科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健康时报》、《健康之友》、《好主妇》等十多家报刊杂志的特约专家作者,在央视“健康之路”、湖南卫视“百科全说”、北京卫视“养生堂”、辽宁卫视“健康一身轻”等健康类电视栏目作为主讲嘉宾出镜几百次,被誉为“活的营养百科全书”;此外,还担任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理事、中国烹饪协会美食营养委员会副秘书长、营养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营养膳食推广工程专家顾问团顾问、中国食品科技协会营养支持委员会理事、中国酒店协会美食营养顾问等社会职务。

    范老师的搜狐个人博客是全国点击率最高(2000多万次)的原创健康科普博客,获得第二届全国科学博客大奖。因其在健康科普领域的卓越贡献,被提名为“2011年度公众最喜爱科学传播人”,获得2012年“首都劳动奖章”、2012新浪健康中国年度盛典“公立力量.最具网络人气专家奖”。

    目录

    自序 合理饮食,把健康握在自己手中

    第一章 为什么饮食难保安全?

    第二章 要吃出健康,营养平衡最重要

    第三章 厨房把好健康关

    第四章 为全家把好饮食关

    第五章 走出饮食误区

    第六章 在外吃饭要当心

    附录:答读者问

    媒体评论

    求医别忘求己,营养需靠自给。

    ——健康教育专家、北大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钮文异

    在饮食营养和食品安全领域,范志红老师是最能写出详尽、实用、透入生活细节的作者,她的书润物细无声地促使我们做出改变,活得更健康,也更精致。

    ——大连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 王兴国

    范老师的这本书不但告诉大家如何使饮食更安全,更是在吃出健康的主要环节上一一给出了实用建议,这些靠谱建议无疑能让您生活得更体面与安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营养师 顾中一

    关注范老师的博客是我健康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范老师的文章毋庸置疑是最有说服力的。她会耐心地答疑解惑、并告诉你为什么,让大家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北京军区总医院高干病房高级营养配餐师 于仁文

    有范老师在,我们不怕。

    ——搜狐网友 求医别忘求己,营养需靠自给。

    ——健康教育专家、北大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钮文异

    在饮食营养和食品安全领域,范志红老师是最能写出详尽、实用、透入生活细节的作者,她的书润物细无声地促使我们做出改变,活得更健康,也更精致。

    ——大连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 王兴国

    范老师的这本书不但告诉大家如何使饮食更安全,更是在吃出健康的主要环节上一一给出了实用建议,这些靠谱建议无疑能让您生活得更体面与安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营养师 顾中一

    关注范老师的博客是我健康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范老师的文章毋庸置疑是最有说服力的。她会耐心地答疑解惑、并告诉你为什么,让大家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北京军区总医院高干病房高级营养配餐师 于仁文

    有范老师在,我们不怕。

    ——搜狐网友

    给范老师一朵大红花,谢谢范老师让我懂得生活,就算一个人在外拼搏也懂得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

    ——新浪微博网友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自己不做饭,饮食难健康

    生活富裕了,节奏加快了,不愿意在家做饭的人越来越多了。在大城市的年轻居民当中,每周在家吃饭不超过3天的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在大学生当中,会做饭做菜的人还不到15%。

    自己不做饭,每天都吃什么呢?一位女士说:早餐吃牛奶、面包加水果,中午在单位吃盒饭,晚上和老公下馆子。偶尔周末有情绪时,才自己动手做点饭菜,还是那种情调型的,样子好看,味道一般。“我可不想像我妈似的,每天围着锅台转”,她说。

    可是,远离家庭厨房的饮食生活是否健康呢?美国的一项研究提供了具体的数据。这项研究调查了1,700多名年轻男女,了解他们是否自己动手做饭,以及他们的饮食营养状况。

    研究发现,只有21%的年轻男性和36%的年轻女性每周都购买新鲜蔬菜,而只有44%的男性和56%的女性每周至少一次用鸡肉、鱼和蔬菜来制作晚餐。只有13%的男性购买食物之前会列个单子好好考虑,女性则有23%的人这样做。

    研究者分析这些人的膳食之后发现,在自己做饭的人当中,只有31%的人每天能吃到5份以上的蔬菜和水果。这个数据似乎令人失望,但在不做饭的人当中,能够吃到5份以上蔬菜水果的仅占3%!最后研究者得出结论:自己做饭更健康。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的一项有关豆类食品的调查表明,在家吃饭,特别是在家做饭的人,吃到的豆子和豆制品都比较多,而不常在家吃饭的人消费豆类食品的频次显著较低。实际上,蔬菜、粗粮、薯类、豆类的消费都有类似的规律,也就是说,在家吃饭频率越高,饮食方式越传统,吃到这些健康食品的机会就越大。反之,下馆子次数越多,对快餐食品和速食品的依赖越重,富含膳食纤维和抗氧化因子的食品就吃得越少。同时,优雅、舒适的在外就餐,也带来了脂肪过量、蛋白质过多等问题,甚至还有很多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如果经常靠零食和点心打发一餐,膳食营养质量更是令人忧虑。

    把自己的饮食营养和安全都交给别人,真的可以那么放心么?

    看来,健康生活的第一大要务,就是投入时间和精力,下工夫学习基本的烹调技能,自己购买食物原料,自己制作健康而均衡的三餐。不要把厨房装修得相当漂亮之后,让它在那里光可鉴人地闲置,却让自己的肠胃里充满营养垃圾。……

    书摘与插画  
  推存给朋友,获取积分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网站申明 访问帮助 站内搜索 联系我们 推荐给朋友 ©Copyright 2000-2017 百拇医药网 京ICP备050683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