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好妈妈口袋书 (专业儿童咨询师帮你教出越来越美好的孩子 套装全四册)》 |
作者:李贤国 著,童趣出版有限公司 编 |
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2/1/1 |
ISBN:22831488 |
定价: 67.20元 |
|
内容推荐
1.《“小书虫”是怎样炼成的》
解答父母对于早期阅读的一系列问题:要培养孩子早期阅读的兴趣与习惯,开发他/她各方面的潜能,到底该看什么书,怎么看,怎么买?孩子不爱看怎么办?几岁孩子要看什么书?这本书就是将这些问题一网打尽,让父母看了大呼过瘾:早期阅读的那些事儿,搞定!书后附有上百本童书的索引,是给父母选购童书的绝佳帮助。
2. 《我和孩子的约会》
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不知道该怎么和孩子聊天,和孩子在一起时聊什么,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这是当今父母共通的疑问。
在《我和孩子的约会》这本书中,李老师分享了她与三个儿子进行沟通的独特方式——和孩子单独约会,并对约会的形式、时间、地点以及约会的主题和内容进行了详细说明,为父母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指导,能够更为有效地实践前两本口袋书的理念和技巧。
3. 《孩子,我愿意聆听》
这本书直接帮助父母解决“与孩子如何进行顺畅深入的谈话”的问题。前半部分告诉父母与儿童谈话需要具备的基本技巧(全部是作者根据多年咨询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所提炼出来的实用技巧),后半部分直接提供给父母50句与孩子谈天和谈心时可以用上的问话——这问话中蕴含了极其专业的心理学功力,父母用起来不会觉得难,却会非常有效和实用。
4. 《换个眼光看孩子》
帮助父母学会用正向的思维去对待孩子,用6个步骤来正向引导孩子,从而教育出越来越优秀的孩子。从父母心态的准备、基本的理论准备、基本的正向谈话技巧出发,一步步带领父母学会正向引导孩子的方法。方法极为实用可信,让人看了就想行动起来。
作者简介
房欲飞(桐桐妈:)
教育学博士
曾经主修幼儿教育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在职博士后,现供职于某著名教育研究机构
她有一个宝贝女儿桐桐,她的育儿博客与桐桐一起成长,如今已经成为访问量超过400万的超级知名博客。她写博客、为父母答疑解惑、出版育儿著作,不在乎获得多少实惠,只为能实践出心中的教育理想;她朴素、亲和,既是一位平凡的妈妈,又是一位胸有大爱的教育实践者;她一步一步引导爱女桐桐爱上读书、痴迷读书,成为一个“小书虫”,也因此积累了诸多儿童早期阅读心得。这本著作既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做后盾,又有一线的实操体会,还有和广大父母交流的一手经验,对中国本土父母来说,可谓是不可多得的一本早期阅读领域必备书籍。
李贤国: 房欲飞(桐桐妈:)
教育学博士
曾经主修幼儿教育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在职博士后,现供职于某著名教育研究机构
她有一个宝贝女儿桐桐,她的育儿博客与桐桐一起成长,如今已经成为访问量超过400万的超级知名博客。她写博客、为父母答疑解惑、出版育儿著作,不在乎获得多少实惠,只为能实践出心中的教育理想;她朴素、亲和,既是一位平凡的妈妈,又是一位胸有大爱的教育实践者;她一步一步引导爱女桐桐爱上读书、痴迷读书,成为一个“小书虫”,也因此积累了诸多儿童早期阅读心得。这本著作既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做后盾,又有一线的实操体会,还有和广大父母交流的一手经验,对中国本土父母来说,可谓是不可多得的一本早期阅读领域必备书籍。
李贤国: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认证“家庭教育专业人员”
中国台北市阳明全人关爱协会主任暨协谈部督导
彩虹爱家生命教育协会讲师
北京红十字会心灵阳光工程讲师
马来西亚文桥传播中心生命花园讲师
儿童教育专业出身,从事儿童工作20多年,有丰富的儿童咨询辅导经验,常被邀请担任亚洲多国教养机构的讲员和培训师。深知和孩子的互动不是使用技巧灌输知识,不是运用方法纠正错误行为,而是用生命陪伴,用心和他们建立关系,尽力了解他们的需求。她还是一位悉心养育了三个优秀儿子的好妈妈,有一位全力支持她的好丈夫。李老师结合自身教养经验和专业知识,用实用浅显的口袋书形式,给爱孩子却有些无所适从的父母和教养者随时随地的专业帮助。
