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100md首页 > 家庭教育 > 家教方法 > 家教方法 图书编号:22916800
 
《给孩子一生的自信,全世界将为他让路(美国最受欢迎的自信教养读本,全美畅销100多万册!)》
作者:(美)多布森 著,王红柳 译
出版社:广东经济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2/12/1
ISBN:9787545415537 定价: 29.80元
        编辑推荐

    1.《给孩子一生的自信,全世界将为他让路》在美国畅销100多万册,是家庭教育类经典著作。

    2.《给孩子一生的自信,全世界将为他让路》作者詹姆斯·多布森博士是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家庭教育权威,在教育孩子方面,经验丰富,他提出的教育方法,实用性强。

    3.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书中详细分析了孩子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为孩子建立自信的十个策略,适用于中国家长教育孩子。

    内容推荐

    社会对美丽和智慧的过度推崇导致绝大多数孩子陷于自卑情绪当中,他们怀疑自己是否被爱,是否受尊重,是否有价值,他们感到困惑、迷惘,受伤,心智的健康受到极大威胁。其实,孩子的人生价值与生俱来,并不由社会上这些价值标准决定。全美最受欢迎的亲子专家詹姆斯?多布森博士针对这一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为家长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策略,让家长能够突破传统的教育观念,给孩子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孩子正面应对困难,建立自信心,积极、乐观地活出自我,走向成功。

    作者简介

    詹姆斯·多布森博士(Dr.JamesDobson),世界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家庭教育学权威。他是美国“爱家机构”的创始人,该机构以“为广大家长和孩子服务”为使命和宗旨,他也是“詹姆斯·多布森博士与家庭对话”节目的主持人。著有《意志坚强的孩子》《敢于惩戒》等畅销书。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内心不强大的孩子,路越走越窄

    童年的不自信,毁掉一个人

    我是谁?周围的人在乎我吗?

    帮孩子找到自信的感觉

    第二章 别用外貌衡量孩子的价值

    漂亮宝贝人人夸

    童话中可怕的外貌偏见

    重返童年,体会孩子的心

    别让无聊的绰号伤到孩子

    青少年都是“外貌控”

    成年人也有衰老恐慌

    陪孩子一起对抗偏见

    第三章 别用智商断定孩子的未来

    放下过高的心理期待

    别按天才的标准要求孩子

    小心学校教育会伤人

    操之过急的后遗症

    打造信心的其他方面

    第四章 孩子的自信父母来培养

    最大的伤害来自家庭

    父母“粗线条”,孩子易受伤

    把孩子排进你的时间表

    别让孩子看到你的负罪感

    手心手背都是爱

    第五章 拆除孩子身边的炸弹

    别让孩子过早体会青春期

    教导孩子不要自我贬低

    帮孩子扬长避短,培养一门特长

    想尽办法增加孩子竞争的资本

    第六章 教养越正面,孩子越向上

    惩罚孩子,但别伤他的自尊心

    用心走进孩子的课堂

    学会爱得有距离:不依赖,不溺爱

    善良是你一生最好的品德

    第七章 陪孩子走过青春期

    跟孩子来次特殊的周末约会

    了解孩子的青春期

    让孩子正视身体的变化

    帮孩子拔掉自卑的钉子

    助孩子摆脱群体压力

    这个年龄你有权困惑

    陪孩子找到真实的自我

    正式和孩子谈谈“性”

    马上要独立了,把握最后的家庭时光

    第八章 先改自己,再教孩子

    写给勇气不足的成年人(包括父母)

    帮助别人,也能改变自己

    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应对自卑

    给孩子传递正能量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别按天才的标准要求孩子,显而易见,不管是高估了孩子的智商,还是低估了孩子的智商,父母对孩子的智力都过于敏感和紧张了。因此,我们应该问问这些父母,为什么要如此担心下一代的智力呢?最近我跟一个家庭交流过,这个家庭要申请领养一个孩子。他们等了很久,终于接到了领养中心的电话,电话里说已经选中了一个宝宝,这个宝宝符合他们要求。这个父亲告诉我,在宝宝的背景和遗传问题上,他会有下面这些担忧:孩子的母亲在怀孕期间是否用过药?孩子父母的智商如何?孩子父母的身高是多少? 孩子父母在学校时学习好不好? 孩子父母长得什么样?他们的家族中有没有明显的遗传病?孩子的母亲分娩时用了多久? 产科医生在生产报告上说了什么?儿科医生有没有为孩子做过检查?这个父亲一边想着这些问题,一边又对自己领养孩子的动机充满了负罪感。他说:“我发现自己在观察和评估这个孩子的时候,就好像自己在挑选一件商品,比如说汽车。其实,我一直在审视这个男孩够不够格做我的儿子。可是当他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他不同于任何商品,他是一个伟大的生命,不管他有什么缺点和不足,他都是上帝赐予的生命,上帝给了他不灭的灵魂。我应该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接纳和欣赏这个孩子,怎么还能去苛求他完美无缺呢?”这个父亲对自己领养的孩子的态度是很常见的,这种态度也常见于那些普通的父母当中。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出色的、成功的、超过他人的;孩子在同龄的孩子中是第一个会走路、第一个会说话,或者第一个会骑三轮的;孩子要成绩优异,被选入只收“天才”的实验班。父母都希望能向别人炫耀:“我的孩子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小学的‘本月之星’,是最棒的学生!”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同龄人中的明星,能成为橄榄球队的四分卫、返校节舞会的女王或者是优秀的毕业生,能成为啦啦队队长、能在辩论赛中获奖,或者在晚会中表演独奏。童年是人性格形成的初期,在整个童年期,父母都会给自己的孩子同样的信息:“我们期待你将来做出一些杰出的事情,千万不要让我们失望。”《孩子的崇尚者》一书的作者马萨·温曼·里尔认为,我们下一代的情况,其实代表着父母的社会地位。中产阶级的父母热衷于拿孩子的情况攀比,看谁的孩子穿得最好、吃得最好、受的教育最好、修养最好、医疗条件最好、教养最好、适应能力最好等等。有时候一个家庭会把所有的希望、梦想和追求全部压在孩子身上。在当今这种激烈的竞争氛围中,“比孩子”的人比比皆是,如果谁家有一个天资聪颖、智力过人的孩子,谁家就能够胜过别的家庭。 很不幸的是,天才毕竟是个别的,极少有5岁的孩子能背诵整本《圣经》,能蒙着眼下棋还取得胜利,能像莫扎特那样谱写交响曲。相反,绝大部分孩子都不会那么耀眼出众、才华横溢、协调性强、绝顶聪明,也不会在所有方面都十分优秀。其实,如果一个孩子真的是特别优秀的话,他们的父母也会有自己的苦处,养育和教导“天才”并不容易。大部分孩子都是平凡的,都有着强烈的被爱和被接纳的需要。如果社会不肯接纳平凡的孩子,那么孩子只会感到更大的压力,只会表现得越来越差,只会让父母感到更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