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100md首页 > 医学 > 医药卫生教材 图书编号:22778583
 
《成人护理(下册)(第三版)(中职)》
作者:蔡永芳、杨心源、刘少华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5/1
ISBN:9787030341693 定价: 39.00元
        内容推荐

    成人护理(下册)(第三版)是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及全国卫生职业院校规划教材之一。此次再版在保持第二版风格的基础上,坚持以执业准入为标准,遵循“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岗位”的原则,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可读性和创新性。

    本册包括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患者的护理、风湿性疾病患者的护理、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骨及关节疾病患者的护理、肿瘤患者的护理、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五官疾病患者的护理、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患者的护理等,共9章。内容的编写上采用了案例教学法,紧扣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增设了护考链接、考点提示,每节末还配有自测题。

    成人护理(下册)(第三版)供中职护理、助产等相关医学专业教师和学生使用。

    作者简介

    蔡永芳、杨心源、刘少华

    目录

    第11章 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1节 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第2节 贫血患者的护理

    第3节 白血病患者的护理

    第4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

    第12章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1节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患者常见症状的护理

    第2节 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的护理

    第3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护理

    第4节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第13章 风湿性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1节 风湿性疾病患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第2节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护理

    第3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

    第14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1节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常见症状的护理

    第2节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

    第3节 癫?患者的护理

    第4节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第15章 骨及关节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1节 骨折患者的护理

    第2节 关节脱位患者的护理

    第3节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患者的护理

    第4节 骨及关节结核患者的护理

    第16章 肿瘤患者的护理

    第1节 肿瘤患者的护理概述

    第2节 乳癌患者的护理

    第3节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的护理

    第4节 食管癌患者的护理

    第5节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护理

    第6节 胃癌患者的护理

    第7节 大肠癌患者的护理

    第17章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1节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患者护理概述

    第2节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患者的护理

    第3节 滋养细胞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4节 女性生殖器肿瘤患者的护理

    第5节 月经失调患者的护理

    第6节 妇科手术患者的护理

    第7节 计划生育妇女的护理

    第18章 五官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1节 眼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2节 耳鼻咽喉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3节 口腔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19章 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1节 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患者的护理概述

    第2节 常见皮肤病患者的护理

    第3节 性传播疾病患者的护理

    实习指导

    主要参考文献

    成人护理(下册)教学大纲

    自测题参考答案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血液系统疾病常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安全。引起血液病的因素很多,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以及遗传、免疫、污染等,都可导致血液病或成为血液病的诱因。随着环境的恶化和现代工业产物的增多,血液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加强各种支持疗法及做好各项护理工

    作对血液病患者至关重要。

    血液系统由血液和造血器官组成。血液由血浆及悬浮在其中的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组成。出生后主要造血器官是骨髓、胸腺、脾和淋巴结。血液系统疾病指原发(如白血病)或主要累及血液(如缺铁性贫血)和造血器官的疾病,包括各类红细胞疾病(如各类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白细胞疾病(如粒细胞缺乏症、各类淋巴瘤、急慢性白血病等)、造血干细胞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各类出血性及血栓性疾病等。

    第1 节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血液系统疾病的种类较多,但多表现为贫血、感染和出血倾向等,同时有骨髓、脾、淋巴结等组织或器官的病理变化。

    一、贫 血

    贫血指单位容积外周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计数(RBC)和(或)血红细胞比容(HCT)低于正常值的病理状态。其中血红蛋白浓度降低最重要。我国一般成年男性血考点:

    贫血的红蛋白低于120g/L,女性低于110g/L即诊断贫血。贫血是血液系统疾病最常见的一种临床概念和标准表现,可由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肾性贫血,以及非血液系统疾病,如各种失血性贫血等引起。(一)护理评估1.致病因素贫血的常见病因有:①红细胞生成减少(如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慢性肾病等);②红细胞丢失过多(急性或慢性失血后贫血,如消化道出血、月经过多、消化性溃疡、痔疮等);③红细胞破坏增多(如各种溶血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症等)。

    2.身体状况

    (1)贫血时患者常有疲乏、无力,活动后心悸、气短等症状和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耳鸣、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嗜睡、晕厥等)及消化系统症状(如食欲减退、腹胀或便秘、恶心、呕吐等);某些患者可有轻度蛋白尿和肾浓缩功能减退、性欲减退及女性患者月经失调等。部分严重贫血患者还可出现心绞痛、心力衰竭等。

