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刊: 健康杂志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报刊选摘 理论书籍 资料
保健: 新闻 评论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四季 美容 两性 休闲 搜索
中医:·常识·教材·思考·中药·新药·医理·临床·针骨·民族·文化·著作·验方·图谱·食疗·药市·更多
  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100md首页 > 医学 > 中医学 > 基础理论 图书编号:22847739
图书分类
保健/心理健康
      男性
      女性
      中老年
      孕产妇
      运动健身
      饮食营养 食疗
      中医养生保健
      常见病预防和治疗
      健康百科
      性保健
      心理健康.心理学
医学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医药卫生教材
      医学类考试
      预防医学 卫生学
      老年病学
      精神病 心理病学
      肿瘤学
      药学
      影像医学
      放射学
      麻醉学
      急诊急救
      检验诊断
      特种医学 民族医学
      护理学
      中医学
      中西医结合
      图谱
      医学工具书
      专家医话
      影印版 原版
      医疗器械
      医院管理
      医学写作 医学信息检索
      其他
      超声医学
      核医学
家庭教育
      育儿/早教
      亲子/家教
      成功案例
      青春期教育
      素质教育
      心理辅导
      报考/留学
生活百科
      购物/置业/理财
      科普读物.人类故事
      家居装潢
      爱车一族
      实用法律
      生活常识
      家居与风水
      时尚/美妆
      其它各类
 
《中国脾脏学》
作者:陈辉树,姜洪池 主编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6/1
ISBN:9787509156650 定价: 298.00元


        编辑推荐

    iv>

    内容推荐

    《中国脾脏学(精)》内容提要:本书共28章,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脾破裂、急性感染性脾大、慢性感染性脾大、免疫介导损伤性疾病脾大、充血性脾大、伴有脾功能亢进的血细胞减少疾病、脂类代谢障碍性疾病、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脾原发性良性肿瘤、脾原发性恶性肿瘤、骨髓增殖性肿瘤、急性髓系白血病、脾转移性肿瘤等脾脏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诊断要点、治疗原则、预后及脾切除的指征,并专门介绍了脾移植、腹腔镜检查、影像学检查、脾穿刺活检技术及脾标本病理学检查等。包括脾淋巴造血肿瘤病理和脾血管肿瘤的近400幅图片,均取材于临床实际病例,作者结合疾病情况对图片加以说明,这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凝聚了国内多家医科大学和三级甲等医院擅长脾脏疾病诊断、治疗的众多专家的临床经验,『司时也介绍了国内外的最新学科进展,可供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病理学、影像学等学科的医生、医学生阅读参考。