目录
1《“小书虫”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桐桐妈
2《我和孩子的约会》—作者:李贤国
3《换个眼光看孩子》—作者:李贤国
4《孩子,我愿意聆听》—作者:李贤国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1.《“小书虫”是怎样炼成的》
早期阅读对于孩子的成长大有裨益。尽管愿望美好,“小书虫”的培养之路却很难一蹴而就,需要父母付出足够的耐心和努力。
孩子对于书的喜好,有着他们独特的表达方式,那些撕咬行为实际上也是对书感兴趣的一种表现。
父母不妨做个有心人,让书自然地融入孩子的生活,随处可见,触手可及。
好的童书可以调动孩子的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唤起孩子的阅读热情,甚至会对孩子的阅读兴趣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亲子共读,一定要在双方兴致都好的时候进行,不要疲劳轰炸,以免孩子对亲子共读产生抵触情绪。
“玩”书是产生阅读兴趣的起点。
同伴交往主题读物可以让父母了解孩子交往世界的同时,帮父母就交往技能的发展跟孩子展开互动。
一般来说,好的读物,只有年龄的下限,却不会有年龄的上限。低幼宝宝可以读,大孩子也可以读,甚至成人都可以读。
鼓励孩子独立阅读,但不强求。
2. 《我和孩子的约会》
专属我和孩子的约会时间,就是我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即时提供心灵营养的最好时机。
教养孩子,很多状况是不能统一处理的,个别约会是了解孩子个别差异并进行引导的最好方法。
约会时我常会变换不同的主题,设计不同的题目,借此更全面地了解孩子,也让孩子更全面地了解自己。
跟孩子个别约会往往能有效达到给孩子安全感的目的,因为这个行为蕴涵很深的含义:你很重要,值得我放下手边的一切事情,全心全意跟你在一起,因为我爱你。
凡事要想持续长久,就离不开“经营”,约会也不例外!我们需要刻意地规划、安排,如此不但能有效“经营”,也能显示我们的认真、用心、承诺和爱。
谈话的主题和内容,我会根据孩子所面临的境况和孩子的需要来定,并在约会中寻找适当的时机跟他们谈。
3. 《孩子,我愿意聆听》
谈话必须带出“思考”和“发展”,而这些都必须在真诚、尊重、温暖的气氛和关系中才能达成。
在谈话中,“听”到什么比“说”了什么更重要!成功的谈话不在于我们“说”多少,而在于“听”多少,能真正听到孩子的心声,才能有正确的回应。
我们忘了,儿童的思考、感受和体能是有别于成人的,如果对他们的期望超越了他们的能力范围,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没有自信,跟大人们也会越来越疏远。
当孩子的表现不能达到我们的期望时,或许正是他们在成长中遇到阻碍、挫折的时候,也或许正是他们发挥创造力、思考力的时候,非常需要我们的接纳和引导。
成人唯有暂停自己的想法,调整自己的眼光,以孩子的高度来看这世界,才能真正懂得他们内心的感受,进入他们的主观世界中。
有时候我们没有得到响应,不是对方不说,而是需要引导,我们必须先了解他无法响应的原因,再用合适的方式慢慢帮助他。
因为适合我们性格的成功经验,不一定适用于别人,而负面经验更可能扭曲我们对问题的理解。
4. 《换个眼光看孩子》
只要给他们机会,孩子终究可以成为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
在教课或关怀孩子前,我们需要妥善安排时间,让自己的精神与体力维持在一个最好的状态。
儿童时期的心理社会发展任务就是要学习“勤奋努力”,但如果努力后没有明显的效果或成就,很容易自贬自卑,所以在这个阶段中我们让孩子多获得一些成功经验是很重要的。
生活中处处都是激发孩子创意的机会,但要看我们能否给他们足够安全自由的空间,让他尽情发挥了。
遗传学里提到,乐趣是对学习的一种报酬,人的一生都在学习,什么时候停止玩乐,什么时候就停止学习。所以父母不要一玩乐就害怕自己和孩子在浪费时间,长时间不停地工作、写作业、学才艺,大人小孩都会失去学习动力。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会自然地就学会爱、尊重和养成良好的品格,除非有人成为他的榜样和模范,因为只有生命能影响生命,影响力是透过示范而来的,只有口头上的教导,不免沦为“说说”而已。
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看,每个人做每件事,都有其目的。如果要帮助孩子正确地完成每件事,不能单单处理他的行为,而是要去探索行为背后的动机,才能从根本去帮助孩子建立优质的生命。
书摘与插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