    (2)皮肤黏膜苍白是贫血患者最突出的体征,以甲床、唇、口腔黏膜、睑结膜(图11-1)等较可靠。护理体检时患者常有皮肤干燥、弹性减低、毛发稀疏干枯,可有匙状指、心率

    考点:贫血

    快,甚至心脏扩大、心音改变及杂音等。评估

    的常见症状

    时应注意询问患者这些症状或体征出现的时

    和体征

    间、严重程度等。

    3.心理社会状况贫血时患者可因记忆力下降、工作能力下降、应用雄激素治疗致第二性征变化等,产生焦虑、紧张甚至自卑情绪;部分患者也可因病情危急反复住院、疗效差,自感生命受到威胁而产生恐惧、悲观情绪,甚至对治疗丧失信心。护理人员应注意评估患者的这些不良心理状态。

    考点:贫血 4.辅助检查血红蛋白测定是判断贫血的可靠指标;网织红细胞计数常作为贫血疗的判断标准效的早期指标;外周血涂片检查可判断贫血的性质、类型等;骨髓穿刺可判断贫血的原因。(二)护理问题考点:贫血1.活动无耐力与贫血引起全身组织缺氧有关。的常见护理

    问题有关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胃肠道缺血缺氧、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及造血原料缺乏

    (三)护理目标1.患者贫血症状减轻或消除,活动耐力增强。2.患者营养状况改善。(四)护理措施

    1.生活护理

    (1)休息与活动:轻度贫血患者可适当增加休息时间,以减少机体耗氧量;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重度贫血或贫血发生急骤、症状明显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并抬高床头,同时给予生活照顾,防止跌倒受伤。

    (2)饮食:指导患者摄取易消化、高蛋白质、维生素丰富的饮食。补充足够的造血原料如含铁、叶酸及维生素B12丰富的食物。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后,常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等反应,应给予流质、低脂及易消化的软食。

    2.病情观察注意观察贫血程度、发生速度。急性失血患者可能出现休克,应重点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及末梢循环情况,并记录出血情况。慢性失血性贫血应了解失血的原因及治疗效果,贫血症状有无改善。严重贫血或伴有心脏病者,应监测心率,警惕出现心功能不全。

    3.治疗护理遵医嘱给予吸氧、输血及相应药物等治疗,并做好相关护理。4.心理护理向患者解释有关贫血的知识及加强营养、重视慢性少量失血的重要性,不适应及时就医。对应用雄激素的女患者,讲明药物治疗的重要性,男性化的副作用会在停药

    一定时期后消失等,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5.健康指导根据贫血的不同类型,向患者介绍各类贫血的相关知识、药物治疗以及自

    我保健、自我护理的方法,使其认识到病因预防和坚持治疗的重要性。(五)护理评价1.患者贫血症状有无减轻或消除,活动耐力是否增强。2.患者营养状况有无改善。

    二、出血倾向或出血

    出血倾向指人体止血和凝血机制障碍而引起的自发性出血或轻微创伤后出血不止的一种症状。血小板减少、血管脆性增加、血浆中凝血因子缺乏以及循环血液中抗凝物质增加,均可导致出血。

    (一)护理评估表11-1出血性疾病分类

    1.致病因素引起出血的原因很多,根

    据出血的病因不同可分为三类(表11-1)。另 病因 临床类型

    外还有些因素可诱发出血,如应用肝素、阿司 血小板数量和(或)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

    匹林等药物,接触苯、三氧化二砷等化学毒 质量异常 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

    物,剧烈运动、局部受压等也可以引起出血, 血管壁异常 过敏性紫癜

    评估时应注意询问。 凝血功能障碍 血友病、肝病致凝血因子缺乏等

    2.身体状况

    (1)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以皮肤、鼻腔、齿龈和眼底出血多见(图11-2),也可以发生在关节腔及内脏,以颅内出血最严重,常危及生命。皮肤、黏膜出血主要表现为淤点、淤斑和出血点;消化道出血可有呕血或黑便;泌尿道出血可有血尿;子宫出血可引起月经过多;关节腔出血可出现关节肿胀;颅内出血时表现为突然出现头痛、呕吐、视物模糊、呼吸急促、喷射状呕吐、颈项强直、嗜睡、昏迷等。大量出血可引起失血性休克。

    (2)出血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中、重度(表11-2)。表11-2出血的程度及临床表现

    考点:出血出血程度出血量临床表现

    的严重程度轻度<500ml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划分中度500~1000ml收缩压<90mmHg,心率>100次/分

