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100md首页 > 医学 > 医药卫生教材 图书编号:22875400
 
《预防医学 全国医药卫生类农村医学专业教材》
作者:王旭辉,石海兰 主编
出版社: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5/1
ISBN:9787566201331 定价: 49.00元
        内容推荐

    《全国医药卫生类农村医学专业教材:预防医学》供农村医学专业学生使用,在编写上考虑学生为中职生的特点,力求在文字上做到简明、简要、多用图表阐述。本书不论在教材内容,还是结构和版面上较以,庄教材作了重大的变动和更新,每章内容都按基层一线工作实际和学生今后参加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进行编排。重点放在会工作程序、会工作方法、会工作技能上,并尽量做到具体明确、成熟简便、符合基层实际、能操作运用。

    《全国医药卫生类农村医学专业教材:预防医学》按工作方法和工作内容编排,共包括5篇共计24章与10项实习指导。第一篇包括常用医学统计方法、常用流行病学方法、公共卫生监测方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方法、卫生监督方法。第二篇至第四篇涉及临床预防服务、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和药源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平衡膳食与合理营养、环境与健康、生活环境与健康、生产环境与健康、社会环境与健康、计划免疫和预防接种、地方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处理、食品安全与预防食物中毒、卫生体系、农村卫生管理、农村医疗保障管理、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管理、农村公共卫生管理、社区卫生保健管理等,有利于学生明确今后工作的工作内容。实践性教学部分共有实习指导10项,书后附有模拟测试卷。

    目录

    绪论

    第一篇预防医学方法

    第一章 常用医学统计方法

    第一节 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步骤

    第二节 计量资料的统计与分析

    第三节 计数资料的统计与分析

    第四节 统计图表的编制

    第五节 计算机在卫生统计中的应用

    第二章 常用流行病学方法

    第一节 流行病学概述

    第二节 疾病分布的描述

    第三节 现况调查

    第四节 个案调查

    第五节 暴发调查

    第六节 分析流行病学方法简介

    第七节 实验流行病学方法简介

    第八节 流行病学的偏倚及其控制?

    第三章 公共卫生监测方法

    第一节 公共卫生监测概论

    第二节 公共卫生监测的程序和方法

    第四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方法

    第一节 健康相关行为及行为改变理论

    第二节 不良健康行为的干预”

    第三节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概述

    第五章 卫生监督方法

    第一节 卫生监督的概念、功能及作用

    第二节 卫生监督应遵循的原则

    第三节 卫生监督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 卫生监督的基本工作方法和程序

    第二篇临床预防服务

    第六章 临床预防服务概述

    第一节 临床预防服务定义及内容

    第二节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第七章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第一节 传染病的概述

    第二节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第八章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第一节 心脑血管疾病

    第二节 恶性肿瘤

    第三节 伤害

    第九章 医院感染和药源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第一节 医院感染

    第二节 药源性疾病

    第十章 平衡膳食与合理营养

    第一节 膳食的平衡与营养

    第二节 营养调查与膳食指导

    第三节 营养失调性疾病

    第三篇社区预防服务

    第十一章 环境与健康概述

    第一节 环境的概述

    第二节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第三节 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第十二章 生活环境与健康

    第一节 大气环境与健康

    第二节 水和饮用水安全

    第三节 土壤污染、地质环境与健康……

    第四篇 卫生体系与农村卫生管理

    第五篇 实习指导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④核泄漏事件: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1986年4月26日清晨,位于乌克兰基辅北约130公里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反应堆熔化燃烧,保护壳爆裂,当场死亡2人,204人受到辐射损伤,当地辐射水平为正常容许量的1500倍,周围30公里成为死亡区,220个居住区受污染,13.5万人被迫疏散,到1990年初,死亡人数达237人。10年后的1996年,该地区0N14岁儿童甲状腺肿瘤发病率明显升高。时至今日已有6000人因这起事故而丧生。

    ⑤生物性污染:是指病原微生物排入水体后,直接或者间接地使人感染或传染各种疾病,生物性污染包括微生物、寄生虫、虫卵和昆虫对食物的污染。被寄生虫、病毒或其他致病菌污染的水,会引起多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例如凤眼莲的入侵,凤眼莲属多年生漂浮性大型水生草本植物,生命力极强、适应性极强,凤眼莲的疯长会造成航道堵塞、水质恶化和水生生物的死亡,凤眼莲还有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凤眼莲死后腐烂体沉入水底形成重金属高含量层,直接杀伤底栖生物。

    (2)慢性中毒是由于环境污染物长期少量侵入人体造成的慢性危害,其潜伏期长,病情进展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如环境污染可造成人群的呼吸系统损害,导致慢性鼻炎,慢性、咽炎及呼吸道慢性炎症发病率增高;破坏呼吸道和肺部的防御功能,造成抵抗力下降,对感染的敏感性增高,诱发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及其他继发性感染等。又如铅、汞、镉也是常见的环境污染物。由其造成环境污染而引起的铅中毒、水俣病(甲基汞中毒)、痛痛病(镉中毒)都是极为典型的慢性中毒事件。

    (3)远期危害指作用的后果要经过数年、数十年才能在受害者身上显现,也有通过子孙后代才反映出来的,即遗传效应。远期危害包括致癌、致畸胎和致突变,简称“三致”作用。

    ①致癌:人类癌肿的800/0~90qo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环境污染是最主要的因素。已证明的主要相关因素有:放射线——白血病、肺癌;紫外线——皮肤癌;EB病毒——鼻咽癌;肝吸虫——肝癌;血吸虫——直肠癌等。

    ②致畸胎:指母体接触环境有害因素后,引起胎儿先天畸形,如使用“反应停”药物,放射线的过量照射,以及风疹病毒等已被证实可致胎儿畸形。

    ③致突变:是指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发生突然的、可遗传的改变,其中以化学性致突变物占重要地位,如烟尘中的苯并芘(BaP),工业毒物如苯、甲醛、铬和有机氯农药。

    2.非特异性损害某些环境污染物可作为致敏原,使敏感人群罹患变态反应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等。许多环境污染物可使人体免疫功能下降,使某些传染病特别是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增高。主要表现在一些多发病的发病率增高,人体抵抗力和劳动能力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