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刊: 健康杂志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报刊选摘 理论书籍 资料
保健: 新闻 评论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四季 美容 两性 休闲 搜索
中医:·常识·教材·思考·中药·新药·医理·临床·针骨·民族·文化·著作·验方·图谱·食疗·药市·更多
  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100md首页 > 医学 > 中医学 > 方剂学 图书编号:22911789
图书分类
保健/心理健康
      男性
      女性
      中老年
      孕产妇
      运动健身
      饮食营养 食疗
      中医养生保健
      常见病预防和治疗
      健康百科
      性保健
      心理健康.心理学
医学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医药卫生教材
      医学类考试
      预防医学 卫生学
      老年病学
      精神病 心理病学
      肿瘤学
      药学
      影像医学
      放射学
      麻醉学
      急诊急救
      检验诊断
      特种医学 民族医学
      护理学
      中医学
      中西医结合
      图谱
      医学工具书
      专家医话
      影印版 原版
      医疗器械
      医院管理
      医学写作 医学信息检索
      其他
      超声医学
      核医学
家庭教育
      育儿/早教
      亲子/家教
      成功案例
      青春期教育
      素质教育
      心理辅导
      报考/留学
生活百科
      购物/置业/理财
      科普读物.人类故事
      家居装潢
      爱车一族
      实用法律
      生活常识
      家居与风水
      时尚/美妆
      其它各类
 
《国医大师李济仁经验良方赏析.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国医大师经验良方赏析丛书》
作者:卢祥之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0/1
ISBN:9787509152188 定价: 36.00元


        编辑推荐

    可供中医师、中医从业人员、中医院校学生和广大中医爱好者研究、选用。

    内容推荐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权威机构授予当代30名著名中医师“国医大师”光荣称号。《国医大师经验良方赏析丛书》编入的邓铁涛、路志正、何任、周仲瑛等几十位中医临床大家,都是享有盛誉的国医大师。本书是该丛书中的一本,汇集了国医大师李济仁先生43种常用的临床经验良方,由中医科学院等多单位高年资的学者专家列出功用、适应证,还从解读和赏析的角度精选了李济仁先生的部分临证心得并做了阐发和提示,力求能够体现其临床用方特点及辨证思路。本书是对珍贵中医资料整理、研究的结晶,对指导中医临床实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供中医师、中医从业人员、中医院校学生和广大中医爱好者研究、选用。