    重度>1000ml收缩压<60mmHg,心率>120次/分,出现休克表现

    3.心理社会状况急性出血患者因病情较重、压迫脏器而致相应功能障碍,甚至致畸、致残,生活不能自理等,容易出现紧张、恐惧心理;慢性出血患者因不易根治,易产生抑郁、悲观情绪。

    4.辅助检查筛选试验如出血时间、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血块回缩试验和毛细血管脆性试验等,以判断出血原因。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计数减少(<100×109/L),提示血管异常和血小板异常,通常血小板在50×109/L以下即有出血症状;凝血时间延长提示凝血功能障碍。

    (二)护理问题1.组织完整性受损与止血、凝血机制障碍导致皮肤黏膜出血有关。2.恐惧与出血量大或反复出血有关。3.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内脏出血。(三)护理目标1.患者不发生出血或出血能被及时发现,并得到处理。2.患者自觉恐惧程度减轻或消失。3.患者无并发症出现。(四)护理措施

    1.生活护理

    考点:血小(1)休息与活动:①轻度出血者可适当活动,但应避免剧烈活动或易致损伤的活动和工作,防止外伤,以减少出血的危险;②血小板计数<50×109/L时,应减少活动,增加卧床休息

    板减少患者

    的休息安排时间,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外伤如跌倒、碰撞;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外科手术等;在患者神志不清和虚弱时更应加强防护;③血小板计数<20×109/L或严重出血时应绝对卧床休息。

    (2)饮食:进高蛋白、高营养、高维生素、清洁、易消化的少渣软食或半流质饮食,少食辛辣食物,避免进食油炸食品或质硬的水果,禁食硬而粗糙的食物,戒烟酒。

    (3)保持大便通.,必要时用开塞露等协助通便。避免用力排便,以免腹内压增高而引起出血。

    2.病情观察观察出血的部位、范围、程度,询问出血的时间,观察出血是否停止、有无新的出血等;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了解化验结果,如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等,血小板计数<20×109 /L时,应高度警惕颅内出血。病情观察时还应重视患者的主诉。

    3.治疗护理

    (1)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凝血因子、止血药等,严密观察其疗效与毒副作用,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生。

    (2)输血或成分输血的护理:出血明显时,应依据患者出血原因的不同,遵医嘱输入相应血液制品。注意要认真仔细核对,观察有无输血反应、过敏反应发生等。

    (3)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1)皮肤:保持床铺平整,被褥衣裤柔软;避免皮肤摩擦及肢体受挤压;勤剪指甲,避免挠抓;尽量避免人为的创伤如肌内注射、各种穿刺、拔牙等,必须注射或穿刺时针头宜细,穿刺准确、动作轻柔,不扎止血带、不拍打静脉、不挤压皮肤,严格无菌操作,拔针后适当延长局部按压时间,并观察有无渗血情况;交替使用穿刺部位。

    2)鼻黏膜:指导患者勿用力擤鼻,避免用手抠鼻痂和外力撞击鼻部;鼻腔干燥时,可用棉签蘸抗生素软膏或少许液状石蜡轻轻涂擦3~4次/天;少量鼻出血时,可用棉球或明胶海绵填塞,无效者可用1∶1000肾上腺素棉球填塞,并局部冷敷。

    3)口腔及牙龈:指导患者用软毛牙刷刷牙,忌用牙签剔牙;进餐前后和睡前用0.9%氯化钠溶液漱口;牙龈渗血时,可用肾上腺素棉球或明胶海绵片涂敷牙龈或局部涂抹凝血酶粉剂、三七粉、云南白药,止血后用0.9%氯化钠溶液或1%过氧化氢溶液清除口腔内陈旧血块。

    4)内脏:内脏出血时,如消化道小量出血者,可进温凉的流质饮食,大量出血时应禁食,考点:颅内交叉配血并做好输血准备,建立静脉通道,以保证液体、血液制品和各种药物的输入。出血征象的

    5)眼底及颅内:眼底出血时应减少活动,尽量卧床休息,嘱患者不要揉搓眼睛,以免再次出血。当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9/L时,应高度警惕颅内出血,若患者突然视力模糊、头晕、头痛、呼吸急促、喷射性呕吐甚至昏迷,提示可能为颅内出血,应及时告知医生,并协助处理。

    4.心理护理保持环境安静,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紧张、恐惧会加重出血,当患者出现

