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医学图书 > 100md首页 > 医学 > 基础医学 图书编号:22715412
 
《实用肺吸虫病学》
作者:沈一平 主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2/1
ISBN:9787117106986 定价: 48.00元
        内容推荐

    本书系统叙述了并殖吸虫(肺吸虫)病的病原学、病理学、免疫学、诊断学、临床学、流行病学、预防和治疗学等方面的近代知识和实用技术。特别是以新技术对并殖吸虫分类中的应用进行了多方面的专题论述。此外,对并殖吸虫的影像学诊断(包括B超、X线、CT、MRI等)、误诊分析、鉴别诊断,以及有关细胞因子、转续传播、近年在国内和周边国家地区的流行特点和城市并殖吸虫病及防治等方面均有新的论述。书后还附有全世界并殖吸虫种名录和分布、并殖吸虫囊蚴和成虫的分类检索表、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等附录,以利读者查阅。

    作者简介

    沈一平,教授、博士生导师。1926年4月生于江苏常熟。1952年起历任江苏医学院助教,南京医学院讲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起任南京医科大学教学督导室专家。从教56年来,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包括论著、综述等)300余篇,编写、主审高教教材、高级参考书、百科全书、专著等近50种;主编《人体寄生虫与寄生虫病》实用系列丛书一套。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并殖吸虫(肺吸虫)与并殖吸虫病(肺吸虫病)研究发现简史

    第三节我国并殖吸虫和并殖吸虫病工作的现状和问题

    第二章并殖吸虫的生物学

    第一节成虫形态

    第二节生活史

    第三节我国主要并殖吸虫虫种的形态特征

    第四节第一中间宿主一淡水螺类

    第五节第二中间宿主——淡水蟹类及蜊蛄

    第六节保虫宿主

    第七节转续宿主

    第三章现代技术在并殖吸虫分类中的应用

    第一节染色体技术在并殖吸虫分类中的应用

    第二节同工酶技术应用于并殖吸虫的分类研究

    第三节同工酶等位基因酶谱分析在并殖吸虫分类中的应用

    第四节单克隆抗体技术在并殖吸虫分类中的应用

    第五节数值分类学在并殖吸虫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第六节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并殖吸虫分类中的应用

    第四章并殖吸虫的分类学

    第一节并殖吸虫成虫的分类依据

    第二节并殖吸虫幼期的分类依据

    第三节第一、二中间宿主

    第四节并殖吸虫的终宿主、转续宿主及对人体的致病性

    第五节组织化学、电镜、电子计算机等技术的应用

    第六节分组归类

    第五章并殖吸虫病的病理学

    第一节并殖吸虫病的基本病变

    第二节各脏器的病理变化

    第三节卫氏并殖吸虫的免疫病理

    第四节卫氏并殖吸虫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

    第六章并殖吸虫病的临床学

    第一节临床表现

    第二节临床诊断

    第三节鉴别诊断

    第四节误诊分析

    第七章并殖吸虫病的免疫学与免疫诊断

    第一节抗原及抗体应答

    第二节宿主循环抗原和抗体的动力学

    第三节免疫保护及免疫分类

    第四节细胞免疫与细胞因子

    第五节免疫诊断

    第八章并殖吸虫病的治疗学

    第一节药物治疗并殖吸虫病的历史回顾与进展

    第二节抗并殖吸虫病药物的作用机制

    第三节常用抗并殖吸虫药物

    第四节药物治疗并殖吸虫病的评价

    第五节并殖吸虫病的非药物治疗

    第九章并殖吸虫病的流行病学

    第一节并殖吸虫病的流行区类型

    第二节地理分布

    第三节流行的三大环节

    第四节影响流行的三个因素

    第五节转续传播的流行病学意义

    第六节并殖吸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第七节我国人体并殖吸虫病感染情况分析

    第十章并殖吸虫病的预防

    第一节并殖吸虫病的预防措施

    第二节“城市”并殖吸虫病的防制

    第三节台湾的并殖吸虫病研究与防治

    附录1并殖吸虫的种类与分布

    附录2中国并殖吸虫成虫分种检索表

    附录3中国并殖吸虫囊蚴分种检索表

    附录4并殖吸虫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初稿)

    附录5本书编(审)者简况(包括第1、2版)

    附录6《人体寄生虫与寄生虫病》实用系列丛书书目一览表

    编后记