    作者简介

    李济仁(1931—),原名李元善,徽州歙县人。从1943年起,师从新安名医张根桂研习中医,并更名“济仁”。张根桂是“张一帖”第十三代传人。“张一帖”源远流长,至今 李济仁(1931— ),原名李元善,徽州歙县人。从1943年起,师从新安名医张根桂研习中医,并更名“济仁”。张根桂是“张一帖”第十三代传人。“张一帖”源远流长,至今有450余年的历史,被誉为新安医学第一家。 “张一帖”的远祖可上溯到北宋名医张扩,张扩,字子充,歙县人。少好医术,尽得蕲水庞安时、蜀人王朴真传,治病多奇中,名震当时,尤以疗治伤寒见长。张扩之后人张杲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史著作《医说》的作者。张氏还著有《医流论》《伤寒彻要》《秘方奥旨》等书,影响深远。到了明代嘉靖年间的张守仁,由于其医术高超,常一剂而愈,始称“张一帖”。旧时,家传多传子不传女。然张根桂唯一的儿子夭折,作为徒弟的济仁先生朝吟夜诵,勤于实践,与小师妹张舜华一起跟师抄方、巡诊、采药、制药,因为人至诚至孝,感动了张根桂,便许配女儿给济仁先生为妻,并传与家学。“张一帖”心法以用药猛、择药专、剂量重为特点,常一剂奏效,对疑难杂症,则合参新安汪机“培元派”调补气血、固本培元思想,主张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为特点。 《歙县志》《新安名医考》等诸多史志将“张一帖”视为新安历代临床医家翘楚。其源流,传为北宋名医张扩之后裔。自明代嘉靖年间张守仁始,历明、清至今,计400余年,世医代代,勤于诊务。张守仁(1550—1598),字立德,善济贫寒,明嘉靖、万历年间以医术鸣世。其时,百姓困苦,屡有因饥寒劳疫而昏厥者,守仁日夜救治不辍,穷究医理,博采良方,精勤不倦,历30余年之证验,终研究出独家秘方—“末药”,由18味中药组成,号“18罗汉”,有疏风散寒、理气和营、健胃宽中、渗湿利水之神效,尤适于医治劳力伤寒、肠胃疾病等。张守仁广惠四方,被民众誉为“张一帖”。自那以后,张家专攻医术,口授心传,代有增进。 13代传人分别为张凤诏(1576—1643),字以挥,守仁次子,享年67岁。生活于明末、清初年间,传承家法,功效弥著。又传张赓虞(1602—?),后传张康荣(1640—1703)、张灵汉(1663—1731),字大继。因对祖上末药配伍之理论依据尚感有所不足,遂以精研药学为终生之念愿,亲赴深山采集中草药500余种,制为标本,描绘成像,结合临床实证,辑为《药典》一部。又传张锡、张进德(1730—1788)、张魁寿(1756—1818)、张觉之(1798—1866)、张秋林(1823—1890)、张春太(1846—1912)、张景余(1884—1948年)、张根桂(1908—1957)。 张根桂又名耀彩,字祥森,弱冠即闻达于新安诸邑。年且而立,皖、浙、赣各地求诊者云至。根桂擅治急性热病及其他急危重症,立法强调除邪务尽、务速,用药味精而量重、剂大而力狠,服药讲究选剂择时。常备有汤药、末药、丸药等不同剂型,必要时辅以针灸,往往一剂即起疴回春。曾有著名经学家吴承仕先生患痼疾经治痊愈后,书联赠曰:“术著岐黄三世业,心涵雨露万家春。”“三”则以言张家世医传代之众。祖传末药的配伍、制法经张根桂反复研验,又创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加减法,对外感伤寒、腹泻气滞、胃脘疼痛诸病症的医治更具神功。 张根桂次女张舜华(1934— ),笃志行医济世,然张氏医术皆传子不传女。张根桂因膝下唯一的子嗣夭折,常叹无后,郁郁寡欢。舜华不馁,终以精勤聪慧感动乃父,于是有继家学,其夫即为李济仁先生。济仁先生上承师门,又结新知,近年来尤对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多发性硬化、风湿病、肾病冠心病等疑难杂症独有创见,其术重培补肾本,主张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灵活机变,熔经方、时方、验方于一炉,自创“归芎参芪麦味方”“清络饮”“苦参消浊汤”等效方,提出“选择方药剂型,重视作用特点”“强调服药时间,注重动静宜忌”“推崇数方并用,主张定时分服”等论见,独步医林。近年来,由其主持的科研项目“新安医家治疗急危难重病症经验的研究”“新安名医考证研究”等多项课题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4项,高校与卫生厅科学技术奖等多项科技奖励。 早在1965年,著名黄梅戏演员严凤英患顽固性失眠1年有余,屡服进口高效安眠药无效。济仁先生回忆说,当时严凤英眼眶四周青黑凹陷,头晕烦躁,腰膝酸软。济仁先生分析,失眠时久,诸治不应,应当从肝论治,以滋肝阴为主,辅以安神。于是,用镇肝益肾、阴阳并调方药,服药数剂,患者即能入睡4小时。济仁先生按照时间医学规律,嘱咐患者在午后及晚睡前各服1次,以便药效更好发挥。三诊后,患者一切正常,从此再也不服安眠药。济仁先生日复一日,医名远播,来自全国各地及马来西亚、新加坡、欧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慕名求诊者纷至沓来。 济仁先生经过长期研究,如同张志聪、汪昂、薛雪、周慎斋、沈又彭、黄元御以及秦伯未等先贤、近贤一样,对中医经典之作《黄帝内经》进行了归纳与分析。但济仁先生的研究不同于以往和其他,而是别开生面地运用纵横二法,将《黄帝内经》立体平面化,用朴素的唯物辩证观点分析、阐述了《黄帝内经》最基本的天人相应观、阴阳思想。对解剖、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预防进行概括。主张将历史背景、现时生活、临床实践、前后篇幅、通读精读结合,以纲统目,进而扩展发病机制、医用地理学、时间治疗学的探究,为研读《黄帝内经》并完全立足实用,开创了当今时代崭新的中医治学之路。

    目录

    阳和蠲痹汤

    白虎桂枝地骨皮汤

    桂枝附子巴戟天汤

    痹病巴豆外敷方

    痹病解痛布

    三仙三妙丸

    利湿宣痹方

    祛湿通络筋痹方

    泻浊解毒痛风方

    养血散寒祛痹方

    风心病方

    红斑狼疮方

    痿病清金保肺方

    痿病补益肝肾方

    痿病清热利湿方

    痿病补益脾胃方

    痿病温化寒湿方……  
  推存给朋友,获取积分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网站申明 访问帮助 站内搜索 联系我们 推荐给朋友 ©Copyright 2000-2017 百拇医药网 京ICP备050683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