    观察及各部位出血的颅内出血的护理护理

    ①立即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情绪稳定;②吸氧,保持呼吸道通.,随时吸出呕吐物或口腔分泌物;③遵医嘱快速静滴或静注20%甘露醇溶液、地塞米松、呋塞米等,以降低颅压;④头部戴冰帽;⑤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及瞳孔变化。

    恐慌时,应给予心理支持。如发现出血,护士应保持镇静,立即告知医生,配合医生迅速采取各种止血措施。应及时清除血迹,以免对患者形成恶性刺激。5.健康指导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常见的出血部位、症状和出血诱因及止血措施等;告诉

    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粗糙及刺激性食物;遵医嘱服用止血药,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五)护理评价1.患者受损的皮肤黏膜是否得到妥善保护。2.患者恐惧程度是否减轻或消失。3.患者是否发生出血,出血能否被及时发现,并得到处理。

    三、继发感染

    继发感染指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由于机体防御功能低下,易致病原微生物侵袭而引起的感考点:继发染。主要原因是由于成熟的白细胞数量减少和(或)质量的异常,不能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感染的主要而致的感染。继发感染是血液病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原因和严重

    (一)护理评估后果1.致病因素引起继发感染的常见诱因有受凉、进食不洁饮食、感染性疾病的接触史、皮肤破损等,了解患者的个人卫生及生活习惯情况。

    2.身体状况

    (1)感染的部位: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以口腔、牙龈及咽峡等部位最常见,其次为肺部、泌尿道和肛周皮肤感染,严重时可发生败血症。考点:继发

    感染的常见(2)感染的症状:感染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除有发热外,常有一些伴随症状,如咽痛、表现咳嗽、咳痰、胸痛、膀胱刺激征、腹泻、肛周疼痛以及外阴瘙痒等。护理体检时可有皮肤红肿、口腔溃疡、咽或扁桃体充血肿大、肺部干湿?音、肾区叩痛、腹部压痛等,并评估患者发热的程度、热型和变化规律。

    3.心理社会状况患者可因疾病及感染引起的身体不适而焦虑不安、忧心忡忡。4.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常升高,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增加;骨髓象可协助诊断。(二)护理问题1.有感染的危险与成熟白细胞减少、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有关。2.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三)护理目标1.患者未发生感染或感染能被及时发现和控制。2.患者体温下降至正常范围,并保持稳定。(四)护理措施

    1.生活护理

    考点:血液(1)休息和环境:高热时应卧床休息;保持病室清洁、空气新鲜,温度和湿度适宜,每周用病患者保护紫外线进行室内消毒2次,用消毒液擦拭家具、地板,限制探视,防止交叉感染;如患者白细胞性隔离的< 1 × 109 /L、中性粒细胞<0.5×109/L时应行保护性隔离。指征(2)饮食:鼓励患者进食和多饮水,宜选用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清淡、新鲜、易消化

    的食物等,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

    2.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的局部感染情况,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变化情况,绘制体温线,以了解其热型;了解患者白细胞总数及分类情况,尿常规有无改变等,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并配合治疗。

    3.治疗护理

    (1)高热护理: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禁用酒精擦浴,防止局部血管扩张而加重出血。保持皮肤、床单清洁、干燥,及时更换衣物,以防着凉。

    (2)用药护理: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并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3)各部位感染的预防及护理:1)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勤剪指(趾)甲。执行各种注射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女性患者尤应注意会阴部的清洁,勤换内衣、内裤、卫生垫等,每天清洗两次,经期应增加清洗次数。

    2)口腔:进餐前后、睡前和晨起后用0.9%氯化钠溶液、朵贝尔液漱口。口腔溃疡时,可增加漱口次数,局部用维生素E、甲紫等涂敷。应用抗生素或化疗药物时易发生真菌感染,必要时用2.5%制霉菌素或碳酸氢钠溶液含漱。

    考点:各部3)肛周:保持大便通.,防止肛裂。睡前、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每次15~20

    位感染的预

    防和护理分钟,防止肛周感染。发现肛周脓肿,应及时告知医生,必要时切开引流、遵医嘱应用抗生素等。4.心理护理向患者及亲属解释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易感部位及预防措施,鼓励和督促患者积极预防感染。对有反复感染的患者,应更加关心和安慰患者,消除患者焦虑不安的情绪。

    5.健康指导

    (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预防感染的重要性,并告知易发生感染的部位及预防感染的方法,如:①防止医院内感染:保持病室清洁、温湿度适宜;每日通风换气,定期紫外线消毒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