    目录

    第1章 脾的解剖学和组织学

    第一节 脾的胚胎发生

    第二节 脾的解剖学

    第三节 脾的组织学

    第2章 脾的生理学功能

    第一节 储血与滤血功能

    第二节 造血与毁血功能

    第三节 免疫学功能

    第四节 生物活性物质内分泌功能

    第五节 血脾屏障

    第六节 促吞噬肽

    第3章 脾的解剖异常与先天畸形

    第4章 脾大的分类与病理发生机制

    第一节 脾大的分类

    第二节 脾大的病理发生机制

    第5章 脾常见病理变化及其相关疾病

    第一节 退行性变

    第二节 色素沉着

    第三节 免疫功能异常及炎症改变

    第四节 肉芽肿

    第五节 脾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

    第六节 脾髓外造血

    第七节 特发性血色病

    第八节 脾梗死

    第九节 脾紫癜

    第十节 脾结石

    第6章 脾破裂

    第一节 外伤性脾破裂

    第二节 特殊人群的脾破裂

    第三节 自发性脾破裂

    第四节 脾破裂延迟出血

    第五节 医源性脾损伤

    第7章 急性感染性脾大

    第一节 急性病毒感染性疾病

    第二节 急性细菌感染性疾病

    第三节 立克次体病

    第四节 螺旋体病

    第五节 脾脓肿

    第8章 慢性感染性脾大

    第一节 慢性病毒性肝炎

    第二节 慢性细菌性感染

    第三节 真菌感染

    第四节 梅毒

    第五节 寄生虫病

    第六节 脾结核

    第七节 脾炎性假瘤

    第八节 杆菌性血管瘤病

    第9章 免疫介导损伤性疾病脾大

    第一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

    第二节 类风湿关节 炎

    第三节 结节 性多动脉炎

    第四节 费尔蒂综合征

    第10章 充血性脾大

    第一节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第二节 巴德一基亚里综合征

    第三节 充血性心力衰竭

    第四节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第11章 伴有脾功能亢进的血细胞减少疾病

    第一节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第二节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第三节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第四节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第五节 伊文思综合征

    第六节 白细胞减少症

    第七节 噬血细胞综合征

    第12章 脂类代谢障碍性疾病

    第一节 戈谢病

    第二节 尼曼一皮克病

    第三节 蜡质样组织细胞增生症/海蓝组织细胞增生症

    第13章 单核一组织细胞肿瘤

    第一节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第二节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第14章 脾良性肿瘤

    第一节 脾囊肿

    第二节 错构瘤

    第三节 窦岸细胞瘤

    第四节 血管瘤

    第五节 脾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 性转化

    第六节 脾淋巴管瘤

    第15章 脾原发性恶性肿瘤

    第一节 血管肉瘤

    第二节 卡泼西肉瘤

    第三节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第16章 骨髓增殖性肿瘤脾病理变化

    第一节 血液肿瘤分类

    第二节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CRABLI阳性

    第三节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

    第四节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

    第五节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第六节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第七节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第八节 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

    第17章 急性髓系白血病侵犯脾的诊治

    第一节 急性髓系白血病侵犯脾的变化

    第二节 急性髓系白血病侵犯脾的内科治疗

    第18章 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第一节 淋巴瘤的分类

    第二节 T和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第三节 T和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累及脾的治疗

    第四节 恶性淋巴瘤临床分期及预后积分系统

    第19章 成熟B一细胞淋巴瘤

    第一节 B一幼淋巴细胞白血病

    第二节 B一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第三节 滤泡性淋巴瘤

    第四节 套细胞淋巴瘤

    第五节 脾边缘区淋巴瘤

    第六节 毛细胞白血病及其亚型

    第七节 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巨球蛋白血症

    第八节 脾红髓弥漫性小B细胞淋巴瘤

    第九节 脾髓外浆细胞瘤

    第20章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第一节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及变型

    第二节 T细胞/组织细胞丰富的大B细打巴淋巴瘤

    第三节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及其变型的治疗

    第21章 脾T细胞和NK细胞淋巴瘤

    第一节 T幼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第二节 脾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

    第三节 肝脾T细胞淋巴瘤

    第四节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第五节 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

    第六节 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第七节 外周T一和B一细胞淋巴瘤侵犯脾的继发性病理变化

    第22章 脾霍奇金淋巴瘤

    第一节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第二节 结节 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瘪

    第三节 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

    第23章 脾转移性肿瘤

    第一节 脾转移性癌

    第二节 脾转移性肉瘤及其他

    第24章 脾移植

    第一节 脾移植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自体脾组织片大网膜内移植

    第三节 同种异体带血管脾移植术

    第四节 脾细胞移植

    第25章 腹腔镜在脾外科中的应用

    第26章 脾疾病影像学检查

    第一节 脾超声波检查

    第二节 脾X线检查

    第三节 脾cT检查

    第四节 脾MRI检查

    第五节 脾PET/CT检查

    第27章 脾疾病的一般检查

    第一节 脾的体格检查

    第二节 脾穿刺活检技术

    第28章 脾标本病理学检查方法

    第一节 脾标本大体检查、取材及处理

    第二节 免疫组化技术

    第三节 PCR技术在脾恶性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

    第四节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推存给朋友,获取积分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